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为什么喝茶时不把茶叶也吃掉?

2022-04-18 14:47:43热度:140°C

主要原因肯定是不好吃,吃不来,不习惯。

君不见少有人喜欢吃苦瓜的吗?

茶文化界无数人以为西汉朝茶叶中国已经有了饮茶历史,其实不然,

汉宣帝年间王褒所撰写的《僮约》,它记载了汉朝时,蜀人王褒来到一位妇女家里做客,遇到一个极其不听话的奴仆便了,一怒之下要求女主人把这个奴仆卖给自己。便了说没有契约不行,王褒就写了这一份《僮约》,也就是主仆协议,明确规定了奴仆必须干的活和生活待遇。“蜀郡王子渊,以事到湔,止寡妇杨惠舍。……园中拔蒜,斫苏切脯。筑肉臛芋,脍鱼炰鳖,烹荼尽具。……牵犬贩鹅、武都买荼。”

这里的确提到“烹荼尽具”“武都买荼”,但是联系上下文,给人的感觉指厨房里的烹饪劳作,荼更像是菜而不是饮品。虽然“荼”的确是茶叶别名,但南宋人章樵认为《僮约》中的荼为苦菜,并不是后世意义上的“荼”。

顾炎武《日知录》也认可这种说法,但又认为“武都买荼”买的是“茶”,该书卷七:“王褒《僮约》前云炰鳖烹荼,后云武都买荼。注以前为苦菜,后为茗。”方健《“烹荼尽具”和“武都买荼”考辨─兼与周文棠同志商榷》认为:“苦菜又名游冬,是一种可食蔬菜。因为王褒不可能在规定僮仆客来打酒,准备菜肴的一段文字中,突然插入煮茶一事。而且西汉是否有客来敬茶习俗,尚不见任何史料和出土文物证实。”其实东汉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也有把荼叫作苦菜的记载:“苦菜味苦寒。主治五藏邪气、厌谷胃痹。久服安心益气,聪察少卧,轻身耐老。一名荼草,一名选。生川谷。”

这里有两种可能:一、荼就是苦菜(游冬),那这样的话《僮约》就与茶毫不相干,方健《刍议茶的起源》(《中国农史》1991年第3期)就是这样的观点。

二、苦菜和荼都是今天茶叶的古老称谓,只是后世的苦菜“侵占”了原来的“苦菜”的定义。但不管怎么样,《僮约》中的记载都不能作为西汉把茶叶当独立饮品的证据。到了西晋,茶可能已被作为饮品使用,西晋杜育的《荈赋》中即有载:“灵山惟岳,奇产所钟。厥生荈草,弥谷被岗。承丰壤之滋润,受甘灵之霄降。月惟初秋,农功少休。结偶同旅,是采是求。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器泽陶简,出自东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刘。惟兹初成,沬沉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八十二)此处的“荈”,即为茶。

西晋还有关于茶粥的记载,“闻南市有蜀妪,作茶粥卖之”(《北堂书钞》一四四),记录了一位蜀中妇人用茶叶做茶粥。但不论是作为饮品还是做成茶粥,那个年代关于饮茶的记载很少,与关于饮酒的记载之浩如烟海形成强烈对比,可见茶在当时并非特别盛行之物。

在唐前期的孟诜眼里,茶叶就是药物和食材。《食疗本草》卷上:“茗叶,利大肠,去热解痰。煮取汁,用煮粥良。”这是当作菜用。

这种略带苦味的饮品实在难以引起习惯醇酒厚味的士大夫尤其是北方士大夫的兴趣。故魏晋名士虽多,但所咏颂者多是美酒,涉及茶茗者很少。饮茶甚至还曾一度成为北方人嘲笑南方人的槽点。那时南北方分裂,互相嘲笑乃是常事,也是个锻炼口才的好机会。南北各有一大批冬烘先生整日推演五行,力证本方为正朔。北方人骂南方人为“岛夷”,意即大海一围,长江再一横亘,南方形同一孤岛。南方人则称北方人为“索虏”,意思是带辫子的蛮虏。

甚至连生活、饮食习惯也可以成为相互嘲笑的把柄,南人秉承中原传统,称北人饮食为“腥膻”;北人则嘲笑南人喝茶的习惯。北魏后期梁朝大将陈庆之过五关斩六将攻入洛阳,“白袍将”从此扬名立万,然此君笨嘴拙舌,辩论中输给了北魏大臣杨元慎。杨在军事上不敢公开反对陈,故在口舌上争一时之快,其中饮茶竟也成了南人把柄。

