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长安品味古城茶文化
秋雨寻访古城茶楼文化中的唐朝印记,仿佛穿越了千年,回到了盛极一时的唐都长安,在今人用唐文化元素营造出的氛围中品茗聊天,一时间让人产生了错觉,不知是自己回到了唐朝,还是唐朝根本就不曾远去———
■唐茶恢宏
唐代饮茶之风始于开元,兴于唐中期,盛于唐后期。当时,茶已经渗透到了唐人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唐人对茶并不局限于精神的高雅文化:皇帝从茶里享受口福,炫耀尊贵,和谐君臣;贵族官僚以茶养生延年;文人从茶中领悟淡泊超脱的意趣;僧侣道茶入佛道,使之有助于悟道和参禅等。唐人茶道是唐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不仅推动了唐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开启了民智,对现代人也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走进西安一幢颇具气势的仿唐建筑,走进去,迎候的是身着唐代宫女服饰的礼仪小姐。茶楼内的大厅被分隔成十二个亭子,每个亭子都被轻纱帷幔笼起来,自成一体、互不干扰;古香古色的茶桌上摆着仿唐宫灯,里面透出淡淡的橙色灯光,旁边立着唐式风格的花盆架子,耳边传来的是韵味悠长的古筝乐声。
茶楼共有五层,每层的装饰风格都不尽相同,但整体设计布局,小到每张桌椅、门框雕花、艺术品的摆放都很讲究,体现最多还是唐代的文化特色,唐代的名人字画、唐壁画、唐三彩都成了茶楼每一层的设计主要元素,一间专供女客使用的淑雅轩,室内挂满了《宫廷仕女图》、《打马球图》等唐代壁画。更有趣的,大型茶艺表演节目《大唐茶韵》,根据唐代茶圣陆羽《茶经》中记载的唐代煮茶方法,科学复原而成,共分成法门禅茶、文人雅士茶、茶山春色和君臣清平茶等几个部分,生动再现了大唐时期的茶文化。
■禅茶一味
自古“高山出名茶”,而又“名山古剎多”。所以,唐代僧人多在寺庙种茶、采茶、制茶。饮茶与佛禅形成了深层的联系,唐末的皎然和尚,是一个品茶好手,他曾把茶比做“禅经”,说茶“与禅经近”,并认为清茶一杯在手,更胜面壁半日,据史书记载,禅茶在唐朝就非常兴盛。
而在今天古城一个热闹商圈内,就隐身着这样一座以佛教为主题的茶社,名曰素心茶房。茶房的布置充满了佛家气息,进入茶房,耳边立刻飘来轻柔空灵的佛教音乐,让人的心绪很快就能从烦躁中平静下来,茶房的所有桌椅由实木打造而成,给人以厚重古朴的感觉,茶房中的散座被设计成草庐的模样,简陋却雅致,而这里单间的名字都是由佛教中的人物或术语命名,比如大慈、大悲、观音、地藏等等,就连卫生间中男、女字样也换成了大善男、大善女;在茶房的大厅和走廊过道上,还各摆有一排书架,上面放着佛教的经典读物,供来此品茶的顾客免费阅读,茶房的每个角落都挂有山水字画和名人格言,让顾客在每一次不经意的抬头间,都会有所感悟。就连这里的服务人员也都是寺庙僧人的装扮,清闲时,他们还会在蒲团上打坐念经。
在茶房参观时,恰巧遇到茶房的主人,一位面目清秀的年轻女士,她介绍说,整个茶房的设计理念都出自一位造诣深厚的法师之手,保证了这里佛教文化的原汁原味,特别是茶房中的菊花茶还是由这位法师亲手栽种,泡茶用的水也都取自终南山深处的泉水,以保证泡出茶水的品质纯正。谈到佛与茶的关系,茶房主人说,在佛教中讲究“禅茶一味”,品茶更多的是品一种境界,品到最后,可能一杯清水,就变成了一杯香气四溢的佳茗了。
■品味唐文化
一个晴朗的秋日晚上,坐在古香古色的茶社内,手捧一杯淡淡的清茶,透过仿古的窗棂,不远处,是被灯光衬托得若隐若现的大雁塔,此时一轮明月正好爬上塔尖,斯人斯地斯情,千年的历史就这样在瞬间凝聚在了一个窗口上……这不是文人臆想出来的画面,而是在西安六如轩茶楼内看到的真实场景,茶楼把茶、人、景和历史融合在了一起,在这里你能领略到大唐文化的深厚底蕴。
茶楼隐身西安以唐文化为代表的曲江文化圈内,成了人们品味唐文化的好去处。六如轩内有一间专门以唐文化为主题的茶社,名为唐名轩,轩主是一位茶叶公司的老板,由于本人喜爱唐朝的文化,特意让人布置了这样一间突出唐朝文化的茶舍,这也是六如轩最具特色的茶社,社内的一面墙以唐代《调琴啜茗图》的壁画作为装饰,另一面镂空的墙体内,放置了很多唐三彩和彩绘陶俑,就连喝茶用的石桌都是由刻着书法的石碑做成,在这里还有一个表演茶艺的台子,应客人的要求,身着唐装的茶艺师就会做茶艺表演,同时还会教授顾客茶艺。
余杭茶叶银针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