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赣南客家茶文化

2022-04-20 09:53:08热度:88°C

赣南有十万大山。客家地处大山长谷之中,客家人世世代代生活在云雾缭绕的崇山峻岭间,“靠山吃山”,茶不仅成为他们的日常饮品,还是他们经济的主要来源之一。茶,是他们生活的一部份。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茶,就没有赣南客家人的繁衍生息和富足生活。长年累月,久而久之,茶也从饮品逐渐衍化成一种文化,逐渐升华为精神。

茶——赣南大山客家文化的载体之一

赣南有十万大山,多产好茶,种类众多,名茶闻于海内外。各县、市都有自己的口种和名茶:

于都县的名茶有:盘古山产的盘茶,曾列为贡品。此名还有储山茶、九龙茶、古亭茶等,也较有名气。

宁都县的名茶有:小布岩茶,产于宁都小布岩背脑,1982年被评为江西八大名茶之一。

安远县的名茶有:和雾茶、九龙茶、安远大叶种、安远大茶树、绿丽玛、中流苦茶、官溪茶、龙安苦茶、濂江山茶、仰天湖茶、龙布苦茶。又引种了福鼎大白茶、鸠坑大叶种,以及修水、上饶两个当群体种和饶绿1号、大面白、赣茶14号、宁州1号、宁州2号、全省区域化验宁州6号和上梅州等。其中和雾毛尖茶具有条索紧细弯曲、色泽翠绿显亮、滋味鲜爽醇厚、香气清高持久、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匀净嫩绿等特点。1984年,和雾毛尖被评为赣州地区第一名茶;1985年,被评为江西省10个优质创新名茶之一,在全省名茶序列中排列第6位。

崇义种茶历史悠久,阳岭茶和龙归茶以制作精细、汤色青绿、经久耐泡和清香甘甜名闻遐迩。《崇义县志》(清道光二十八年——1895年)载:“龙归山有茶,与普洱(即云南普洱茶)相似,清滞解热”。除阳岭茶、龙归茶外,还有甜茶、苦茶、乔木野生茶等。

瑞金市的名茶有:福鼎大白茶、铁观音、云南大叶种、福云六号等。

上犹县名茶有:九曲大茶叶、花山毛峰等。1983年,在赣州地区名茶评比中,“九曲毛尖”获全区第三名。1985年,试制的“花山毛峰”名花获全少创新名茶第十二名。

喝茶——客家人必不可少的生活习俗

赣南客家人自古习惯饮茶。他们认为喝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形成了许多风俗。客至先敬清茶一杯。饭前饭后,必饮清茶。逢圩赶集亲朋交往,必进茶铺。据统计,民国时期,赣南城乡每个集镇都有十几二十几间茶馆。茶馆成为谈天说地、交朋结友、议论物事的场所。清代,赣南各交通要道每5里设茶亭一座,供过路人歇肩饮茶。

如凡喜事筵、寿筵、请泥木工、请割禾客时必须请吃“茶。”吃茶时间在上午10左右,俗说“当茶半昼”时候。喜事筵、寿诞筵的茶点选用酒、蛋、花生、“炮腊子(油炸米冻干)”、油果、糍粑、瓜子、糕饼等;请工则以油果、糍粑、包子、馒头等饱肚子的食物为主;丧事席只请打八仙的吃“茶”,其他不请。平时,农民劳作之余,常以花生、红薯干、炒薯片、炒芋片为点心。

旧时喝茶很讲究,家家以棠梨树叶、钩藤、老茶叶等煮晒加工后泡茶,俗称“粗茶”;富人则吃云南的“碗子茶”、湖南的“江华茶”及本地产的细嫩茶叶,俗称“细茶”。

茶点:旧时茶点讲究且丰富多彩:炒花生、盐花生、糖豆子、盐豆子、米泡糖、芝麻糖、爆竹糖、云片、瓦角酥、辫酥子、杨梅酥、酥子、薄荷糖、柿饼、雪片糕、印子糕、麻筒、麻饼、沙圆饼、王仁饼、盒桃酥、眉公酥、软糖、擂茶、米茶等。

因茶产生戏——赣南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是富有特点的一个戏种。这个戏种的产生,确与采茶有直接关系。

