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赏析】优秀论文茶本无情物,惟有饮者心
——读鲁迅先生《喝茶》有感
茶,因其独特的韵味与风骨被列为是文人骚客的座上品。它就像山头流下的一泓清泉,从舌尖的味蕾淌过全身后让人只记得甘畅的余韵和心头的熨帖。无论是对浮生流年的苦苦思索,还是生活杂事的烦忧无解,历史上的许多文人都曾在啜饮品茗的须臾找到过答案。对于喝茶的人,茶不仅能够舒活味蕾,更重要的实则是一种文化意义,是一种对于茶的精神寄托。茶本无情物,惟有饮者心。文人们品茶时抒发的感慨、留下的文墨都值得我们一一思考,这其中的隐晦曲折正是我们探寻茶的文化意义的重要依据。
要说到茶的文化意味比较丰厚的时期,第一个印入我脑海的就是民国时期。多少文人曾伏案于那阴暗迷茫的时代,以一支笔杆书写理想抱负,以一壶清茶品尝世事的悲欢。这两者曾经创造了中国文坛“笔比刀锋更锋利”的特殊历史,挺直了一代中国人的脊梁。在那段时光里,有以美人喻茶的林语堂,也有视茶如命的老舍先生,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严谨如斯的鲁迅先生也是茶叶爱好者、茶楼的常客。
鲁迅先生很早就与茶结缘,并且这份奇缘可谓是以一生为期约。鲁迅先生出生于浙江北部的绍兴,浙北地区一直是我们所熟知的绿茶产地:有杭州的西湖龙井,而绍兴平水地区可谓是中国茶叶之乡,盛产一种名为珠茶的绿茶。珠茶的外形圆紧,呈颗粒状,色泽绿润,身骨重实,被誉为“绿色的珍珠”。当地人习惯叫它“圆炒青”,这是因为在珠茶的炒制过程中要在炒锅中依次杀青,并将茶叶搓揉成圆珠的形状,所以才因此得名。鲁迅先生小时候就常给久病卧床的父亲沏圆炒青,这份对家乡茶和家人的眷念也一直被他带往了他乡。在北京的时候鲁迅先生就成为了茶楼的常客,青云阁、中山公园的四宜轩、东安市场的中兴茶楼都曾留下先生与朋友喝茶洽谈的身影。到了后来,先生不仅在茶楼饮茶,甚至也将工作室直接搬到了茶楼里。当时北京有一种公园茶室,其环境清幽雅致,鸟语花香,再点缀一杯清茗正是抒发文思写作的佳处,相信鲁迅先生也正是看中了茶室的这一点。1926年鲁迅先生和齐寿山先生共同译著的《小约翰》也正是先生在茶室奋战将近几月的成果。
鲁迅先生喜爱茶,除了塑造了一些我们比较熟悉的与茶有关的人物形象,他也写下了一些与茶有关的文章,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杂文《喝茶》。《喝茶》是鲁迅先生创作于1933年10月的一篇散文,最初发表于1933年10月2日的《申报》。如果只是粗略地浏览翻看,我们可能会觉得这篇文章写的只是鲁迅先生喝茶时的一些心得体会,但如果我们细细揣摩后就会发现先生想要表达的思想不止于文字表面,更有它重要的社会价值含义。(以下灰色字体为鲁迅《喝茶》的原文)
某公司又在廉价了,去买了二两好茶叶,每两洋二角。开首泡了一壶,怕它冷得快,用棉袄包起来,却不料郑重其事的来喝的时候,味道竟和我一向喝着的粗茶差不多,颜色也很重浊。
我知道这是自己错误了,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但这是须在静坐无为的时候的,当我正写着《吃教》的中途,拉来一喝,那好味道竟又不知不觉的滑过去,像喝着粗茶一样了。
鲁迅先生在文章的开头先分享了一次自己的失败的购茶经历,以为自己买错了茶,但其实是先生犯错误,用错了泡茶的方式而致使茶叶没有散发出它应有的色香。不得不地说,茶叶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就像是伯乐与千里马。茶叶虽好,但如果没有伯乐的赏识,没有以正确的方法进行泡制,那么再好的茶叶也难发挥它应有的价值,这也正应验了“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这句话。
回过头来,鲁迅先生在用盖碗喝茶后终于品出了茶叶的色与香。但为什么又得出后文“好味道在不知不觉中的滑过去,像粗茶一样”这样的喝茶体验呢?明明是好茶,为什么却喝不出味道呢?鲁迅先生给我们的答案是他正在专心写着文章,无法以静坐无为的状态去品茶。其实我们知道柴米油盐酱醋茶本就是中国老百姓生活的常态,而先生在此时此刻已无法用一颗平常心、清闲心去感受这碗茶的雅趣,他作为一个以笔为武器的爱国文士时刻都在提笔作战,这样紧张集中的心思自然也是无法品出好茶的滋味了。
这里我们可以联系中国当时的国情,1933年的中国国情是怎样的形式呢?1933年是世界经济危机发生以来经济前景最低迷的一年,这也直接影响了中国一系列经济建设的开展;国共正在进行五次反围剿,国内的政局一片动荡;而此时日本也正磨刀霍霍,开启了它策划已久的侵华计划,抢占了中国的东北三省。就在这样国内国外都备受煎熬的危难时刻,中国的大部分民众却还是麻木而迷茫,中国的未来被一片阴沉的雾霭所笼罩,祖国的命运在世界强权手中飘飘沉沉,这让爱国志士们如何还能安心呢?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工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的感觉。由这一极琐屑的经验,我想,假使是一个使用筋力的工人,在喉干欲裂的时候,那么,即使给他龙井芽茶,珠兰窨片,恐怕他喝起来也未必觉得和热水有什么大区别罢。所谓“秋思”,其实也是这样的,骚人墨客,会觉得什么“悲哉秋之为气也”,风雨阴晴,都给他一种刺戟,一方面也就是一种“清福”,但在老农,却只知道每年的此际,就要割稻而已。
