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白茶 > 白毫银针> 正文

茗腾茶叶|选对银针的最好银针,不合银针

网络整理 2021-11-25 15:56:30热度:92°C

《1》

有一年夏天,去了郊外,到朋友那喝茶。

一路上去,万竹林立,苍翠欲滴。

南方当地的竹子,四季常青,风姿绰约,亭亭玉立。

坐在待客间里喝茶,从一旁的落地窗前望去,竹海碧波荡漾。

饮着清香的好茶,看着满眼睛清凉的绿,似乎炎炎夏日在这里失去了热的力量。

清风徐来,吹过层层叠叠的叶,竹风萧萧。

坐在那间与竹为邻的小院里,吹着风,喝茶闲聊,心里特别静。

每年到了酷暑季,就会怀念那个好去处。

要不是路程有些远,还真想去那专门避避暑。

避暑消夏,除了环境要清幽清凉外,多喝好茶也很重要。

那位老友提,她在夏季午后和傍晚的时候就很喜欢喝银针,整个人会很舒服。

茶味鲜爽、茶氨酸含量丰富的白毫银针,历来受到不少茶友的喜爱。

舒心的喝茶品味,选对适合的茶是个重要前提。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会让自己买到手的白毫银针,不合心意呢?

《2》

原因一,认为白毫银针就是独芽的最好。

在很多外省朋友的认知里,白毫银针就是光杆司令般的一颗独芽。

事实上并非如此。

白毫银针的标准长相,是要带叶壳的。

粗壮的芽头旁带着小叶壳,旗枪争战,一旗一枪。

而那些没有“旗”,没有叶壳的,只有独芽的银针,很可能是尾针。

先解释什么是尾针,这是银针的采茶规律有关。

茗腾茶叶|选对银针的最好银针,不合银针

花无百日红,春茶季里能采到银针的时间很短,只有刚开始的那十来天。

并且这十数天的日期,大致还能分出三个阶段:

头期、中期、尾期。

所谓的“尾针”,也就是尾期采下来的银针。在这个阶段,茶树的生育能力略有减弱。

长在树上的尾期针,芽头偏细、偏长。

而一旁护着芽头的叶壳,也长高又长长了,有的会比芽头还要长。

如果将尾针拿去卖,论卖相有些吃亏。毕竟芽头瘦,衬得叶壳特别显眼。

于是一部分的人,会将那部分“旗”剥下来,留下一根独苗。

没有叶壳,光秃秃的单芽,符合不懂茶的人对白毫银针的审美观。

但凡是加两句销售术语,这个是纯芽头,没有叶壳,等级高,肯定就会被打动。

另外,在市场里面,也不乏将牡丹王剥叶,冒充银针的情况。

剥去小叶壳/嫩叶后,得来的是一颗独芽。

美则美矣,但等级和内在的养分都受到不少的折损。

如果是花买白毫银针的价格,买到了牡丹王,那确实也会吃亏。

所以,买白毫银针时,要看清一款茶的等级高不高。

不能看是否单芽,一旗一枪才是标准。

并且最靠谱的方式不是看小叶壳的有无,而是看芽头的粗壮度。

要看芽头壮硕与否,白毫密不密,沸水冲泡后的汤水,毫香浓不浓,鲜爽与否,回甘生津体验是否好。

仅仅认为银针就是买单芽的好,钟情于光秃秃的银针,那可太容易上当吃亏了!

《3》

原因二,认为所有的芽头,都能加工成白毫银针

隔行如隔山。

很多外行的朋友来看,所有的茶树芽头,都可以采下来做白毫银针

茗腾茶叶|选对银针的最好银针,不合银针

其实这不对。违背了“适制性”的规律。

再退一万步看,从白茶国家标准的规定里看,既规定了白毫银针的工艺,也规定了白毫银针的树种。

只有大白茶,水仙茶的芽头,采下来才能当做白毫银针

换做了别的树种,达不到白茶应有的鲜醇甘爽风味。

比如,有的茶树品种芽头是细长型的,长得不够胖。

而货真价实的白毫银针,在原料优质的前提下,内部的白毫层能长到5-7层。

整体的构造像是胖竹笋那样,将芽头捏在手上还有饱满坚实感。

如果是太瘦,太细长的芽头,不符合白毫银针的外观要求,捏在手上扁扁的,没有厚实感。

当然还有的茶树品种,芽头太过于弯曲。

芽头弯弯的,像虾米那样弓着身子。

这样的“弯针”也不符合白毫银针的外在要求。

白毫银针的别名,又称“绿雪芽”。

粗壮似针,满身披毫,白毫银白。

芽头弯曲如镰刀那样的针,注定无法达到白毫银针的真正风采!

