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我们还能不能好好地谈论茶叶的保健功能了

2022-04-18 01:22:47热度:99°C

作为茶行业从业者,笔者经常会在不同场合和朋友聊起一些饮茶与健康的话题,聊起茶叶的保健功能。这些场合,可能是一杯茶时间,也可能是半天的主题分享时间,但多数场合基本都是只能就此做一些相对简单的交流。

从本人二十年的体会来看,如果想要在日常与茶友的交流中相对的“说清楚”这个话题,其实并不容易。许多时候,可能你在讲的时候,人家已经将你视为江湖郎中了。不少场合,还可能容易陷入“口水仗”。

笔者经常在琢磨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还能不能好好的谈论茶叶的保健功能了?

为什么?

日常交流与宣传中常见的现象与问题

日常关于茶叶保健功能的交流与宣传中经常有如下现象与问题:

一是没有时间讲清楚,只能讲个大概结论。

二是讲了大概结论和基本机理,但别人认为说服力不足。

三是只能讲个笼统结论,讲不清楚基本机理。

四是学术研究的表达与日常话术体系之间的差异。学术研究的表达有其规范,要求严谨,而日常话术则容易倾向于简化表达,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容易导致沟通上的偏差。

五是宣传的泛化,各种茶的作用都一样或差不多,各种功能成分的作用都一样或差不多,某种成分的某种具体作用被泛化为某个茶类对某大类疾病的作用,对某种疾病的局部作用被泛化为全面作用。而实际上,不同茶类,因为品种与加工工艺不同而导致内质不同,从而对应不同的具体健康助益,而有些具体的作用正在研究当中。

六是讲的就是放大版、虚构版或者夸张版,甚至是灵丹妙药包治百病版,以至于令人反感。请大家感觉一下这几张图:

简单替换就出来讲故事了

语不惊人誓不休

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这种放大或夸张版,不仅仅存在于茶叶市场的销售情景中,有些院校或研究机构的专家教授们有时候在讲演这个话题或为企业站台时也存在不够严谨的现象,或者专家教授们原本严谨的讲演内容被一些“自媒体”断章取义移花接木最后变成了面目全非的卖羊头挂狗肉的夸大版,从而影响面更广。

七是拿初级试验成果来讲述最终结论,例如仅仅是体验试验或动物试验,直接推断出人体效应。

八是蹭热点的草率,这方面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几天前某省疾控中心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日常的饮用茶水在细胞水平具有抗新型冠状病毒的作用”,一时间引爆茶圈,虽然这个发布在“成果”后来被删除,但还是被广泛流传,同时更是被广泛质疑。

于是乎,不少人在一些盲目夸大或胡拼乱凑信息的轰炸下,当听到你说茶叶的保健功能时候,基本是将信将疑,或者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直接产生了排斥心理。

以上这些现象的现象与问题的存在,容易引发公众对茶叶保健功效的质疑,使得茶叶保健功能的正面宣传遭遇了极大挑战。而茶叶的保健功能,是茶产业发展的根本基石。如果对这些现象与问题不及时重视和改善,对产业的发展是非常负面的。

学者们的研究

由陈宗懋、甄永苏主编的《茶叶的保健功能》一书,出版于2014年,是目前茶叶保健功能研究方面的权威著作。该书“共收集了21篇论文,内容包括了国内外近十年在茶叶功能性化学,茶叶功能成分的生物利用度,茶多酚的抗氧化和促氧化活性,饮茶对预防癌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肾脏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抗辐射、抗过敏、抗菌和抗病毒功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了国内外最新的茶与健康的研究动态,反映了当前世界上在茶与健康方面的研究水平”。

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方方面面的研究,涉及到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1. 体外细胞试验。

2. 动物试验。

3. 临床研究。

4. 流行病学调查。

在不同的研究阶段,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会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会得出不同的研究结论。如果要得出一个严谨的结论,往往需要先后涉及和采用到以上不同的研究方法。

国内的茶相关研究,主要是茶学专家和研究人员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体外细胞试验和动物试验,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方面的研究很少。后两者的侧重在于医学领域,所以要么是茶学专家与医学专家合作研究,要么是医学专家单独研究。

以上是从书里面看来的。笔者在这方面属于完全外行,于是就此电话咨询本人的一位获得过国家杰青称号的医学领域的同学,他向我就医学领域的相关研究方法和程序做了简单科普,简要记录如下。

假设我们想要证明一种药的抗病毒作用,那大体是顺序做如下工作:

