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道> 正文

从来佳茗似佳人--国茶之道

2021-02-06 14:50:59热度:142°C

民间俗语,把饮唤做“吃茶”。自然一般都不会把茶叶吞下肚,而是要品那清香四溢,色泽透亮的“茶汤”。被烘干炒香的叶芽,在沸水中逐渐舒展,山野林间的清气在齿颊间弥散,令人有出尘之想。当此之际,实在不宜提一个大煞风景的问题:面前这盏茶汤,里面究竟有多少农药残留物质?这清亮透底的液体中,除了茶多酚等有益物质外,是否还含有超标的重金属?

2005年8月1日,欧盟决定将硫丹在茶叶中的残留限量从30mg/kg调整为0.01mg/kg。当月,浙茶(占全国绿茶总出口量七成以上)对欧盟出口403.9吨,同比下降36.2%。同时,由于日本宣布2006年5月将实行新的食品卫生标准,中国乌龙茶对日出口量急剧下跌。据统计,今年1至8月,我国乌龙茶出口大县福建安溪(占全国1/3市场)仅出口1987.2吨,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4.6%。

纷纷扰扰之间,把人们品茶的怡然之乐去了大半,也使人们心怀戒惧:欧洲人日本人喝不得,难道我们就喝得?

几片嫩叶,一盏茶汤,浸润出来的已不只是雅人深致,而是科学标准和贸易壁垒等沉重话题。

喝不喝?——

“农残超标”言之有据还是危言耸听?

“国茶农残超标之说,实际上是发达国家的一块政治筹码。”陈宗懋语出惊人。

这位目前中国唯一的一位茶院士表示,茶叶农残问题早已存在,近年来突然喧嚣并日益严重,主要是受各类贸易壁垒的影响日甚。尤其是从1999年起,中国入世前夕,欧盟就大幅度地调整了农残标准。迄今调整了七次,检测农药的品种从原先7种增加到186种。

他说,世卫组织对查验的残留标准是以风险评估为准则,对毒性大、接触量大的严控,对较小的则宽松。而欧盟标准以仪器食品内的最小可验出的农药成分量作为标准,是非常不合理、不科学的。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测试结果表明,茶叶农残进入茶汤中的含量一般只有1%左右。如果按全球日均最高13克的茶叶消费量来算,即使100%农残超标,铅的浸出率以20%计算,每升茶汤中铅含量也只有20微克,均低于我国饮用水含铅标准的每升水含铅30微克/升和国际饮用水标准的50微克/升,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影响。

2003年,一些媒体曾暴炒杭州龙井茶铅含量超标事件,陈宗懋第一个站出来力挺龙井茶,他说:“没有必要夸大茶叶的安全问题,龙井茶尽可放心喝。”

陈宗懋指出,茶叶含铅超标普遍,主要是国内标准的设置不合理所致,国内标准较国际标准远为严格。在1970年代卫生部门没有征求农业部门意见,就制定2mg/kg作为限量标准。后来,业内人士发现欧盟为5mg/kg,香港为6mg/kg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均为10mg/kg,最讲究的日本则为25mg/kg,都与我国的标准差异巨大。

鉴于茶叶铅超标已严重阻碍消费和出口,国家有关部门宣布废止了上述标准。从2005年10月1日起,茶叶相关指标将执行新的《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和《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国家也不再单独执行茶叶卫生标准

由此可见,农残超标一说,倒也不是空穴来风,只是标准的设定使人杯弓蛇影。在1999年6月30日到7月1日,欧盟对氰戊菊酯类农药的标准一天之间就下降了100倍。当时陈宗懋质问欧盟的有关专家:“原先的标准与现在的相差100倍,哪一个才是科学的呢?”他们只好说:“用科学解释不清,这是政治和生意方面的事。” 可谓一语道破天机。

明了个中玄机,茶看来是可以放心喝了。然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即使现代生活纷繁复杂,还是要消耗不少心力自己去甄选茶叶,因为泱泱茶叶大国,却没有一个铮铮作响的茶叶名牌。

喝什么?——

从来佳茗似佳人,可惜佳人未留名

事实上,品牌缺失正是国茶的心腹之患。

据报道,世界上每秒钟有1252杯立顿热红茶被饮用,119罐立顿冰红茶被消费,其年销售额目前已经突破28亿美元。而雀巢咖啡的品牌运作同样取得了惊人的成功:每秒钟有3600杯雀巢咖啡被人喝下;早在2001年,雀巢咖啡在中国的销售额即达到70亿元,约占全国咖啡销售额总量的80%以上。

近年来,雀巢与可口可乐联手推出雀巢“冰极”冰爽茶,以经营碳酸饮料为主的可口可乐公司推出了天与地茶、岚风绿茶、阳光冰红茶,而统一、康师傅等台资企业也纷纷介入茶饮料市场。那么,本土国茶何以应对?

