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丽水莲都“双智”驱动高质量工业更智能农业更智慧

2022-04-27 15:31:48热度:56°C

 

瓯江之畔的丽水市莲都区一幅“景胜、业兴、城美、人和”的高质量发展景象。图为莲都区南明湖鸟瞰图。雷宁/摄

中国发展网讯 王嫱 王赵锋 蓝雯 本报记者沈贞海 古堰、湿地、油画、萤火虫、稻田、果园……这是绿的景;创业园、实验室、机器人……这是兴的业。近年来,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利用生态资源优势、美丽乡村优势、产业发展优势,打通“两山”转化通道,促进“生态碗”转化为“金饭碗”。

“五载拼搏砥砺,五载春华秋实。”过去五年,丽水市莲都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交出了厚重的答卷。

工业答卷:从制造到智造,莲都工业愈“实”愈“智”

从一片荒地到厂房林立,从传统人工操作到机器换人;丽水工业园区面积从2.49平方公里,增加至5.65平方公里。制造能力越来越强,智能程度越来越高,生态工业越来越“兴”。

这五年,莲都工业发展跑出了加速度。从工人全副武装到机械手臂自动焊接、从人工手动分装到流水线高效整合,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成为莲都工业发展的关键词,自主研发、科技创新也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

“我们原本8个工人操作的设备,经过机器换人,只需要2个工人操作,不仅减少了人力成本的投入,产品质量也更有保证。”丽水万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丽水万控”)总经理刘进虎表示,在生产车间,电焊机械手臂和折弯机械手臂已经成为主力军。五年来,丽水万控从最初的人工低生产量到如今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高质高量生产,成为丽水工业园区内首家突破5亿规模的企业。

“生产线上,一台大型机器仅需两个人就可操作生产。我们在人才培养、设备创新等方面持续投入,今年产值已经超1.6亿元。”丽水欧意阀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朝魁介绍,五年来,企业引进了一大批国外先进生产、检测设备,不仅提高了效率,其自主生产研发的球体也通过了国际标准,产品远销欧美各国。

漫步在高溪工业产业园,宽阔现代的道路、鳞次栉比的厂房、井然有序的建设工地……一座现代化产业园区已经颇具规模,作为莲都工业发展中的“主战场”,这里已成为莲都高质量发展的例证。

五年前,高溪低丘缓坡区块还是一片荒地,2017年开始,各类低碳智造企业开始入驻,从电气机柜到金属制品研发,从箱包制造到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高溪工业区块从荒地到厂房林立,只用了五年时间。丽水工业园区高溪工业区块的开建打开了莲都生态工业的突破口,加速了丽水建设“大花园”的步伐,而它也是莲都区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五年来,丽水工业园区建成面积由2.49平方公里增加至5.65平方公里;企业从不到200家增长到现在的435家,规上企业从30家增长到现在的83家;规上工业总产值从26亿元增长到现在的53亿元;全区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85家。

近年来,莲都持续加快推进平台“二次创业”,持续开展“精准服务企业、振兴实体经济”专项行动;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和“标准地”改革,实施“凤凰行动”计划,迄今已有3家企业在纳斯达克上市,1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丽水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副主任汤伟波说:“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发展目标,把双招双引作为战略先导工程,重点围绕半导体集成电路、新能源电池、数字经济、美丽经济四大产业,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莲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新蝶变。”

农业答卷:从“靠天吃饭”到精准预判,莲都农业有“智慧”

“手机看农作物长势、APP上点一点可以浇水施肥、AI智能补光、水果晒晒更健康美味……看一眼屏幕,就能知道农产品车间的生产情况。”

这几年,莲都区借助良好的农业产业基础,大力推广智慧农业,把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最前沿技术和农业生产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在莲都,“智慧”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实实在在应用在田间地头。“智慧数字化大棚”让农民从此不再“靠天吃饭”,躺在床上就能种田成为种植户的真实写照。

“过几天温度降到零下,要是以前,枇杷产量肯定大减。现在用了智能数字化大棚,可以避免冻害和雨水天气,每年都能稳产。”在莲都区太平乡下岙村丽水市丽白枇杷产销专业合作社枇杷基地里,枇杷种植户傅陈波高兴地和记者分享智能数字化大棚为水果种植带来的变化。“在大棚里面,缺水、缺阳光、温度过高等情况发生时,数字化系统会主动报警,并且可以24小时远程遥控,实时解决问题,躺在床上也可以种田了,我随时点开手机就能看数据,湿度、温度等指标一目了然,棚里产出的果子比棚外的收益好多了。”

