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思源,施州茶史文化长廊带你领略恩施茶史的千年风采!
施州茶发乎神农,闻于周朝,兴于唐宋,展于明清,盛于当代。
恩施州是我国茶树原产地和万里茶路源头之一,是距今8000年的楠木园文化遗址出土的陶釜茶具发现地,是距今5000年的上古神农氏发现荼、桐君采药传说流传地;是以“煮茶羹饮”为特征的原始茶遗风“擂茶”、“油茶汤”、“罐罐茶”传播地,是距今4000年人工栽培植茶地,是距今3000年饼茶制作地,是距今2000年贡茶地,是距今1000年我国三大红茶之一“宜红茶”的核心产地,是“恩施玉露”的发源地,是中华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自三国以后后,施州茶文化绵延不绝,不断向前发展,并在不同时期都有可圈可点的亮点和特色。清明亮丽的茶文化之河,始终与施州历史文化之河并驾齐驱,与中华茶文化之河,与中华文明之洪流相伴随而滔滔向前,流播不息。
施州在巴蜀茶叶兴起和东传的先秦到汉魏时期,就开始有文献记载、史迹遗存以及地方民间传说为证的茶叶规模种植生产。据记载,新石器时代神农氏在施州境北发现荼,至于周朝施州巴人人开始人工种植茶树,从汉代出现巴地真茗茶,唐朝出现施州方茶。到了宋朝,施州茶叶进一步发展,在寺庙或部分农家陆续种茶制茶,并能对茶叶品质作鉴别、评价和比较,出现了施州八香茶。明清时期,是施州茶叶较快发展的重要时期,先后出现施州茶、建始茶、真香茶,容美茶,雾洞茶,伍家台茶,玉绿茶,茶叶贸易进一步扩大及红茶技术进一步改进。民国时期,由于连年战乱,施州茶叶生产曾一度受到严重破坏,但任然作为战时后方茶主要供应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施州茶叶经历了复苏、复兴二个阶段,特别是1978年以后,在改革开放和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全面推进茶业产业化进程,施州茶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兴局面。
施州茶概述之发展历程简要
公元前2070年 神农氏在施州境北发现荼
公元前1600年 施州境发现最早的园植茶
公元前1046年 施州境出现最早的贡茶
公元前206年 施州境出现最早的历史名茶
公元8年 施州境巴东真茶出现
589年 恩施州出现最早的茶诗歌
745年 恩施州出现最早的制茶技艺
856年 茶圣陆羽到恩施州境访茶
857年 施州方茶出现
960年 施州成为唐朝的贡茶区
976年 施州境出现土贡白茶
981年 寇准在巴东劝农广植茶
1059年 最早的施州茶品牌施州八香出现
1177年 范成大在施州境写下《竹枝歌》
1511年 出现产茶额记载 建始产茶一千九百一十斤七两
1530年 忠路贡茶出现
1591年 施州茶,建始茶,巴东真茶列为名茶录
1680 年 恩施玉绿被征为官衙礼品。
1743年 施州境部分县实施茶引
1784年 宣恩出现御笔皇恩宠赐
1854年 广商林宸来鹤峰采办红茶设茶庄
1855年 容美贡茶出现,鹤峰始设茶栈
1876年 宣恩庆阳坝开始仿制玉露
1935年 湖北省七区专员公署在五峰山成立茶叶改良委员会谋划改良茶叶生产
1938年 恩施“玉绿”正式改为“恩施玉露”
1938年 中国茶叶公司在恩施设立“湖北办事处”
1939年 恩施实验茶厂在五峰山设立
1944年 施州境茶厂全部停机
1945年 湖北民生茶叶公司在施州建立
1948年 施州史上第一个“国”字号茶厂“中华民国芭蕉茶厂”成立
1951年 施州首创红茶冷发酵工艺形成
1953年 恩施县人民政府发布《加速茶叶生产的布告》
1954年 施州境开始示范推广等高条植茶园
1955年 施州境茶叶加工厂由个体经营改为集体所有制经营
1957 湖北省第一座红茶初、精制一体茶厂在芭蕉投产
1970年 施州境引进新品种推广等高条植园
1975年 施州境引进矮化密植速成茶园丰产栽培技术
1985年 施州境开始开始推广无性系良种建园技术
1994年 国家批准“湖北省恩施州农业综合富硒茶开发项目”
