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山茶园、平地茶园、再到海边茶园,2022年福鼎白茶茶园现状一览
《1》
今天抽空去了一趟福鼎。
昨天,听S师傅说,点头的交易市场里,已经有一些银针茶青在交易了。
采茶的人最想赶新,到了春茶季,惊蛰过后,家家户户都摩拳擦掌,就等着发芽采针。
尤其是交易市场里,快到采茶的时候,一旦有新采的银针到来,大家都会围过来看看,争睹为快,讨论一番,热闹一番。
就像香椿上市的时候,家家抢鲜一样。
就跟看大熊猫似的,看一个稀罕。
毕竟,距离上一次看到白毫银针茶青,已经一整年过去了,大家已经开始思念它那肥肥的可爱身躯。
除了围观,大家还会下手抢新。
在价格合适的时候,点头市场里开店的掌柜们会亲自下场,收一些茶青,运到亲戚开的厂里去代加工。
加工好,再运回来放在店里销售。
这就省下了不小的一笔购茶成本
《2》
然而去了之后才发现,太姥山上,清风雅静,芽头,还只看得到个尖尖。
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那种“尖”。
无论是抛荒白茶树,还是台地白茶树,都只萌生出大约3-5毫米长度的一个小芽尖。
看上去,这些芽尖,跟我们喝白毫银针时看到的白毫银针成品茶,生得一样长度,生得一样粗肥。
但实际上,这种长度的芽头,还达不到采摘标准。
因为芽头采下来,需要萎凋(失水)、烘干(失水),当大量的水分挥发散失于空气当中之后,原来粗肥饱胀的银针芽头,就会变短,变瘦。
所以,成品茶要达到我们喝的银针成品茶那样的长度与肥胖度,茶青的长度与肥胖度,就要再往上加。
再长1厘米左右,再胖5毫米左右。
而现在,个头小小,跟成品银针一样大,按S师傅的话来形容——分选的时候一吹,全掉地上了。
太小的芽头太轻,太薄,太没有分量,是被淘汰的那一类,自然,它们也就没有什么养分,不值得喝。
这也是为什么年年苦盼采茶,却一刻也急不得的原因所在。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心急,也喝不到好茶。
《3》
去平地茶园转了转。
平地茶园桃花开了,李花也开了,清明草绽放着明黄色的花蕊,蜜蜂嗡嗡地鸣叫着,别有一番田园风味。
年年的春茶季,其实我是很喜欢来茶山的。
就当作是踏青、赏春了。
平地茶园的茶树,比山上的茶树,要发得更快一点点。
比如,在数量上面,平地茶园的茶树,新芽的数量就更多——一眼扫过去,茶树上嫩绿泛白的部分,更多一些。
另外,在长度上,平地茶园的茶芽,个头要比山上的茶芽,长一半的尺寸。
虽然也是细,不够饱满,不够鼓鼓囊囊,但先抽条后长膘,有了个头,再过两天,就有圆润的身子了。
列位看官已经知道了,鉴于气温更高、日晒更强,光合作用的时间更长,平地茶的发芽速度,必定是高于高山茶的。
年年它都会先采两三天。
想必今年,也不会例外。
《4》
最后去了海边的一小片茶园。
有繁茂的野茶夹杂其间,有碧水一方相伴其右,抛开茶叶的口感,单论风景,这一片真真是极美的。
其实这也并不是大海,是个小海湾,像沙洲一般的存在。
生活着很多鸟类,很多鱼类,还有,白茶。
从前,这些地带是种菜的,后来,改种了白茶——时移则事易,山上从前那一大片盛开白栀子花的地方,今年也砍掉种上白茶了,从前黄栀子值钱,现在白茶值钱,谁贵就种谁。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只是这些种菜的土壤,种白茶是太肥了。
于是,这些地带种植的白茶,看上去跟别的地方的白茶树没什么两样,但喝上去,还是有差别的。
比如香气就不如高山茶那么有深度,那么馥郁,那么有层次感。
而茶汤,也不如高山茶那么稠滑,醇和,绵柔。
当然,比之外省那些非驴非马的白茶,要好上太多了。
在一众矮子里,它是高个。
《5》
天气一天暖似一天。
天气预报说今天小雨,而其实,今天艳阳高照,春风和煦。
也许再过三五天,就可以大面积开始采茶了。
想想就很兴奋。
我们的山居生活,就要拉开帷幕了。
今年肯定会比去年更有趣,更有新意,更花团锦簇。
敬请期待。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