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历史和起源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利用茶叶的国家。茶叶在我国对外的文化传播中,被其他国家所吸纳,其中日本的茶道和英国的红茶就是将中国茶叶本土化的最好的代表。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2020年联合国大会宣布,每年5月21日确定为“国际茶日”。以赞美茶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促进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茶史”的起源,到目前为止仍是众说纷纭,争议未定,大致说来,有先秦说、西汉说、三国说。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两晋北朝,最早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仕。唐代开元以后,中国的"茶道"大行,饮茶之风弥漫朝野,宋承唐代饮茶之风,日益普及。
中国茶史
神农时代:传说5000多年前,神农氏发现了茶的解毒作用,此后茶叶的药用和食用性一直为人类所利用。
神农氏,即炎帝,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在民间传说中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祖先。 相传他是人身牛首,三岁知稼穑,长成后,身高八尺七寸, 龙颜大唇。他发明了农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以功绩显赫,以火得王,故为炎帝,世号神农,被后世尊为农业之神。
神农氏又曾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找寻治病解毒良药,以救夭伤之命,后因误食“火焰子”肠断而死,他是传授人们以药治病的医学发明人,又被后世尊为医药之神。 《神农本草经》即是依托他的著作,这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药学著作,据后代考证这是部汉代的著作。
相传神农氏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人,《神农本草经》一书称:“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传说中神农氏为了给百姓治病,不惜亲身验证草木的药性,历尽艰险,遍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舌头麻木、头晕脑涨,正值生命垂危之际,一阵凉风吹过,带来清香缕缕,有几片鲜嫩的树叶冉冉落下,神农信手拾起,放入口中嚼而食之,顿觉神清气爽,浑身舒畅,诸毒豁然而解,就这样,神农发现了茶。 唐代茶圣陆羽《茶经》又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西周、东周:3000以前,开始人工栽培茶树,当菜食。
秦代:2300年以前,开始当茗饮,调煮,羹饮。并作药用。
汉代: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两晋北朝。若论其起源就要追溯到汉代,清代郝懿行在《证俗文》中指出:"茗饮之法,始见于汉末,而已萌芽于前汉。 (西汉)2000年以前,开始商业化,成都成为我国茶叶最早的集散中心。
(东汉)1500年左右,开始制作茶饼,以便运输。
植茶始祖 吴理真
吴理真,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种茶人,被茶业界认定为“植茶始祖”。
吴理真,号甘露道人。西汉人,居雅安,道家学派重要人物,先后主持蒙顶山各观院。吴理真被认为是中国乃至世界有明确文字记载最早的种茶人,世界上种植驯化茶叶的第一人。公元前153年间,他在蒙顶山(今四川省雅安境内)发现野生茶的药用功能,于是在蒙顶山五峰之间的一块凹地上,移植种下七株茶树。清代《名山县志》记载,这七株茶树“二千年不枯不长,其茶叶细而长,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蒙覆其上,凝结不散。”吴理真种植的七株茶树,被后人称作“仙茶”,被后人称为“种茶始祖”。
