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具> 正文

明清时期的窑口

2021-03-05 17:37:32热度:216°C

明清时期的制瓷业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顶峰,官窑和民窑的数百个烟囱昼夜红焰蔽空、烟火相望,“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炸天,夜令人不能寝”,可谓盛况空前。而且,各类陶瓷艺术品璀璨生辉。以青花瓷为代表的彩瓷:五彩、斗彩、素三彩、釉下三彩、珐琅彩、粉彩等集陶瓷艺术之大成,进入炉火纯青的境界,极富艺术魅力。单色釉品种也不断创新,其中有:霁蓝釉、祭红釉、郎窑红釉、豇豆红釉、黄釉、孔雀绿釉等等。

景德镇窑

明代是景德镇瓷业飞速发展的时期。这时,其已成为全国制瓷行业的中心,不论数量、质量和花色品种等都成为当时中国瓷器的翘楚,有“天下窑器所聚”(《二酉委谭》)之称。

景德镇窑之所以能发展成全国的制瓷中心,是因为其具有得天独的自然条件:一是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处群山环抱之中,昌江傍镇而过,自古就有“昌江通衢”的便捷条件。大批瓷器可顺流而下至鄱阳湖,转由当时重要的通商口岸如九江、南京、扬州等地,“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二是浮梁县境内的麻仓山以及附近星子、乐平、婺源、余江和波阳等县尽是山陵地带,蕴藏着大量的高岭土、瓷石、釉果和耐火土一类矿物。这些制瓷原料杂质少、蕴藏量极丰,适宜于制造高级瓷器。三是景德镇及其四乡山区,盛产松木和其他杂木。松木火焰长,烧瓷最为合适,为烧窑提供丰富的燃料。四是瓷窑设于昌江及其支流沿岸,河水可供淘洗瓷土;设置水礁,可利用水力粉碎瓷土。

在景德镇制瓷史上一件不容忽略的大事是明代御器厂的建立。为了满足皇帝的宫廷用瓷,明洪武年问,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宋、元两朝景德镇监造选购皇家用瓷的基础上,专门在景德镇设置御器厂,派遣督陶官,为皇帝烧制各种宫廷、外交、礼品用瓷。御器厂凭借帝王之威势,汇集大批精通瓷业生产、擅长制瓷技艺之工匠,投入大量资金,占用最好原料,对产品精益求精,制造出许多瓷器精品。这些瓷器不仅品种兼备,风格齐全,而且质量上乘,不少成为传世珍品。

这个建立于公元十四世纪中叶的御器厂,初建时有窑20座,以后增至58座,最多时达80座,制瓷人员达10万人之多。厂内分工计有大碗作、盘作、画作等23座,采取协作形式进行生产。生产过程有:春土、澄泥、造坯、汶水、过利、打圈、字画、喷水、过锈、装匣、满窑、烘烧等各道工序,《天工开物》说其“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也就是说,要经过七十二道工序,才能制成一件瓷器。大多数工序都有人专司其职,技术上精益求精。御厂的烧造任务,每年一般有固定数量,由工部核发,称“部限”,宫廷临时需要,加派的烧造数,称“钦限”。御器厂设置在景德镇珠山,历经明、清27个皇帝,共500余年,对景德镇瓷器生产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起有巨大的作用。

明末,由于的战乱,清朝初期景德镇瓷业生产曾一度受到影响,处于停滞状态。可是到了康熙19年(公元1680年)以后,不仅恢复过来,而且在明代的基础上飞快发展,形成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瓷业生产的鼎盛时期,跃上了历史的巅峰。瓷器“品质之精,造型之多,彩釉之丰富,无不登峰造极”。产品畅销国内外。清初的沈怀清说:“昌南镇陶器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事陶之人动以数万计。”当时有一个叫“殷弘诸”的法国传教士,在康熙51年(公元1712年)9月1日于饶洲发出的一封信中说:“昔日景德镇只有三百座窑,而现在窑数已达到三千座。……到了夜晚,它好像是被火焰包着的一座巨城,也像一座有许多烟囱的大火炉。”

胖大海茶叶源韵茶叶

清代的景德镇瓷器,不仅明代的工艺和品种应有尽有,而且还有许多发明创造。青花瓷的色彩呈宝石蓝,比明代的更鲜艳纯净,别具风格,釉上五彩因发明釉上蓝彩和墨彩,比明代的更丰富多彩、纹样清新、着色鲜明;斗彩的品种也比明代的多。雍正时期的青釉烧制达到历史最成熟阶段。更为可贵的是创制成功了很多名贵的新品种。如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创制了以“玻璃白”为填料、画面色彩柔和、富有立体感的粉彩;引进国外彩料,专做宫廷御器的洋彩;直接用黄金装饰瓷器的金彩;在单色釉中添加其他不同成分,使之在高温烧炼中流淌变幻,形成流光溢彩、色彩奇幻、斑烂绚丽的“窑”花釉等等。其他如釉下三彩、墨彩、乌金釉、天蓝釉、珊瑚红、松绿釉、胭脂红等等也都应运而生。此外,康熙期间,还恢复生产了明代中期以来几乎失传的铜红釉,其中尤以郎窑红、豇豆红最为着名。

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独特。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瓷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其中:

青花瓷创烧于元代,是以色料在坯胎上描绘纹样,施釉后经高温烧成,釉色晶莹、透彻、素净、雅致。青料溶于胎釉之间,发色青翠,虽色相单一,但感觉丰富。青花瓷经久耐用,瓷不碎,色不褪。

玲珑瓷是在明宣德年问镂空工艺的基础上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在细薄的坯胎上,雕成米粒状的通花洞,然后施釉多次,填平通花洞,再人窑烧制而成。在清代,瓷工把青花和玲珑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人人喜爱的青花玲珑瓷。碧绿透明的玲珑和色呈翠兰的青花互为衬托、相映生辉,给人以一种特殊的美感。

粉彩也称软彩,是瓷器的釉上装饰,自清康熙晚期开始,到雍正、乾隆年代,益臻完善。

瓷雕制作可以追溯到1400多年前,瓷雕工艺精湛,远在隋代就有“狮”、“象”等上乘之作。工艺种类有:园雕、捏雕、镂雕、浮雕等;造型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装饰丰富,有高温色釉、釉下五彩、青花斗彩、新花粉彩等;艺术表现力强,有的庄重浑厚,有的典雅清新,有的富丽堂皇、鲜艳夺目。

此外,还有仿历代名窑(汝、官、哥、钧)转心瓶、转颈瓶、玲珑瓷等,以及仿螃蟹、果品、禽鸟等像生瓷与仿木、竹、牙雕、玉石、金属等工艺品瓷的器品,工艺都有其独到之处。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35873969 39694217 42173858 38582136 21365004 50043158'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295809) and MATCH(title) AGAINST('35873969 39694217 42173858 38582136 21365004 50043158'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