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近代中国的茶叶贸易中,徽商、晋商哪家强

2022-04-13 11:16:55热度:132°C

中国饮茶传统历史悠久,饮茶不仅是中国人的一种生活习惯,更成为中国人一种独特的文化。从城市到乡村,从平原到山区,从沿海到内地,从南方到北方,从富裕地区到贫穷地区,茶叶无处不在。尤其是在城镇和南方,饮茶之风尤盛。这决定了中国茶叶市场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也是研究国内茶叶市场应该注意的地方。尽管相关材料尤其是统计材料较为缺乏,但我们还是可以做出一些分析和推断。

中国的茶叶产地集中在安徽、浙江、湖南、四川以及福建、云南等地,这些地区的茶叶除满足当地消费外,主要外销到北方诸省市及边地。向外地销售的任务主要是由三类商人来完成的。一是安徽、福建商人,以经营安徽祁门红茶和福建武夷茶著称,资本巨大,茶叶行销四方;二是陕西、四川商人,原由边区茶马互市而来,以经营边茶为主,茶叶行销康藏;三是晋商及江浙湖广商人,经营内地茶叶贸易,尤以晋商实力雄厚,足迹遍全国,并经营蒙古、新疆和在恰克图与俄国的茶叶贸易。我国实行茶行制度,这些茶商具有一定的专利权,因此利润丰厚,并形成大商人资本的茶商。

茶马古道文物

徽商自唐宋两朝就有经营茶叶市场的传统,并成为徽商几大行业(盐、典、茶、木、粮、布等)中非常重要的一行。在西北茶叶贸易中,徽商虽然竞争不过山陕商人,但他们却已经牢牢控制了北京、天津、山东、河北、东北等地的茶叶贸易。徽商借助低成本的水运之便,将茶叶源源不断地运往北方,使自己在北方茶叶市场的残酷竞争中处于优势。从18世纪起,很多徽商改由海路运输茶叶,这样既可降低成本,又可缩短运输时间。他们先将茶叶运至上海,然后雇佣轮船将大批茶叶集中运至青岛、烟台、天津、营口等处,再分销各地。徽商北运茶叶规模很大,以满足北方茶叶消费的快速增长。嘉庆时一艘为徽商运茶的轮船在返途中遭遇飓风,漂流到朝鲜的济州岛,船上人称:去年(嘉庆十年,1805)闰六月十六日,徽州茶商冯有达雇佣他们的轮船,在上海吴淞口装入茶叶835包,八月一日运至天津。当时内销茶多用篓袋包装,每篓重量多在60斤左右,可知冯有达一次运茶即达5万斤左右,规模非常大。

在嘉庆末道光初,政府虽然一度曾经禁止海运,但因为北方茶叶需求持续增长,而运河运输能力有限,陆路运输成本又太高,所以这项禁令不久便被取消。道光五年(1825)上谕称:“江省江海关向准茶叶出口,运往北省销售……凡北赴山东、天津、奉天等处茶船,仍准其纳税放行。”海路运茶一事竟然引起道光皇帝的关注,可见茶叶在京津及整个北方地区的重要性,它已经不是可有可无的日用消费品了。

