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信阳毛尖上市后第七次改名,曾蹭茅台热度股价大涨如今沦为“仙股”

2022-05-05 13:02:10热度:110°C

 此前曾意图改名蹭“茅台”热度的港股上市公司信阳毛尖(00362.HK),又又又改名了。4月11日,信阳毛尖发布了一则更名公告,将公司名称从“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更改为“中国天化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也从“信阳毛尖”更改为“中国天化工”,股票代码维持不变。本次公告中,信阳毛尖并未说明改名的原因。不过,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这已经是信阳毛尖上市以来,第七次提出改名了。去年2月,信阳毛尖还因意图改名为“中国国龙茅台集团有限公司”,被外界质疑“蹭茅台热度”,引发不少争议。

图据IC photo

细看信阳毛尖的改名历程,红星资本局发现,其业务方向也随着名称的更改一再变化,从化工、茶叶、白酒、新经济再回到化工。但信阳毛尖的股价却始终涨不起来,2021年跌超61%,今年以来又跌去23.21%。值得一提的是,热衷改名的上市公司不止信阳毛尖一家。Wind数据显示,2018年-2020年,上市公司分别出现136起、122起、134起更名行为——平均不到两个交易日就会有一家公司更名。信阳毛尖七次提出更名曾蹭茅台热度,股价一度涨超20%乍看信阳毛尖公司的名字,自然会将其与中国名茶信阳毛尖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信阳毛尖公司并非主营茶叶生意,而是从化工起家。2001年5月2日,信阳毛尖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当时所用的名称是“东君化工集团”,主营业务为润滑油脂和防腐涂料。上市一年半后,2002年12月,东君化工就改名为“大庆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据中新经纬报道,公司当时更名的理由是:“由于成为大庆市政府在香港与澳门的代理,协助大庆市企业在香港、澳门以及其他海外市场寻求商机与集资。”2007年,大庆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收购了黑龙江牡丹江佳日热点有限公司,进入热电领域。随后又打起了“更名”的主意,同年8月,大庆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改名为“中国天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使用“中国天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这个名字11年后,这家公司再次踏上改名之路。2018年1月,中国天化工公告称,将以上市公司19.81%的股权作为对价,收购信阳毛尖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后者拥有信阳毛尖茶叶的海外经营权。2018年11月,中国天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

港交所官网显示,信阳毛尖多次发布更改名称公告

到了2020年3月,信阳毛尖在公告中建议将公司名称更改为“中国新经济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不过却没有成功。2021年2月16日,信阳毛尖又想更名为“中国国龙茅台集团有限公司”,随即引发市场热议。当时有市场声音认为,信阳毛尖和茅台没有业务往来,但却要挂上A股股王茅台的名字,有蹭茅台热度的嫌疑。彼时,央视财经还发文表示改名不是公司治理的“灵丹妙药”。在一片质疑声中,信阳毛尖的股价却在2021年2月17日一度涨幅超20%。2021年2月22日,信阳毛尖又公告称,经过公司再三考虑,为免引起市场信息混乱及误会,决定将公司名字更改为“中国国龙酒业集团有限公司”,未来将大力扩展酒业市场业务。却没想到5个月后,2021年7月,信阳毛尖拟再改名为“中国天化工”。公告中提到,因为公司又看到了煤化工产品持续涨价的机遇。从4月11日发布的公告来看,这次改名为中国天化工已经获批,将在4月14日后执行新的股票简称和公司标识。热衷改名的信阳毛尖已沦为“仙股”主营业务不见茶叶和酒细看信阳毛尖的改名历程,红星资本局发现,其业务方向也随着名称的更改一再变化。例如,此次改名为“中国天化工”,其在2021年7月的公告中表示,公司未来将善用自身优势,重新集中发展化工业务。这样的话语在改名为“信阳毛尖”时也同样出现过。2018年7月13日,据大河报报道,在宣布更名为“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布会上,其主席陈昱表示,过去5年,中国天化工集团受到化工市场低迷的影响,董事会认为中国茶业务将成为集团未来主要收入及利润来源之一,因此建议将该公司现有名称更改为“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以匹配集团未来发展,公司希望实现绿色发展转型。此前,在打算改名为“中国国龙茅台集团有限公司”的时候,该公司又在公告中提到,“酒业收入将会成为本公司的主要收益”。红星资本局翻阅信阳毛尖的财报发现,其业务板块中的确曾有酒类销售业务。2020年,信阳毛尖在酒类销售板块的营收为0.69亿元,占其全年营收约30%。信阳毛尖在财报中表示,“自2018年以来,本集团一直积极探索商机。自2015年以来的过去5年,中国酒类市场一直保持5%至7.1%的快速增长。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中国酒类市场年度收益为5620亿元。因此,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预计酒类市场将稳定增长。本集团把握巨大市场机遇,于2020年末通过销售酒类拓展饮料部。”值得一提的是,在该公司2020年的年报中还有的饮料业务,到2021年此项业务已经不见踪影。