要说《喝茶》中流传最广的一句话应该就是“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也许这句话你曾看见它经常出现在不同的茶叶广告里,但在文中我觉得它被赋予的意义要更加深刻、耐人揣摩。在国家面临内忧外患的关键时刻,仍有这样一群不思进取的人,他们秉持着无作为的原则,以对时事麻木的态度“逍遥度日”。对于这样的闲人,他们就有大把时光享清福、喝闲茶。鲁迅先生对于文中的“享清福”的人是抱有批判和讽刺的。众所周知鲁迅先生是一个对时间很重视的人,他曾说过:“哪有什么多余的时间?我只不过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写作上。”由此可见,先生“极琐屑”一词也就直指花大功夫在品茶上是不值得的了。
接着先生举了两组例子进行比较,将清闲享福之人分别与喉干欲裂的工人和老农进行了对比,点出因为命运不同,清福也不是人人都能享受的。对于工人,在及其缺水的情况下只要是水便是最大的满足,再好的水或茶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对于老农,秋日只不过是再普通不过的丰收时节,五谷丰登便是最大的幸福。在生活与生存的问题下什么样的人才能在艰难的情况下存活下来呢?当然是奉行生存的人。这一点既可以反应出鲁迅先生对于喝茶的态度了,也是对于那些享清福之人的劝告。
于是有人以为这种细腻锐敏的感觉,当然不属于粗人,这是上等人的牌号。然而我恐怕也正是这牌号就要倒闭的先声。我们有痛觉,一方面是使我们受苦的,而一方面也使我们能够自卫。假如没有,则即使背上被人刺了一尖刀,也将茫无知觉,直到血尽倒地,自己还不明白为什么倒地。但这痛觉如果细腻锐敏起来呢,则不但衣服上有一根小刺就觉得,连衣服上的接缝,线结,布毛都要觉得,倘不穿“无缝天衣”,他便要终日如芒刺在身,活不下去了。但假装锐敏的,自然不在此例。告了。
就文章内容的延续性而言,这段部分告诉了世人清福并非时时刻刻都能享受,凡事都有个度,当超过了这样的范围,你也终将自食其果。当你凝视着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所以我们要做一个“有痛觉”的人。
对于作者自身的塑造,从这一部分的内容可以充分体现出鲁迅先生实在是一个社会责任感很强的人。正是这份责任感,才使得当他窥见喝茶这件生活小事背后的深意时觉得“有痛觉”。细腻敏锐的直觉一直是鲁迅先生文章中最显著的特点,先生文章的起义往往都是生活中我们司空见惯的小事,可当一桩桩小事,一个个腐朽的漏洞被不断放大时,这一切就钩织成了密不透风的网,死死扼住我们的咽喉,让人在文字里感受到了生生的颤栗和恐惧,用最平凡的力量化成了最致命的一击。但从反面来说,我觉得这样的敏锐也有一定的缺陷,造成了先生对于世事愤恨抑郁、怒其不争的态度,这也使得他在日常生活中和很多的人和事产生了隔阂。
感觉的细腻和锐敏,较之麻木,那当然算是进步的,然而以有助于生命的进化为限。如果不相干,甚而至于有碍,那就是进化中的病态,不久就要收梢。我们试将享清福,抱秋心的雅人,和破衣粗食的粗人一比较,就明白究竟是谁活得下去。喝过茶,望着秋天,我于是想:不识好茶,没有秋思,倒也罢了。
这一部分就是文章的收尾了,总结了先生在文段中的叙述,表达了先生的政治观点和态度。鲁迅先生以用文字去“改造国民性”为己任,改造国民性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活得下去”。在这篇文章里,先生把这种品茶的“工夫”和“特别感觉”喻为一种文人墨客的娇气和精神的脆弱,略微辛辣的嘲讽使得这篇文章犹如一把利刃,将他们腐朽和逃避厌世的心理剖开给世人看。虽然文章名为《喝茶》,但鲁迅先生赋予其的意味远超于茶叶本身的内涵,是一种茶外之茶。那是一种追求真实自然的“粗茶淡饭”,而绝不是拘泥于百般细腻的所谓“工夫”。这种“茶味”,在我看来是茶饮在最高层次的体验:崇尚质朴和自然。
然而与鲁迅先生的观点截然相反,先生的的弟弟——作家周作人先生有着完全不同的喝茶观。有个巧合之处在于周氏兄弟二人都曾写过同题散文《喝茶》。
