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红逸话》第一回吴老汉捂坏茶草传教士偶试乌龙
编者按
十月的某一天,我乘高铁到黄山,从黄山驱车60公里到达祁门,这是一座风光秀丽的小县城。皖南的秋天才刚来到,尚找不出一丝薄凉的味道,我在梅南公园寻茶,邂逅了抱山堂主人君祁先生,常与他畅聊茶事。
君祁先生者,东至人,抱山堂创始人,习茶、事茶十载余,尤爱祁红之真味,常著文章以自娱,将对祁红的热爱转化成字里行间的一个又一个故事。其间所涉多少筚路蓝缕、跌宕起伏的祁红故事和岁月传奇,读之令人神怡,征得作者同意,今录其文,编作《祁红逸话》,发于公号,以飨各位看官。今日奉上第一回:吴老汉捂坏茶草 传教士偶试乌龙。
关山苍苍,岁月泱泱。
话说清朝末年,连年战乱,市场萧条,民不聊生,绿茶滞销,茶价低廉。
在祁门历口地区的一个小村里,有个老汉叫吴志忠,这日,他从高山上采回近百斤生叶,赶回家时,将鲜叶倒在地上,发现茶叶全被捂红了。
吴老汉顿时目瞪口呆,想想扔了又太可惜,不如做出来再说。然而,等他按绿茶的制法做出来后,更傻眼了,茶叶全是乌色。
尽管如此,吴老汉还是心存侥幸将茶挑到茶庄去碰碰运气。可是接连走许多家,茶庄老板个个都说:“这完全是变质的坏茶叶,不要。”
照常规,这种茶草只有倒掉,但吴老汉不舍得,回家自己把它揉制起来。第二天,又背着这些红黑色的干茶,拿到市场去碰运气。
其时正值鸦片战争后期,许多外国人纷纷到中国各地从事经商活动。说来也巧,正当吴老汉垂头丧气之时,遇到一个高鼻深目的外国传教士。传教士随口问道:“老人家挑的是什么东西?”
吴老汉正生怨气,便没好气地说:“乌龙。”
“乌龙?"传教士居然来了兴趣,非要看看不可。
吴老汉拗不过,只好停下,任其掀袋看茶。那教士见茶叶色乌条细,还透着一股特殊的香气,拎起一片咀嚼开来,居然味也鲜甜,登时连赞:“乌龙,好货!”
吴老汉开了个比平时高几倍的价格,教士竟不还价,痛痛快快地将茶买下,临走还特地叮嘱吴老汉说:“你的乌龙,从明天起,每天都往这里送,我们全包下了。”
意外的收获,使吴老汉绝处逢生。而乌龙是怎样制作出的,自己也莫名其妙,明天还要交货,这真是出了一个难题。
回到家中,他将此事告诉家人,全家人听到“乌龙赚大钱”这则奇闻,都乐得合不拢嘴,吴老汉将当时做茶的经过,怎样采茶,怎样兜茶,采下来的茶叶放在什么地方,细细回忆了一遍,决定如法炮制。
于是次日天才刚亮,全家人就上山采茶,至中午太阳正当顶时,挑茶回家。待鲜叶捂红后,又仿照头天的方法做茶,果然“乌龙”又出现了。
全家人喜出望外,立刻将这好消息告诉了村人。村民们不大相信这种异乎寻常的做法,待赶来看时,果见亮里透褐,褐里显红。
有人抓了一把泡水,茶汤竟也是红艳艳的,便提议道:“既然茶汤是红色的,就叫祁门红茶吧。"众人尽皆点头,纷纷效仿。
祁红就在这样的失误中意外诞生了。
这一段关于祁红创制的传奇故事,虽然鲜有文字记载,却在民间世代相传,留在了那些远去的岁月里。
传说固然寄托了茶农的美好愿望,也在无意间道出了红茶制作的关键:发酵,并在冥冥中预示了祁红“墙里开花墙外香”、饮誉海外的命运。至此,距离祁红创制的真正史实已经不远了。
那么,究竟是谁创始了祁红?它的缘起又有哪些故事?且听下回分解:胡元龙仿宁红试制红茶,余干臣遭罢官开设茶号。
(漫画:榆木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