1997年 州政府将茶叶列入七大主导产业之一
2004年 州农科院组建茶叶研究所
2005年 恩施州茶叶协会成立
2006年 施州首个茶叶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恩施玉露》实施
2009年 州委、州政府把茶叶作为六大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培植
2013年 《 恩施州茶叶发展规划》发布
2013年 《关于推进全州茶叶产业化建设的意见》出台
2013年 《恩施州茶叶产业双百工程建设规划》出台
2014年 恩施州被农业部划入长江上中游特色绿茶和出口绿茶优势区
2014年 《恩施州茶叶生产全域绿色化实施方案》出台
2014年 恩施玉露制作技艺列入国务院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传
2016年 州人民政府与中国茶叶研究所签订战略协作框架协议 2017年 “恩施硒茶”被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世界富硒养生茶”
2017年 2017国际茶业大会在恩施召开
2018年 恩施州获得国家有机农产品基地认证
2018年 恩施玉露和利川红作为习近平主席与印度总理莫迪东湖会晤外交茶叙用品
施州茶概述之发展历史摘录
远古至三国时期(公元前2070-公元280年)
茶是双子叶植物,据研究,茶树形成于晚第三纪至第四纪更新世之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史学界、茶学界一致认为我国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是从神农时代开始,神农时代距今大约有5000-6000年,相传神农为了掌握草药的特性,在施州境北尝遍百草,一日之内竟七十二次中毒,最后偶然尝到了茶树的叶子,毒方解去。这是如今有关前人对茶的认识的最早的描述与记载。古施州是神农氏的活动中心,至今仍流传有神龙活动的故事和众多古迹。汉代,巴蜀地区饮茶已十分普遍,制茶工艺开始提升,茶在流通中开始成为商品。施州饼状出现。就是将老叶和米粥一起搅和捣成茶饼。施州境的咸丰、宣恩、巴东等土家族聚居之地,在煮饮之前用油炸茶叶、苞谷子、豆腐干、花生、芝麻等先将茶饼,并辅以葱、姜、蒜、桔皮等等调料,形成了古代巴人油茶汤,主要用于解决温饱。
文献记载:
1、《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2、《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丹漆茶蜜,皆纳贡之。”其果实之珍者... ...圆有芳蒻、香茗。’
3、《桐君采药录》“又巴东别有真茗茶,煎饮令人不眠”,”
4、《广雅》荆、巴间采叶做饼,成,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灸,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烧覆之,用葱,姜,桔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茶的发现-含嚼吸汁-生煮羹饮
两晋至南北朝时期(公元265年-581年)
两晋之际,施州茶业生产,在前朝的基础上,更有所发展。施州境所茶有“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武陵七县通产茶,最好”的赞誉。当时的武陵七县的管辖范围包括清江以南地区,虽不能涵盖恩施全境,但有恩施的一部分。“姜桂茶荈出巴蜀”。此时的施州境南边为蜀地,北边为巴地,自然也是“姜桂茶荈”的出产之地。郭璞在三峡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尔雅》注。到西晋、南北朝人们则以茶养廉,对抗当时的奢靡之风,这里最出名的就是东晋陆纳以茶待客的故事。