在这个智能数字化大棚里,智能综合气象站、土壤剖面水分仪、智能虫情测报灯、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智能化防霜风机等现代化设备一应俱全,实时监测着基地温湿度、土壤墒情等与水果种植密切相关的信息。这些数据,最终都会在数字化平台上实现整合,用于监测水果生长过程。

“枇杷是我们莲都当之无愧的‘潮流水果大咖’,但枇杷内膛光照不足、光温调控失衡等问题成了制约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心头病’。”莲都区农业农村局农艺师叶小林介绍道。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莲都引入数字化等工具,在丽水市丽白枇杷产销专业合作社枇杷基地开展了全国首个枇杷4D“智能补光”增产提质技术研究。系统采集的所有环境因子数据及补光情况均可通过四维智慧云平台上传至手机端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农情数据一机掌控,一眼可视。“通过4D补光技术,既可以增加枇杷糖度,增强内膛,使内外膛都能结果,亩均产量预计可提高300~500斤,亩均产值将增加1万元以上。”如今,智慧农业的应用场景不仅出现在水果、茶叶、蔬菜等农产品种植上,在农业加工企业里也比比皆是。

在丽水市绿洁食品有限公司数字化生产总控室内,果蔬脆片在生产中的糖度、盐度、酸碱度都实时显示在几块大屏幕上,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展示的信息,查看生产情况。

传统农业加工企业普遍存在加工效率相对较低、效益不高等问题,要实现规模扩大,数字化的管理不可缺少。丽水市绿洁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季少珍为记者介绍道,“以前我们查看盐度、糖度等只能通过人工,偏差可能有10度,现在通过依托果蔬脆片数字生产项目,可以将偏差控制在0.5度内,对品质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提升。还可以大大减少人力成本,提高产能。在改造之前,我们每天只有一条生产线,仅能生产100多公斤,技术改造之后,现在有5条生产线,每天能生产2吨左右,销售额提升了5倍以上。”

据介绍,与项目建设前相比,果蔬脆片数字生产项目可以节省人工50%,每吨鲜香菇的价值提升近180%,年产值提升3000多万元,同比增加110%,直接带动周边200多户菇农增收。

在“数字化”的道路上,莲都农业一直走的很稳健:五年来,莲都已完成6家高潜力加工企业数字化改造,推进农产品加工领域“数字代人”,驱动农业产业效率、效益双提升。围绕水稻、水果、蔬菜、茶叶等产业,莲都以信息化、智能化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数字化技术转型应用,已建设数字茶园3个,推动茶产业产量连续3年持续跃升,增幅达5.7%;完成2个数字化蔬菜基地改造,科技化建设成果辐射全市。

“智慧”农业显身手,让莲都的农产品更好吃、收益更高、农户腰包更鼓。

……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莲都在工业、农业上的优秀答卷只是莲都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莲都智能制造与智慧农业“双智”驱动的同时,莲都致力于动能培育,发展后劲得到新增强。坚持以改革破题,发挥好数字化改革牵引作用,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取得实效。推进山海协作、东西部扶贫、接轨上海等一系列开放合作行动,全省投资最大、建筑面积最大的山海协作科创金融飞地(莲都大厦)在义乌开工建设。先后两次举办世界丽水人大会莲都分会场活动,累计新引进项目248个,实际利用内资166.89亿元,努力把“莲都人经济”转化为“莲都经济”。

“莲都是物理空间上的山区,但山区不是落后封闭的代名词。要敢于站到云端看莲都、站在黄浦江边谋发展,用好‘问海借力’金钥匙,实施‘双招双引’战略性先导工程,以借力的机动赢得更多发展的主动。”莲都区委书记张壮雄表示,要咬定目标,时不我待抓落实、只争朝夕抓发展,努力在具有突破性的领域率先破冰……要着力增强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冲破束缚的胆魄,把广大党员群众凝聚成无往而不胜的强大力量,让莲都人民在自我奋斗中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尊荣感。

丽水莲都,这颗镶嵌在浙西南的绿色明珠愈发耀眼、闪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