二人对话见于《洛阳伽蓝记》卷二“景宁寺”条,文曰:“元慎即口含水噀庆之曰:‘吴人之鬼,住居建康,小作冠帽,短制衣裳。自呼阿侬,语则阿傍。菰稗为饭,茗饮作浆。……急手速去,还尔扬州。’庆之伏枕曰:‘杨君见辱深矣。’”从衣裳到语言再到饮食,杨元慎将南人批了一个体无完肤。这其中就讽刺南人“茗饮作浆”,此茗即茶也。此时饮茶俨然是南方人生活陋习的象征。

根据我的考证,直到唐朝天宝年间(唐玄宗),茶叶作饮才开始真正的盛行起来,

敦煌文书《二娘子家书》

这件唐代女性手书的家信名为《二娘子家书》,安徽博物馆藏。纸本,纵31厘米,横43.4厘米,19行,残。关于它的成文年代,有争议,有学者认为是天宝时期的。文字节录如下:“二娘子自离彼处,至今年闰三月七日平善与天使司空一行到东京。目下并得安乐,不用远忧。今则节届炎毒,更望阿孃、彼中骨肉各好将息,勤为茶饭。”

可以看到这位女性离家远行到了洛阳,十分牵挂家人,叮嘱母亲和姐妹,“各好将息,勤为茶饭”,“茶”和“饭”并列,可见茶的流行程度。

所以茶叶由吃到饮在历史上有个发展过程,与生产力的逐渐发展、茶叶的生产工艺和品质的逐步提高息息相关。

两汉茶叶饮用极少,菜为主,而茶叶不好吃,所以不流行;

随着制茶工艺的进步,到魏、镜、隋、唐朝的煮茶、煎茶和清饮(唐朝中晚期),喝茶逐渐流行,但这个时期茶叶还是不好喝,因为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茶具中就有鎏金茶碾子,专门用来碾茶的。煮茶要加上许多佐料,“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佐料调和茶叶的苦味)(陆羽《茶经·六之饮》),所以此时“直线”与“婉转”还在一个碗中进行着激烈的争斗。

直到宋代明朝,制茶水准和工艺渐渐有了当代茶业的雏形,茶叶才完全进化为清饮。

以史观今,可见吃茶绝不是美味佳肴,茶汤方被大多数人接受。

比如现代的抹茶粉单独饮用的话喜欢的国人也不多,但是假如加入牛奶等调味或者与其他食材相佐却是美味佳肴。

抹茶冰淇淋

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茶叶的农残和激素残留,平时吃的菜可以用洗洁精或者水反复冲洗三四次直至洗干净,但茶叶洗个三四次味道都没了。

而农残激素残留绝大部分为脂溶性化合物极少溶于茶汤中,喝茶的话,这些残留对身体影响不大,

但假如把茶叶吃下去,长期的话,后果肯定会严重一些,关于这个问题我有过详细回答,详情见下文:

泡完茶叶喝过之后再把茶叶吃掉对身体会有怎样的利弊?比如茉莉花茶?4 赞同 · 1 评论回答

大致这样。

你喝姜汤把姜也拿来啃了么?吃个中药把药渣也拿出来吞了么?

真的搞不懂脑子里在想啥……

绿茶红茶,生普洱。想吃是可以吃的。只不过中国人,不习惯吃。曾经丝绸之路时期,欧洲人是会把茶叶夹面包里吃了的

这个问题比较好回答,其实在唐宋时期饮用茶叶捣碎调饮、冲食都有的,后来到了明朝朱重八老大就给改了,让别那么费劲了,慢慢改清饮了,慢慢习惯延续到今日;再有一点呢就是,中国地大物博,茶可不缺,你看日本把茶看得特别珍贵最好都是吃完的。

可以吃,但不推荐,你吃吃看就知道了,贼难吃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46104218 42183520 35202640 26401872 18724217 42171827 18271649 16491872 18725022 50225018 50181952'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340583) and MATCH(title) AGAINST('46104218 42183520 35202640 26401872 18724217 42171827 18271649 16491872 18725022 50225018 50181952'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