文献记载:
1、《荆州土地记》:“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
2、孙楚《出歌》“姜桂茶荈出巴蜀,椒桔木兰出高山。”
3、郭璞《尔雅注》:今呼早取为荼,晚取为茗,或一曰荈,蜀人名之苦荼。
4、祖冲之《述异记》“巴东有真茗,其花白色如蔷薇,煎服,令人不眠,能诵无忘。
进入烹煮饮用-以茶品尝-以茶伴果而饮-茶宴-茶粥
隋唐至五代十国时期(公元581年-979年)
随着茶业的发展和茶叶产量的增加,茶不再是少数人所享用的珍品,上至皇宫显贵下至僧侣道士、文人雅士、黎民百姓,几乎所有人都饮茶,茶叶成为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物品。陆羽到施州境巴山访茶,民间有茶亭、茶棚、茶楼、茶肆普遍。人们待客以茶蔚然成风,并出现一种新的宴请形式茶宴。文人从好饮喜赏进而深入观察研究,总结种茶和制茶经验、品茗技艺的作品相继问世,从两都到荆州至重庆,家家户户饮茶。由于社会对茶叶需求量的增加,茶价不断上涨,农民见利乐趋,促进了茶业生产的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社会分工的专业化,植茶面积的扩大,制茶技术水平的提高,有不少名茶脱颖而出。李肇《唐国史补》载:“峡州有碧涧、明月、芳蕊、茱萸。江陵有南木,圻州有圻门团黄”。唐朝人杨晔在《膳夫经》是对介绍食物的专著,其中有“施州方茶”的记载,说明恩施茶在当时还是有其地位的。 公元780年,陆羽《茶经》问世。其中,对巴山峡川的大茶树、茶叶采摘方法、茶穿、茶叶制造和茶叶煮饮等,都有记载。茶税,是唐两朝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之一。是我国八大茶区。今施州境更是气候温暖湿润特别适宜茶叶的生长。是唐代陆羽《茶经》所划分的八大茶区中的山南、江南、黔中三个产区的交叉地。
五代之世,故《元和志》、《唐书·地理志》,皆言圻州圻春郡土贡茶,黄州齐安郡贡松萝茶,归州土贡白茶。由此可见,当时出茶之饶。
文献记载:
1、《茶经》(一之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茶经》(二之具)“巴川峡山纫谷皮为之。峡中以一百二十斤为上,八十斤为中穿,五十斤为小穿.”《茶经》(七之饮)“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间,以为比屋之饮。”
2、《旧唐书》:“贞元九年正月,乃复税。在产茶州县和茶山,十分取一”
3、杨晔《膳夫经手录》“江陵北木茶,凡下,施州方茶、苦硬,以上二处,悉皆味短而韵卑”。
4、贯休在《送张拾遗赴施州司户》“好音如耳应非久,三峡闻猿莫回首。且啜千年羹,醉巴酒。”
5、《新唐书地理志》“归州巴东郡土贡茶、葛、蜜、蜡”
宋至金元时期(960-1368)
宋代是施州茶叶发展较快、茶文化繁荣活跃的时期,茶区范围扩大,山区普遍植茶,施州茶遂日渐闻名。宋元之际,施州境成为禅僧建寺观和茶文化的场所。其时茶叶不仅是宋代施州境农业生产的主要内容,而且还是主要商品之一。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宋代饮茶习俗先于士大夫阶层盛行,以后则向民间普及。其时饮茶的方式,已由此前的饼茶煮饮,渐兴用蒸青法、炒青法制作散茶,推行简便易行的撮泡法饮茶。施州茶和诗文相结合,斗茶兴起,反映宋代施州茶文化已达到一定水平。
文献记载:
1、《太平寰宇记》“归州巴东、秭归土产白茶。”
2、黄庭坚《答从圣使君》“今往黔州都濡月兔两饼,施州八香六饼试将焙尝。”
3、《山谷年谱》 “施州太守张询仲谋与之有三十年之旧,其人学识吏能皆不在人下,今年告以作茶法遂能如此茶,质本不及黔中但汤火得所耳庭坚再拜”
4、寇准《秋晚闲书》“厌读群书寻野径,闲收落叶煮山茶。”
5、《图经本草》“巴山峡川茶树有两人合抱者,所产乃野生之茶,与他处园户种植各殊。巴东真香茗所产乃是茶之野生者。野生之茶,无人功为之,焙制则佳者自鲜。”
