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怎么入门茶道?
把“道”字去掉,学茶。
道得看境界,学不来学不来,也传授不了。
先大致了解下六大茶类,然后选一门自己要学的茶类来进行细致的学习。
绿茶里面我们比较常见的有:信阳毛尖,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当然这里面又分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这些都是制作工艺的不同,对于茶小白来说,就没有必要深究了,只要知道都是绿茶就好了。
白茶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茶叶,其命名白茶就是因为采摘的是有白色绒毛的茶叶,制作出来的也有白色的绒毛,有些类似碧螺春,碧螺春也有白色的绒毛。比较值得一说的是安吉白茶,安吉白茶的叶子也是白色的,虽然它也叫白茶,但是实际上是绿茶。常见的白茶有:白牡丹、白毫银针、贡眉、寿眉等。
黄茶其实更趋向于绿茶,只不过多了一道闷的程序。大多数人对黄茶其实不怎么熟悉,它又分黄牙茶、黄小芽和黄大芽,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是根据叶子的大小来区分的,有点像龙井品类的区分。常见的黄茶有:君山银针、霍山黄芽、蒙顶黄芽,浙江也有莫干黄芽。
乌龙常见是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台湾高山乌龙、冻顶乌龙、凤凰单枞,这一类的茶叶主要集中在福建、广州和台湾地区,属于半发酵茶,有意思的是,半发酵茶和发酵茶的区域都比较重叠,估摸着就和当地湿润高温有关,茶叶容易被发酵。
红茶最早就正山小种,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比较知名的有:祁门红茶、滇红、闽红,我们常见的功夫茶,多是红茶。
黑茶,因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所以叫黑茶。这里有个我们大家都比较误区的地方,就是很多的人认为普洱是红茶,而实际上却是黑茶,当然这个观点也有分歧,但主流还是认为普洱是黑茶。主要分为:湖南黑茶(苻茶)、四川藏茶(边茶)、云南黑茶(普洱茶)、广西六堡茶、湖北老黑茶(老青砖)。当然了普洱又分生普和熟普,熟普经过卧堆,并适度发酵,可以直接饮用,这就是我们常听说的普洱养胃,说的就是熟普。而生普就是普洱里面的霸道总裁了,生普一般是比较传统的加工工艺,当年的茶叶直接压制成饼,不经过人工发酵,靠时间和岁月的流逝,自然发酵,一般5到10年的茶才好喝,霸气十足,刮油十足。
然后就开始看书了。
学习任何一门知识或技术,无外乎先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就算是不懂开始全背都行,后期在实践中再逐一领悟和精进),同时结合实践(也就是多喝茶,最好的对比喝,一个品种各个级别的一起喝,再同一品种不同产地的对比喝),就可以真正掌握。
基础理论学,学茶入门必读
《茶叶全书》茶学专业四大金刚《茶树栽培学》、《制茶学》、《茶叶审评与检验》、《茶叶生物化学》《茶业通史》《茶经》《茶经述评》《茶叶化学》《中国古代茶书集成》《中华人民共和国茶叶国家标准》《茶之书》看完书,开始进阶喝茶
就算看完上面这些书,学茶仍然是浮在表面的,要真正学有所得,必须一种茶、一种茶去尝试和认知。个人觉得这也是学茶最开心的阶段。
对某一种茶感兴趣,可以先找一本介绍性的书来看,建立基本的认识,然后多问、多喝、多比较,慢慢就会成为这个茶类的达人啦。
当然,这也是花钱如流水的阶段,毕竟好茶都不便宜(入门茶没交过学费,除非你有我一样顶天的好运,一出门学茶就遇到了茶研究所的老师傅们)。
尤其是当你刚刚接触一个新茶类的时候,千万不要贪便宜去买一些垃圾茶来喝。如果喝完一款茶样,你发现书里说到的一款茶的种种好处你一样也没体会到,那多半不是写书的人在骗你,而是你买的茶样太垃圾!
