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碧螺春
红尘中有亲人,有爱人,有朋友,有梦牵魂绕的故乡,有充满诱惑的远方,有太多该做想做还没有做的事在等着我。虽然为别人而活不免苦和累,但只为自己而活也太自私了。碧螺春不也是苦的吗?可是却有甜甜的回味。
喝茶是我多年的旧习,我自知这对于一个女孩儿并不是太好的习惯。至少是不利于美容,天长日久,色素沉淀会担心留下一张颜色暗沉的脸。可是说来也怪,这么多年了面容依旧,可也不能过多窃喜,量变会在哪天引起质变谁说得准呢?
茶喝多了就像人见多了一样,好坏自然就分出来了,无论绿茶还是香片我喝了大致都能分出三六九等。不过,我喝茶多半不太讲究档次,要得只是它那苦中一缕清香的气质。而且通常是这样,在忙的时候或者平常日子,只随便泡一杯来喝,因为没时间去细细感觉,若用好茶,不免有些浪费。只有在有心情也有时间的时候,我才会认真地拿出最喜欢喝的碧螺春,感受它的香,它的甜和它那绵长的韵味。
这样的时候多半是在假日的午后,特别是在夏天,燥热的天气很恼人,午睡过后到黄昏之前会常觉得无所事事,这正是喝茶最适宜的状态。以我的经验,天越热越要喝热茶,它会给人从内到外的通畅和凉爽,比冷饮不知要好多少倍。先将烧好的水放一会儿,茶不要沏而要泡,泡出来的茶是最有味的,就像经年的恋人。接着先倒水后放茶,并将第一道的茶水倒掉,洗去茶叶上的灰尘和茶的苦味。有时候很想尝尝茶叶的苦,也可以将第一道茶水留下来放在一边,等喝过了第二道茶时再尝一下第一道茶的味道,那感觉很容易让人顿悟到什么。真的。
我没事的时候常常喜欢冥想,一边喝着第二道碧螺春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冥想,真是奢侈又雅致的享受。想起来都让人沉醉。那时候,看着碧螺春在杯中慢慢下落,那清澈的浅绿色茶汁带着丝丝甜意滋润着我,简直就是浸润着我的骨子和血脉,把我意识中那些尖利的,带着棱角的东西泡软了,冲圆了,变得柔和而圆润。每一条神经都放松下来,此刻我真正为自己活着。
不知为什么,每当这时,心中常有莫名的悔意,仿佛自己每天在为那些终必要丢弃的东西而忙碌奔波,总有舍本逐末的无奈。活着究竟什么更重要,是那些人人都孜孜以求的成功,还是能有这样一个恬淡无争的午后。我不知道这是自责还是自省。反正每次的冥想之后我依然忙碌,而忙碌之后仍不免冥想。于是我妥协地认为,也许人生没有绝对的重要不重要,只有不同的时刻和不同的状态,更替轮回就构成了我们纷乱亦可叫做丰富的一生。人间自有人间的秩序,我们有机会选择要不要遵守,入世与出世都不失为一种生活方式,如果我不要遗世独立,就必须恪守红尘中的规则,我们无法改变什么只能改变自己。这并不消极,而是认清之后的坚定。尽管这中间会有许多不尽人意的争斗、猜忌、甚至剑拔驽张的时刻,但仔细想想,红尘之中让我们不忍割舍不能割舍的东西还是太多。
茶和人一样是有个性的。绿茶清淡,红茶醇厚,香片馥郁丰满。碧螺春清纯的苦与淡雅的甜,常常让人想起年轻时美丽又忧伤的往事。年轻时的记忆无论好坏都不会很深刻,因为长长的岁月会轻易将其掩去。没有中年的沉重和老年的超脱,一切都是似有若无,经历的时候可能有一丝惆怅,事过以后再想起时只是人生行囊中的一个故事。这很像碧螺春初入口时总有一点点的涩,而喝过之后却是悠长的甜美。人生大概是需要这样的回想以增加生命的纵深感的。这让我想起戴望舒的《雨巷》中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每个人的生命里也许都曾有过这样的一位"姑娘",她从雨巷中远远地走来,与我擦肩而过之后,又远远地消失在雨巷的尽头……,再也不曾谋面。生命的路或许就是一条狭长而又湿滑的雨巷,一个又一个的希望就像那个想必很美丽的姑娘一样,增加着我的信心,吸引着我的脚步,渴望能在泥泞坎坷之后拥有她。生命也因此而美好。
茶有酽有淡,可冥想是没有尽头的,除非我主动打断它。杯中的碧螺春已经很淡了,淡到几乎没有了茶意,可从这淡到近乎于无的茶中我仿佛感到一缕幽幽的禅意。黄昏已来到我的窗前。
茶道讲的是:和、静、清、寂。从午后的这杯碧螺春中我感受到了。其实,茶的滋味就是活着的滋味。有人说过,人生如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如微风。我想,为什么喝茶叶茶后会手痛人或许常有这样的尴尬:当人生这杯茶正酽时,我们过多地尝到了它的苦;而当我们好不容易品出了其中的甜时,人生的茶已经淡了。这是遗憾吗?不,这也是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