6、陆游《巴东闲中偶题》“楚泽巴山岁岁忙,今年睡足向禅房。只知闲味如茶永,不放羁愁似草长”
7、《农书》“采讫,以甑微蒸,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
8、《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二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蒸造,实卷模中串之。唯建(州)、剑(南剑州)则既蒸而研编竹为格,置焙室中,最为精极,他处不能造。”
明朝时期(1368-1644)
明季,政府对茶业生产十分重视。施州境从深山到山地丘陵,遍植茶叶,名茶迭出。史载明代名茶计97目,其中有施州茶、建始茶、巴东真茶。茶品有探春,先春,次春,又有八香、研膏二品。”建始产茶,明·正德六年(1511年),“产茶一千九百一十斤七两。”“四川之茶自巫山建始等处买者。卖于黎雅乌思藏地方。”利川县忠路雾洞坡,土人遍种茶树,经久耐泡,清香持久,谓之雾洞茶。这是施州境关于茶最多记载的朝代。在制茶上,朱元璋废团茶改散茶,施州茶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期。饮茶器具,在宋朝时一直推崇的建盏,后来推荐为白瓷茶具。
文献记载:
1、《湖广图经志书・施州卫》“土产:茶。品有探春,先春,次春,又有八香、研膏二品。”
2、《茶谱》“渠江有薄片,巴东有真香.......其名皆著”
3、《本草纲目》“又巴东县有真茶,火煏作卷结为饮,亦令人不眠俗中多煮檀叶及大皂李叶作茶饮并冷”
4、田九龄《茶墅》“年时落拓苦飘零,沦茗闲翻陆羽经。霞外独尝忘世味,丛中深构避喧亭。旗枪布处枝枝翠,雀舌含时叶叶青。”
5、《事物绀珠》记载:“茶类今茶名97目,......蒲圻茶、折茶,荆州茶、施州茶、建始茶、巴东真茶、”。
6、《皇明经世文编》“四川之茶自巫山建始等处买者。卖于黎雅乌思藏地方。”
7、《明一統志》 卷七十“茶,開縣、建始,縣俱出”。
清朝时期(1616-1911)
清代的施州茶业几度兴废,虽历经艰辛却有所建树。清初顺治期间十余年战乱,致使人口大减,农业备受摧残,茶叶“荒为榛莽”。康熙年间,恩施一带招抚人丁,恢复生产,茶园逐渐垦复。制茶技术亦有改进,创制出一批名茶,其中“玉绿”成为恩施绿茶的金子招牌。恩施茶叶生产自此才开始由“产茶”演变为“产名茶”,进而成为湖北最有特色也最有地位的茶叶产区。嘉庆之后,茶叶国际市场扩大,施州始产红茶,经宜昌转运汉口输出,欧美商人誉为高品,由是远客鳞集,商贾列市,为晚清茶叶生产鼎盛时期,恩施、宜昌和湖南石门、桑植、慈利等地的红茶被命名为“宜红茶”名扬海外,为全国三大红茶品牌之一。到清同治年间,施州境茶叶成为重要的土特产种类,是发家致富的产业。光绪十六年(1890)后,我国红茶出口转滞。施州茶叶却因历史上以绿茶为主,茶叶加工及时调整到绿茶为主的模式,并在鄂北、豫西占领内销市场,茶叶生产逆势而上,呈迅速增长
1、《大清一统志》“茶、椒,施州卫境倶出。”
2、《施南府志》“产茶,而民拙于焙,香者绝少”。“高炳之于鹤峰设栈专门经营茶叶,远客鳞集。”
3、《鹤峰县志》“邑自丙子年广商林紫宸来州采办红茶。泰和合、谦慎安两号设庄本城五里坪,办运红茶载至汉口兑易,洋人称为高品。”
4、《鹤峰州志》“土输茶作贡,农挽草分庄”。
5、《利川县志》“当地土人遍种其茶,其芽叶清香坚实,经久耐泡,迥异他处,亦地气然也 ”“茶产县西南乌洞、东南毛坝者良。”
5、《咸丰县志》“油茶:腐干截颗,细茗、阴米各用膏55煎,水煮。燥湿得宜,人或以之享客或以自奉,间有日不再食,则昏愦者。”物产“茶谷雨前采取其味香美”
6、《来凤县志》卷二十八《风俗志》:“土人以油炸黄豆、包谷、米花、豆腐、芝麻、绿焦诸物,取水和油,煮茶叶作汤泡之,饷客以敬,名曰‘油茶’。”
7、《钦定大清典事例》记载:湖北额行茶248引。。。。建始县给商行销18引。
8、宣恩李家河禁碑言“只准种桐子和茶,以资生活”“寒露茶籽,如有违节先捡者,照碑作罚”
9、《宣恩县民族志》“清乾隆年间,宣恩伍家台伍昌成加工茶叶碧翠银毫,献宫廷御案得宠,赐匾《皇恩宠锡》。”