《清史稿》

#pgc-card .pgc-card-href {text-decoration: none;outline: none;display: block;width: 100%;height: 100%;}#pgc-card .pgc-card-href:hover {text-decoration: none;}/*pc 样式*/.pgc-card {box-sizing: border-box;height: 164px;border: 1px solid #e8e8e8;position: relative;padding: 20px 94px 12px 180px;overflow: hidden;}.pgc-card::after {content: " ";display: block;border-left: 1px solid #e8e8e8;height: 120px;position: absolute;right: 76px;top: 20px;}.pgc-cover {position: absolute;width: 162px;height: 162px;top: 0;left: 0;background-size: cover;}.pgc-content {overflow: hidden;position: relative;top: 50%;-webkit-transform: translateY(-50%);transform: translateY(-50%);}.pgc-content-title {font-size: 18px;color: #222;line-height: 1;font-weight: bold;overflow: hidden;text-overflow: ellipsis;white-space: nowrap;}.pgc-content-desc {font-size: 14px;color: #444;overflow: hidden;text-overflow: ellipsis;padding-top: 9px;overflow: hidden;line-height: 1.2em;display: -webkit-inline-box;-webkit-line-clamp: 2;-webkit-box-orient: vertical;}.pgc-content-price {font-size: 22px;color: #f85959;padding-top: 18px;line-height: 1em;}.pgc-card-buy {width: 75px;position: absolute;right: 0;top: 50px;color: #;font-size: 14px;text-align: center;}.pgc-buy-text {padding-top: 10px;}.pgc-icon-buy {height: 23px;width: 20px;display: inline-block;background: url(;}清史稿(套装共48册·共一箱) ¥1418.2购买

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对茶叶的需求更是不断增加,上至宫室皇帝,下至里巷平民,茶叶都成为其生活中的必需品。比如乾隆皇帝喜欢饮龙井新茶,“高宗命制三清茶,以梅花、佛手、松子瀹茶。有诗纪之。茶宴日即赐此茶”。慈禧太后则喜欢以金银花泡茶,“孝钦后饮茶,喜以金银花少许入之,甚香”。

北京城区不仅茶行很多,而且茶馆林立,每年的消费量都很大。北方人喜欢花茶,花茶在北方各地的销路非常好,因此徽商销往北方的茶叶一般都先在南方(主要在福建)窖制成珠兰、茉莉等各种花茶,然后再从海路运至北方。同治年间,歙县人吴景隆在苏州开设“吴世美”茶店,信誉极好,他不仅在当地销售和批发,而且还窖制花茶销往北方,每年行销量达30—40万斤。另一歙县人吴炽甫也专门从事茶叶内销,他在徽州、杭州等地收购毛茶,运至福建,在自己开设的“同德”茶厂中窖制花茶,然后由海路北运,行销于直隶、山东及东北等地。他在北方许多城市都设立了茶庄、茶店经营零售业务,如在北京就设有“存瑞”“聚星”“源成”“德润”“肇祥”字号,在张家口、宣化分别开设了“德祥”等字号。他经营茶叶的资本多达200万元,号称歙县南门首富。

茉莉花茶

江南尤其是在江苏、浙江两省,徽州茶商最为活跃,这首先是得益于地理之便以及经济上的相对发达。浙江与徽州水陆相连,交通极为便利,自屯溪沿新安江顺流而下,可将茶叶直接运抵杭州;在杭州转运河,北运至苏州,或经上海港转海运,然后再分别销售至全国各地。在苏浙两省的茶叶经销中,徽州茶商实力最强,行号最多,从清朝至民国,这种格局没有变化。除了北方及沿海地区,徽州茶商的势力还延伸到了内地甚至边远地区。

安徽徽商馆

徽商主要经营着华北、华东及华中等部分茶叶市场,晋商则主要经营着西北部及北方的大部分市场。茶叶贸易对晋商非常重要,几乎所有的大晋商都或多或少与茶叶贸易有关。茶马贸易虽然在乾隆年间就基本停止了,但西北茶叶贸易却并未停止。到乾隆末年,兰州成为西北茶市中心,晋商扮演了重要角色。

山西乔家大院

随着茶商实力的增强,各地相继成立茶叶公所之类的行业组织,这些组织在茶叶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摘自仲伟民著《茶叶与鸦片: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中华书局2021年11月版,标题为编者所拟)

《茶叶与鸦片——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

仲伟民 著

简体横排

32开 精装

978-7-101-15244-9

58.00元

内容简介

19世纪的茶叶与鸦片贸易如何见证了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命运?茶叶如何成为一种全球性商品,获得英国人的青睐?鸦片为什么突然在中国泛滥成灾?中国为什么没能抓住茶叶贸易的机遇?在全球化大潮中,茶叶在西方的命运与鸦片在中国的命运为何截然不同?