2021年中报,信阳毛尖主营业务中已不见饮料业务

3月24日,信阳毛尖发布了2021年的中期报告,公司在2021年7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实现营业收入2.99亿港元,同比增长34.16%;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30.60万港元,同比扭亏为盈,上年同期亏损7280.50万港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0037港元。从财报中可以看出,目前信阳毛尖的主营业务涉及到三个部分:热能和电力、碳化钙、建造服务。热能和电力、碳化钙的收入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51.22%和48.78%,而建造服务的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此外,信阳毛尖的股价也持续大跌,2021年跌超61%,今年以来又跌去23.21%。截至4月13日收盘发稿,信阳毛尖报0.086港元/股,沦为“仙股”,总市值为2.29亿港元。热衷改名的上市公司不止一家蹭热度提升股价不是“良方”热衷改名的上市公司不止信阳毛尖一家。据中新经纬统计,学大教育(.SZ) 和*ST新亿(已退市)两家公司更名次数最多,均达到7次;岩石股份(.SH)、启迪环境(.SZ)达到6次,*ST基础(.SH)、*ST海创(.SH)、中兵红箭(.SZ)、*ST天首(.SZ)、百川能源(.SH)、*ST长动(.SZ)、华媒控股(.SZ)、普洛药业(.SZ)、中润资源(.SZ)等9家公司名称变更次数也较多,均达到5次。值得一提的是,岩石股份的改名经历也同信阳毛尖如出一撤。公开资料显示,ST岩石前身为豪盛(福建)股份有限公司,自2001年11月起,该公司便历经多次转手,主营业务以及公司名称也不断调整,其曾用名包括福建豪盛、利嘉股份、多伦股份。2015年,P2P风靡一时,多伦实业更名为“匹凸匹”后连续多天涨停。到了第四次更名,又摆脱P2P,改名“岩石股份”;第五次更是跨界白酒行业,改名“上海贵酒”。又比如,亿安科技后来改名叫“宝利来”,在收购了北京新联铁后,更是更名为“神州高铁”(.SZ);另一家上市公司天沃科技原名“张化机”,主营业务为重工业领域的非标压力容器制造,在收购游戏装备、账号交易平台5173后,又改名为“天沃科技”。频繁改名的背后,或是上市公司为了“蹭热度”引起市场关注。不过,单靠改名来提升股价的行为却不能持久。央视财经评论员曾表示,上市公司改名成本很低,还能瞬间傍上热点,拉抬股价,很容易成为一些投机取巧耍“小聪明”的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良方”。改名终究不是改善和提高现代公司治理的关键,扎实做好做优公司主业,让良好的品牌形象扎根在投资者心中,才是上市公司治理的正道。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深交所发布了《变更公司名称备忘录》,上交所发布了《上市公司变更证券简称业务指引》,其中都对上市公司更名做出了相应的规范与指引。如规定:“上市公司未变更企业全称、未调整经营范围或未修改公司章程的;新业务尚未取得营业收入的;开展新业务已取得营业收入,但相关营业收入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低于30%的,原则上都不得作为证券简称。”记者:俞瑶 强亚铣原标题:《信阳毛尖又双叕改名了!此前蹭茅台热度股价大涨,如今已沦为“仙股”》阅读原文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48374984 49843511 35112866 28664147 41474248 42482683 26832158 21583863 38632046 20462436 24363591'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359032) and MATCH(title) AGAINST('48374984 49843511 35112866 28664147 41474248 42482683 26832158 21583863 38632046 20462436 24363591'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