10、《宋会要辑稿》“产茶额,归州秭归、巴东、兴山四万八千五百斤。
11、顾彩《容美记游》中记:诸山产茶利最薄,统名峒茶。上品者,每斤钱一贯。中品者,楚省之所通用,亦曰湘潭茶,故茶客来往无虚日。
12、《商盘下车兼间即景成咏):官符商引到山家,绿雪纷纷乍吐茶。莫怪采茶时节好,火前茶胜雨前茶。
13、《桃花扇》“从今水乳神交切,只乞容阳数饼茶。”
14、《威尔逊植物志》“湖北巴东发现原始尖叶山茶”。
民国时期(1912-1948)
民国初期,出口茶叶增加,茶叶产销两旺,红茶外销,绿茶内销的产业格局对茶叶产业发展非常有利。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红茶外销受到影响,茶叶市场逐渐萧条,施州境红茶区则改制内销绿茶,后因鸦片泛滥,茶价日落,加之茶商中间盘剥,茶农毁茶种粮或任其荒芜,至民国21年恩施、巴东、建始、利川、咸丰五县产茶4400 担。抗战时期施州的茶叶既是战略物资(平价物品供应处),又有国企(中茶公司)经营,还是产学研基地(省农改所)。此时施州在茶界地位特殊,成为全国茶叶技术中心,一大批国家级茶叶大师在此从事茶叶生产、加工、科研和技术培训,恩施实验茶厂还是全国茶叶教学实习基地,恩施在茶界的地位达到顶峰。茶叶超常规发展,城郊、芭蕉及其周边面积迅速扩大,茶叶生产空前繁荣。抗战胜利后不久,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物价飞涨,茶农不堪重负,忍痛毁茶改种,未毁茶园也大都荒废。至1949 年全州仅剩衰败茶园0.8万亩,产量300担,茶叶已不成产业。
文献记载:
1、《湖北茶叶贸易志》“民国时期,恩施一带的白茶大量销往鄂北一带。”
2、1917年,鹤峰容美镇人张佐臣在鹤峰开设“张永顺记”红茶号,年购销红茶15万斤。
3、1919年,施州茶产量11470担,其中恩施3600担,鹤峰2000担建始1800担,巴东1600担,利川1580担,宣恩1050担,来风740担,咸丰700担。
4、1935 年,湖北省七区专员公署在五峰山成立茶叶改良委员会谋划改良茶叶生产;
5、1936年,第七区农场在恩施成立并修筑茶室,改良制茶法,色香味及卫生状况均比土法制茶有明显改进。
6、《湖北茶叶贸易志》记:民国时期,恩施一带的“白茶”大量销往鄂北一带。
7、1938年,湖北省管茶官杨润之带领杨义茂等,将茶厂迁到恩施城东五峰山,改茶名玉绿为“恩施玉露”。
8、1938年,湖北省国民政府迁入恩施,将恩施列为后方茶叶供应基地,中国茶叶公司在恩施设立“湖北办事处”,采用机械制茶,为恩施州使用机械制茶的开端。
9、1939年,省农改所组织贷款培训茶农、繁殖茶苗,在恩施、鹤峰、利川、建始、巴东、咸丰建立模范茶园,扩大茶园种植。
10、1942年,恩施八县茶叶总面积6.67万亩,总产量33890担,引起国内茶叶界关注。
11、1945年,恩施组建“湖北省民生茶叶公司”。
12、1945年,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施兆鹏先生挥毫题词“恩施玉露,茶中极品”。
13、1948年,芭蕉茶厂改为“中华民国芭蕉茶厂”,是恩施第一个“国”字号茶厂。
新中国成立初期 (1949-1965)
上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初建,百废待兴。茶叶是中苏贸易重要的创汇物资,关系重大,茶叶由普通农产品调整为计划管控物资,经营主体也随着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发生变化。在种植上开始垦复荒芜茶园,推广等高条植茶园,并对地方茶叶种的大叶、园青、红罗茶、柳叶茶、大叶苔子茶、小叶子茶7个与引进品种安化大叶、安化小叶、武夷兼莉花7个一同品比试验。在制茶技术上学习苏联红茶加工技术,改熟发酵为冷发酵,推广铁质揉茶机,恩施芭蕉成功试制高级红碎茶,经著名茶叶专家冯绍裘教授鉴定,其内质、外形均接近世界红碎茶最好的印度和锡兰产品,列为全国6个红碎茶生产重点产区,并建成全省首座宜红茶精制茶厂(恩施茶厂)。在政策上,恩施政府首次颁布《加速茶叶生产的布告》,并拔补茶叶采制优待粮和发放茶叶货款,实行统购统销,归口供销合作社统统一经营。茶叶加工厂由个体经营改为集体所有制经营。
