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滇说茶(19):熟茶的稳定性
今天晚上,大滇说茶,回应昨天有茶友谈的一个问题,就是所谓每一个批次的大益7542或者7572到底有什么不同的问题,这个问题,实在是非常普遍的问题,其实已经讲过很多遍了,所以,这个也让我有点头痛,总不能每次都这样,解答了一个茶友的问题,过几天又来解答同样的问题,所以,我想,用一种比较好的形式,把这些资料放在大家可以查询的地方,就不用反复回答了,所以,我们在建设一个论坛,新的论坛,只属于大滇号茶友的论坛,预期,将在1月18日开放。届时,所有的文档以及资料,以及茶友的问题,都可以让大家看到,就不用浪费时间了。今天晚上,我们还是来谈大家关心的问题,我其实已经无数次说了,大益的7542以及其他茶,第一批和第N批,并无本质不同,不存在第一批是春茶,其他茶是夏茶秋茶的说法,但很多人又因为第一批比较贵,总觉得有什么不同。事实上,比较起来,第一批的不同,仅仅因为是笋壳包装,利于存储,所以藏家比较喜爱而已,笋壳包装,也是厂家相对成本高一点的做法。
初期,一些老的收藏客或者茶商宁愿出高一点价格,也要买第一批的,就是为了方便存储。而且第一批的茶相对来说,转卖的时候,证据比较充分一点。客人较少怀疑真假。举例说901批,跟909批,可能大部分茶友多年后柠檬泡红糖茶叶并不能确定是否出过909批,却可以不用怀疑901批的存在,作为茶商来说,消费者的信任度是最可怕的事。也许真的出过909批的茶,但是知道909批的人是真的很少,或者很多新茶友根本不知道,这样的话,销售老茶的难度就大了很多。所以,茶商开始愿意出稍高价格去收购*01批的茶,仅仅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但是,到了现在,已经是一个病态了。为什么说第一个批次和其他批次的茶差不多,事实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某一年,*02批的7542,好过*01。但这个话,无人相信,只有茶商自己知道。从厂商的角度来说,并无故意把*01批做得特别好的理由,如果把*01做得很好,其他批次做得很差,那么第一,其他批次的茶,就很难销售,第二点,如果*01批的茶做出来品质较差,也许全年的茶,就很难销售了。所以从主观角度来看,厂家并无故意的行为。所以,我个人认为,大益厂家应该出来发个通告,说我的配方是稳定的,每个批次差别不大。但是,这样一来,就缺乏了炒作题材,损害了很多茶商的利益,从出厂价格来说,第一批和第二批的价格是一样的。但拿到第一批的商家,都有一个超额利润,就是消费者的心理误区导致的超额利润。一件货一般会比*02批多卖500-600元以上,仅此一项,每年就给茶商送上了上千万的超额利润。其实,茶叶作为农产品,是肯定有差别的,一年出5-10个批次,从里面挑出一批最好的,也属于正常,但这个正常,应该是出完了,消费者最后比较,再评价的结果。但现在,都默认了第一批最好。所以,大滇从来不买第一批大益的茶,除非价格达到大滇的预期。
回头来说说拼配,为什么要拼配,其实之前已经讲过,主要就是想保持成本的稳定和品质的稳定。关于成本的稳定,这个之前讲过很多次了,举例来说,大益要做7572这个茶,不可能事先去发酵一堆茶,指定了要做7572的,他大致通行的做法是,去年计划做熟茶5000吨,那么我就发酵100个堆子,每个堆子50吨,这些堆子,发酵好了,然后就按等级和发酵水平分好,最后才开始拼配,5000吨熟茶,分出宫廷-10级茶,各若干吨,其中,7级茶有1000吨,这1000吨中,发得过轻的,有200吨,发过了的,有300吨,发到8成熟的,有500吨,放到一边,然后再选3级茶,7-8成熟,200吨,8级茶,7-8成熟,300吨,这些得到了1000吨茶,就可以开始生产了,3级茶做面茶,8级茶做里茶,7级茶为主,这样生产了第一批,先出300吨,*01批,这个时候,市场火热,1月出来*01,2月就销售一空,2月赶紧出*02批,1月的*01,只出了100吨,2月可能出300吨,*02,5月出*03批,600吨,注意,这个时候料用完了,可是市场仍然有需求,那么,就用另外的一批料,按相应的方法来做,仍然是勐海料,这个时候,可能口感跟上批差别就比较大了。