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生节度银生府与银生古城
银生节度又称开南节度①,是唐代南诏国的七节度之一。银生府又是银生节度的下设机构。银生古城,唐代南诏筑,位于今云南景东锦屏镇,银生节度、银生府曾设于此,是南诏国的南方重镇,又是当时南诏对“婆罗门、波斯、阁婆、勃泥、昆仑等处贸易之所”②。
一、银生节度银生府的设置背景
了解银生节度银生府的设置首先得了解六诏和六诏的统一。“六诏”是唐初以洱海(今云南大理)为中心的6个互不统属的少数民族部落的总称。唐初贞观年间(627年一石49年),洱海地区先后形成了“六诏”。“蛮谓王为诏”,诏,即王、大首领、大酋长之意。六诏中,蒙禽诏,居蒙舍诏北,在今漾溟县和巍山县北;越析诏,又称么些诏(磨些族部落),居今宾川县;浪弯诏,居弥茨,今洱源县;遗败诏,居遗川城,今邓川县;施浪诏,居牟直和城,今洱源县;蒙舍诏,部民居蒙舍川(阳瓜江),诏主居蒙舍城,今巍山县城,因在诸诏南,故称南诏。
六诏的势力大致相等,不相臣服,其中蒙禽,越析二诏的地盘最宽,兵马最强,蒙舍诏次之。到唐开元(713年一741年)末年,蒙舍诏主皮罗阁在唐玄宗皇帝的支持下,先后灭了其它5诏。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成立了以洱海地区为中心的南诏国,筑太和城(今大理太和村)为都会。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唐玄宗皇帝封皮罗阁为越国公云南王,赐名“归义”,受姚州都督府节制。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迁都太和城。这时期南诏的辖境:“东距篡,东南属交址,西摩伽陀,西北与吐蕃接,南女王,西南骤,北抵益州,东北际黔巫”③。包括今云南全境、四川南部、贵州西部、缅甸北部、老挝及越南北部。
其次是,南诏统一后,南诏与吐蕃、唐朝的关系及南诏的扩张政策。唐王朝扶持南诏,本想用南诏去牵制吐蕃,但南诏统一以后,又想扩大自己的地盘,建立一个“大白蛮国”。唐王朝为了牵制吐蕃要南诏多出兵去攻打吐蕃,使南诏与唐及吐蕃间关系紧张,再加上唐王朝的将领没有采用正确方法去处理与南诏的关系,促使南诏与唐的予盾首先表面化,终于发出了历时数年的“天宝战争”④。天宝九年(750年),南诏国王皮罗凤以“重科白直,倍税军粮,征求无度”为由杀了云南太守张虔陀,占据姚州都督府所辖的32“夷州”,拉开了“天宝战争”的序幕。天宝十一年(752年)南诏国王阁罗凤臣服于吐蕃,被“赐为兄弟之国”。吐蕃册封阁罗凤为“赞普钟(意为小赞普)南国大诏”。阁罗凤自称东帝。以后南诏附蕃反唐南诏附蕃反唐后,多次四处用兵,扩张地盘,修筑道路,设置城地,建立制度。丁香和丁香茶叶一样吗至永泰元年(765年),南诏的疆域,“东接贵州,西抵伊落瓦底江,南达西双版纳,北接大渡河;东南接越南边界,西南界骤国(今缅甸中部),西北与吐蕃的剑川为陪,东北达戎州(今四川宜宾)”⑤。
南诏国境内,根据各民族的分布和政治、经济状况的不同特点,设有“十睑”“七节度”“二都督”。“十睑”,或作、败、检、甸等。《新唐书·南蛮传》称“夷语睑若州”,故“十睑”即十州。“十睑”:太和睑(今大理市太和村)、羊直晖睑(又称阳睑,今大理城)、大厘睑(又称史睑,今大理市喜洲)、遗川睑(今洱源县邓川)、赵川睑(今大理市凤仪镇)、蒙舍睑(今巍山县城)、白崖睑(又称勃弄睑,今弥渡县红岩)、云南睑(今祥云县云南骚)、蒙泰睑(今漾潺县和巍山县北部)、品澹睑(今祥云县城区);“七节度”:弄栋节度(治在今姚安)、拓东节度(治在今昆明拓东)、宁北节度(后改剑川节度,治在今剑川)、永昌节度(治在今保山城)、丽水节度(始称镇西节度,治在今缅甸达罗基)、银生节度(始设开南、银生二节度、后合并为银生节度)、铁桥节度(贞元十年后增设,治在今丽江县塔城);“二都督”:通海都督(治在今通海县)、会川都督(治在今四川会理县西)。
二、银生节度、银生府的设置时间、驻址及辖境。
