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喜茶因裁员30%再上热搜600亿估值到底值不值

2022-04-12 06:08:52热度:109°C

有喜茶员工近日向媒体爆料称,公司近期正在进行内部裁员,比例高达30%。随后,喜茶公司方面否认了大规模裁员的情况,并强调年前少量人员调整是基于业绩作出的人员优化。

不过,“喜茶将裁员30%”的话题还是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议论。有市场声音认为,2022年将是新式茶饮企业集中冲刺上市的关键一年,头顶行业顶流光环的喜茶密锣紧鼓筹备上市的传闻早已此起彼伏,因此有分析认为,上述裁员消息或许并非空穴来风,也许是喜茶为上市铺路的举措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内新式茶饮代表企业之一的喜茶,在被爆“大比例裁员”之前还因产品降价、监管违规等问题受到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关注。

公司强调“人员优化“,外界质疑为上市做准备?

2月9日,媒体报道称,从多名喜茶员工处获悉,喜茶近期正在进行内部裁员,裁员比例高达30%。

报道指出,实际上喜茶的裁员计划早在年前已经启动,并且年后还会有下一步裁员动作。此次裁员主要涉及两个部门,其一是信息安全部门,裁员比例为100%;其二为门店拓展部门,裁员比例为50%。被裁的员工将得到正常N+1补偿,也可以选择内部调动去其他部门,比如技术岗转业务岗等。

此外,据部分喜茶员工反映,公司今年全体员工均无年终奖,另一种说法则是“延期发放”。

“公司今年的业绩不好,虽然在赚钱但是净利润在负增长。精简人力可以让财报好看一点,提前为上市做准备。”一位已离职的喜茶前员工向媒体坦言,喜茶此次裁员是为了缩减人力成本,以弥补扩店之后利润下滑的尴尬。

消息一出,“喜茶将裁员30%”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当日晚些时候,喜茶方面连夜就裁员和年终奖部分予以否认,相关负责人强调“传闻皆为不实信息”、“年前少量的人员调整为基于年终考核的正常人员调整和优化“、“员工的年终奖于春节前正常发放至员工手中”。

不过,这名人士对报道中提到的“可以选择内部调岗,从技术岗转业务岗”没有进一步澄清,这引发了部分网友吐槽:“技术岗转业务岗不就是在逼人走吗?”

值得注意的是,“技术岗”恰巧属于上述报道中计划全员裁撤的信息安全部门。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是“高端“还是”低级“?

此次“裁员”事件再次将喜茶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实际上,在此之前,喜茶就曾因食品安全等问题频频被曝光。

按市场定位划分,目前国内新式茶饮行业可细分为高端、中端和低端三种类型。从均价20元以上的售价来看,喜茶属于高端行列。不过,作为新式茶饮界的高端品牌的喜茶,在食品安全方面显得似乎不那么“高端”,频繁犯“低级错误”。

去年8月29日,喜茶店员误将陈列道具当做饮品出售给顾客,导致顾客喝下有毒物质后入院洗胃三次,此事引来消费者对喜茶的一片质疑。

同样是在去年,南京市场监管部门进行夏日冷饮专项抽检时,检出喜茶旗下5批次产品有食品安全问题,其中,3批次果茶取样自中山路分店,1批次食用冰和1批次纯奶茶取样自珠江路分店,喜茶珠江路分店食用冰还被检出菌落总数超标。另外,喜茶4款果茶/奶茶的菌落总数全部高于相关标准,其中3款检出了大肠菌群,存在微生物污染。

而在2019年,喜茶更是在一个月内接连爆出多起食品安全不达标事件。

据监管部门公告,2019年5月9日,厦门市思明区市监局在喜茶万象城店发现存在多项卫生不合格情况,责令商家立即整改。

彼时,喜茶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致歉声明,表示“将在全国范围内采取加强管理的措施”,“避免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话音刚落,短短半个月后就有消费者曝光在喜茶济南和谐广场店购买的饮品中喝出苍蝇。此外,据媒体报道,同年5月31日,喜茶苏州圆融店因食品安全问题被封,苏州另一家喜茶店也在当日被责令整改。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不得不令人联想喜茶是否内部管理混乱,这才“错而改之,复又错之”,陷入安全问题循环怪圈。

值得一提的是,前述新浪财经关于喜茶裁员的报道中就有员工表示,公司内部存在拉帮结派、制度不明晰、管理混乱问题。

食品卫生安全堪称食品行业“生命线“,但作为新式茶饮高端品牌的喜茶却频繁被爆出食品安全问题。受到疫情影响,新式茶饮行业也面临不小的压力,作为日常生活中的非必需品,消费者消费意愿本就有所下滑,如果喜茶在品控上继续“犯错”,或将遭到消费者用脚投票。

“赔本赚吆喝”成行业新常态 600亿高估值能否撑得起?