文献记载:
1950年,中国茶叶公司派员来恩施发放贷款,用于茶园冬耕施肥和垦复荒芜茶园。
1951年1月1日,中国茶叶公司司湖北省公司恩施支公司成立,下设芭蕉办事处、建始办事处和巴东转运站。
1951年学习苏联红茶加工技术,改熟发酵为冷发酵,在中茶公司冯绍裘的指导下,初步形成较为成熟的技术工艺;
1953年,地委、专组织发放茶叶专项货款,提高茶叶收购价格,鼓励农民垦复老茶园、营造新茶园。
1953年开始推广铁质揉茶机,建始县列为改制红茶重点县,随后宣恩、咸丰、巴东、利川等县亦由生产绿茶转为生产红茶。
1953年,恩施县人民政府发布《加速茶叶生产的布告》,提出“保护茶园、注意选种、锄草、施肥和加加强领导”等措施。
1954年,征集地方茶叶种大叶、园青、红罗茶、柳叶茶、大叶苔子茶、小叶子茶7个,引进品种安化大叶、安化小叶、武夷兼莉花7个,一同品比试验,开始示范推广等高条植茶园。
1955年,专县农商部门组织联合工作组,以建始为重点进行茶叶改制工作,随后扩大到宜恩、威丰、利川等县。茶叶加工厂由个体经营改为集体所有制经营。
1956年,由湖北省人民政府拨款修建国营芭蕉茶厂,这是湖北省第一座红茶初、精制一体的省管茶厂。
1957年推行工具改革,全区创制木质、铁质茶机500余部
1958年,恩施芭蕉成功试制高级红碎茶,经著名茶叶专家冯绍裘教授鉴定,其内质、外形均接近世界红碎茶最好的印度和锡兰产品,列为全国6个红碎茶生产重点产区,并建成全省首座宜红茶精制茶厂(恩施茶厂)。
1958年,推广安化大叶、安化小叶、武夷兼莉花,随后又陆续引进迎春、黄芽早,渐农21号、福大白茶种植。
1958年恩茶麻公司建成全省首家宜红茶精制茶厂,年加工能力为3万担。
1960年5月1日,全区首座机械化红茶精制厂在峰建成并正式投入生产,日产精制红茶750公斤。
1960年,商业部、对外贸易部联合调查组11人对恩施地区及恩施县茶叶生产加工进行了为半个月的考察,恩施玉露由“中茶”公司外销。
1962年,茶叶归口外贸经营,先后成立湖北省茶叶出口公司恩施支公司、湖北省茶叶出口公司恩施茶厂、芭蕉茶厂、建始县茶叶公司、鹤峰峰县茶叶公司。支公司在巴东设转运站;其他地区茶叶委托供销社代购。
1962年,专署对茶区减免征购任务,实行销售奖励,拨出专项资金投入茶园管理,置制茶设备,茶叶生产得到恢复,
1964年,专署农业局,茶叶公司在宣恩召开现场会,推广宣恩县建成干燥室制茶方法。
十年文革期间(1965-1976)
六十年代是恩施州茶叶生产的徘徊期,受三年自然灾害影响,面积下降,茶叶产量虽然持续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七十年代在毛泽东主席“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影响下,茶叶基地建设掀起高潮,各地纷纷将荒山荒坡建成茶园,但这一时期重建设轻管理现象普遍,茶园荒芜严重,效益低下,在计划体制下按步就班,社队的集中生产方式使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制约,茶叶产业相对于粮食生产地位低下,新增的茶园大多没有经济效益。
1965年,恩施玉露跻身“中国十大名茶”。
1970年,先后引进福云6号、精叶齐、龙井43号、香波绿等品种推广。
1972年,杨胜伟将恩施玉露民间零散的制造方法,整理成文,确立了理论体系,制定出了操作技术规程。
1975年,从贵州湄潭茶科所引进矮化密植速成茶园丰产栽培技术,即造园前抽槽换土,或全园深,重施底配,条播茶种。
1976年,地革委把茶叶列为发展多种经济的重点,提出在5年内建成10个万亩茶叶基地。
1977年,推广杀青机,大面积推广密植速成茶园。
1979年,恩施玉露被编入全国大专院校茶学专业通用教材《制茶学》。
1979年,恩施地区开展茶评比活动及恩施地区茶树品种资源普查。
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 1980-1999)