唐大历元年(766年)立的南诏《德化碑》载:“建都镇塞,银生于黑嘴之乡”。《云南民族史》载:“公元762年(唐代宗宝应元年)冬天,阁罗凤率兵‘西开寻传’,征服金齿、银齿、绣脚、绣面、茫蛮、寻传、朴子、望蛮、‘裸形蛮’等众多的部落。……阁罗凤派人‘刊木通道’(南诏《德化碑》),军队随之而入,直到丽水(今伊洛瓦底江)西部的祁鲜山(今缅甸克钦帮境内的甘高山)一带,筑镇西城(今盈江县西部境外的曼冒),设镇西节度(后改丽水节度)统治西部和西南部边疆的各部落;又在南部的茫蛮部落区建银生城,设银生节度以统治南部边疆各部落”⑥。马耀《云南简史》载:“公元765年筑拓东城(今昆明),以阁罗凤之子凤伽异为‘二诏’幅」国王),居拓东。南诏又在南部设立银生府,统领‘黑嘴’(傣族)等部落”。
银生节度与银生府的设置时间未见详细记载,但从以上资料记载看,银生节度与银生府的设置时间应在唐永泰元年即公元765年,距今已1240年。
南诏采用府兵制,“各地方人口有多有少,编成的军也多少不等,因管军的府,有大府、中府、下府、小府四级区别”⑦。南诏的地方政权多仿唐制,银生府是银生节度下设的军事机构,同时又是地方行政机构,集地方政权与军事行政为一体。从级别看,银生府主将应在银生节度使之下。银生节度、银生府设置地点。《蛮书》卷四载:“扑子蛮,……开南、银生、永昌、寻传四处皆有”。又载:“茫蛮部落,并是开南杂种也”。《元史·地理志》载:“开南州……者扑、和泥二蛮所居也,……至蒙氏兴,立银生府,后为金齿白(夷)蛮所陷,移府治于威楚,开南遂为生蛮所据”⑧。清嘉庆重修《一统志》载:“禹贡梁州裔,汉益州缴外地。唐时南诏蒙氏立银生府于此,为六节度使之一。寻为金齿白蛮所陷,移府治于威楚,白蛮遂居地,厉大理段氏莫能服。元中统三年平之,以所部隶威楚万户。至元十二年,置开南州,仍隶威楚路。明洪武中改为景东府,隶云南布政使司。本朝初因之,属云南省。乾隆三十年改景东厅”⑨。“银生城在扑败(南涧)之南。去龙尾城(下关)十日程”⑩。范文澜的《中国通史》、《云南百科全书》载:银生节度与银生府同城而治,位于景东县城,即今景东彝族自治县锦屏镇。
银生节度、银生府的辖境。银生节度,“领有银生城、开南城、威远城、奉逸城、利润城、茫乃道、柳追和城、扑败、通遗川、河普川、大银孔等地”@。“银生城”位于今景东县锦屏镇,“开南城”位于今景东县文井镇开南村,“威远城”位于今景谷县威远镇,“奉逸城”位于今普洱县宁洱镇,“利润城”位于今勋腊县易武,“茫乃道”位于今景洪,“柳追和城”位于今镇沉县恩乐镇,“扑败”位于今南涧县公郎,“通遗少11”位于今黑江县玖联镇,“河普川”位于江城县勋烈镇,“大银孔”位于今泰国清迈。即今思茅市、西双版纳州及泰国景迈、老挝北部、越南莱州等地。
三、银生节度辖境的经济、民族、文化
从整体看,南诏的社会制度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度的国家,而且奴隶制所占的比重较大。这是由当时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的。有两个显著特点:首先是土地所有权“国有”。南诏比较发达地区(十睑地区、滇池地区)的土地归国王所有,国王把土地分配给除奴隶以外的其他阶级和阶层的人使用。《蛮书》卷九载:清平官(相当于宰相)、大军将(在内可同清平官议事,在外任节度使)等“上官”,分给田四十双(五亩为一双);“上户”的官吏和军事首领,分给田三十双;村社头人和村社农民为“中户”、“下户”,也分给数量不等的土地。南诏王族占有的土地可以不受限制。这种土地制,实质是采用了唐朝的均田制(按户授田),这种土地制也可算是“国有”,即土地所有权是国王。其次是奴隶制,即佃人制。《蛮书》卷七载:“耕田用三尺犁,格长丈余,两牛相去七、八尺;一佃人前牵牛,一佃人持按犁辕,一佃人秉未。蛮治山田,殊为精好,悉被城镇蛮将差蛮官遍令监守催促。……收XlJ己毕,蛮官据佃人家口数目支给禾稻,其余悉输官”。书中记载的“佃人”,即奴隶;“蛮官”,即“蛮将”派出监工的官吏。这记载可以看出,奴隶的劳动是在奴隶主派出的监工的监督下劳动的,而奴隶的劳动所得,由“蛮官”据奴隶家人口的数目,留足口粮(基本生存条件)外全部交给奴隶主。奴隶整年给奴隶主劳动,除分配给口粮之外,其余的全部农产品,皆被奴隶主占有,这种剥削方式是奴隶社会仅有的。前面讲的国王家族、军事首领、包括清平官、大军将等占有大量土地,这些土地是靠大量的奴隶来耕种的,这也说明他们占有大量的奴隶。这种土地“国有”的均田制与奴隶制相结合的形式,构成了南诏国的特殊社会制度,即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过渡型社会。