浙江省茶业行业商会常务副秘书长孙状云分析,现在中国茶业最大的问题就是有名茶而无名牌,中国出口的绿茶占全球90%以上的份额,但是大部分都是传统的珠茶和眉茶,属于低档低价产品。国内茶叶出口主要是以原料的形式出口到国外,无法控制终端。近年来,中国绿茶出口量翻了一番,出口价却下跌了30%~50%,毫无利润可言。

目前,我国茶产业现状极为堪忧:我国茶园面积约占全世界的45%,产量仅占世界产量的22%,平均每亩单产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2004年,茶叶出口产值仅有4.7亿美元,均价不过每公斤1美元左右,远比不上印度、斯里兰卡等国。

中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管爵杉表示,中国茶业效率低,竞争力差,全国有8000多万茶农依靠传统作坊制茶,在茶叶的品种、品质和生产效率上都无法保证。因此,当务之急是建成一些大型生产基地,扶持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培养品牌意识,继而催生品牌效应。

从来佳茗似佳人,可惜佳人未留名。专家认为,实施企业商标战略,打造中国茶叶品牌,已成为中国从茶叶大国走向茶叶强国的必由之路。

怎么喝?——国饮之“道”,道广且长

早在1994年,陈宗懋就大声呼吁提倡茶为“国饮”。遗憾的是,十几年来碳酸饮料仍然比茶饮料更受国人追捧。

不过,国际上喝茶之风却大行其道。英国将茶称为“健康之液,灵魂之饮”;法国人视茶为“最浪漫、最温柔、最富有诗意的饮品”;在日本,茶被视为“万寿之药”,是“原子时代的饮料”。美国并非茶叶消费大国,但据报道,这两年来美国家庭的茶叶消费量增长20%,有一半的美国家庭进入饮茶行列。目前,全球有160多个国家有饮茶的习惯。

“茶不会被饮料所代替,因为茶更利于健康。茶是消耗量仅次于水的饮料,全世界40%的人喝茶。”陈宗懋介绍,不同茶叶品种的功效各异:要减肥,或者有心血管毛病的人,饮乌龙茶、普洱茶最好,红茶次之;要抗癌,就以绿茶和乌龙茶较好。绿茶属凉性,夏天较适合;而红茶和乌龙茶暖胃,适合冬天喝等。

中国茶业的市场巨大,2003年中国茶叶产值为120亿元,茶饮料和其他茶的深加工产值达120亿元,茶馆、茶艺等收入达100亿元,茶业总产值已达350亿元。

知名文艺评论家侯军指出,当今中国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茶文化必将伴随其传统文化母体一起复兴。因为茶所具有的某些特性,例如茶是沟通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桥梁,是世俗生活与宗教境界之间的中介体,是东方伦理和东方哲学的集中体现等等,恰好是现代社会所需要、所缺少的。

2005年3月,中国茶叶学会联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八家国家级的茶叶科研、教育、文化专业机构共同倡议:鉴于中国是茶的故乡和茶文化的发祥地,建议政府设立“全民饮茶日”,进一步弘扬中华茶文化;提倡节俭质朴的茶德,倡导以茶倡廉;在政府举办的宴请活动时,大力提倡“以茶代酒”;加强茶的深度开发,普及茶饮料等。

“百姓日用谓之道”。道是何等玄妙的东西。老聃在《道德经》中叹道: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我们庸常的世俗生活中各种器物用品,究竟有何“道”可言?可能只有茶是合乎“浊以静之徐清 ,安以动之徐生”的“道”,所以也只有茶生发出一套独有的审美体系——“茶道”。可惜在茶道的发源地,在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种植地,茶饮料并非是真正的国饮。在茶叶人均年消费量上,我国仅为300克,而英国是2500克土耳其为2200克,日本1000克。由这个比例来看,茶成为真正的“国饮”似乎还有漫长的道路,而这其中的空间则给国内的茶商提供了驰骋比试的舞台。文艺茶叶305茶叶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20513220 32202849 28496088 60884338 43382849 28494043 25901872 18725414 54142132'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157570) and MATCH(title) AGAINST('20513220 32202849 28496088 60884338 43382849 28494043 25901872 18725414 54142132'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