第一,通过理论或文献研究,或者观察现象,提示研究方向和线索。

同时,做好研究物质的质量控制工作。这里的质量控制,是指控制研究物质的有效成分的浓度和纯度。比如,你准备以茶多酚来开展研究,那这里的质控就是指控制茶多酚的含量或浓度。通常是通过生物制品所或药品所做成制剂,保证工艺与试剂的稳定性。

第二,进行体外细胞培养的实验。比如,你如果要研究某种物质是否有抗病毒作用,也即是否能抑制病毒复制和增殖,看它是否有这个效果。但要注意一点,除了抑制病毒,还要注意观察这种物质是否还会杀害细胞。

第三,动物试验。要有合适的模型,不同的病毒要有不同的模型。已经感染了,和还没有感染,这是不同情况。你是研究预防效果还是治疗效果?另外,流感方面,用小白鼠是不行,要用雪貂去做。这个阶段包括动力学试验:每次多少量?多少次?什么时间?等等。

第四,临床试验:包括一期、二期、三期临床试验。一期主要是安全性试验,在有效剂量的情况下,研究安全性。二期临床则是在安全性情况下,扩大例数;三期临床则是治疗作用的确证阶段,进一步验证药物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有些药物还包括上市之后的四期临床。

第五,在前面都ok的情况下,申请国药准字。

关于流行病学调查:有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回顾性研究,证据强度是非常低的,但它可以为早期的体外细胞研究提供思路。而前瞻性研究,则是有说服力的。队列研究是前瞻性研究的一种方式,但它只是观察;社区干预则不同。

以上是我根据电话交流所做的大体记录,未经同学本人确认,如有不准确之处,那显然是我的记录问题。

从上面这些信息我们不难看出,要就某种物质或某些物质的药用效果得出结论,需要一系列长时间的研究。茶的保健功能方面的研究,如果要得出一个为公众所接受的普遍结论,也需要大体参照采用这些方法,而不能仅凭一个初级阶段的结论就得出最终的结论。

就前几天某疾控中心在公号发布后又删除的研究“成果”,就仅仅是体外细胞培养,因而有专家表示,“体外细胞实验后,应该做动物试验,之后再考虑人体临床试验”,否则没有说服力。

当前研究面临的挑战

陈宗懋院士在其《茶与健康研究的前景与挑战》一文中写道,以下几个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研究和普及:一是茶叶对人体保健和治病的关键机理,二是茶叶活性化合物在人体和动物实验效果间的差异,三是EGCG 的安全剂量。

从《茶叶的保健功能研究》一书中,我们也可以清晰的看到学者们对于茶叶功能活性物质的动物试验与人体试验结果不一致的表述及可能原因解释。

陈宗懋院士和YANG CS(杨中枢)在《茶叶对人体健康的总体效应》一文中写道: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30年的研究所发表的数以千计的文献证明茶多酚在动物中表现的良好效果,但在对人体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就远不如动物实验那样达到显著水平。”

为什么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的结果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他们分析可能有如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动物和人体之间在生理学和生物化学代谢上有差异,二是试验剂量和实际浓度的差异,三是性别的差异,四是茶多酚活性组分的低生物利用性,五是干扰因素如喝酒、吸烟的介入。

Jian-Min Yuan 和高玉堂在《绿茶预防癌症:来自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试验的证据》一文中写道:

“在实验动物模型中,绿茶提取物和茶多酚具有抑制致癌物诱发肿瘤发生和发展的作用,这些研究结果往往是一致的;但与此相反,人类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现有的资料既不能肯定也不能否认饮用绿茶的防癌作用。在提出饮用绿茶预防癌症的建议之前,需要开展关于绿茶多酚或提取物效果的大规模随机化干预试验。”

“在过去30年中,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检验了饮用绿茶与不同部位癌症风险间的联系。这些研究资料既不肯定也不否认饮用绿茶的防癌作用。这一状况与实验研究中强有力、比较一致的证据形成鲜明的对照。流行病学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至少部分地是下述一些原因引起的。人类摄取茶多酚的量是较低的,比体外和体内试验研究中应用的剂量要低1-2个数量级。吸烟和饮酒的残余混杂效应对不同研究的不同结果可能会有影响。由于不同人群的饮茶习惯不同,高温茶饮料的不良效应可能掩盖了饮茶与癌症的联系性或使之复杂化。此外,不同人群的饮茶量和饮食状况不同也会使饮茶与癌症风险的联系性不一致。”

杨中枢和江和源在《茶叶预防癌症:机制及人体表现相关性》一文中写道:

