明清时期的龙泉窑和德化窑
明代龙泉窑虽逐渐衰落,但早中期的制品仍十分精美,大体上和元代一致,其风格和宋代的纤巧秀丽不同,而代之以硕大厚重。产品多大型瓶、盘,日用的小件器物较少。釉色已失去南宋梅子青釉、粉青釉那种柔和、含蓄的艺术效果。但青瓷釉层薄而透明,光泽度较强。
从传世品来看,明的龙泉窑制品有精粗之分。精者胎色白中微闪灰、胎质细腻厚重、制作精湛、造型精美,施满釉,圈足底部留有刮圈垫烧痕;釉面光泽度很强,滋润匀净,釉色绿中微泛黄。器表多有刻划花装饰,图案构图疏密得体,刻花精细。粗品胎质淘洗不精,质地较粗,制作也不精细,胎体特别厚重,尤其是底部;所见多为碗、盘类制品,釉色多绿中闪黄;器皿仍采用满釉刮釉垫烧,但工艺较粗,常见的有直口深腹碗等;装饰以印花和刻划花为主,图案纹样有器外壁的瘦长菊瓣纹、内里的花卉纹,以及颇有特色的印花历史故事、二十四孝人物等。其中人物图多印在器内壁,人像旁根据人物的具体形象分别书“孔子泣颜回”、“韩信武之才”等,由于制作较粗,印花纹样常有模糊不清的感觉。
明代龙泉青瓷不以釉色取胜,而以印花、堆帖、刻划花为主。其利用釉的透明性能,采用刻、划、堆贴装饰,使作品另具一种工艺美。但总的来说,明代龙泉窑系的大多产品成型草率、器型笨拙,因而到清初以后就停止了生产。
明代陆蓉《菽园杂记》一书对龙泉窑记录的比较细致,是研究龙泉窑不可忽视的重要参考书,书中提到“青瓷初出于刘田,去县六十里,次则有金村窑,与刘田相去五里余,外则白雁、梧桐、安仁、安福、绿绕等处皆有之,然泥料精细,模范端巧,俱不如刘田。泥则取于窑之近地,其他处皆不及,釉则取诸山中,蓄木叶烧炼成灰,并白石末澄取细者合而为釉。大率取泥贵细,合釉贵精。匠作先以钧运成器,或模范成形,候泥干则蘸釉涂饰。用泥筒盛之。置诸窑内,端正排定,以紫筱日夜烧变,候火色红焰无烟,即以泥封闭火门,火气绝而后启。凡绿豆色莹净无暇者为上,生菜色者次之。然上等价高,皆转货他处,县官未尝见也”。这段记载从龙泉窑的分布、原料出处、制作工艺、装窑方法直到烧窑,描绘得极为细致。
《中国古陶瓷鉴赏》一书中也说:“明代的龙泉窑青瓷与宋元时期相比,已大为逊色,呈衰退之势,窑数减少,规模缩小。明代龙泉窑青瓷的特点是胎厚重,胎色白中发灰,釉层透明度较高,成型草率,质量粗糙。”
明代龙泉窑青瓷的装饰方法基本承袭了元代的刻、印方法,但是在纹样的结构、形象以及刀法上比元代大为逊色,釉色也灰暗了许多,工整规矩的纹饰大都显得呆板,刻花常常按照花纹外形运刀,至于运刀的轻重、起落、宽窄、粗细都不甚讲究,缺乏那种节奏和韵律的感染力。图案有山水人物、历史故事、二十四孝等故事画面。此外还有碗底印鹿,上方有福寿等字,像“金玉满堂、福如东海、长命富贵”等吉祥语款则常见。
德化窑位于福建省德化县,其始于宋代,明代得到很大发展,以烧造白瓷着称。其“象牙白”可与明永乐时景德镇创烧的甜白瓷相媲美。景德镇的甜白瓷中微微泛青,德化窑则是一种纯白釉器,胎质致密,釉面纯净晶莹、光泽如绢,釉色凝脂、通体透明,在光照下隐现出肉红或乳白的色调,又称“鹅绒白”,外国更赞为“中国白”。它釉色纯洁莹白,胎与釉浑然一体。结合的非常紧密,釉层和胎质几乎分不清。其优秀作品不以纹饰为主,而刻意追求材料的质地美。
清代德化窑的白瓷与明代相比,有一个很明显的差别:即清代的釉色缺乏明代产品那种温润如玉的质感,釉层色泽泛青,很可能是胎釉中氧化铁的含量增加或还原气氛掌握不当所致。
德化窑烧造的瓷塑作品最为精巧,明代已形成了自己的技法和风格。当时,佛教在中国流行,神仙佛像等瓷塑在全国非常盛兴。民间瓷塑艺术家何朝宗所创作的瓷塑观音有72种造型,大、小规格200多种,其中以十八手观音、证莲观音、坐岩观音、披坐观音最为着名。器物造型优美、神韵动人、线条柔和、衣纹深秀。坐者庄严肃穆,衣角柔和飘垂;立者衣巾临风飘指,俨然驾云渡海,堪称一绝,被日本和欧洲国家誉为“东方艺术”。所塑如来、弥勒、菩提、达摩、罗汉等也仪态生动、神彩奕奕。另外,德化窑烧造的案头小雕塑也为明代晚期的瓷坛树立了一面新的旗帜。
除雕塑工艺品外,德化窑还生产一些仿古的尊、鼎、炉和一些日用器皿。这些器物的装饰通常以刻、划、印并重,因器而异。龙纹是这一时期的一大特色。龙的形象常常被运用于器物的装饰或造型当中,诸如龙凤、云龙、龙鹤、双龙戏水等纹饰及龙凤花瓶、龙瓶、蟠龙烛台、双龙灯具、龙嘴壶、龙虎爵形杯等造型器物。而五爪龙是统治者的专利,民窑彩绘中的龙只是四爪或三爪的,不能超越五爪的等级制度,但画风粗犷,比官窑的瓷器更显得生气蓬勃。康雍时代的龙形体大、身披鳞甲、气势磅礴,用顿捺皴点笔法渲染龙游浮云、翻腾转侧、一身三现的形象。乾隆时代摹古之风盛行,仿前朝景德镇成化、弘治情调,出现特殊的双龙纹:腰身细长、后半尾部为花叶状或凤尾形,轻盈绮丽,俗称香龙。这时期的莲塘游龙也灵活敏捷,一龙或双龙游戏于池塘中,曲折的水波丝丝缕缕,繁密布置,有的则以青地白花的形式构图,显示出池水中的游龙动态。雍正至道光时期,德化窑流行火珠云龙,往往从器里延伸到器外,被称为过墙龙,整个画面富有跳跃式的动感。另外,龙在德化窑釉下青花、五彩、粉彩等装饰中也是数不胜数。
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德化白瓷恢复烧造传统产品390多种,现代题材产品日益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