选对味的茶直接深入了解并深耕于此茶学,在某一个领域成为专家,其他的茶类也是大体相通的。
茶叶审评八项因子:外形(条索、整碎、色泽、净度)、内质(汤色、香气、滋味、叶底)。
要相信书上写的特质特征,经过实践写出来的,总归是有点道理的,如果你喝到的茶跟书上审评的基础特质都匹配不上,十有八九是你买的茶有问题,跟这款茶没什么关系的。这个阶段除了对比多喝外,别无他法。
可以是同一款不同等级的对比喝,也可以是同一款不同产地的对比喝,也可以是不同类的茶之间对比喝。多喝,记住滋味、香气等因素如何。
比较关键一点,是你学习阶段尽可能保证你喝的是标准的茶,如果一开始被误导,将差的茶认为是好的标准,那以后可就麻烦了。
就拿乌龙茶的一个小分类——武夷岩茶来讲,你要有足够的机会去把这些茶都一一去喝到,才会知道什么味道是肉桂、水仙有什么独特的口感、大红袍又是怎样的色泽等等,你要去喝到几百块的肉桂几千块的肉桂甚至是几万块的肉桂,你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滋味,我师傅说:“茶,要用舌头去感知,而不是眼睛去看。”就是说看再多的茶书,对某款茶的特性品质讲的再精确,都不如你亲自去品一品这款茶。
高阶级,前往茶产区参与制作学习,与制茶人直接对话
没有什么东西比自己亲力亲为参与更能深入了解。
我刚入门茶圈的时候,就问老茶客“该怎样从零基础成长为一个老茶客”,他们的统一回答是:“往死里喝。”
由此可见,茶这个东西,掌握太多的理论知识而没有用五官去感知的话,是很难成长的。如果仅靠看茶书来入门茶,确实浅薄。
我本人也是大学的时候才接触到茶,那个时候并没有去看过很多的茶书,而是通过一次义工体验才了解到茶,随后才看书的。
学习茶呢,看书是渠道之一,另一个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到茶乡之地去体验。没有钱但是有时间的学生党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去做义工或者实习。
你到茶乡之地去感受,去体验,去喝茶,你就对茶有深入了解。
这是我17年四月去跟踪做茶全程,在武夷山,那个时候我也是做义工,后来喜欢上茶,就留在这里了。很多茶叶公司(生厂商类型的茶叶公司,有些茶叶公司只卖茶不生产,这个要注意甄别和了解)、茶厂在做茶期间都会有招收义工,你可以多多关注一些茶乡之地比较靠谱的茶厂、公司。
第二个方式:拜师学艺。
这个呢……一般很多大师都比较高要求,茶小白级别的徒弟可能不收,你可以寻找一下周边的老茶客或者是茶乡之地的茶农,虚心请教学习,在《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中,有个成都姑娘为了学茶,跑到蒙顶山去虚心求教拜师学习。
你看刘恺威,为了学茶,也跑到武夷山来跟做茶(当然摆拍的成分居多)。
还有一个方式,是去交流会,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蹭茶喝,这个需要有一定的圈子才行,打算一直蹭下去的习茶客,首先需要补足的,是为人的基本道德,而不是学茶。蹭茶,就是到处赶场子参加各种茶会、茶博会,吸收各路山野信息,最后终将造就一尊野生纯污染无天然茶人。这个需要一定的“功夫”,一般人办不到…………
第四个方式,也是比较无耻的方式,可能会被打,谨慎行之,那就是连买带蹭。
去茶叶店,听茶叶老板的各种忽悠,然后装成老茶客,让老板给你泡各种茶来感受,最后意思性买一点……这个方式,比较危险,一是茶叶店的茶不知真伪,而是这需要个人有一定的“茶修为”。
零基础如何学茶?
泡茶小白如何选茶叶,以及去哪学习泡茶的相关知识?
