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元礼盒里三层外三层,拆开一看仅有25个草莓,过度包装诓谁呢
几百元的草莓礼盒,里三层外三层包的严严实实,打开一看里面只有25个草莓。
过度包装的亏,你吃过吗?
过度包装全球化
说起过度包装,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月饼礼盒。
打开月饼盒就像拆俄罗斯套娃一般,剥开一层一层神秘的面纱,一顿操作猛如虎,最终月饼一小组,包装礼盒一大摞,月饼只有几百克。
还有2两的茶叶,包装盒5斤、化妆品盒里套彩纸,彩纸外面有包装,包装外面再套个盒子,层层嵌套,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玩拆盲盒。
这种“买椟还珠”式的过度包装,不仅困扰我国民众,国外网友分享的过度包装,更加令人糟心:
有外国网友买了张实体杀毒软件,商家寄来之后,打开包装是空的,上面写着“不需要光盘!去网站上下载就可以啦”
有人在亚马逊一次性下单买了27本书,送来27个箱子,每个箱子里装一本书。
买一对耳环,用比鞋盒还大的盒子包装。
还有超市把剥过皮的橘子,一瓣一瓣掰好用保鲜盒包装
原本就带皮的香蕉,也被一根根打包起来
还有商家将鸡蛋打好,单独装袋,每买两个鸡蛋就耗费一个塑料袋
更过分的是,罐装可乐竟然被裹上保鲜膜,放在盒子里打包
难道这样可乐就会更新鲜吗?
以上列举的产品,只用最基础的包装,就已经能满足保护产品的需要,有的产品甚至不用包装。
偏偏商家们要用繁琐的包装,给商品提高“身价”,制造噱头,赚取高额利润。
特别是一些水果包装的迷惑行为,只是在浪费人力物力。
大自然已经给了各种水果蔬菜保护的外壳,我们为什么还要撕掉它们的外壳,再把它们包装起来?
塑料垃圾制造者
过度包装的大网中,一面藏着商家们利益熏心的小算盘,一面是人们渴望便利的需求。
在大网看不见的地方,是大量无法降解、难回收的塑料垃圾,正在对地球造成污染,也在对人类进行报复惩罚。
这些塑料垃圾,很大一部分流入大海,在“垃圾洋流”的帮助下,与其他塑料汇集在一起。
1990年被发现的太平洋垃圾带是最著名的垃圾洋流,几十年来,它所承载的垃圾在不断增长。
《科学报告》杂志显示,太平洋垃圾带上漂浮的垃圾约有80000吨,相当于500架大型喷气式飞机的重量。
装沐浴露的塑料瓶、儿童玩具、洗澡用的小黄鸭、塑料袋......生活中的所有塑料制品,最后都被堆积在这片海面上。
这些塑料纸片充斥着有毒的化学物和细小的塑料碎片,被鱼类吃到肚子里。
据悉,每条海鱼的肚子里最多能发现26块塑料碎片。
海滩上搁浅着腹中除了塑料空无一物的海鸟和被塑料制品缠绕,导致畸形生长的海龟。
如果你以为海洋动物的遭遇和你无关,那就大错特错了。
这些被人类制造出来的塑料会随着海水扩散,不断分解,最终进入海洋生物的食物链中。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层层递进,那些被鱼类吃下的有毒物最后进入家家户户的餐桌上,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
特别是对于中国而言,塑料垃圾更需要我们警惕。
纪录片《塑料王国》中有这样一幕场景:从美国加州伯克利市的回收站,大货车运来一箱又一箱没有分类的垃圾,之后装上货轮运往中国。
中国曾是全球垃圾回收贸易的中心,数据显示,中国接收了全球56%的垃圾,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进口国。
以美国、英国等为主的西方国家是洋垃圾的主要出口国。他们处在物质充裕的消费主义社会,前面描述的迷惑过度包装,大多都是这些国家的操作。
他们将自己产下的垃圾运往发展中国家,自己享受物质消费,产生的垃圾被底层国家和人民承担。
中国2017年开始限制洋垃圾进口,2018年,正式实施“洋垃圾”禁令。
去年,中国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体废物。
当人类在享受物质消费时,留下的都是垃圾和污染。
过度包装更是加剧了这种状况。
它导致商品产生的包装废弃物远超其应有的包装,不仅会损耗更多的能源和材料,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可以说,垃圾是消费主义社会的症结。
消费主义裹挟
追本溯源,商品过度包装就是在消费主义社会中产生的。
起初,商品包装都以实用为主,18 世纪后,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机械化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纸质包装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更多的其他材料出现在包装市场上。
20 世纪之后,由于电视广告的影响,品牌意识逐渐产生。
正如《娱乐至死》表达的那样,电视广告把企业从生产有价值的产品,引向了设法使消费者感觉产品有价值。
他们把对产品的关注,转移到摸索消费者的心理,通过包装设计博取消费者的眼球。
欧美国家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形成了消费主义体系。
当时的中国刚刚步入商品经济时代,包装大多简陋,以实用为主,无法获得国际市场的青睐。
为了和国际接轨,我国的商品包装逐渐更注重设计,无法避免地变得夸张复杂。
到了现代,以年轻人为主的消费群体,他们更在意产品外表和设计,想要在包装上寻求个性和与众不同。
商家为了顺应消费者,开始舍弃产品的研发,将重心放在各种营销推广。
繁复的包装被美化为精致,过度的包装被宣传为高品质,就连包装盒大也被认为是商家对消费者的重视。
消费者也在拆包裹的过程中,得到了满足。
这种过度的包装除了制造出更多的社会垃圾外,也消耗了我们口袋里的钱。
羊毛出在羊身上,包装消耗的材料,因此产生的其他成本最终还是消费者承担,商家是不可能做赔本生意的。
消费者以为自己占了便宜、以为在购物节疯狂抢购,就是在节约钱,实际上呢?
大家花的只会更多,一切都早已暗中标好了价码。
我们每一次的消费,从下单到收货,都在被消费主义裹挟着前进。
无论你是被动还是主动。
花了钱,还要承担清理垃圾的责任。
花了钱,还对地球制造了垃圾。
垃圾造成的一切后果,最终又落在消费者身上。
这就是典型的花钱不讨好。
买东西是为了高兴和幸福,过度包装带来的只有无尽的糟心和烦劳。
我们要试着寻求真实的需求,理性消费,理性生产,去除包装。
毕竟,真正的好东西不在于里三层外三层的繁复包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