奴隶的来源,主要是对外战争中的俘虏。如《新唐书、玄宗本纪》说:唐睿宗景云年间(710年至712),邓腾诏及其附近部落叛变,姚州都督李蒙于开元元年(713年)率兵进讨失败,随同前往的判官郭仲翔等被俘伦为奴隶,“鸟蛮”奴隶主们将郭仲翔枷锁起来并监督劳动,且互相转卖了好几次。《新唐书·南蛮传》载:天宝十五年(756年)攻焦州被俘掠而带走的人口“百里塞途”;太和三年(858年)十一月攻入成都,“掠子女工伎数万弓}而南”。类似记载很多。史料中记载的奴隶来源及使用情况都说明了南诏特殊的半奴隶半封建社会制度。这一特殊制度决定了特殊的农业经济状况:以“黑齿”“金齿”等傣族为主体的银生城,开南城等坝区的生产技术、农业经济较发达,仅次于“白蛮”(大理)地区的发展水平;以“扑子蛮”“望蛮”等少数民族居住的澜沧江中下游以西部,今临沧地区东部生产技术、农业经济比较落后,仍于原始的打猎、游牧生活。今思茅市西盟县部分地区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仍过半原始的刀耕火种生活。
银生节度辖境的民族。史载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和蛮大首领王罗祁”率种归附,入贡方物。和蛮与东翼和蛮宗教相同,首领通称鬼主,当属乌蛮系统,是今哈尼族的先民,王罗祁的辖区在今楚雄、思茅一带。《蛮书》载:“黑齿蛮、金齿蛮、银齿蛮、绣脚蛮、绣面蛮,并在永昌、开南、杂类种也。”“茫蛮部落,并是开南杂种也,茫是其君之号,蛮呼茫诏。”又载:“茫乃道并黑齿类十部皆属焉。”“扑子蛮,勇悍矫捷,……开南、银生、永昌、寻传四处皆有……”。《元史她理志》也载:“开南州······……昔扑和泥二蛮所居也,……至蒙代兴,立银生府,后为金齿白(夷)蛮所陷,移府治于威楚,开南遂及为生蛮所据”,又载:“威州(景谷),在开南州西南,其川有六,昔扑、和泥二蛮所居。至蒙民兴,开威楚为郡,而州境始通。”
综上所述,银生节度境内的民族,主要有鸟蛮、和蛮(和泥)、黑齿蛮、金齿蛮、银齿蛮、绣脚蛮、绣面蛮、扑子蛮、望蛮、寻传蛮、裸形蛮等。“乌蛮”即今彝族的先民;“和蛮(和泥)”是今哈尼族的先民;“黑齿蛮、金齿蛮、银齿蛮、绣脚蛮、绣面蛮”都是今傣族的先民,“茫”就是“勋”,傣语意为“地方”或“平坝”,“茫蛮”就是“住在平坝的人”,茫乃,即西双版纳的古称;“昔扑”即“扑子蛮”,今布朗族的先民;和金齿扑子等杂居的还有“望蛮”,应是今瓦族的先民。“寻传”、“裸形”等蛮,应是今景颇族、阿昌族的先民。银生节度的文化,虽在史料中没有更多记载,但我们可以从史料中分析研究。据史料分析主要有如下特点。银生节度辖境是一个多民族集合区域,不同民族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不平衡。生产力水平的不平衡决定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也因不同民族区域的经济基础的不同而参差不齐。
银生城、开南城地区因地理位置接近南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理,又是“六诏”中“南诏”的辖地,深受南诏(大理)文化的影响―“传周公之礼乐,习孔子之诗书”,“人知礼乐,本唐风化”。同时,银生城、开南城作为西南重镇,是银生节度全境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交通贸易的重镇。如南诏《德化碑》载:“建都镇塞,银生于黑嘴之乡”;《蛮书》卷六载:“银生城……又南至林记川,又东南至大银孔、又南有婆罗门、波斯、阁婆、勃泥、昆仑数十种。外通交易之处,多诸珍宝,以黄金、庸香为贵货”。银生城和开南城是通往缅甸之景栋、泰国之景迈、天竺国、伊朗、爪哇、婆罗洲、骤国以南的交通要道、贸易重镇、战略要道。