“茶叶提取物,尤其是绿茶提取物,在动物模型中能够抑制不同器官部分肿瘤的形成和发展……但在人体研究中,只有一部分研究表明饮茶和降低癌症风险的相关性,在另一部分研究中缺乏依据。”

“在动物实验中,茶成分预防癌症的活性已经被很清楚证明了,但在针对人类的研究中得到不一致的结果,对动物和人类的研究结果之间的差异可能是因为:①对比于动物,人群的研究中用茶量较低;②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混合因素干扰降低了检出其预防癌症功效的力度,也说明饮茶无法预防吸烟人群得到的癌症。”

王婧和高玉堂在《国内饮茶与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和今后发展方向》一文中写道:

“茶多酚的抗癌作用一直颇受学术界的关注,已有多项肿瘤动物试验表明茶多酚能够有效减少肺癌、肠癌、前列腺癌、乳腺癌、肝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病率和抑制肿瘤的发展。但是有关饮茶与恶性肿瘤的人群研究迄今未能给出统一而明确的证据来证实茶多酚的抗癌作用。”

“造成人群研究与动物研究结果之间的差异可能有以下一些原因:①动物研究中所采用的茶多酚的浓度一般要高于普通人喝茶的浓度,并且将高浓度的茶叶浸泡物作为唯一的饮用水来源,这两点在普通人的生活中是不可能的。②由于物种间的差异,动物体内的茶多酚抗癌激励可能不适合人体,作为常用肿瘤动物模型的小鼠对茶多酚的消化、吸收和代谢,以及肿瘤的生成和抑制机理可能都有别于人类。③人类对茶多酚的吸收和利用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已经证实不同个体间甲基化酶的活性存在较大差异,甲基化酶活性低的个体可能受茶多酚保护更多。④茶多酚的保护作用可能较为微弱,容易被其他混杂因素如吸烟、饮酒、水温等所掩盖,致使无法在人群研究中检测到茶多酚对肿瘤的抑制作用。⑤各类人群研究中饮茶者定义不明确及剂量标准不统一,造成了人群研究数据可比性下降。”

怎样好好地谈论茶叶的保健功能?

笔者有如下五点个人体会与建议,仅供参考:

第一,客观认识和传播茶叶的保健功能,不胡说八道,不盲目夸大。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茶有多方面的健康助益,但对于日常消费而言它毕竟也只是健康饮品,它不是药,更不可能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图文视频传播,都需要基本的严谨,要有可资采信的资料和数据。

多看些正经机构认真学者的严肃研究的文献与书籍,而不是仅仅看一些网络上胡拼乱凑的文档,或者仅听一些江湖术士的海口胡吹。

第二,了解茶叶保健相关研究方法及其对应结论,分门别类看待不同的研究成果,对相关研究成果的解释性具备基本了解,避免过度放大结论。

比如,体外细胞试验和动物试验都是茶叶保健功能研究时常用的方法,但因为前面所述的多种原因,许多动物试验效果表现好的情形,并未能同样显示在人群试验,从而使得无法做出确定的结论。因而,我们也不能仅凭小鼠或大鼠试验就确定无疑的去宣示一个明确的结论,因为它很可能因为剂量差异或生物利用度的原因而说服力不足。你说它有某种作用,但需要在人体身上起同样作用的用量是多少?动物的试验效果不能直接等同于人体的效果,还需要继续推论和研究。这就是大家通常说的“离开剂量谈功效都是耍流氓”的所指。

而如果仅仅是一个体外细胞试验,大家就更应该知道它还仅仅是处在研究的初级阶段,离结论还有很远的距离。所以,当2月26日有多位朋友给我发来某省疾控中心发布的相关信息时,我的回复是“这算是初步研究,揭示了一些信息,但离结论仍有不小距离”。

第三,一般性结论和个体品饮体验之间,因为日常饮茶量、体质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而往往存在差异。

比如,研究会设定若干条件,包括茶叶用量或功能物质的量,但日常消费场景中,同样的“喝茶”背后,其投茶量、冲泡时间和冲泡次数可能差异悬殊;同时,偶尔喝一小杯茶,与每天10克茶,能感受到的茶的助益自然不同。人在感冒时服用药片,通常都会有诸如“一日三次,每次两片”之类的剂量要求,而通常饮茶时则是千差万别,所以自然也无法自动呈现一致结果。

