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茶百科一部中国茶的历史,您只需要了解这几点就够了

2022-04-16 13:38:58热度:89°C

1.茶史溯源

2.法相初具的唐代茶

3.穷精极巧的宋代茶

4.返璞归真的明代茶

5.走向世俗的清代饮茶风俗

6.茶叶改良期的民国茶

茶史溯源

茶是中国对人类、对世界文明所作的重要贡献之一。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茶业和茶文化是由茶的饮用开始的。几千年来,随着饮茶风习不断深入中国人民的生活,茶文化在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长河中不断丰厚和发展起来,成为东方传统文化的瑰宝。近代茶文化又以其独特的风采,丰富了世界文化。

今天,茶作为一种世界性的饮料,维系着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深厚的情感。

茶起源于我国,是我国远古时期即已发现和利用的一种植物,至今在云、贵、川一带仍能看到参天的野生大茶树。

茶是双子叶植物,据研究,茶树形成于晚第三纪至第四纪更新世之间。1981年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的刘其志教授在贵州省普安县、隆晴县交界处发现了四球茶近缘植物籽化石。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关于茶的起源及神农有如上的记载。神农尝百草的故事是中国古代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一个传说。神农也称"神农氏",是史前中国先民的代表人物。相传神农"牛首人身",这可能是那时已经开始掌握了牛耕农业技术的先民们,对于作为"农业之神"的神农的形象的构想。

作为农业之神的神农也是中国医药的发明者。他在发现五谷的同时,也发现了种种能治疗人类疾病的草药。相传神农为了掌握草药的特性,曾尝遍百草,一日之内竟七十二次中毒,最后偶然尝到了茶树的叶子,毒方解去。

这是如今有关前人对茶的认识的最早的描述与记载。

茶的发现和利用两者是不可分的,在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药用、食用、祭用,直到饮用的漫长过程。

茶从中国西南的云贵高原一带的原产地,随江河交通流入川地--古巴蜀国地区,并很快发展起来。这是中国饮用茶叶最早的产茶地区,巴蜀地区可以说是中国茶的摇篮。在中国的最早的一部地方志书《华阳国志》中,有这样的记载:"约在三千年前左右,古巴蜀国的人们已开始种茶,并把它们作为地方的产物,进献给当时的天子周武王"。

汉代,巴蜀地区饮茶已十分普遍,茶在流通中开始成为商品。西汉川人王褒在他的文书《僮约》中已有"烹荼尽具",以及到武阳去买荼的记载。《僮约》是当时一契买卖家奴的文书,却是中国茶史上极为重要的文献资料。

史载,西汉吴理真,曾在蒙山上清峰手植茶树八株,后世有"仙茶八株,不生不灭,服之四两,即地成仙"之说。蒙山吴理真遗迹,至今仍在。

茶很快沿长江顺流而下,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扎下了根,茶叶文明的重点开始了转移。古文献《方言》中就记有汉代有人到阳羡(今江苏)买茶的事。在湖北江陵,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都出土过作为陪葬的茶叶。茶乡湖州的一座东汉晚期墓葬出土了一只完整的青瓷瓮,引人注意的是青瓷瓮的肩部刻有一"荼"字,故认定是汉时人用于储存茶叶的器物,湖州在长江下游的太湖之滨,是古时名茶"阳羡茶"的产地。

古籍《广雅》中记载,古荆州一带,人们把采摘的茶叶做成饼状,若是叶老的就和米粥一起搅和捣成茶饼。煮饮之前,先将茶饼炙烤成深红色,再捣成茶末,并辅以葱、姜、桔皮等物,一起煮饮,是一种羹煮的形式。

尽管此时人们对因饮茶的要求与实践都还停留在粗放的阶段上,但是已经开始了对茶叶的加工。这种饼茶的加工方法及煮饮方式,一直沿袭至唐、宋时期,只是加工方法更为精细,煮饮方法也更加讲究了。

从史籍上看,古代最初的一批茶人中就有许多著名文士,如汉代的杨雄、司马相如等。

到西晋、南北朝人们则以茶养廉,对抗当时的奢靡之风,这里最出名的就是东晋陆纳以茶待客的故事。

在公元五世纪前后的南朝,齐武帝(479-502)萧颐在他的遗昭中说;我死了以后,千万不要用牲畜来祭我,只要供上糕饼、水果、茶、酒饭就可以了。这类以茶作为祭品的故事,有人认为一直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周朝。可见在很早的时候,人们对茶的精神品格就有了认识。

法相初具的唐代茶

茶从中国的西南地区,经巴蜀顺长江而下。历经数千年蒙昧混沌,兴亡盛衰,终于来到了茶圣陆羽生活的唐代。

唐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期,国力最强盛、经济最发达、文化最繁荣的时代。作为其时一个世界性的大国,唐代海陆交通发达,政治、文化影响远远超出国界。

