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教练逼学生“便池水洗脸”,别让体育成体罚新京报快评

2022-04-13 03:11:27热度:91°C

 

要真正认识到体罚行为的危害性,积极探索建立长效防控机制,以细则管理来避免体育成了体罚。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辽宁锦州市文化旅游体育服务中心发布的情况通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 | 堂吉伟德

据新京报报道,一段《教练体罚学生用便池水洗脸》的视频,于近日在网络热传,引起众多网友的气愤。针对这一事件,12月11日,辽宁锦州市文化旅游体育服务中心发布情况通报称,此跆拳道教练员戴某某,已于2019年12月被停止执教,并给予警告处分,将其调离教练员岗位。

便池水很脏,罚学员用便池水洗脸是对其人格的莫大侮辱,行为性质非常恶劣,让涉事教练停止执教是一种惩戒,对其他运动员包括当事人也是一种保护。而作为专业培养体育人才、负责全市竞技体育训练基础工作的事业单位,锦州市文化旅游体育服务中心就此对其进行警告处分,也符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的行政处理程序。但对于透过此一个案再次呈之于众的体育领域体罚顽疾,也需有足够警惕。

“便池水洗脸”是一种人格侮辱式体罚,跟拳打脚踢等体罚方式相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而这究竟是偶然之举,还是延续既久,甚至已经成为一些地方日常训练和管教运动员的一部分,都有厘清的必要。

事实上,以罚代管的体罚现象在体育行业并不鲜见,此前媒体公开报道也不少类似案例。比如,中国男篮国青队前主帅范斌,就曾因体罚运动员导致“血书门”事件,而当年名噪一时的著名田径教练王德显,也曾把田坛名将孙英杰打得钻到桌子底下,甚至愈合不久的锁骨也被再度打裂。诸如此类的事情不时见诸报端,可谓骇人听闻。

但这种过度体罚无疑是一种陋习,是一种传统家长式和权威式教育模式下的棍棒教育。而我们反对体罚,除了法律意义上的权利保护和平等诉求外,科研结果也表明,体罚只能减少不恰当行为,却并不能教给被罚者新的、更好的行为,更不能实现道德内化,反而会激发对立情绪。与此同时,长期的路径依赖下,体罚的边际效应也会递减,要达到相同的效果就会不断变本加厉,最终让体罚升级为虐待,并陷入恶性循环。

体罚的存在,也与一些地方、一些竞技项目“以成绩为中心”的利益导向有关。简单来说,相关各方都在一个利益共同体之内,既没有必要的外部监督,也缺乏有效的内部防控,体罚就这样在“隐秘的角落”上演了。

以此而言,“教练体罚学生用便池水洗脸”事件,虽已随着当事人被处罚而告一段落,但仍有必要对类似现象进行深入检讨与反思。也只有真正认识到体罚行为的危害性,才能积极行动起来,探索建立长效防控机制,以细则管理来约束不当行为,不让体育成了体罚。

编辑:何睿 校对:贾宁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29443323 33231738 17384907 49074190 41900116 01161767 17671956 19564314 43144720 47203319 33190117'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333790) and MATCH(title) AGAINST('29443323 33231738 17384907 49074190 41900116 01161767 17671956 19564314 43144720 47203319 33190117'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