在周作人先生的《喝茶》中,他以徐志摩和胡适二人讲“吃茶”的观念为引子,介绍了自己个人的喝茶习惯,并且喝茶的场地、器具、茶食都需要有考量,将中日在民国时期的茶道进行了一些介绍和对比。周作人先生以为:喝茶,却是在喝清茶,在赏鉴其色与香与味,意未必在止渴,自然更不在果腹了。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在周作人先生的眼中更多了茶道这样形式化、精致化、精细化的流程,可见他对喝茶是有足够的讲求和追求的,他对于茶的依赖已经摆脱了日常的需求,而达到了一种精神层次,是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的享受。从周作人先生对茶道的精通,从他日记里数不胜数喝茶品茗的记录,从他以“苦茶庵”命名自己的书斋,这些都不难看出这也是一个爱茶爱到骨子里的人,并且他将这个爱好提升到了一种从容,一种情趣的地步。
那么这兄弟二人对于喝茶的见解有什么不同之处呢?这些不同又体现了什么呢?我认为可以从文本分析、创作风格、人生观念这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和探讨。
首先是从文本的分析上来看,鲁迅先生更多的是以一个格斗中的战士的状态,他希望通过喝茶来寄语和表达个人的思想和政治倾向,他借茶考察人间世相,借茶针砭时弊,批判那些在国家危亡时刻还只顾自己享乐的人。他认为那些在茶里下更多“工夫”的人不应该玩物丧志、沉湎一时,要敢于挺直脊梁,站在时代大风大浪的高处,所以他赋予茶的含义更多的是其背后的引申义。而周作人先生则像一位潜心于修禅的世外高人,在山中等候一季松花酿酒、春水煎茶,期待一场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周作人先生的《喝茶》是春日里最温暖和煦的阳光,是轻柔的微风拂来的袅袅茶香,它娓娓道来,闲适灵巧,清淡雅致,浑然天成。一篇是平实细腻的美文,一篇是隽永深刻的杂文,两者可谓“两峰对峙,双水分流”,在中国近代文坛以及中国茶文化史上都划下了绚丽的一笔。
其次,从创作风格来看鲁迅先生的文章大多爱憎分明,短短的几句话便以向敌人亮出锋利的倒刺,他有着决不妥协和报效国家的赤子之心。黑夜给了他一双黑色的眼睛,他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即使知道前路的坎坷与危险,他还是义无反顾地以笔为戎。而周作人先生则较远离社会现实,他的散文充满了人性和自然之美,他将发现美的眼睛留给了艺术和远方。既然现实已经足够的残酷,不如就此别过尘世,追逐自己心中的桃源。甚至在他的影响下,文坛出现了一个新的文学派别——以周作人先生为代表的“苦茶派”。
最后,从人生观念来看来看,鲁迅先生追求的是生存。他一直在寻找一剂救国的良方,他努力肩负起国家危亡时刻的重担,而周作人先生做出了和他截然不同的选择。1927年的“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政府实行文化围剿,文人生活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周作人先生逐渐丧失了对革命、对政治的信心,将自己的烦忧统统向文化与艺术倾诉。周作人
在《自己的园地》里曾写下:“有益社会并非著作者的义务,文艺只是自己的表现,并仅供有艺术趣味的人欣赏。”最终,他在传统文化的茶文化里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他以喝茶来淡化现实的苦涩与不如意,以追求自我来享受心灵的宁静致远。他在乱世选择了“甘于韬晦,以隐士生活自全”,虽是在战火纷飞的时代,但他也活出了一番自我与艺术,周作人先生选择了生活而不是生存。
在周氏两兄弟的文学发展道路上,茶文化的精神与他们的作品始终是相互贯彻、共同进步的。茶精神在他们前行的道路上曾经给予了他们前行的力量,而到头来他们的创作风格和人生观念也赋予了茶精神全新的时代内涵。
茶是生活与艺术的交叉点,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它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汲取了各个时代发展的特点与精华,成为了那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多方面的缩影。茶本无情物,一切的情与悟皆来自历朝历代的饮者们所倾入的情感与温度,使得这样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在今日的中华民族依然具有无穷的力量,依然能焕发耀眼的光彩。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鲁迅《喝茶》原文、 周作人《喝茶》原文
2.百度百科:珠茶
3.百科故事:鲁迅与《喝茶》
4.《茶中有真意——鲁迅周作人同题散文“喝茶”赏析》 左文燕
5.瑞文网:从鲁迅《喝茶》中读懂了茶味的生活
文章简介作者简介:郑陈雨欣,电子科技大学学生。本文改自《人类文明经典赏析》课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