史称茶兴于唐而盛于宋。从隋朝到唐、宋时期大约经过了六百多年,这是我国古代茶文化发展极为兴盛的时期。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大大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唐代茶已成了主要的商品之一,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许多名茶、贡茶也开始出现了。正是在这一时期,茶始有字,茶始成书,茶始销世,茶始征税。唐代饮茶风俗,品饮技艺都已法相初具,并深深影响到后世。而陆羽《茶经》的问世,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更具划时代的意义。

唐代,在南方饮茶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茶在北方也迅速传播开来。佛教禅宗的兴盛与影响是饮茶风由南方迅速扩展到北方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在唐人封演的《封氏闻见记》中反映得十分充分。"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大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人皆许饮茶,到处煮饮,以此转相效仿,遂成风俗。"

唐代茶事兴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朝廷贡茶的出现。唐代宫廷大量饮茶,又有茶道、茶宴多种形式,朝廷对茶叶的生产十分重视。唐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唐代宗在浙江长兴顾渚山开始设立官焙(专门采造宫廷用茶的生产基地),责成湖州、常州两州刺史督造贡茶并负责进贡紫笋茶、阳羡茶和金沙水事宜。史有"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的说法。每年新茶采摘后,便昼夜兼程解送京城长安,以便开"清明宴"。唐李郢的诗句:"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就是说的这事。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中唐时陆羽《茶经》的问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把茶文化推向一个空前的高度。

陆羽字鸿渐,又名疾。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公元733--804年在世。陆羽身世坎坷,是个弃儿,后为精于茶道的智积和尚收养,少年时先后遇到贬官至竟陵的李齐物与崔园辅,受到赏识与培养。安史之乱后,陆羽流落湖州,后隐居苕溪。先后结识了湖州刺史大书法家颜真卿及好茶的诗僧皎然等。陆羽于此时乱中求静,躬身实践,遍游江南茶区,考察茶事。他以自己平生的饮茶实践和茶学知识,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写出世界上第一部茶学著作《茶经》。

陆羽被后世茶人恭称为陆子,关于陆羽茶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则被称为"陆学",而茶商们则把陆羽奉为"茶神"。

《茶经》是一部论茶的专著,它对当时盛行的各种茶俗作了归纳与追溯,对茶的起源、历史、生产、加工、烹煮、品饮、以及诸多人文与自然因素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总结,使茶学真正成为一种专门的学科。

《茶经》全书十章,分"一之源"论茶的起源;"二之具"论茶的采制工具;"三之造" 论茶的采制方法;"四之器"论茶的烹煮用具;"五之煮"论茶的烹煮方法和水的品第;"六之饮"论饮茶的风俗与科学的饮茶方法;"七之事"论述古代有关茶事的记载;"八之出"论全国的名茶的产地;"九之略"论怎样在一定的条件下省略茶叶的采制和饮用工具;"十之图"则指出《茶经》要写在绢上挂在座前,指导茶叶生产制作。

在唐代,饼茶仍是当时制茶主要的形式,只是在中唐后,由于陆羽的倡导,开始由加料的羹煮发展成清茶的烹煮。采来茶后,先放入甑釜中蒸,臼杵捣碎后,拍成团饼,焙干以后,用荻或篾穿起来封存。饮用时,再碾碎,过筛,入釜烹煮。

唐代画家阎立本的《萧翼赚兰亭图》,为我们留下了十分珍贵的唐人煮茶的资料,这里有典型唐人煮茶场景。

一九八七年五月,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宝塔地宫皇家宫廷系列茶具的出土,再次向世人证明了陆羽茶道的存在。

"三分解渴七分品",以陆羽为代表的唐代茶人更伟大的功绩还在于他们首倡了品饮艺术,完成了茶从解渴式粗放型的饮法趋向细煎慢品艺术型饮法的过渡,使饮茶成为一种艺术活动,一种文化。

陆羽在《茶经》提出的一系列从煎到饮的理论、一系列工具、一整套程序,目的就是为了引导饮者在从煎到饮的过程中,进入一种澄心静虑的境界,将精神注入茶中,使饮茶活动成为"精行俭德",陶冶性情的手段。从而开中国茶道之先河,为后世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典范。

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茶叶作为文成公主的陪嫁品带到了西藏。

茶叶作为大宗商品销往中国边疆,也始于唐朝,新唐书陆羽传:"回纥人朝始驱马市茶"。这是中国历史上历唐、宋、明、清一千多年的"茶马交易"的开始,茶以贸易商品的形式传入西北、西南、蒙、藏一带。