南诏《德化碑》职官提名中,六位清平官之后列“开南城大军将大金告身”,表明开南城大军将的功劳之大、爵位之高,地位之尊贵。从以上地理位置、交通要道、贸易重镇、大军将的身份地位看,银生城、开南城的文化是比较发达的,应接近于南诏(大理)文化。从居住的民族看,银生城、开南城地处平坝,主要以傣族为主,而傣族是仅次于白族的较先进的少数民族。这在以后元、明、清时期景东陶姓傣族的兴盛历史也说明了这点。范文澜先生说:“南诏迁徒弄栋镇境内汉族人到远处,很可能是指与唐境隔绝的永昌、银生两镇”如果这观点成立的话,那汉族的先进生产技术、文化对这些地方又是一个促进。
文化较落后的是“扑子蛮”、“望蛮”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即澜沧江中下游以西的今思茅市西双版纳境内,临沧地区东部。当时的“扑子蛮”、“望蛮”等少数民族仍处在原始社会阶段,过着近似于原始的生活,文化的落后程度就可想而知了。如《蛮书》卷四载:“望直子蛮,在澜沧江以西,……(其人)矫捷,善于马上用枪铲,骑马不用鞍。跌足,衣短甲才蔽胸腹而已,股膝皆露。兜黎上插牛尾,驰突若飞。其妇人亦如此。南诏及诸城镇大将出兵,则望直子为前驱。”“朴子蛮,勇悍矫捷,以青婆罗段为通身裤。善用白箕竹(弓),深林中射飞鼠,发无不中。部落首领谓酋为上。无食器,以芭蕉叶籍之。开南、银生、永昌、寻传四处皆有。”
南诏时期的银生节度虽同属于半奴隶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却因地处边疆、偏离于南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大理地区,又因民族众多,生产技术、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但银生节度的设置,无疑对南诏国开拓疆域巩固政权、发展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促进民族融合,发展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起了积极作用;为今天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注释及参考书目:
①攀绰。蛮书·卷六(M)。唐代咸通四年(863年)。载:“云南、拓东、永昌、宁北、镇西及开南、银生等七城,则有大军将领之,亦称节度。”南诏初设七节度,据专家考证:银生城与开南城分别位于今景东彝族自治县锦屏镇及文井镇的开南村,后二节度合并,称银生节度,又称开南节度。
②((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
③新唐书·南蛮传〔M)。
④天宝战争:始于天宝九年(750年),结束于天宝十九年(755年),历时六年之久。天宝战争中,唐屡次出兵皆败,损兵二十万“皆中国利兵”;经济上“数年因渐减耗”。南诏的疆域却不断扩大。
⑤马耀主编。云南简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75页。
⑥尤中。云南民族史〔M)昆明:云南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138一139页。
⑦范文澜。中国通史·第四册·南诏国兵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113页。
⑧宋镰等。元史·地理志〔M)。南京:明代,洪武二年至三年(1369自卜1370年)。
⑨重修一统志·卷四百九十五·景东厅建置沿革〔M)。北京:清代嘉庆。诊向达。蛮书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O《云南百科全书》编撰委员会。云南百利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利全书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