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丨茶农,茶商,茶客与普洱茶价格体系的资
今年普洱茶春茶季上半场结束,版纳同胞们已经忙着过泼水节(新年)了,是时候对今年古树市场做点总结了。当然主要还是说古树茶市场,大企业的台地茶市场就先不操心了。
大家知道去年的古树茶价格有较大的上浮,这和去年气候反常,产量下降有很大关系。
有的产区产量掉了小一半,有的减产三分之一,简单市场规律,供不应求,价格自然就上涨。所以很多人估计这种价格无法持续,今年会有部分回落。但是,还真没有,不仅稳稳的站住,而且有些新的热门产区,以及性价比高的产区,还有部分上涨。连续多年的普洱茶泡沫不仅戳不破,还越来越瓷实,央视年年被打脸,现在终于学老实,不出声了。你说是咋回事呢?
都说最能“炒作”的是老班章,你拿个几万块去试试,茶农都不正眼瞧你,你还别提要求,提要求基本就被赶出去了。至少几十上百万,才有点谈的空间,你要单挑大树,那不光是价格问题,而是跑单的问题。这哪是炒作啊,炒作是价格上去没人买,现在是你有钱不一定买得到。
普洱茶需要资本进入,但不是资本乱入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金钱的支持,没有资金进入,老班章就是一个茶都很难运出山的穷寨子,没有资金的进入,88青、大白菜就是价格便宜的陈年旧茶。没有资金就没有普洱茶市场的今天。
普洱茶市场需要资本,而且需要的是大资本。20年前,资本是支撑普洱茶企业发展下去的动力,如勐海茶厂的改制,下关茶厂的升级。10年前,资本是支撑普洱茶市场分级的动力,如古树茶成为一个独立的门类从大宗产品中分离出来。10年后的今天,资本是茶山资源优化的动力,如何让资本使普洱茶市场再上一个台阶才是关键。
现在资本在茶山上的分布极为不合理,一个寨子每年毛茶总产量不过几吨,上山的人竟能是好几万。人比茶多,价格更是涨的离谱,这些不都是资本分配不合理的表现么。
茶山整体繁荣才是普洱茶真正的繁荣,光靠几个寨子撑不起整个普洱茶市场。资本本来是市场发展的基础,但资本乱入又成为搅乱市场的诱因。
现在的普洱茶市场发展的极为畸形,一边是供不应求的名山古寨,另一边是难有市场的一众茶山。同样是春茶,一些能卖到几万元一斤,一些几十块都难以卖出。这样趋势如果不被改变的话,再过几年茶山面积必然会大幅度衰减,同时名山又会因为过度采摘的原因快速退化。到那一天,还能做出好的普洱茶吗?
资本在没有规划的时候往往是盲目的,把茶山完整的展现在众人面前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也只有这样,资本才能成为普洱茶市场发展的动力。
茶农,茶商,茶客
茶客上山找茶,茶农进城卖茶,这也算的上是2018年市场上的一道风景线。这不由得让我想起童年,那时候超市很少,买东西都要去集市当中。那时候就有许多穿着云南少数民族服装的人挑着一担担茶叶来市场当中卖茶,有花茶、绿茶也有那时候被当做粗茶的茶饼、茶砖。后来城市越建越漂亮,卖茶人只存在我的记忆当中,茶城、茶庄的出现,人也从喝茶开始学着品茶。喝茶不仅仅是为了解渴,更是为了享受。
茶客上山找茶农之后,茶价一日千里。这几年普洱茶市场虽然冷清,可茶价上涨的脚步从来没有停下过,过去的一个月中,所有人更是见到了茶价如脱缰野马般的起飞。
茶农赚钱赚到合不拢嘴,不少茶农干2015年婺源茶叶学校茶叶载种的时间脆带着自己的毛茶,再次来城市当中做起直销的买卖。茶博会上的茶农是越来越多,茶山直销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但是这样真的好吗?
普洱茶走向产业化是大势所趋,茶商有资金,有设备,有厂房,可以将一筐筐的毛茶加工成品质稳定的茶饼,散兵游勇能走多远呢?我不认为光靠茶农能撑起整个普洱茶市场的未来。
茶客进山旅游,有利于普洱茶文化的传播,茶农进城,把茶叶当做单纯的农产品去销售,反而对市场整体有害无益。茶农茶商各司其职才能将整个市场变的更好,当前的普洱茶市场最需要的是去山头化,而不是去茶商化。
茶商是目前行业里最弱势的群体
普洱茶不能成为收割经销商、茶客财富的工具,把茶做成期货,以炒作升值的方式一味的堆高茶叶的价格。茶价炒着炒着就超过了茶客的承受能力,茶全部积压在炒客与经销商手中。
普洱茶市场现在最大的弱势群体就是经销商,茶客对茶价不满意还可以吐槽,经销商即便是心里再不满意都要撑着。茶价大幅度下跌,厂商最多面子不好看,经销商亏的是里子。茶在经销商的手里,哪有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
文字为「沈从农文化」制作,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你看,或者不看
我都在这里
不悲不喜
......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上者生烂石
中者生砾壤
下者生黄土
唯从农之茶生万物
扫描添加博主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