《4》

原因三,买到的不是高山白毫银针

此前有茶友提起,他的朋友给了一包2018银针。

2018年的白毫银针,那是很好的年份啊。

还记得在那一年的春茶季,太姥山上的白毫银针刚开采了没几天,就迎来了倒春寒。

倒春寒的存在,让茶树的生长节奏一下子放缓了。

枝梢上的芽头们有了更多积累内质的时间,毫香更浓了,汤感更稠了。

那个早春有倒春寒天气的年份,白毫银针的质量不错呢。

不过那位茶友要说的是,他用沸水泡了后,觉得汤水没浆感,茶汤很薄。

茗腾茶叶|选对银针的最好银针,不合银针

咦,真是奇怪。这是为什么呢?

最大的概率,是产区不同。

对风味简朴的白茶而言,生长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

具体到白毫银针,更是如此。

不同产区制出来的白毫银针,口感差别巨大。

白毫银针,素来以内质取胜,以养分闻名,以毫香浓郁,汤感淳厚的风味迷倒众生。

而高山茶园出来的银针,将这样的风味亮点,完美的演绎。

茶汤醇和,又绵柔,细滑香软,尝起来特别好喝。

但平地茶园产的银针,内质乏善可陈。

泡出来的汤水,偏轻薄,浆感不显。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银针生高山为好银针,生平地则是劣茶。

原因在于,海拔低的平地茶园,气候环境略高,茶树为了散热,芽头上的白毫生得略稀疏,不浓密。

泡出来的茶汤,滋味自然是浅薄,且毫香不足。

至于汤水的稠滑、醇厚、饱满、带浆感,更是无处寻觅了!

《5》

原因四,买到了没烘干的银针。

白毫银针,对工艺有要求。

用茶农的话而言,白毫银针不好烘干。

白毫银针的外观造型,芽头很粗壮。

高山银针的芽头内层能剥出5-7层,像是一颗特别胖的笋,一层套着一层。

制茶烘干时,银针的烘干难度大。

如果技术不过关,很有可能是外层烘干了,而里面却没烘干。要不然就是烘干太心急,将内外彻底干透时,养分风味早就破坏光了。

茗腾茶叶|选对银针的最好银针,不合银针

当然前者的情况,更常在市场里出现。

每年春茶季时,高山的白毫银针刚采摘,就能听到此起彼伏的银针上市消息。

早的,三月就有新茶上市。

晚一点的,四月中上旬时,也不时会出现。

但正常情况下,结合到白茶的加工需要,春茶的正常上新要等到5月了。

如果早早就能买入手的新银针,那很可能是没彻底烘干的。

内部没干透的银针,保留下多余的水分。这对消费者而言很吃亏。

这不仅是要多花出一部分的价钱,买到一部分多出来的水汽。

并且没有烘干达标的银针,不能长期储存。

不管后期的存茶方法如何周到,没烘干的茶叶到最终仍是会受潮变质,越存放越不好喝。

若是买到手的银针没有烘干,那自然不合心意。

《6》

竹深树密虫鸣处。

时有微凉不是风。

灼人的夏日阳光,倾洒而下,竹影婆娑,只留下零碎的光阴。

再热的风,轻轻吹过竹林后也仿佛是被过滤了,变得清凉自在。

节节生长的竹,拥有着好寓意,更进一步。

白毫银针的芽头,像是春日萌动的笋。

模样胖胖的,养分高,但却不笨拙。

干度极低的银针,轻轻用手指腹摸上去,微微带着扎手感。

毫香清郁,滋味醇和,汤感饱满,气韵非凡。

如果说竹子,是自然草木里的君子。

白毫银针,温和谦润,更无愧白茶君子的美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