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大红袍是不是和正山小种、金骏眉一样,都算红茶的一种呢

2022-05-03 23:07:41热度:124°C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之前有位外地茶友问:

大红袍正山小种、金骏眉这三款茶,哪个会更高档些,送礼时更能拿得出手?”

很显然,这是典型的新人提问。

在我们眼里,不同茶叶之间,只有风味差别,并没有高档与否之分。

再者,何为高档?这亦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有人觉得,牌子大的茶就是高档。

有人认为,懂不懂茶无所谓,茶叶包装看着高档就行。

也有人将名气等同为高档,觉得名头越响的茶,就越高档。

最后还有人觉得,只有价格贵的茶,才能称得上高档……

如何判断茶叶品质,可从干茶、香气、滋味、韵味等方面,实打实的进行分辨。

但提到如何判断茶叶高档与否,这个问题本身就牵扯到不少主观内容,没有标准答案。

再说了,大红袍、正山小种、以及金骏眉这三个选项之间,处处充满着不同。

就以大红袍为例,它明明是知名的乌龙茶代表,但因为名字里带有一个“红”字,经常会被新手误解,认为它是红茶

就像昨天看到的留言,“大红袍是不是和正山小种一样,都算红茶的一种。”

不不不,大红袍和正山小种之间,差别可远着呢!

《2》

一、分类不同。

正山小种属红茶,是知名的世界红茶鼻祖。

据说红茶的诞生,来源自一场鲜叶杀青不及时地“无心插柳”。后来,因为桐木当地平均海拔高,山高林密,小气候温润偏潮湿。

制茶时,为了达到更好的干燥效果,当地茶农借鉴了武夷山本地烟熏食品保存的方式(熏鹅、熏豆腐、熏笋干等),在制茶时加入烟熏工艺。

燃烧马尾松,利用松烟进行烟熏。

使得产出来的正山小种,具有典型的松烟香、桂圆汤的风味。

当然,现在的正山小种按照烟熏得有无,分烟小种和无烟小种。后者并不强调松烟香,以桂圆香、花蜜香更为典型。

而大红袍的分类,属于乌龙茶,产地也是武夷山。和武夷肉桂、武夷水仙等是一家,统统属于武夷岩茶

在福建本省的乌龙茶体系里,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北有红袍,南有观音。

即,闽北乌龙茶里有大红袍,闽南乌龙茶里有铁观音

考虑到大红袍的高人气、高知名度、高美誉度,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大红袍都是岩茶对外宣传的金字招牌。

与此同时,也是武夷岩茶里的重磅茶王!

《3》

第二,产地不同

正山小种和大红袍,虽然都是武夷茶叶的知名代表,但它们的核心产区不同。

武夷红茶里,正山小种的“正山”二字,有强调产区范围限制,以桐木一带若干公里范围内为核心产区。

超过这个范围的小种红茶,则不能称为正山小种,只能归入外山小种。

桐木一带与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界范围高度重合,当地的生态环境管理严格。

外来车辆要是没有提前报备,就没法开车入内。

即便当地世代生活于此的茶农,按照保护区的管理要求,也不得随意毁林开荒,大面积种茶。

和其它茶产区相比,桐木当地少有成片、连绵起伏的茶山,茶树大多种在原先的老茶地里,分布相对零散。

随手一拍,图片背景里时常能看到具有当地特色的松林、竹林,生态好极了。

放眼整个茶圈,能从自然保护区里产出来的茶叶,寥寥几无。

有了这么好的生态为底牌,当地的正山小种只要工艺别太糟糕,品质就肯定不会差。

而大红袍的核心产区,以正岩景区一带为核心。

因为,岩茶里素来有“岩岩有茶,非岩不茶”的说法。

和其它地方不同,正岩景区一带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拥有较多风化岩(丹岩)的存在。

而在风化等自然作用影响下,从这些风化岩身上能剥落出含有特定养分的风化岩碎屑。能使得正岩核心地带的山场土壤,养分高,疏松透气,特别适合茶树生长。

所产出来的正岩茶,还能拥有独一无二的“岩韵”特征,茶汤醇厚饱满,汤水咽下时能感受到明显的骨鲠感,品质突出,风姿迥然。

换做了非正岩所产的茶,无法实现这样的专属风味特点!

《4》

三、工艺不同。

还记得去年回答过一个问题。

当时有茶友问,正山小种在喝之前是不是要像岩茶那样,等褪火后再去喝?

当然不,红茶的加工里又没有焙火,又怎会需要褪火呢?

