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考察江西省茶文化考察报告(八)
江西省茶文化考察报告
(八)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
2021年暑期江西省茶文化考察组
(三)保护掘能不深,茶俗文化有待延展
在考察中我们发现,虽然江西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茶叶产区,但对茶文化的挖掘却十分有限,除了白居易“前月浮梁买茶去”经常被国人提起,其他古代茶产业历史典故、文化源流却已经被忽略和遗忘。比如,铅山县政府驻地河口镇是江西古代四大名镇之一,是销售本地的纸、茶、铜、铁等产品的重要市镇,素有“河口茶市通天下,河红茶帮遍中国”之誉。考察组一行专程抵达铅山县河口镇,对河口镇历史上在华茶贸易的地位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自明嘉靖起,河口即逐步成为南方内陆水运中心和茶叶纸张加工、转运的贸易大市场,河红茶也由此跻身全国乃至世界贸易大宗。《铅山县志》载:“至万历间(1573-1620年),“河红”茶名声远播,外地商人纷纷来河口、石塘、陈坊等地订购。”据某个并非信史的资料显示:“河红茶被誉为国内最著名之红茶,且为华夏首次问世之红茶。”考察时,有许多当地茶人都向考察组提到,河红茶比正山小种茶历史更为悠久,认为正山小种的开创是在河红茶制茶工艺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结果。然而,我们不无遗憾地发现,类似的江西茶贸易、茶文化的辉煌历史未能做出合理的再挖掘和再扩展,缺少足够的投入,未能形成名副其实的影响力,河红茶至今依然只是停留在江西境内、甚至是铅山县及周边县市内被小范围的消费。大宗的江西红茶,包括浮梁、铅山、婺源等地,更多的是作为CTC红碎茶的原料而出口,没能更好的发挥红茶故里的文化影响力。
除此之外,很多地方原有的与茶相关的古迹、遗址未得到有效保护,江西省的茶文化传统资源变得单薄和乏力。除河口古镇和码头外,武夷山的古驿道、桐木关的传统制茶工艺、南昌和上饶曾经有的“七家茶”的习俗等文化资源都未引起高度重视,尚未得到很好保护和延续,这些都是不可多得、无法复制的茶文化历史印记,被城市化的浪潮完全掩盖以致被人遗忘,着实令人可惜。
(四)三产融合不紧,茶旅产业仍需良方
《农业考古》副主编王建平研究员在与考察组座谈时指出,江西省全境产茶且品质优良,历史上有着较大影响力,但近代以来,由于农业结构调整使得茶叶种植比例下降,茶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在今天,一味地扩大茶叶种植面积,提高茶业第一产业比重不切实际,江西茶产业发展急需进行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他的观点令人深受启发。
茶树种植和采摘属于第一产业,但这只是第一步,完整的茶产业链条是跨越了三个产业,但江西省的茶产业以第一产业为主,有了部分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刚刚出现。从第二产业,即茶加工业来看,考察组到访的诸多乡镇的茶叶加工还是以家庭手工作坊为主,大规模的现代化茶叶加工厂并不多见;从第三产业来看,修水县大椿乡正在筹划建设茶文化公园、茶博物馆、茶旅项目等;海庐茶博园也开发了茶旅和农家乐等休闲、度假、益智类项目,但是这些产业多立足于本土,影响力和辐射范围有限。从全省茶业的三产来看,与福建武夷山相比有着较大差距。
江西省不仅因茶闻名,而且因瓷闻名,景德镇的瓷器有望为江西茶产业插上飞翔的翅膀。历史上瓷器也是因茶而兴,但在今天景德镇瓷器对江西茶产业的促进作用却不够明显。考察组在景德镇走访看到,瓷器的工艺有了很大发展,交易也非常兴盛,很多年轻人在景德镇寻找灵感、机会并创业,他们被称为“景漂”,景德镇成为他们实现自己艺术梦想、事业梦想的地方,而且还有各级瓷器工艺大师,他们是带动景德镇瓷器不断创新、走向辉煌的可靠保障。然而,精美的景德镇瓷器与江西茶叶如何发生故事、书写现代传奇?这个值得作出深入思考。考察组在浮茶集团座谈时听到,该公司有跟景德镇瓷器公司合作开发瓷茶礼品的探索,这是个好的开头,但还不够,如果能够有更多企业加入,催生出更多的瓷茶完美融合的新产品、新业态,江西茶就会获得新的发展机会。
官方:茶道哲学研究
官方微博:茶道哲学研究
长
按
关
注
官方网站:www.teaismphi.cn
新浪微博:@茶道哲学研究
欢迎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访问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官方网站,查看更多文章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