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普洱茶
神秘的普洱茶
翻开中国茶品类的发展史,没有哪一种茶记录了如同普洱茶一样多的歧义和未解疑团。虽然云南是它的原产地中心,但是由于生产茶叶的先民们是众多的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或因文化落后,使得关于普洱茶的许多茶事都无法载入史册。再加上许多古代记载的遗漏或谬误,甚至道听途说,以讹传讹,使得普洱茶的相关记载留下了很多空白和疑问。
我们都知道,绿茶标志性的基本功效成分是茶多酚等化合物,红茶是茶红素、茶黄素及脂类化合物,乌龙茶是双倍儿茶素、儿茶素多聚体等化合物。而对于普洱茶来说,它的生成机理、功效成分、生理活性等方面仍然缺乏系统的科学研究,有的研究资料甚至随意将绿茶的生理功效等同于普洱茶。对普洱茶系统研究的缺失和谬误,使得普洱茶疑团百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崇仁领导的课题组对普洱茶的化学成分及其风味、品质等相关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普洱茶中的多酚类、茶氨酸等茶叶的主要特征化合物均发生了改变,与晒青茶有着显著的差别。并且从普洱茶中还发现了儿茶素《安溪铁观音茶文化》与有机酸结合的新型化合物,研究人员认为这些特征性成分是普洱茶独特风味和品质的基础性物质。由此也可以看出,普洱茶与未完成后发酵过程的晒青茶相比,无论从外观还是内在成分,都是截然不同的两类茶。
除了生化反应外,普洱茶的后发酵过程还有微生物的参与。但对普洱茶的研究长期以来更多注重于茶叶化学领域,而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以及酶化学方面的研究未能深入进行,致使它独特的标志性成分至今未发现,功效成分、作用机理以及药效成分的研究更是难见项背。也许普洱茶的功效乃至药效成分并非茶叶本身,而是出自于微生物或者其代谢成分的酶化学作用,或者是多种成分的协同作用。
相信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茶叶的价值将在普洱茶中得到新发展,对普洱茶的研究开发将超出饮品本身的范围,而与现代医学、现代生物学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重要的是,饮茶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而是现代健康生活的第一需要,普洱茶也许将印证茶从药走来,无求茶叶又走向药的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