在中国古代的史籍中,也有不少涉及茶祖吴理真的相关记载,如宋代王象之《舆地记胜》:“西汉时,有僧自岭表来,以茶实植蒙山。”宋代孙渐《智炬寺留题》诗:“昔有汉道人,剃草初为祖。分来建溪芽,寸寸培新土。至今满蒙顶,品倍毛家谱。”
明代《杨慎记》“西汉理真,俗姓吴氏,修活民之行,种茶蒙顶……”
吴理真蒙顶种茶,至今尚存有蒙泉井、皇茶园、甘露石室等文物古迹。
五代时期一部著名的茶书——毛文锡《茶谱》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蜀之雅州有蒙山,山有五顶,有茶园,其中顶曰上清峰。昔有僧病冷且久。遇一老父,‘谓曰:蒙之中顶茶,尝以春分之先后,多构人力,俟雷之发声,并手采摘,三日而止。若获一两,以本处水煎服,即能祛宿病;二两,当眼前无疾;三两,固以换骨;四两,即为地仙矣。’是僧因之中顶,筑室以侯,及期获一两余。服未竟而病瘥。时至城市,人具其容貌,常若年三十余,眉发绿色,其后入青城访道,不知所终。”
《四川通志》卷四十记:“汉时名山县西十五里的蒙山甘露寺祖师吴理真,修活民之行,种茶蒙顶。”
吴理真没有给我们后人留下文字作品,但为我们留下了众口一词的茶园《皇茶园》,吴理真的茶园在唐代被列入皇茶管理园区的,呈长方形,长7米,宽5米,四周有石栏围护,栏高l.2米。正面有双扇石门,门上横额书“皇茶园”,两侧镌刻着“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对联,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正式命名,园内有仙茶七株,唐玄宗天宝元年(742),蒙顶茶开始入贡皇室,“皇茶园”从此名扬神州。
僮约[tóng yuē]
西汉 王褒 作《僮约》,记奴婢契约。后因以“僮约”泛称主奴契约或对奴仆的种种约束规定。
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王褒到“煎上”即渝上(今四川彭州市一带)时,遇见寡妇杨舍家发生主奴纠纷,他便为这家奴仆订立了一份契券,明确规定了奴仆必须从事的若干项劳役,以及若干项奴仆不准得到的生活待遇。
这是一篇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在《僮约》中有这样的记载:“脍鱼炮鳖,烹茶尽具”;“牵犬贩鹅,武阳买茶”。这是我国,也是全世界最早的关于饮茶、买茶和种茶的记载。由这一记载可以知道,四川地区是全世界最早种茶与饮茶的地区;武阳(今四川彭山)地区是当时茶叶主产区和著名的茶叶市场。
唐代:1200年以前,受唐代经济、文化的影响;陆羽《茶经》的倡导;僧道生活和茶为教事吸收的影响,气候条件也有利于茶业的发展。“茶”这个字,最早出现在唐朝。
陆羽的《茶经》就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茶经》非仅述茶,而是把诸家精华及诗人的气质和艺术思想渗透其中,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
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
在我国的封建社会里,研究经学典集被视为读书人的正途。像茶学、茶艺这类学问,都是些难入正统的“杂学”。陆羽与其他读书人一样,对于传统的中国儒家学说十分熟悉并悉心钻研,深有造诣。但他又不像一般文人被儒家学说所拘泥,陆羽融会贯通把把深刻的人生道理融入到茶这种植物中,从而创造了茶文化。陆羽所创造的一套茶学、茶艺、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经》在中国的茶文化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大唐是中华民族的鼎盛时期。随着唐帝国强大的国际影响和频繁的国际交往,中国的茶香、茶艺,远播海外。大唐皇帝在六迎佛骨时,曾将一套价值无与伦比的宫廷茶具,奉献给法门佛祖。这说明,唐代已是中国种茶、饮茶以及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无论是宫廷茶艺、宗教茶艺、文士茶艺和民间茶艺,不论在茶艺内涵的理解上还是在操作程序上都已趋于成熟,形成了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的饮茶之道。
唐朝茶文化的形成与当时的经济、文化发展相关。唐朝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