从喝上一杯自己泡的好茶开始。。。
茶无界:零基础如何学茶?(二)44 赞同 · 2 评论文章筑梦茶乡 福地湄潭湄江印象一生一世只为一杯好茶
湄江印象 好茶好印象 百年品质如一
茶道是一种关于泡茶、品茶、悟茶的艺术,也是大隐于市、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
“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和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周作人先生对茶道的定义虽然比较随意,但却是对中国人茶道最通俗易懂的解释。
中国茶道讲究“和、静、怡、真”。
01、中国茶道的核心灵魂—和
儒家从“大和”的哲学理念中推出“中庸之道”的思想。
在儒家眼里,“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当,“和”是一切恰到好处,无过亦无不及。
在茶道中,“和”一直贯穿其中。采茶讲究“三才合一”天时即采收的时间,地利即好茶出深山,人和即制茶师傅的手艺。制茶过程中,焙火温度就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泡茶时,投茶量要适中,多则茶苦,少则茶淡。分茶时,要均匀地给每位客人分茶。品茶时,讲究闭目细品,心神合一。
02、中国茶道修习的身心享受—怡
不同地位、不同信仰、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有不同的追求。古代的王公贵族讲茶道,重在“茶之珍”,意在炫耀富贵,附庸风雅;文人骚客讲茶道,重在“茶之韵”托物寄志,交朋结友。
佛家讲茶道重在“茶之德”,意在去困提神、参禅悟佛;普通老百姓讲茶道重在“茶之味”意在享受人生。
每位茶人都有自己的茶道,但殊归同道,喝茶能给予他们生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愉悦。
03、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则—静
中国茶道正是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空灵虚静的心静。
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一个人最好最美的状态就是安静的时候,正如一个熟睡的人,像婴儿一样可爱。
乌龙茶茶艺表演中有道“焚香静凡心”就是给品茗者营造一个无比温馨祥和的气氛。
让品茗者的心灵在静中显得空明。可以说:“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
04、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真
“真”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所讲究的“真”不仅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用得器具也是真陶,真木。
而且对客人要真心,敬客要真,说话要真,心境要真。
道之真,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从而修身养性,品味人生。
情之真,通过品茗述杯,使茶友之间的真情得以发展,达到茶友之间互见真心的境界。
性之真,在品名过程中,真正放松自己,在无我的境界中去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
茶既是灵魂之饮,以茶载道,以茶行道,以茶修道,因而茶中无道就算不得“茶道”。
不懂品茗技巧,也不理会饮茶修身养性的作用,亦算不得“茶人”。真正懂得茶道的人,一定懂得人生。
镜能照面,茶能照心。茶本世间俗物,心静而茶愈美。因茶而忘俗,因心而忘茶,因道而忘心。
茶如人生,人生如茶,在饮茶、品茶中修炼身心,体悟人生。
湄江印象 唯美黔茶 千年传承 大众口粮
湄潭手筑黑茶 佰联品牌领先
号:MTSZHZ168 众号:湄潭手筑黑茶
大学我的茶艺专业课老师为我们解释了“茶艺”这个词的含义,包含两个方面: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品好一壶茶的艺术。
这是我所听过最好的对茶艺的定义,相信你细读多遍后也会有所收获。
而茶道,我接触茶也算有些年了吧,坦率的说我不知道茶道到底该如何定义。
茶室敞亮整洁,主人衣着茶服,风炉煮水,紫砂泡茶,一丝不苟,这是茶道。潮汕老街,三两老友一张小桌,一边嗑瓜子一边喝茶,聊天南地北看人来人往,这也是茶道。
茶可以养生,改变气质,平和心境,触及灵魂?我不反对,或许是我太肤浅,我一直认为,喝茶最初和最终最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品尝茶的本身。
不同人在茶路上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都不尽相同,但入门的思路应该大体如茶艺的定义一样。
入门的话,先学会如何泡茶和品茶吧,泡茶和品茶不分先后,是相辅相成的。
无论是与朋友喝茶还是泡茶给客人,茶师一定要喝自己的茶,不然是不敬。每一道茶的冲泡手法和浸泡时间的把握都是基于上一泡茶的滋味,不品自己泡的茶则是没有用心为他人呈现最好的茶滋味。
不会品茶,就不能把握好每一道茶的滋味。
不会泡茶,就不能品尝到一款茶的最好的味道。
花几千块在茶艺培训机构,一路从初级考到了高级茶艺师,满腹茶文化知识,却泡不好茶的人还真不在少数。
万丈高楼平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