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文化寻访(上)
普洱茶文化寻访(上)
普洱文化是普洱茶文化为代表的普洱市文化体系的综合体,包括普洱历史文化、普洱茶文化、边地各民族融合文化、绿色生态文化、北回归线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以下是关于云南大学木霁弘所写的一篇普洱茶文化寻访的文章!
作者:云南大学 木霁弘
在茶马古道起始的云南南部——西双版纳、思茅、临沧等地,也就是澜沧江中下游地区,是一个令人感到美丽的地方。其高山大谷已不像滇西北和青藏高原那么雄伟险峻,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满目的长绿阔叶林,无数的亚热带水果诱使你产生许多幻想。它用另一种方式,散发出轻柔、痴迷,让一批又一批慕名而至的来者陶醉其中。
云南南部的亚热带丛林笼罩在妩媚的吉祥中,显现的是仁爱、艳丽、幽冥,处处景物都有灵魂,难怪傣族、哈尼族眼中的万物皆有灵。你看身着绿叶的树,裹着毛皮的动物,他们的生命都如人一样同天地共生,这里似乎比别的地方更易得到水的丰润,充足的湿气让每片树叶都能滚动水珠,整个绿色的世界更加绚丽多姿,当然美丽的阳光是妙不可言的点缀。在丘陵的山坡上,数万亩的茶园,透露出晶莹的光芒,那幽幽清香的茶叶在召唤“茶味人生,先苦后甜”。这是一种静静的体验,茶把人引入一个真正的精神世界,你会感觉到:茶给人精神的天堂,这是无瑕灵魂居住的地方。
2000年10月9日开始,田壮壮我们又一起开始了对云南产茶地的考察,主要任务是对云南产茶地、茶山、古道、茶的栽培、制作工艺、少数民族不同的饮茶习俗,历史上在普洱、思茅、勐海、易武茶商后裔及栽培种植茶的人进行考察访问,这样为新世纪开春拍摄茶马古道作好准备。
在思茅的寻访
下午5点30分到思茅,因丁辉、刘昭二人提前同思茅的朋友约好,我们很快就同思茅地区广播电视技术服务中心主任魏明接上头,住宿在金凤大酒店。我们简单向魏明说了一下此次下来的目的,并让其联络一下黄桂枢、黄庆二位以便第二天的考察。吃饭时,黄庆来到,好友相见自是兴奋,我同共相识是在1993年云南诗词学会在思茅开年会时,我送《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一书,他送我一其书写的硬笔字幅,1999年见他时已在搞电视节目,现知他也在搞茶马古道,幸哉!
10月11日早上,魏明兄引见地区宣传部杨万钟副部长相识,对我们所要拍摄的茶马古道,副部长表示欢迎。双方探讨了一些有关茶马古道在思茅的事,他建议我们找一找原思茅地区文管所所长黄桂枢,这正是我们所要采访之人。
黄先生60多岁,我同其相识多年。黄先生气色甚佳,同许多思茅人一样快乐而且和蔼。其讲述了普洱茶的特点、品种及普洱茶马古道的兴衰。①
清人阮福著《普洱茶记》说:“普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其特点是:“茶产六山,气味随土性而异,生于赤土或土中杂石者最佳,消食、散寒、解毒”。对其采摘加工的品种,《普洱府志》有载:“二月间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卖,采而蒸之,揉为团饼。其叶之少放而嫩者名芽茶。采于三、四月者名小满茶。采于六、七月者名谷花茶,大而紧者名紧团茶。小而圆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即四两重团茶也。其入商贩之手,而外细内粗者名改造茶。将揉时预择其内之颈黄而不卷者金月天。其团结而不解者名疙瘩茶,味极厚。难得种茶之家,芟锄备至,旁生草木则味劣难售,或与他物同器,则染气而不堪饮矣。茶树似紫薇无皮,曲拳而高,叶尖而长,花白色,结实圆,匀如棕榈子,蒂似丁香,根如胡桃,土人以茶果种之,数年新株长成,叶极茂密,老树则稀多瘤如云物状,大者制成瓶,甚古雅,细者如栲栳,可为杖甚坚。”此段记载,叙述了普洱茶的品种特点和栽种特点。