显然,人们日常饮茶,不是与药品的服用方法相一致。仅仅从这一点看,人们最多是口头上有时候为了推广的需要而拿药来做类比,实际上是压根没有真正把茶当作药,充其量是为了表达茶中功能成分的生物活性。茶不是药,地球人都知道。

第四,不同茶类因其内质不同,对应不同保健功能,在介绍时要注意具体化和针对性。茶及其内质的不同形式或形态呈现,会体现不同作用,也要客观认识。

例如,根据现有的研究,就减肥效果而言,乌龙茶>普洱茶>红茶>绿茶;在降低甘油三酯的效果上,乌龙茶和普洱茶>红茶和绿茶;在降低总胆固醇的效果上,普洱茶和绿茶>乌龙茶和红茶;提高高密度胆固醇(有益胆固醇)的效果,普洱茶活性最强。

另外,茶作为日常饮品,其主要的作用更多的是体现在平时的保健和预防,而不是作为现代药物的治疗。虽然自古以来也流传下来了各种茶疗的方案,但这些方案本质上是中医药与茶的结合,通常都是多种物质而不仅仅是茶的作用, 需要在中医药的角度来加以看待,同时更不是在日常饮品的层面。

茶的主要成分也有直接应用于现代药物。2006年,美国FDA批准了以儿茶素为主要成份的药物Veregen上市,这也是美国FDA有史以来批准的第一个“准中药”——混合植物药。Veregen虽然是以儿茶素为主要成分,但它已经不是日常饮品,而是经过了严格的试验与审核程序成为了可用于治疗的药物了。顺带一提,中国工程院程书钧院士是Veregen的发明人之一、其所在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是专利权人之一。

第五,客观看待动物试验与人群试验之间的差异,不要因为目前的研究还存在这些差异就一味或直接否定茶的保健功能。

导致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有浓度差异的原因,有某些活性组分的生物利用度的原因,也有干扰因素的原因——人群试验的研究难度还是很大,它不仅仅耗时长,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也是非常大,这种试验毕竟无法像实验室里的化学试验那样直接设立空白对照组。

现代科学的研究手段,是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但它也只是多种方式的一种;现代科学研究手段的应用,有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同时其本身也存在与时俱进的现象。比如,以前的许多研究,集中在茶叶单个组分的功能与机理研究,现在逐渐面向多个功能组分的协同作用研究,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针对茶汤作为整体对于肠道微生物调节作用的研究,呈现日益深入的状况。茶叶中内含物质众多,变化复杂,作用机理各异,其研究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

茶叶的现代科学研究仍然在路上,不过饮茶与健康的经验积累却早已经超越了千年。

诚如陈宗懋院士在《茶与健康研究的前景与挑战》一文中所言:

“饮茶有益于健康已在世界范围获得普遍公认, 有关茶与健康的研究国际上也只是始于上世纪 60 年代,发表的论文数以万计。广义而言,饮茶有益于健康的认识已获国内外的普遍公认,但从科学上来讲,有些问题尚未能最后定论。”

“总体而言,饮茶有益于健康是一个不容争辩的 事实,也已经为世界所公认。问题是‘有益于健康’的量化程度不甚具体,饮茶对哪些人体疾病有效,是预防效果还是有治疗效果,效果的程度如何?对于这些问题,科学界有责任通过科学研究加以明确,也就是迎接这个挑战,使得更好地发挥茶叶的保健功效。”

关于茶的现代科学研究,会让人越来越清楚而明白的喝茶。同时,茶之为用,在于多方面,除了其内含组分的理化作用,还有茶作为一个整体的怡养身心的作用。做为一个茶行业从业者,最为重要的是为消费者呈现好的产品与服务,让消费者开心享受这杯茶,关于茶叶保健功能科普的事情,可以努力去做,但也要量力而行,尤其不能信口雌黄。

大不了,你就多说诸如茶叶口感方面的“香甜可口”、“回甘生津”也就罢了——难道,这不是茶的重要吸引力之一么?茶目前已经被确认的一些功能,作为日常饮料而言就已经足够好了,至于还有一些尚未形成定论的保健功能方面的研究,我们就耐心等待研究的结果,而没有必要非得生硬的让它承载太多的期望以至于令人失望而变成负担。

如此,我们应该还是能够好好的谈论茶叶的保健功能。(作者:邓增永,资料来源:茶业管理评论)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46503539 35392725 27253660 36601827 18273660 36602635 26352635 26352156 21564424 44243459 34591872'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339902) and MATCH(title) AGAINST('46503539 35392725 27253660 36601827 18273660 36602635 26352635 26352156 21564424 44243459 34591872'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