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2022年余杭区茶叶加工工(龙井茶炒制)技能大赛在中泰枫岭精彩上演,香飘十里!

2022-05-03 11:30:42热度:94°C

距杭州2022年亚运会141天

为进一步传承龙井茶炒制技艺,发掘和培养炒制技能人才,4月22日上午,2022余杭区茶叶加工工(龙井茶炒制)技能大赛在中泰街道枫岭村举行。此次大赛由区委人才办、区总工会、区农业农村局、区人力社保局、中泰街道办事处主办,中泰街道总工会等承办。比赛现场,35名炒茶能手工匠现场炒茶,同台竞技,各显神通,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激活美丽经济,助推共同富裕。

8时30分,在炒茶区域,随着裁判一声令下,选手们洒油擦拭开锅,炒茶技能大赛正式开始。手工炒茶是一门逐渐被丢失的“老手艺”,不仅是一门体力活,也是一门技术活。茶叶下锅,炒茶选手在锅温150℃以上的铁锅里巧手翻飞,嫩叶翻转,或压、或翻、或揉、或搓、或抖……全看手感,约30分钟后,现场缕缕清香弥漫开来。在茶香四溢的现场,各位选手以茶为媒,相互切磋交流,分享炒茶心得。

来自中泰街道泰峰村的李金松,是参加本次炒茶比赛工龄最长的选手。从14岁开始跟随父亲学炒茶,年轻时开荒山种茶树,他至今已经坚持手工炒茶40多年。“一直以来,区、市、省关于茶叶培训我都会去,从茶叶栽培、炒茶技艺到茶艺冲泡、茶叶评审,这些内容我都培训过。”来自中泰街道双联村的刘小权是此次比赛的“年轻一代”,1983年出生的他也是从父学艺,手工炒茶十多年,“家里有个六岁的小孩,现在已经会闻茶香了。”

据了解,此次余杭区茶叶加工工(龙井茶炒制)技能大赛采取抽签的方式,选手要求在90分钟内手工用电炒锅,完成600克摊放茶鲜叶炒制成扁形绿茶(龙井茶),炒制干茶不少于120克。现场操作过程包括茶叶加工工艺流程,杀青、做形和干燥技能等。在茶叶手工炒制现场,裁判依据参赛选手加工工艺及技能是否科学、合理、熟练等进行现场巡回打分,结合成品茶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等质量感官进行审评打分。

最终,大赛经过前期理论考试和现场实操环节专家评茶师现场评茶,采取总分一百分制的方式进行比赛评分。中泰街道姚文广、闲林街道丁必卫荣获本次余杭区茶叶加工工(龙井茶炒制)技能大赛一等奖;胡倍成、方玄昶、戴建梁获得二等奖;姚永祥、刘小权、孙卫宏、姚中平、黄勇平获得三等奖。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茶叶学会副理事长鲁成银,农业农村部资深茶叶专家、中国茶叶学会常务理事罗列万,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国家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茶学系实验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顾志雷,现任全国供销行指委茶文化与经营管理专委会秘书长、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茶叶专业带头人胡民强等专家担任裁判并现场指导。

▲一等奖选手合影

▲二等奖选手合影

▲三等奖选手合影

“中泰有14000多亩茶园,茶产业是中泰农业发展的重要一部分。现在机器炒茶越来越普遍,会手工炒茶的人越来越少了,此次大赛让这些手工炒茶师傅有了展示的舞台,对技艺传承、搭建交流平台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中泰街道总工会主席梁平表示:“这已经是中泰街道第十次举办炒茶比赛,而且本次炒茶大赛作为2022年余杭区‘百行百匠百赛’首场赛,规模更大,尤其是增加了理论考试和茶叶加工技术缺陷诊断测试环节,让炒茶这一传统技艺增添了更扎实的理论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炒茶比赛在中泰街道枫岭村举办,此前,枫岭村大力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聘请职业农村经理人,打造“未来茶乡·枫岭茶谷”品牌,成功举办“谷雨茶会”茶家乐活动,业主齐聚一堂,共话茶乡未来。

据悉, 此次余杭区茶叶加工工(龙井茶炒制)技能大赛中,理论比赛和操作技能均合格的选手将由区人社局颁发高级工技能等级证书,获奖选手将有机会选拔代表余杭区参加市级比赛。

编辑:对越

审核:梁平、王惜今

终审:邵勇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