随着联产承包,开放搞活和统购统销政策的取消,茶叶种植由集体生产变为分户生产,种植面积因农民对粮食的喜好而出现下滑,劣质茶园被淘汰,茶叶效益增加,茶叶生产回归理性。茶叶由计划物资变为自由经营,茶叶加工以乡镇企业和集体企业为主体,茶叶加工机械使用量增长,名优茶生产开始推广,茶叶产品质量提高,品类增多。产品对市场的适应性增强,茶叶消费呈现购销两旺。九十年代,茶园面积处于历史高位,无性系良种茶引进大获成功,茶叶种植效益大增,芭蕉因无性系良种茶种植成功成为全市茶叶生产的黑马冲出,良种茶园面积迅速扩大,高产高效典型不断涌现,耕地栽种无性系良种茶被称为“芭蕉经验”推广。茶叶加工由集体为主向个体私营为主,大批个体茶叶加工厂出现,恩施最大的茶厂改制。茶叶加工的所有制性质发生根本转变,茶叶加工由“官”转“民”。加工茶类由以红茶为主转为以绿茶为主,名优茶成为茶叶加工和茶农增收的亮点。茶农分级采摘,加工厂分级收购,提高了鲜叶价格,茶农收入大幅提高。加工厂名优茶比重不断提高,特别是名优茶加工机械的推广应用使名优茶加工得到普及,茶叶加工厂的效益也得到提高,加工厂得到发展壮大,茶叶主产区的加工能力与鲜叶产量基本匹配。茶农探索高产、高效,加工厂探索优质、高效,政府探索高产、优质、高效,无性系良种茶种植和名优茶加工在探索中脱颖而出,成为茶叶产业的亮点。
文献记载:
1980年,地区特产局局建立茶叶鉴评制度,每年请专家举行一次,密码审评,鄂西宜红、恩施玉露、鹤峰容美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名茶,还创制出宣恩“伍家台茶”、“鹤峰绿茶”,利川“雾洞茶”、恩施“花枝茶”、来凤“白岩毛峰”、巴东“炒青1号”等省优质茶
1982年,朱自振出版的《茶的起源时间和地区》“我国茶发端于鄂西,正式形成和兴起于史前巴蜀。”
1982年,地委、行署主持在鹤峰召开县委书记、县长会议,推广密植速成丰产栽培技术。
1983年,陈光兴制作的恩施玉露被湖北省茶叶学会评为“湖北省绿茶第一名”,获金奖。
1985年,恩施州开始建设茶叶、烟叶、柑橘、黄连、苎麻五大商品生产基地,开始推广无性系良种建园技术。
1988年,恩施玉露被编入《中中国茶史散论》(庄晚芳著)。
198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虞福莲、许宁为首的神农架及三峡地区茶树种质资源考察队一行到巴东考察,对巴东茶的气象要素指标、茶树主要特征、制茶品质与生化成份做了首次科学论证。
1990年,开始重点建设以鹤峰县走马镇、恩施市的芭蕉、利川市的毛坝等17个重点茶叶区镇。
1992年7月1日,于若木到恩施查询恩施硒资本开辟利用情形,并到会“恩施硒资本开辟利用名目鉴定会”,建议开发以茶叶为添加剂的硒食品。
1994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批准立项实施“湖北省恩施州农业综合富硒茶开发项目”,促进了恩施州茶叶支柱产业建设。
1995年,日本茶学博士清水康夫曾几次到恩施市考察玉露茶的生产技术并题词:“恩施玉露,温故知新”。
1997年,州政府将茶叶列入农业产业化经营七大主导产业之一来建设,1998年完全杜绝种子直播建园。
1999年,出台了《恩施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州茶叶产业化建设的意见》,确定以建造无性系良种茶园为中心,建设设备齐全,机械先进,工艺精湛的加工企业,开发精品名牌,实施批量生产。
新世纪前十年( 2000-2009)