唐贞元二十年(804年),日本最澄禅师来我国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学习佛经,拜道邃禅师为师,翌年归国时,从天台山、四明山带去了不少茶籽,试种于日本滋贺县。

次年,最澄的徒弟空海相继入唐,又把茶籽及制茶工具(茶石臼)带回日本。

自此,中国的饮茶方法和习俗开始在日本传播开来,使茶文化成为独特的东方文化之重要内容。

穷精极巧的宋代茶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茶文化高度发展迅速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

宋代茶是以工艺精湛的贡茶--龙凤团茶和讲究技艺的斗茶,分茶艺术为其主要特征的。

宋代的饮法,已从唐人的煎茶法(烹煮法)过渡到点茶法。所谓点茶,就是将碾细的茶末直接投入茶碗中,然后冲入沸水,再用工具在碗中加以调和。

龙凤团茶即龙团凤饼之合称,为宋北苑贡茶之统称。 北苑为如今福建建瓯凤凰山一带。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已造龙凤团茶。咸平间(998-1003)丁谓造"大龙团"以进。庆历时蔡襄造"小龙团",较"大龙团"更胜一筹。

龙凤团茶是中国古代饼茶生产的最高成就。

宋徽宗(1082-1135)赵佶于1107-1108年著《大观茶论》一书。由于最高统治者的介入,使得宋代茶和茶文化的发展有了更深的社会政治背景。

《清明上河图》为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传世之作,该画以汴河为中心,通过对北宋晚期的都城世俗生活的细致描写,反映了北宋汴梁承平时期的社会繁荣景象,对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经济状况、民情风俗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

茶馆,作为当时世俗生活的典型场景,作为一种经济与文化高度繁荣的产物,在画中有了反映。宋人饮茶风气之盛,以此可见。宋人在《梦梁录》中对此有详尽的描写。

《紫云坪植茗灵园记》摩崖石刻于北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镌于大巴山崇山峻岭之中(今四川省万源县石窝乡社坪)。 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完好的也是时代最早的记载民间茶园经营活动的石刻文字资料。

宋人对茶文化的最大发展与贡献,乃体现于将茶与相关艺术融为一体,使品饮过程进入化境的文士茶。文士品茗是宋代十分普遍的现象。宋代第一流的文士如王? 称、蔡襄、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梅尧臣、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等等都置身其中。苏东坡诗云:"从来佳茗似佳人",从饮到品的发展,是中国茶文化发展成熟的标志。

对我国历代文人僧侣来说,品茶主要是以精神享受为目的。为此,他们写下了大量品茶诗文,倡导了茶宴、茶礼、茶会等多种形式。对于他们来说,茶是一种品格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享受,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是一种具有艺术氛围的境界。僧齐已:"石鼎秋涛静,禅回有岳茶"正是这种境界的描写。

径山座落在今浙江余杭、临安两县交界处,属天目山北麓。唐时,即以僧法钦所建之径山禅寺而闻名于世,蔚为江南禅林之冠。

径山历代多产佳茗,相传法钦曾"手植茶树数株,采以供佛,逾手蔓延山谷,其味鲜芳特异。"后世僧人常以本寺香茗待客。久而久之,便形成一套行茶的礼仪,后人称之为"茶宴"。

宋时,日本僧人南浦昭明和圣一先后至径山留学。 宋代两度来我国学习佛经的日本高僧荣西,归国时带去茶籽和饮茶法,并著有《吃茶养生记》一书。

返璞归真的明代茶

明洪武二十四年九月十六日(公元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废团茶,改贡叶茶(散茶)。后人于此评价甚高:"上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惟采芽茶进。……按加香物,捣为细饼,已失真味……。今人惟取初萌之精者,汲泉置鼎,一瀹便啜,遂开千古茗饮之宗。"

两宋时的斗茶之风消失了,饼茶为散形叶茶所代替,碾末而饮的唐煮宋点饮法,变成了以沸水冲泡叶茶的瀹饮法,品饮艺术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开千古清饮之源。

明人认为这种饮法,"简便异常,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味矣。"这种瀹饮法实际上是在唐宋时就已存在于民间的散茶饮用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明代一些文士如文征明、唐寅、徐渭皆是一时怀才不遇的大文人,于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又都嗜茶,因此他们有能力开创了明代"文士茶"的新局面,他们都有不少佳作传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与前人相比,他们更加强调了品茶时的自然环境的选择和审美情趣的营造,这在他们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画作中高士们或于山间清泉之侧抚琴烹茶,而泉声、风声、琴声、与壶中汤沸之声融为一体。或于草亭之中相对品茗,或独对青山苍峦,目送江水滔滔。

茶一旦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就已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产品,而成了人们契合自然、回归自然的媒介。