有研究表明,喜茶所处的新式茶饮行业市场正在经历阶段性放缓。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新式茶饮行业增速为26.1%,2021-2022年增速下降为19%左右。

通常,一个行业进入增速放缓阶段,行业内的企业营收也会受到影响。面对新式茶饮行业增速放缓,有的品牌选择涨价,通过增加单杯茶饮利润的方式实现营收,如前段时间爆出员工薪资低的网红茶饮品牌茶颜悦色。

喜茶则选择了另一条道路,2022年开年,喜茶宣布对部分产品进行降价,其中,纯茶类降价3-5元、5款水果降价2-3元、芝士降1元。

实际上,目前国内新式茶饮行业利润率并不高。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新式茶饮行业研究报告2021》数据显示,因为中国新式茶饮成本占比较高,刨除原材料成本、门店运营成本和第三方外卖平台等在内的相应服务成本后,茶饮企业自身利润率约为25%。

并非每家新式茶饮企业都能达到25%的利润率,以喜茶的竞争对手奈雪为例,其财报披露,2021H1公司门店经营利润率为19.2%,而2020年仅为12.2%。

需要注意的是,利润率偏低,净利润或许还会更低。还是以奈雪为例,2021年上半年,奈雪的营业收入为21.26亿,净利润却只有4820万,营业净利率仅为2.2%。这意味着,每售出一杯30元的茶饮,奈雪大约可以获得净利润0.66元。

那么,在新式茶饮净利润如此惨淡的背景下,喜茶降价的意图是什么?或许我们可以从市场占有率的角度去寻找答案。

据艾瑞咨询数据,2021H1中国36.1%消费者可接受新式茶饮的单价区间为15~20元,19.5%为11~15元,17.8%为21-25元,12.6%为25~30元,只有少数消费者购买时接受单价在31~35元之间或35元以上的新式茶饮。

可以看到,能接受20元至35元价位茶饮的消费者仅占30%左右,而喜茶80%的茶饮价格处于这个区间范围内,覆盖目标人群较少。

而实际能接受20至35元价位的消费者比例还要更低。数据显示,以喜茶、奈雪、乐乐茶为代表的高端茶饮品牌仅占有中国新式茶饮行业7.7%的市场份额。分摊到各家高端茶饮品牌身上,消费者群体范围进一步缩小。

因此,不难理解喜茶的降价举动。有高端茶饮品牌身份加持,同时兼具亲民的价格,或有利于喜茶扩宽市场,增加营收。

降价策略似乎很快见效,久谦中台数据显示,自2022年1月,喜茶营业收入约为4.898亿元,环比增长11.19%。不过不排除有春节期间消费者消费欲望上涨的因素,仅春节假期(1月31日-2月6日),喜茶营业收入约为1.073亿元。

然而,营业收入上涨不等于净利润也同步上涨,“赔本赚吆喝”的情况也可能出现。

假设喜茶降价前的营业净利率和奈雪相同,均为2.2%。那么,每以原价32元卖出一杯芝芝莓莓,喜茶将获得净利润0.7元;而在降价1元后,每卖出一杯芝芝莓莓,喜茶或倒亏0.3元。

不过,以上只是以奈雪的数据来推算喜茶得出的结果,并非喜茶的真实写照。截止目前,喜茶降价是否会对公司净利润造成影响尚不明确。

值得一提的是,喜茶目前估值600亿,考虑到目前新式茶饮行业面对的盈利困境,加上前述的诸多负面因素,喜茶能否撑得起600亿高估值?这是摆在喜茶及其投资方面前一个大大的问号。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47181872 18725082 50821835 18355217 30 52574147 41474040 40404349 600'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332688) and MATCH(title) AGAINST('47181872 18725082 50821835 18355217 30 52574147 41474040 40404349 600'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