“普洱茶”属云南大叶种茶,其性状特点是:芽长而壮,白毫特多,银色增辉,叶片大而质软,茎粗节间长,新梢生长期长,持嫩性好,发育旺盛。据有关专家论证:“内含生物碱、茶多酚、维生素、氨基酸、芳香类物质等含量丰富。”“制成青茶,滋味醇厚,后味甘长,清香可口;制成绿茶,汤清叶绿,香高味浓,味敛甘爽;制成红茶,汤色红艳,滋味浓强,鲜爽俱佳。”“历史上的普洱茶,主要是指原思普辖区(今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州及临沧地区的部分县)出产的以云南大叶种茶为原料制成的青毛茶,以及用青毛茶压制成各种规格的紧压茶,如普洱沱茶、普洱方茶、七子饼茶、藏销紧茶、团茶、竹筒茶和拼装散茶等。”勐海南糯山产的“南糯白毫”,乃是茶中珍品,畅销海外。“女儿茶”也是勐海特产,因是姑娘采摘春茶作为私房钱以备嫁奁之用的,故名“女儿茶”,乃茶中上品。“紧团茶”也称元宝茶,是易武名茶,过去主销港澳及南洋一带。销往康藏一带的茶叶称“边销茶”或“蛮装茶”。景东县栽培型的地方群体茶叶品种有:大叶绿叶茶、绿叶茶、小叶绿叶茶、长叶绿叶茶、桔叶茶、冷远白茶、花山大茶树等,野生型的为无量山野茶。镇沅县者东乡马邓村种茶已有两百多年历史,这里出产云南八大名茶之一的“马邓茶”,其特点是,茶水翠绿,色美味香,耐泡,回味爽甘,茶碱不腻茶杯。景谷县的大叶普洱茶种中,主要的名茶品种有:秧塔大白茶,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前后从江迤(今澜沧双江一带)茶山坝引种于景谷民乐乡大村秧塔。其特点是茶叶满披茸毛,成茶肥硕重实,白毫显露,洁白如银,内质毫香鲜爽,香气清雅,茶汤清,滋味醇和回甜,久泡不衰。远在清道光年间,秧塔大白茶就被珍制为“白龙须茶”,用红线扎成谷穗型,进贡给土司和皇朝。景谷其他的名茶还有:产于碧安乡的勐主大山茶,产于正兴乡通达村东北的回萨柏木香茶,产于钟山乡的联含酸枣树茶,产于民乐乡的隔界茶。普洱县的茶叶品种有5类12种。墨江县的茶叶在历史上,新抚的米地茶,碧溪的须立茶比较有名,经开水冲泡三至五道,色味仍佳,清朝年间,须立茶被列为贡品。解放前的墨江县玉露茶,今称云针茶”,是云南名茶之一,系绿茶中别具一格的佳品。江城县的茶叶品种有大叶绿芽茶,红柄绿芽茶、大山茶、江城白毫、紫芽茶、团叶绿芽茶、长叶绿芽茶。历史上的澜沧大叶茶以景迈茶为主。以上特点各异而品名繁多的大叶茶品种,充分显示了历史上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州境内丰富多彩的“普洱茶”特色。
思茅区历史上的盐茶马道,是伴随着盐茶的生产、运输、销售而兴起的。据光绪《普洱府志》载,普洱茶早在唐代就已行销西蕃。其卷十九〈食货志〉载:“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宋代时已开始有茶马市场,“以茶易马”。元代时茶叶已成为边疆各民族人民相互交易的重要商品。到明朝时,谢肇浙已在《滇略》中有“土庶所有,皆普茶也”的记载。万历年间,在普洱秋季茶叶宣传语已设官管理茶叶贸易。据考,历史上普洱茶运销量号称10万担以上,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仅从普洱运销西藏的茶叶就有三万驮(5万担)多。清代中叶,清政府已在普洱府和思茅厅增设官茶局,商人经营茶叶要向官方领取“茶引”(即定额许可证)。雍正七年(1729年),清政府在攸乐山设“攸乐同知”,统兵五百防守山寨,征收茶捐,当时每年约有马帮一千八驮运茶叶,然后转运普洱府加工精制。乾隆元年(1736),清政府将攸乐同知移往思茅,改称思茅同知,从此思茅又成了普洱与西双版纳之间的茶叶中转站,思茅也因“普茶远销”而繁荣起来。从道光至光绪初年(1821—1876),思茅城商旅云集,市场繁荣,“年有千余藏族商人到此,印度商旅驮运茶、胶(紫胶)者络绎于途”,滇南商道已成为一条“茶叶商道”,印度、缅甸、暹罗(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各国,均有商人来往于西双版纳和思茅、普洱之间。这时期的普洱茶马道异常兴盛。清人擅萃《滇海虞衡志》中云:“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为产而资利赖者也。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每盈路,可谓大钱粮矣。”道光《普洱府志》载:“车里(景洪)为缅甸、南掌(老挝)、暹罗(泰国)之贡道,商旅通焉。威远(景谷)宁洱产盐(指磨黑),思茅产茶,民之衣食资焉,客藉之商民于各属地或开垦田地,或通商贸易而流寓焉。”茶马道之商旅络绎不绝,由此可见一斑。
