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我与喜茶
2022-04-27 18:46:43热度:123°C
前几天,本地疫情刚刚开始爆发的时候,朋友跟我说,她们办公室被一锅端了,原因是有个同事去买过喜茶,与确诊病例同一时间出现在了同一场所,也就是俗称的“密接”。我觉得这件事情很有意思。这种陌生的一男一女出现在同一家奶茶店的桥段,本应该是一个浪漫故事的开头。
但是因为疫情,越亲近反而越危险。“亲密接触”和“密切接触”,看起来意思差不多,但感情色彩天差地别,前者暧昧,粉红色气泡;后者严谨,红色健康码。
我觉得有意思的另一个问题,是朋友的收入。之前我以为我们这么熟的关系,彼此的收入是一种相对透明的状态,就是实际数字不太清楚,但是大致的区间可以判断出来。
但是现在,她的同事,去买喜茶。在我看来,喜茶的消费者分两类,要么就是常客,要么就是一次性消费。
我是典型的后者,在喜茶席卷社交网络的时代尝过鲜,之后就自觉地躲得远远的。因为我的收入和消费观念都不足以支撑我成为常客,水+絮状果物+糖=三十块,这个等式我怎么也理解不来。
朋友同事很明显属于前者,是常客。因为现在已经过了因为好奇而去买杯喜茶的阶段,我前几天看新闻,新茶饮品牌都开始推低价产品了,明显就是找不到增量了。
朋友的同事是喜茶的常客,说明朋友的消费能力也是基本持平的。消费观念可能也差不多。于是我就问她,到底一个月挣多少钱。
她说,自己没(亲自)买过喜茶,不知道喜茶的价格。
简单的回答,信号很复杂:
“老公挣得多,而且很爱我”
我一下子就找到了自己至今光棍的崭新理由:
“这些年跟相亲的姑娘逛商场,从来都是绕着喜茶走。”
朋友听了直掉眼泪:
“你和你老婆,就是一杯喜茶的距离。”
我一想,有道理。
再仔细一想,这哪是什么光棍的最新理由,这分明就是陈年理由。这不过碰上了喜茶,换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