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茶文化与日本茶道(四)
编者按:
中国茶文化一经传到日本就带上了浓厚的“大和气氛”;当此之时,日本尚未形成有独立特点的茶道,还处于对中国茶文化的一般介绍和效仿阶段。后来,茶道精神被概括为“和、敬、清、寂”四个字,无论从茶室环境、茶道仪式,或是人的心境,都要贯彻这种精神。这种茶道又流入民间,一直传到今天。
今天与您分享的是余悦所主编的《茶理玄思·茶论新说揽要》(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中论文摘要的内容。
三、日本茶道的演变
真正懂茶的人,讲究选茶、蓄水、烹煮、择器与行茶、品味,这是“茶艺”。饮茶又讲人品、意境、思想精神、美学观点和一定的礼节,这与茶艺相结合形成“茶道”。茶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广泛影响,有各阶层、各地区、各民族的饮茶习俗和与之相关的茶诗、茶歌、茶舞、茶礼、茶画、茶建筑……等等,茶艺、茶道以及这种与茶有关的文化体系,便是“茶文化”。从这种意义上说,只有中国才有过完整的茶文化体系。而日本,只能说吸收了这个体系的一部分——茶艺与茶道(在日本统称茶道)。
当然,日本民族是一个十分善于学习而又具有创造力的民族。中国茶文化一经传到日本就带上了浓厚的“大和气氛”。荣西和尚回国后,把茶种播于筑前的背振山。后来,惠明上人又在京都北郊的拇尾高山寺植茶。此后,日本的宇治、大和、伊贺伊势、骏河、川越等地也广有茶园。荣西还作《吃茶养生记》,无论其内容和思想都直接取材于中国唐、宋茶学文献,并以中国的“五行”说,来解释茶对人的五脏的调和作用。他还把陆羽《茶经》的部分内容介绍到日本。据说,在镰仓时代,日本原实朝将军以茶治好了病,从此,饮茶在日本武士中流传开来。当此之时,日本尚未形成有独立特点的茶道,还处于对中国茶文化的一般介绍和效仿阶段。
荣西来华时,开始注意到了中国茶文化的精神内容。荣西来华正值我国南宋时期,南宋偏安江南,迁都临安(今杭州),杭州是膏梁富庶之地,王室贵族饮茶,茶必精,器必奢,讲究什么“龙团、凤饼”(一种精制的紧压茶)。限于条件,日本人没能带走中国王室中最精致的器皿与宫廷制茶技艺,于是把宋人民间的“末茶法”带到日本,而把天目茶碗视为珍宝。同时,在日本的各大寺院推行中国佛教的茶宴。在这一时期,日本茶道初露头角,其思想偏于唐、宋的欢乐气氛,以欣赏唐物和中国匀称、和谐的茶艺美,沉浸于悠闲自得的静谧环境中为乐趣。
据说,日本茶道的真正创立者是足利义正将军,他以灿烂的中国文化为主体,创立了日本东山文化,并以茶道作为战后治乱的手段。他命令村田珠光和尚写出茶道,开设品茶之所“数寄屋”。这时,镰仓时代残留的名门相继没落,日本又是处在战乱之后的萧条时期,人们产生悲观厌世的心理,许多城里人跑到乡下,大有看破红尘的味道。这与中国禅学的宗旨极相近,于是禅学思想成为日本茶道的主流。当时的茶道提倡者主张在饮茶中追求“枯淡闲寂”,对一切风流乐趣都感到厌恶,正式提出“茶禅一位”,甚至把“禅功”放入饮茶动作。他们还破除茶亭,专以茅庐、草舍、榻榻米为饮茶场所,拼命追求“粗朴”。这固然形成了日本茶道独特的风格,但也失去了许多美好的情趣。后来,村田珠光的弟子千利休又集日本茶道之大成,把茶道精神概括为“和、敬、清、寂”四个字,无论从茶室环境、茶道仪式,或是人的心境,都要贯彻这种精神。这种茶道又流入民间,一直传到今天。
日本茶道正式形成的时期,并非日本社会发展最兴旺的时代,而是包含着幕府老爷们无可奈何的悲哀。但是,日本人并未因此而抹煞它的积极意义。他们特别注意日本传统茶道中的朴素无华和孤傲的精神,并以此激励自己的奋发与自信;他们强调传统日本茶道的和谐、宽容和自我修养,以此协调“大和民族”的人际关系。
日本近年来大力推崇传统茶道,从某种意义说,正是为追寻那将要流失的民族精神。他们认为,日本现在的家庭和社会关系与当初创立日本茶道的先贤宗旨“呈现复杂的对立,缺少统一”,“过去崇尚大和魂”,如今却一味追求“经济大国地位”,是“走向两个极端”。于是,想通过宣传“茶道”这种办法,唤起人与人之间一点“真情”。所以,日本茶道十分讲究程式,有固定的茶室、水屋、器具,客人来了先静坐,入室后主人行献茶礼,饮茶一巡,客人表示对主人的谢意并纷纷赞扬“好茶”,然后默默相对,彼此体味互敬的精神,领略清静、悠闲、空寂的“美”。至于茶是不是真好,心是否真能相通,神是否真能空寂,大概只有“天知道”。从头到尾,人们都要在拘谨、神秘和严格的程序中度过。这种形式,其实很难在日常生活中推行。所以,在一般家庭生活中,日本人饮茶的方法其实也比较简单,远不如中国民间的饮茶习俗活泼多样,内容丰富。中国人以茶待客讲究礼节,注意客人的态度,而日本人待客一会儿是茶,一会儿是点心、饼干、咖啡,难分主次,所以很难品出茶的真味。日本也是以主妇待客,但近年来却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女事务员不给客人倒茶,而改由男职员去做,亦不知出于何种考虑。这几年,日本还兴起“不准在办公室献茶”的“运动”,逼着人们只好去茶馆饮茶,茶馆生意因此兴隆。
(图片均来自网络)
世界茶文化图书馆:读书、赏书、荐书、藏书
倡导雅致生活、构建精神家园、传播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