正山小种的加工,大方向上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步骤。

但按照烟熏得有无,分有烟熏/无烟熏两种做法。

值得一提的是,和茶圈内人云亦云的红茶“红叶红汤”有所不同。正山小种作为红茶鼻祖,它的发酵程度远达不到“红汤”的程度。

茶汤橙黄,透亮清澈,才是正山小种的常见汤色。

如果发酵程度过高,茶红素、茶褐素大量生成,导致汤色暗红偏暗,反而有损品质。

再说回到前文,对正山小种里的“烟小种”而言,它仅仅是经历了烟熏。新茶加工出来后,仅需等待烟小种的浓烈烟熏风味稍显平缓,即可适饮。

正山小种在烟熏时,茶叶与“烟”接触并不是与“火”接触,谈不上褪火一说。

而大红袍作为岩茶,加工过程略显复杂。

按照制茶流程,大致可分前期做青+后期焙火。

因为工艺流程以及风味表现所需,大红袍在原料采摘时,并不追求细嫩。

而是要“开面采”,等到茶树达到相应的开面成熟度后,再去连梗采下嫰梢三、四叶左右。

鲜叶采下后,先摊晾,再摇青、杀青、揉捻、干燥等。待初制流程结束,得出毛茶后,再去剔除茶梗、老叶片,最后才是焙火精制。

焙茶时,最常见的做法是焙了一道火后,等褪火后再去继续焙。

在焙了褪、褪了焙的环节中,等岩茶达到相应的火功后,便能陆续得出(轻火、中火、足火)的成品。

考虑到焙火加工的繁琐性,若是岩茶原料采太嫩,根本经不起这一系列的复杂焙火考验!

《5》

四、风味不同。

在茶圈里,正山小种是一款颇有观众缘的茶。

因为,正山小种的茶香、茶味和其它红茶比起来,颇有辨识力。

经过发酵的红茶,在茶香上,花香、果香是标配。但正山小种的花香,相对更清雅、清新、雅致。闻起来像是阵阵山花香,花香盈盈,香气袭人。

并且,这股花香经常会和蜜香、甜香混在一块。盖碗泡茶时,揭盖趁热闻,正山小种的花香是一股独到的、不流于俗的清雅花蜜香。

至于果香,正山小种的桂圆香值得一提。闻起来就像成熟饱满的新鲜龙眼,鲜甜诱人。

而在茶汤滋味上,桐木正山小种的茶汤喝入口,立刻就能尝出清甜、鲜甜、鲜醇的风味。

喝完茶后,喉间生津持久,沁凉舒爽。回味里,除了花香、果香之外,还时常能邂逅到美妙的松林、竹林般的清香。

又香、又醇、又清甜,是正山小种的茶味本色。

至于大红袍的茶味特点,那就更精彩了。

之前有茶友留言称,他喝不惯大红袍,觉得味道太浓。

其实,“浓”这个字决不能代表岩茶特色。

若是一开始喝不惯,可从焙火程度轻一些的茶开始喝,对新手来说会更适口。

在茶香上,大红袍经历焙火后,能获得美妙的火功香(包括焦糖香、烤瓜子香等)。

根据做青发酵程度的不同,大红袍的身上同样能拥有花香、果香等基础茶香。

考虑到拼配工艺的影响,从理论上,拼配大红袍的茶香拥有无限可能。

包括蜜桃香、玉兰香、奶油香、木质香等,统统有机会出现在大红袍身上。

最后,在茶汤滋味上,山场正、工艺到位的大红袍,汤感是醇厚绵柔的,滋味层次丰富。

乾隆在诗里曾写,“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

岩骨与花香,是大红袍的最大魅力所在。

《6》

大红袍的名字里,虽然带有一个“红”字。

但它却和红茶没有关联。

大红袍的“红”,根据民间传言,和状元归来报恩,为茶树身披红袍官服,使得茶树鲜叶染上红色有关。

迄今,当我们在留意观察北斗、奇丹、紫红袍等和大红袍有着密切血缘关系的茶树品种时,同样能看到,它们的茶树嫰梢上,新发出来的嫩叶微微泛红或紫红。

从大红袍的名字来源,不难看出,它和红茶没有必然牵扯。

若是望文生义,觉得大红袍是红茶的一种。

甚者,觉得大红袍、正山小种、金骏眉之间,可以并为一谈,那就彻底成为张冠李戴了!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20832676 26763759 37594239 42391827 18274239 42392645 26455393 53934129 41294801 48015454 54540102'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357680) and MATCH(title) AGAINST('20832676 26763759 37594239 42391827 18274239 42392645 26455393 53934129 41294801 48015454 54540102'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