1983年思茅地区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古茶马绎道,至今还有那柯里驿道、茶庵塘驿道等。“那柯里驿道”在思茅至普洱之间,今普洱县境内同心乡那柯里村的一条古茶马驿道。清光绪时,称那柯里塘,设兵6名,归中营左哨头司把总管辖。今还可见用人工打制的条石和砾石铺就的石道,路面宽14米,有石台阶盘旋而上,全长连续30公里。“茶庵塘驿道”是普洱至磨墨以北到省城昆明,内地南下到思普区的一条古茶马驿道,在普洱县城东北125公里的茶庵塘坡头,海拔19607米,是古代重要关哨讯塘之一。清光绪年间,曾在此茶庵塘设五名住守。明末清初,为了方便向京城进贡“普洱茶”,便由普洱到省城昆明修了一条“官道”,陆陆续续铺砌了一些不甚规则的方形、长形石头。这条道也就成了商旅行人骡马运输茶盐来往的交通要道。驿道在蜿蜒的群山峻岭之中,过去有一小寨人住在这茶庵塘道旁,除从事一点农业外,多数是设店卖茶卖饭,接待过往茶马道的行人马帮的,因称茶庵寨子。茶庵塘因山高路险,故有“茶庵鸟道”之称,故亦成了清代“普洱郡八景”之一。现今还可看到宽约2米,连续长约5公里的茶马古道,石上已踏出2厘米深的马蹄印。
关于清代进贡普洱茶的情况,从“贡茶案册知,每年进贡之茶,例于布政司库铜息项下动支银两一千两,由思茅厅领去转发采办,并置办茶锡瓶,缎匣木箱等费,其茶在思茅本地收取,鲜茶时需以三四斤鲜茶方能折成一斤干茶。每斤备贡者,五斤重团茶、三斤重团茶、一斤重团茶、四两重团茶、一两五钱重团茶,又瓶盛芽茶、蕊茶、匣盛茶膏共八色,思茅同知领银承办。”当时,地方官员要备办“贡茶”,普洱六大茶山和其他一些产茶区的少数民族,均以茶作主要经济来源和物物相换的对象,所以几乎处处种茶、户户卖茶,马帮塞途,商旅充斥。据者,“这一时期每年约有马帮五万匹于春秋二季来回于滇西、滇南及缅、越、老等地运输茶叶,随着茶叶运输的繁忙,客栈、食馆、商店也应运而生,生意兴旺,第三产业在交通沿线发展起来。”来往于思普区的马帮运输有几条干线。其一,“由下关经凤庆(顺宁)、云县、临沧、景东、景谷、双江运输猛库茶、凤庆茶至下关加工为沱茶,每年约有驮马4—6千匹驮运。”其二,“由蒙自向西至临安(建水)、石屏,往南至江城抵西双版纳。”其三,“以玉溪为起点,经石屏、元江、磨墨至普洱思茅。”
海关的设立也增加了普洱茶的出口运销。清光绪二十一年五月二十八日(1895年6月21日),清政府与法国在北京签订“中法商务专条”,其中第三条规定“议定云南之思茅开为法越通商处所”。光绪二十三年正月初三日(1897年2月4日),英国又强迫清廷在北京订立“中缅条约附款十九条”,其中第十三条规定“将在思茅设立英国领事官驻扎”根据上述条款,1897年1月2日,法国在思茅建立了海关。1902年5月8日,英国在思茅建立海关,据海关统计,自民国元年至民国十二年(1912—1923)经由思茅海关出口的红茶,价值白银110210两。十八、十九世纪在思普区进行茶叶贸易的茶商有两大部分,“石屏茶商主要垄断易武茶区的茶叶运销;腾越、思茅茶商主要垄断勐海、勐遮茶叶的运销。此外,中甸、德钦(当时称为阿墩子)的藏族商队,每年有驮马三百至五百匹来到西双版纳驮运茶叶,销往西康、西藏,每年约三千担。”在茶叶加工制作上,本世纪三十年代,思茅曾建立过“思普企业局”,并在勐海南糯山建立思普茶厂。解放前,墨江县有私营景星茶厂,为加工生产好茶,作了努力。
普洱茶发展了,产量增多了,利润增多了,而封建官府对茶商茶农的课税和勒索也增加了。光绪年间,云贵总督还在普洱增设盐茶道,下设官茶局及盐提举司,加重了茶商、茶农的苛派。由于茶捐过重,茶农受损,茶商亦无利可图,以至造成“普洱产茶,颇为民害”(见吴应枚《滇南杂记》)。“到光绪末年,普洱茶已由过去年产八万担的高峰跌落到五万担,许多茶商和马帮只得另走他途。过去马帮络绎,商旅塞途的景象一蹶不振。”到抗日战争结束的1945年,全区茶叶产量降到1500担。到1949年,全区茶园残存面积仅31400亩,产量仅6992担,降到历史最低点,普洱茶马道亦从兴盛逐渐走向衰落。
先生逸兴遄飞,对普洱茶及思普地区的茶马古道了解深,且亲自到过一些实地。先生是云南省诗词学会的常务理事,写诗写书法是最大的爱好。未完 请继续 普洱茶文化寻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