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泉州安溪茶人“茶王公”——谢枋得
2022-04-20 10:06:22热度:160°C
谢枋得
安溪茶人的“茶王公”
闽南人好品茶,很多人都知道“铁观音第一镇”安溪感德有位“茶王公”,他的原身为南宋著名抗元英雄——谢枋得。谢枋得,和文天祥同榜进士,同朝为官,后来隐姓埋名来到安溪,鼓励民众种植茶叶。民感其德,尊其为“茶神”,并于明成化年间立集福堂供奉。从此,“茶王公”成为安溪感德镇独一无二的信俗。与文天祥齐名的抗元英雄
谢枋得,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江西上饶弋阳县新政乡儒林里下坊村人。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时年30岁的他与文天祥同科考取进士,后曾在宋廷担任过六部侍郎。1276年正月,元军进攻江东地区,谢枋得亲自率兵与元军展开殊死血战,终因孤军无援而败。三月,元军占领南宋首都临安,并将恭宗、太后全氏、太皇太后谢氏俘往元朝上都,谢氏曾寄诰书命令南宋臣民降元,但谢枋得一概拒绝。五月,南宋景炎帝在福州即位,谢枋得被任江东制置使,他再次招募义兵,继续抗元。九月二日,谢枋得率兵进攻铅山,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九月下旬,为避元军追捕,他越过武夷山,一路南行,隐姓埋名。1279年3月,南宋终因回天乏术,走上灭亡的道路。谢枋得避福建后,长期流亡,在穷山野岭中,以教书卖卜为生,闲暇之际向民众极倡种植茶树,时安溪、武夷山很多村民积极种植。元朝统一中国后,拉拢汉族士大夫,鉴于谢枋得的文名和威望,元朝曾先后五次派人来诱降,但都被他用严词拒绝,他曾写《却聘书》:“人莫不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若逼我降元,我必慷慨赴死,决不失志。”1288年冬天,谢枋得被迫北上大都,在大都悯忠寺(今北京法源寺),绝食五天而亡。明景泰七年九月,他与文天祥同赐谥号,天祥赐忠烈,枋得赐文节。现在全国各地保留了许多与之相关的文物古迹,有北京谢叠山祠、南昌叠山路、江西林则徐题的“叠山书院”等。茶王公神像在感德教化民众劝导种茶全国各地祀奉谢枋得的庙宇不少,然惟安溪将之奉为茶王公,并建有茶王公祠。安溪,尤其是感德与谢枋得渊源颇深。那么,谢枋得是如何来到安溪,如何倡导开荒种茶的呢?传说,1284年谢枋得在逃亡过程中,随感德左槐黄氏18世祖黄鸾哥、黄凤哥兄弟来到感德,因感当地村民纯朴、热情、勤劳、坚毅,便留在感德教书。在此期间,他竭力劝慰左槐人垦荒种茶,左槐人至今流传着一个故事,鸾哥兄弟在山上看到一片地不长树木,只有一片密密麻麻的茅草,适合开掘茶园。他们把想法告诉家人,其母亲担心路上到处是深山老林,路途远,不安全,坚决不同意。为开垦茶园,母子反目。在谢枋得帮助下,兄弟反复劝导母亲,最后其母亲终于答应他们。鸾哥兄弟开垦茶园的事虽很平常,但一直流传至今,前辈们都以此作美谈,一代一代地激励着年轻人应该像鸾哥兄弟那样励志奋发。在谢枋得极力倡导下,时左槐的黄姓、张姓、欧姓、林姓均有村民响应,在原来种茶基础上又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谢枋得还在感德留下著名茶诗《觅茶》:“茂绿林中三五家,短墙半露小桃花。客行马上多春日,特叩柴门觅一茶。”谢枋得离世后,为感谢他的贡献,感德民众尊他为“茶王公”、“ 茶神”,1469年(明成化五年),集资兴建了茶王公祠。↑前殿后面观↑后殿正面观源自●大東門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平台所有↓点击下划线标题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