明初社会不够安定,使得许多文人胸怀大志而无法施展,不得不寄情于山水或移情于琴、棋、书、画,而茶正可融和于其中,因此许多明代茶人都是饱学之士。这种情况使得明代茶著计有五十余部之多,其中有许多传世佳作。

其中,陈继儒撰《茶董补》,朱权撰《茶谱》,于清饮有独到见解;田艺衡在前人的基础上撰《煮泉小品》;陆树声与终南山僧人明亮同试天池茶,撰写《茶寮记》,反映高士情趣;张源以长期品饮心得、体会撰《茶录》自不同凡响;许次纾撰《茶疏》,独精于茶理。在这中间,朱权及其《茶谱》尤有重大贡献。

朱权(公元1378-1448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世称"神姿秀朗,慧心敏语",因招其兄明成祖朱棣猜疑,长期隐居南方,深自韬晦,托志释老,以茶明志,鼓琴读书,不问世事。他在《茶谱》中就明确表示他饮茶并非浅尝于茶本身,而是将其作为一种表达志向和修身养性的方式。

朱权对废团改散后的品饮方法进行了探索,改革了传统的品饮方法和茶具,提倡从简行事,主张保持茶叶的本色,顺其自然之性。

明三宝太监郑和于公元1405-1433年曾奉使七次远涉重洋,到达中南半岛、南洋群岛、孟加拉、印度、斯里兰卡、阿拉伯半岛等地,最远曾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每次都带有茶叶。

南亚诸国对于中国茶叶的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些国家正是中国从海上通往地中海和欧洲各国的中介地。元、明以后,中国茶经过这些国家传向西方,形成了一条海上的"茶叶之路"。正是通过这条途径中国茶文化的影响才开始遍及欧美。

走向世俗的清代饮茶风俗

清代,中国茶文化的主流--传统的民族文化精神开始转向民间,茶馆文化、茶俗文化取代了前代以文士主导茶文化发展的地位,茶文化深入市井,走向世俗,进入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与传统的伦常礼仪结合起来,成为一种高尚的民族情操。

清代前期,中国的茶叶生产有了惊人的发展,种植的面积和产量较前期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茶叶更以大宗贸易的形式迅速走向世界,曾一度垄断了整个世界市场。

茶进入了商业时代。清代是中国历史上茶馆行业最为鼎盛的时期,各类茶馆遍布城乡,数不胜数,蔚为壮观,构成了近代绚丽多彩的茶馆文化现象。

清代我国城乡各地茶馆遍布,专卖茶叶的商店、茶庄、茶行、茶号也纷纷出现,杭州翁隆盛茶号创建于1730年,以专售"三前摘翠"( 春前、明前、雨前)的西湖龙井茶而极负盛名,上海汪裕泰茶号则以专售安徽的红茶绿茶而闻名。

清代的统治者,尤其是康熙、乾隆皆好饮茶。乾隆首倡了新华宫茶宴,每年于元旦后三日举行。仅清一代在新华宫举行的茶宴便有六十次之多。这种情况使得清代整个上层社会品茶风气尤盛,进而也影响到民间。

茶叶改良期的民国茶

十九世纪末,南亚诸国茶业发展起来以后,由于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茶采取打击、排斥的策略,使我国茶叶生产每况愈下,产量下降,出口减少。民国以后,茶界以吴觉农为代表的有识之士积极引进现代科技与管理体制,进行一系列改良改革,初步奠定了一些基础,但总体来说并无大的进展,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交通阻隔,茶区沦陷,茶叶生产陷于极度衰败的境地。

吴觉农是我国近代茶叶事业的奠基人,在茶叶的生产、贸易、科研、教育等方面实行和提倡了一系列科学措施,并为中华茶业的振兴兢兢业业奋斗达七十余年,被人们誉为"当代茶圣"。

1932年,吴觉农先生组织和参加了在东南各主要茶区的调查工作,并先后在江西修水,安徽祁门、浙江嵊县三界等地建立茶叶改良场,对茶树种植、茶叶加工进行了改良与研究、示范、推广,为振兴华茶打下良好基础。

为了造就茶叶专业人员,在吴觉农先生的努力下,1940年复旦大学设立了茶学系。这是我国高等院校中的第一个茶叶专业系科,其中大多数人都成为我国现代茶叶专业事业的骨干。

茶叶从中国西南的莽莽丛林进入到五彩缤纷的世界,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曲折。

自茶与人类结合开始,茶就以其优良的品质体现出与人类自然亲和的关系,浸润着中华民族的人生理想。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18721657 16573138 31385027 50271831 18315448 54482590 25901872 18722136 21363290 32904223 42230312 03123690'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338075) and MATCH(title) AGAINST('18721657 16573138 31385027 50271831 18315448 54482590 25901872 18722136 21363290 32904223 42230312 03123690'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