明末清初,安远九龙山盛产“九龙茶”,茶女采茶时喜欢联唱《十二月采茶歌》。雍正五年(1727),安远九龙茶取作贡品,从此,九龙茶名声远扬,九龙山茶业兴旺。每年阳春三月,赣、粤闽茶商云集九龙山,茶女联唱《十二月采茶歌》,表演以采茶为内容的短戏接待客商。表演时因为人物只有二旦一丑,所以俗称表演班子为“三脚班”。“三脚班”受当地马灯、龙灯、摆字灯等民间灯彩的影响,增加茶篮、纸扇等道具,成为歌、舞结合的采茶灯,也称茶篮灯。茶篮灯吸收戏剧的唱、做、念、舞等表演形式,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赣南采茶戏。“三角班”具有浓郁的喜剧风格,以表现喜剧见长。表现形式以歌舞为主要手段。语言是人民群众的口语,诙谐、风趣、爽朗、幽默。音乐唱腔有浓郁的民歌风味。演三角班只需要少量的服装道具,便于走乡串村演出。演出的剧目,大多为爱情故事,传统剧目大多与茶有关,如《大摘茶》、《春谷雨》、《春景天》、《九龙山摘茶》等,也有有关爱情故事的,如《睄妹子》、《睄表哥》、《卖杂货》、《反情》等。

后来,成为了一个戏种,演出的内容就不断丰富了。在中央苏区时期,瑞金等地的采茶戏溶入了新的内容。建国后,采茶戏得到了很快发展。1980年,根据《九龙山摘茶》传统剧目整理的《茶童哥》被改变为电影剧本《茶童戏主》,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

瑞金铜钵山产茶,方圆数十里之茶歌盛行,与宁都毗邻的大柏地一带,流传三角班的新调。

茶——客家山歌咏唱的主调

如瑞金茶灯歌《喜摘春茶笑吟吟》:

哥打鼓来妹弹琴,哥哥采茶妹打灯;

曲曲茶歌唱起来,喜摘春茶笑吟吟。

于都的《摘茶歌》唱道:

正日摘茶是新年,摘茶郎子请拜年;摘茶郎子来饮酒,多多饮酒过新年。

二月摘茶茶生芽,手攀茶树摘茶芽;郎摘多来妹摘少,多多少少摘回家。

三月摘茶茶叶青,茶头树下送手巾;两边绣起茶花朵,中间绣起摘茶人。

四月摘茶茶叶黄,忙坏田中莳田郎;莳得田时茶叶老,摘得茶来身又长。

五月摘茶茶叶浓,茶头树下送斗篷;天晴送郎遮日头,落雨送郎挡雨风。

六月摘茶茶叶长,摘茶郎子莫发慌;摘茶郎子莫着急,摘完茶叶禾正黄。

七月摘茶秋风起,风吹茶花做茶农;绫罗做起三五匹,打扮茶郎做生意。

八月摘茶茶叶凉,茶花更比桂花香;茶花更比桂花甜,中秋团圆人成双。

九月摘茶是重阳,重阳美酒菊花香;三杯好酒敬茶郎,保佑茶郎生意旺。

十月摘茶正立冬,十担茶篮九担空;十担茶篮空九担,正二三月来相逢。

十一月摘茶雪花飞,雪花飞飞飘郎衣;郎在路上快快转,妹在家中盼郎归。

十二月摘茶过大江,脚踏船头走忙忙;脚踏船头忙忙走,卖了细茶转家乡。

腊月摘茶又一年,梳妆打扮接郎归;上村接到下村转,接回茶郎过新年。

龙南山歌,高亢悠扬、粗犷激越。有的地方俗称“过山溜”,具有山野风味。

茶——客家歌谣的内容

如宁都山歌《红绳子》唱道:“红绳子,脑搂勾,爹爹嫁女过汀州。汀州雨滴滴,赣州舞采茶,只见哥哥撑树排。树排摇摇倒,唔要摇到姐姐花轿脑……”

歌谣《月光光》唱道:“月光光,秀才郎;骑竹马,过院场。院场中,好栽葱;葱发芽,摘细茶;茶花开,桃花红。十只鸡子做两笼,挑到姐姐门口过,姐姐留我住。我唔住……”

崇义儿歌《嫦娥姐》唱道:“嫦娥姐,脸儿圆,眼儿亮,妈在等你仍在望,邀你下来聊一趟。看我新电站,游我新村庄,喝我桂花茶,斟我甜酒酿;问你一句话,人间能否比天堂?”