本书立足于全球史的视野,以茶叶和鸦片为切入点,在翔实的史料基础上,综合利用多种社会科学理论,全面展现出19世纪茶叶与鸦片贸易的盛衰变化,并对茶叶经济与鸦片经济进行了对比,指出二者对中国社会经济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从而深度揭示中国在19世纪全球化中的真实处境。

作者简介

仲伟民,1963年出生于山东宁阳。1981年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获本科和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1988年至200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历任《中国社会科学》与《历史研究》编辑、副编审、编审、总编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常务副主编。2005年,转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清华大学学报》编辑部常务副主编、《国际儒学》主编。兼任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经济史学会常务理事。出版专著《宋神宗》(1997)、《近代前夜的王朝》(合著,2021)等。2010年获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称号。

编辑推荐

★茶叶与鸦片是了解19世纪全球化格局的钥匙:19世纪的茶叶与鸦片贸易如何改变了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命运?茶叶如何成为一种全球性商品,获得英国人的青睐?鸦片为什么突然在中国泛滥成灾?中国为什么没能抓住茶叶贸易的机遇?茶叶在西方的命运与鸦片在中国的命运为何截然不同?本书将一一为您解答。

★从全球视野来研究中国历史的发展变化:19世纪的中国如何融入全球化?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在全球化的影响之下,中国的社会经济又发生了怎样的深层次变化?本书立足于全球史视野,将19世纪打通研究。对于近代中国的许多问题,您将看到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阐发。

★充分利用中外学界成果,取精用宏,推陈出新:茶叶与鸦片贸易有着怎样的盛衰变化?两者背后又有怎样的关联?本书充分利用统计数字,注重分析经济背后所体现的社会发展变化。配有五十余张图表,使您对两者的出口和消费情况等一目了然。综合运用多种社会科学理论,与国际全球史学坛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对话。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一 茶叶与鸦片:认识19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的一个视角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理论、方法与创新点

第二章 19世纪的茶叶贸易

一 清前期的茶叶贸易及其特点

二 19世纪的中国国内茶叶贸易

三 从繁荣到危机:19世纪中国茶叶的国际贸易

四 中国近代茶叶国际贸易由盛转衰的原因

第三章 19世纪的鸦片贸易与生产替代

一 鸦片进入中国

二 鸦片贸易

三 鸦片的生产替代及其影响

第四章 茶叶经济与鸦片经济的比较

一 茶叶经济和鸦片经济的相关性之比较

二 茶叶经济与鸦片经济的差别之比较

第五章 19世纪中国茶叶、鸦片消费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一 中国的茶叶消费及比较

二 中国人的鸦片消费及其特点

三 茶叶、鸦片贸易在清代财政中的地位

四 茶叶、鸦片贸易对19世纪中国经济的影响

第六章 茶叶和鸦片在早期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一 经济全球化与特殊商品

二 茶叶与鸦片:三角贸易的关键商品

三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第七章 重新评价19世纪全球化中的中国

一 从茶叶贸易和鸦片贸易看19世纪中国的危机

二 外来因素与茶叶、鸦片贸易的消长

三 以“了解之同情”的态度理解19世纪的中国

第八章 余论:19世纪研究的再检讨

一 由茶叶和鸦片透视19世纪中国的实际处境

二 中国是19世纪商战和全球化的失败者

三 对传统研究结论的检讨

四 简要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再版后记

(统筹:陆藜;编辑:白昕惠)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29922090 20905448 54482590 25902136 21361872 18725022 50223519 35195055 50555448 54480312 03122753 27534144'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334210) and MATCH(title) AGAINST('29922090 20905448 54482590 25902136 21361872 18725022 50223519 35195055 50555448 54480312 03122753 27534144'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