茶文化的形成还与当时佛教的发展,科学制度,诗风大盛,贡茶的兴起,禁酒等有关
茶始销边指销往边疆地区以及少数民族的茶叶,边销茶历史悠久,始于唐盛于明清,常有用边销茶与马匹交换之事,有“官茶”之称谓。
各民族所饮用的边销茶品种也不同。像云南的普洱多数都是销往西藏四川,湖南的茯砖、黑砖、花砖、米砖主要是供应到新疆、青海、甘肃、宁夏。
边销茶的主体是以紧压茶为主,紧压茶利于存放、运输。质性茎干较多,茶多糖及纤维含量高。
边销茶含多种人类必需的维生素和稀有元素,特别是茶碱的含量较高,对长期生活在牧区、高原、缺水、无蔬菜的以肉食为主的少数民族,可以去膻化食、补充水分和维生素等,茶渣也会用来喂牲畜。
煮茶法,是指茶入水烹煮而饮。直接将茶放在釜中熟煮,是中国唐代以前最普遍的饮茶法。其过程陆羽在《茶经》中已详加介绍。大体说,首先要将饼茶研碎待用。
然后开始煮水。以精选佳水置釜中,以炭火烧开。但不能全沸,加入茶末。茶与水交融,二沸时出现沫饽,沫为细小茶花,饽为大花,皆为茶之精华。此时将沫饽杓出,置熟盂之中,以备用。继续烧煮,茶与水进一步融合,波滚浪涌,称为三沸。此时将二沸时盛出之沫饽浇烹茶的水与茶,视人数多寡而严格量入。茶汤煮好,均匀的斟入各人碗中,包含雨露均施,同分甘苦之意。
煎茶法茶主要用饼茶,经炙烤、冷却后碾罗成末,初沸调盐,二沸投末,并加以环搅、三沸则止。头三碗是最适宜的,趁热饮茶,及时洁器。而煮茶法中茶投冷、热水皆可,需经较长时间的煮熬。煎茶法的主要程序有备器、备水、生火煮水、调盐、投末、育华、分茶、饮茶、洁器。
饮茶在盛唐时期出现了空前的盛况,王公朝士,无不饮者,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当时除了四川地区和江南地区茶风日盛外,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也是盛行饮茶,大凡交通沿线,随处都有茶摊、茶铺、不分道俗,投钱可饮,十分方便。江南各地的茶则源源北上,舟车相继,所在山积。不只江南和江北产茶,中原地区以至黄河之北也出产名茶了。
这时,有一位皇帝在大臣们的议论中,看到了茶已与盐、铁一样为百姓日常所需,有利可图,便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茶税征收。这位皇帝就是唐德宗李适。
唐德宗李适(742年-805年)是唐朝第十代皇帝。大历十四年(779)唐代宗李豫死,李适即位。在即位之初,唐德宗就颇思励精图治。当时安史之乱平定后不久,天下依然纷乱,朝廷势弱。为了改变这一局势,必须强兵强政,加强中央集权。唐德宗宣布废除租庸调制及一切苛杂,实行两税法,按户等征居人之税,按土地征田亩之税,每年夏秋两征。这一新税制适应了土地集中、贫富不均的情况,具有进步意义。
建中四年(783年),户部侍郎赵赞敏锐地看到,饮茶的风气已在百姓中普遍形成,便向德宗提议征收茶税,十税其一。德宗很快就采纳了这一建议,于这年开始对茶叶征税,由负责对盐铁征税的盐铁转运使主管茶务。当时除茶之外,还有漆、竹、木等也被列为征税对象。茶税之法从此被建立起来,以后历朝历代多有修订,逐渐完善。
宋代:1000年以前泡茶技艺的改进;水质的讲究;斗茶获得。 古时有云:茶兴于唐而盛于宋。没有哪个时代的人能够像宋人一样,将茶视为一种惬意的生活艺术,且连茶的存在方式,也不同样。《宋史·食货志》中记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
只是当时的散茶还藏于草长莺飞,直至朱元璋下旨:“罢造龙团”后,才成为主流,在此之前在此,片茶点茶的细腻,才是饮茶的主流
唐代人讲究煮茶,首先是要制作茶饼,当时已经细分为七道工序——采、蒸、捣、拍、焙、穿、封。具体的做法是:采摘新鲜的茶叶,放入甑釜中蒸,然后把蒸过的茶叶用杵臼捣碎,再把它拍制成团饼,以炭火焙干后,用竹篾穿起来封存。
到了宋代,茶道的艺术化就更臻巅峰了,发展出了高技术含量的点茶法。虽然还是团饼茶,还要烤软、碾碎、筛过,但点茶时不用釜了,而是用银瓶或瓷瓶来煮水,茶放在黑釉盏中,水煮好后,通过瓶子点到盏中,同时另一只手用茶筅不停地进行搅拌。按照宋徽宗《大观茶论》中记载,点茶注水的次数要达到六至七次,每一次注水的量、角度、方向都有不同要求。煮水的过程也讲究三沸,但因为瓶口很小,看不到气泡,只能凭其声音来辨别,所以一沸为“砌虫万蝉”,听起来好像墙角的虫儿叫、树上的蝉儿鸣;二沸为“千车捆载”,好像很多车子拉著重物驶过来了;三沸为“松风涧水”,好像风儿吹过松林,山涧流水潺潺。
《大观茶论》原名《茶论》,为宋徽宗赵佶所著的关于茶的专论,因成书于大观元年(1107),故后人称之为《大观茶论》。
