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顿茶膏的开创者
从茶膏在故宫功用被过分解读开始,从鲁迅收藏茶膏被高价开始,甚至从乾隆皇帝向大英帝国送出茶膏开始,民间对茶膏追寻与研究就从来没有断绝过。然而地域的阻隔,耗时耗力耗料加上繁杂的工艺制作,让茶膏一直都是茶品中传说的对象,它无法大规模的满足需求的口欲。
茶膏的回到生活和消费领域,得益于蒙顿茶膏对清廷工艺的复原以及低温萃取技术的成熟运用。
在青海的西宁,蒙顿茶膏被视为一种上层饮品,与百年前云南沱茶出现在那里被称呼为“窝窝茶”一样;在云南山区,茶膏是一种能治疗痛风,驱逐蚊虫的良品;在户外,茶膏是大自然挑战者最便捷的饮品;而在飞机上,茶膏是一种能舒缓耳压平衡口服物,也因为此,我们会在飞机上看到诸多茶膏广告。
时至今日,茶膏已经被再次还原,重新解读,更大规模的引领消费。
我们在讨论茶的时候,往往会忽略了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商业的驱动力,少有人去去站在消费者和消费地去思考一些浅显而常见的问题。
就像我们在谈立顿的时候,它只是一个超级茶叶帝国的代名词吗?除此之外,我们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其发展的历程,以及其在全世界为推广茶饮所做的努力以及贡献。
在中国当下的语境里,立顿是似乎成了一个敏感的词汇,“七万家中国茶企不敌一家立顿”早被茶界熟知,英国人从中国盗取茶种到印度后,不到50年的时间在出口数量上完全超越华茶,1900年,华茶在许多消费地,已经成为稽古之词,同时期创建的立顿(Lipton),经百年发展从大英帝国的诸多茶业公司脱颖而出,变成了世界茶饮的代名词。2005年,蒙顿茶膏成立,不到十年时间,已然成为茶膏行业的领导者。
从立顿到蒙顿,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两家所属不同国家的公司,而是从两家企业的身上,发现了许多类似的地方。
1、并非只有茶叶故乡的人才懂茶;2、只有消费者认可了,茶才能在酒精、可乐、咖啡等其他饮品中竞争而出;3、饮茶不一定要看到茶叶,好比饮酒不一定要看到粮食,而可乐,谁知道其原料是什么鬼东西?咖啡?有几个人知道咖啡树长什么样子?4、依托于繁复中国文化的茶文化,其实可以总结归纳在那些商业词汇上,简单、方便、易饮、时尚……5、技术已经变成农茶业和生物产业的第一驱动力,袋泡茶的发明,低温萃取技术都是立顿和蒙顿能够迅速占领市场的法宝。
我们不难总结出,是第一流的企业在做行业标准。微软确定了软件法的标准,保洁的市场调查成为通用准则,沃尔玛的结算方式全世界的超市都在用,谷歌的大数据让消费者的声音确保能被传达……作为中国茶膏的领导者蒙顿,似乎也被这份殊荣所笼罩。无论是在飞机上,还是在茶业博览会上,他们的确立的标准被广泛传达,他们的创造的知识体系被一次次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