也许更好,也许更不好,这个是一种市场好的情况,如果市场不好,*01批100吨不好卖,*02就只能做50吨或者100吨,卖到年底卖完,一个新的一年又开始了,*01批又来了,可能原料跟上批还是一样的,但是因为压制时间的不同,口感稍有区别,有茶商又说了,*01批的就是好。如果你说,这批跟去年那批口感差不多!茶商又说了,**大厂的技术就是好!品质稳定!说到这里,又得大滇自己现身说法,大滇吴印良品,2008版本和2009版本,完全是一样的原料,2008年的,是发酵出来,立刻压制,压成泡饼,2009年的是,茶放了一年压制,紧压,然后存放一年出来,嘿嘿,我也可以品质做得如此稳定,因为原料本来就是一堆,当然,你也可以说有差异,因为口感上因为工艺不同,压制时间不同,有了差异。所以,关于茶的品质稳定以及所谓配方的威力,未来,大滇会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作为小厂,只要你想,一定可以做得品质稳定的。
现在继续刚才的话题。所谓的稳定配方,建立在几个基础上,原料的稳定,发酵程度的稳定,我们说,原料的稳定是可以解决的,比如,持续用布朗山的茶发酵,春茶一堆,夏茶2堆,秋茶1堆,发完后再筛选,春茶7级、夏茶7级、秋茶7级,然后再筛选,春茶A,发酵程度8成;夏茶B,发酵程度8成。秋茶A,发酵程度8成,这样的茶,无论按何种比例拼配,叶底的匀净度都是很好的,看不出叶底杂乱来,大家可以看到,大厂5000吨熟茶,可能是100个发酵渥堆,最后变成了可能1000堆茶,按原料产地,按等级,按发酵程度,这样分下去,每堆茶可能只有5吨了,以这样的单位来拼配或者做茶,自然可以得到较理想的结果,从口感到叶底都令人满意,这个也是有一天,大滇所想做的事。事实上,我认为这个是可以做得到的事。只要有心做,愿意做。同样,小厂也可以这样做,只是这样做的成本更高,在这样的情况先,小厂有几个选择,第一,只能按等级分,第二只能按口感分,最后的结果是,叶底混乱,为什么这么来说呢,按等级分了,但是可能发酵程度不均匀,按口感分了,可能都是布朗山的,但是各种等级,长长短短,发酵程度不均,也无法得到一个漂亮的叶底。关于漂亮的叶底,大家可以看勐海之星。同样,大家看澜沧古茶的0085,口感大家都认为不错的,但是叶底,没法看,发酵程度不均,长长短短,有生有熟,所以,看叶底,可以看出很多问题,看出整个茶厂的生产实力,以及技术。看口感,反而不那么明显。说到这里,又有人说,我又要叶底漂亮,又要好喝,这样的熟茶到底在哪里?有的,一定有的,只是比较少。普洱茶的精制,一定会走向那一天。只是现在,因为整个行业的问题,整体水平较低,没有人愿意做这样的投入,并非技术达不到。
勐海之星,之所以贵,很多人看不懂,觉得口感也不怎么样,但其实所费的人工,我心里是很认同的,可惜,发酵程度轻了点。如果,发酵程度达到8成,叶底挑选均匀,那就是我理想的普洱熟茶了。我一直在说,好的熟茶是很难找的,非常难,不像生茶,有人说以口收茶,但是有些时候,你收茶的时候是那样,放一段时间口感会截然不同的,这个是一定要研究原料产地以及发酵程度的,否则,当时的口感会骗人的。除非你立刻来喝完。很多低等级的茶,8-10级茶,在新茶阶段都会比4-6级的好喝很多,但这些在未来,一个是走上升路线,一个是下降路线,距体来说,2001年布朗砖和2002年的笋壳砖,这个就是这样的情况,01布朗,仍然有上升的空间,02笋壳,就只适合现喝了,再过3年,走下坡路是一定的。文/大滇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