崇义的《灯歌》,也唱到了“茶”:

四月牛头青苗山,一日三餐冇正餐。

三餐茶饭后北食,擦菜凉饭冷冰冰。

吃了几餐冷茶并冷饭。

茶还是民间舞蹈的表现主题。瑞金民间舞蹈有《茶篓灯》等。于都的《茶篮灯》,在每年新春至元宵期间演出。茶灯有生、旦、丑角色。表演时轻松活泼,诙谐有趣,有别于狮灯、龙灯的热烈火爆,而有浓烈的抒情色彩和简单的故事性。

茶——民间故事的素材

有一则与茶有关的民间故事在安远一带家喻户晓,叫做《九龙茶灯》。说的是很久以前,九龙山下来了卖唱的父女俩。老汉爱种茶,女儿爱采茶,父女俩不约而同爱上了九龙山,便在山上定居下来。女儿从此取名茶妹子。每年夫茶下山,九龙山茶农都要举行茶歌会,一来庆祝丰收,二来欢迎各路客商,父女俩想编一套采茶歌舞在茶歌会上演出,热热闹闹庆祝丰收,欢欢喜喜接待客商。于是,茶妹子砍来九根龙凤翠竹,编了九盏碧茶灯。茶灯八角分明,玲珑别致,拿在手上轻轻一摇,溜溜飞转,五彩缤纷。老汉编写了春、夏、秋、冬四季茶歌,取名《九龙茶灯》。茶女手撑茶灯,载歌载舞,似蝴蝶穿花,又象画眉出林。《九龙茶灯》的演出,轰动了九龙茶山,招来了天下客商。从此,九龙山不但茶叶飘香京城,而且茶灯歌舞在九洲出名。

茶——许多地名的共性

赣南许多地名都与茶有关,如茶坳、茶坑、茶山、茶岭、茶亭、茶合、茶摊子高、茶田、茶头窝、茶芽山、茶叶坳、茶园下、茶芫头等,崇义的“茶寮”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

崇义县思顺乡桶冈村离村五里许的小河西岸,有一深潭,上面为悬崖绝壁。在壁立的岩石上,刻有一碑,名为“茶寮碑”。此碑系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王阳明平伏以谢志山为首的流民起义军后所刻。碑文为王阳明手书。磨石碑刻高 三点七五米,宽一点八五米。碑文记述了平伏谢志山的经过和结果。

王阳明另有《桶冈和邢太守二首》,同时刻于茶寮碑,其诗云:

其一

处处山田尽入畲,可怜黎庶本无家。

兴师止为民痍甚,陟险宁辞鸟道斜?

胜势真如瓴水建,先声不碍岭云遮。

穷巢容有遭驱胁,尚恐兵锋或滥加。

其二

戕乱兴师既有民,挥戈真已见风行。

岂云薄劣能驱策,实仗皇威自震惊。

烂额尚惭为上客,徙薪尤觉费经营。

主恩未报身多病,旋凯须还陇上耕。

王阳明又有《茶寮纪事》诗,述其事,诗云:

万壑风泉秋正哀,四山云雾晚初开。

不因王事兼程入,安得闲行向北来。

登陟未妨安石兴,纵擒徙羡孔明才。

乞身已拟全师日,归扫溪边旧钓台。

诗中寓功成身退之意。

该碑刻距今已近五百多年,字迹虽有剥蚀,但大部仍可辨认。

茶寮碑刻名闻天下,历代名士高流多有记咏。

日常生活与茶

茶文化已渗透到客家人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擂茶,是赣南客家特有的饮茶习惯。

客来茶当酒,是赣南客家乡间的古风美德。赣南客家地域大多有食擂茶的习惯。有的地方还把擂好的茶视作馈赠贵宾的礼品。擂茶的制作方法大致如下:先将茶叶碾成末,食用时掺以芝麻、猪油或植物油,用擂钵擂成浆,然后用开水冲泡,加进炒熟的芝麻、花生米、豆子、猪肉、青香料等,即可成为美味清香的擂茶。

送茶,旧时建房,要请堪舆先生择地基。破土动工及上梁立柱要选择吉日。亲朋要道贺,俗说“送茶”。旧时妇女头上戴饰物,插金钗、银钗等,有的把金银饰品做成茶叶形状,叫“茶叶钗”。

茶也是赣南名士、文人的喜好。宋代著名诗人、陆游的老师曾几系赣州人,他的号就叫曾茶山。

茶是古今诗文的题材。如金精洞有联云:

其一

洞口问津客去,

山中采茶人归。

其二

快酌葫芦水,

来烹石鼓茶。

明宁都人董越有《十二境诗》(指宁都十二境),其中一首云:“蒙蒙出青州,茶名遍宇宙。谁知此山中,亦有生云窦,旗舒谷雨余,芳撷清明后。风味如使君,谁云可轻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