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我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也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龙团凤饼即龙凤团茶。
“龙凤团茶”是北宋的贡茶。在北宋初期的太平兴国三年(978),宋太宗遣使至建安北苑(今福建省建瓯市东峰镇),监督制造一种皇家专用的茶,因茶饼上印有龙凤形的纹饰,就叫“龙凤团茶”。
龙团凤饼是采用福建北苑产的鲜嫩茶芽精制压印而成,因茶饼表面在上印有凹凸龙或凤的图形纹饰而得名,有些茶饼表面的还用纯金镂刻金花点缀,华美之极。“龙凤团茶”以制作工艺精湛著称,它是宋代的御茶,宋人称其为官焙、龙焙。
到了宋代,中国的茶道发生了变化,点茶法成为时尚。和唐代的煎茶法不同,点茶法是将茶叶末放在茶碗里,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时用茶筅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为了给客人献上一碗美味可口的茶,水温的调节非常重要。为此,在点茶过程中,如何调整炭火也就变得很重要,调炭时,有“三炭”之说,即底火,初炭(第一次添炭)、后炭(第二次亦即最后一次添炭)。
宋代是极讲究茶道的时代,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无不好此。宋徽宗赵佶撰《大观茶论》,蔡襄撰《茶录》,黄儒撰《品茶要录》,一些文人雅士更流行斗茶的生活情趣,宋代斗茶之风极盛。斗茶品以茶“新”为贵,斗茶用水以“活”为上。一斗汤色,二斗水痕。首先看茶汤色泽是否鲜白,纯白者为胜,青白、灰白、黄白为负。汤色能反映茶的采制技艺,茶汤纯白,表明采茶肥嫩,制作恰到好处;色偏青,说明蒸茶火候不足;色泛灰,说明蒸茶火候已过;色泛黄,说明采制不及时;色泛红,说明烘焙过了火候。其次看汤花持续时间长短。宋代主要饮用团饼茶,调制时先将茶饼烤炙碾细,然后烧水煎煮。如果研碾细腻,点茶、点汤、击拂都恰到好处,汤花就匀细,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这种最佳效果名曰“咬盏”。
点茶、点汤,指茶、汤的调制,即茶汤煎煮沏泡技艺。点汤的同时,用茶筅旋转击打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称为击拂。反之,若汤花不能咬盏,而是很快散开,汤与盏相接的地方立即露出“水痕”,这就输定了。水痕出现的早晚,是茶汤优劣的依据。斗茶以水痕晚出为胜,早出为负
元代:700年以前,制作散茶,重炒略蒸。
无论唐宋哪种方式,都和我们今天饮茶的方式大不相同。其中最大的区别不在于喝茶方式,而在于茶饼。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从推崇饼茶变成喜爱散茶?
是饮茶文化盛行的唐代?
还是繁华昌盛的的宋代?
都不是,正确的答案是明代。
其中起到主要推动作用的人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在朱元璋做皇帝之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是团茶,也就是茶饼。
茶在元明之前,基本都是制成茶饼以便运输。
明成祖朱元璋十分看不惯人们耗费太多的人力物力制作团饼茶,以宋朝延续下来的斗茶为乐的奢侈生活更是惹得他十分讨厌。
因此,成为皇帝之后,朱元璋没多久就对制茶做出了改革。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以减轻茶户劳役为由,下诏令:
“岁贡上供茶,罢造龙团,听茶户惟采芽茶以进。”
这里所说的“芽茶”,就是宋、元时期已有的“散茶”“草茶”。这种曾经不入品号、制作简易的散茶,曾是民间百姓日常的饮用茶,而明太祖下诏贡茶也按此制作。
朱元璋的散茶之风,真正意义上将茶叶推广到了各个阶层,饼茶从此也不再是上流社会的宠儿。
朱元璋的禁令一出,人们喝茶的方式的确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从此散茶崛起,成为主流。
清代:300年以前,中国茶风靡世界,独步世界茶市,当时出口茶叶的只有中国,工艺以烘青和炒青为主,制作了乌龙茶、红茶、黑茶、花茶、绿茶、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