二十一世纪是恩施茶业空前繁荣的时期,面积、产量均逐年上升,再无向下波动现象。茶园面积逐年增加,无性系良种茶迅猛发展,全市无性系良种茶种植掀起高潮,年增茶园面积以万亩计,茶叶已成为全州的热门产业,更是恩施州的第一大农业支柱产业。这一时期的茶叶加工多样化,以绿茶为主,红茶、乌龙茶、黑茶为辅的一主三辅格局初步形成;茶叶市场建设取得成效,形成市内市外市场;品牌建设取得成效,恩施玉露、恩施富硒茶,伍家台贡茶分别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政府和企业共同打造公共品牌,“恩施玉露”被省农业厅认定为“湖北第一历史名茶”,同时企业也注册商标,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共同打造;地方茶树资源保护工作启动,对古茶树、老茶园、特殊单株进行保护利用。恩施州茶业地位提升,各县市先后获得“湖北省茶叶大县”、“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
文献记载:
2003年4月23日,中国茶叶学会、恩施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首届中国硒都·芭蕉茶文化节。
2003年4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博士生导师陈宗懋为芭蕉乡题写了“富硒茶之乡芭蕉侗族乡”,并进行了《富硒茶和人体健康》的学术讲座;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博士生导师、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施兆鹏应邀出席并题写了“恩施玉露 茶中极品”。
2003年,湖北省茶叶学会授予恩施市“全省无性系良种茶园第一市”称号。
2004年在州农科院组建了茶叶研究所,
2005年4月13日恩施州茶叶协会成立
2006年6月28日,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湖北省地方标准・DB42351-2006《地理标志产品恩施玉露》(2006年7月28日实施)。
2006年引进乌龙茶品种黄观音在芭蕉二台坪试种,是乌龙茶加工的前奏。
2007年4月21日,《恩施玉露新工艺新技术研究》课题,被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审定为“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
2008年1月,《恩施玉露新工艺新技术研究》课题成果,获恩施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08年,恩施玉露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和湖北省农业厅等专家组认定为“湖北第一历史名茶”。
2009年州委、州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农业板块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进万亩乡镇千亩村建设,并把茶叶作为六大特色农业主导产业之一来培植。
2009年,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茶桑研究所茶叶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龚自明,到巴东调研,品味巴东茶后,他用色绿、香高、味醇、耐泡来概括巴东茶的品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010-2019)
自2013年州委六届五次全会将茶产业纳入全州重点建设的七大产业链之列后,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按照“品牌引领、抱团发展”的建设思路,以延伸产业链、拓展空间链、提升价值链为核心,着力公用品牌打造,加强企业培植,狠抓标准化生产,力推产业融合发展,全州茶产业实现了健康发展、跨越发展。近五年来,州委、州政府立足天然硒资源优势,成功打造了摄八百里清江之灵气,聚土苗文化之精华的“恩施硒茶”州域公用品牌,在原生态环境中孕育而生的“恩施玉露”“利川红”“伍家台贡茶”“鹤峰茶”“咸帝乌龙”“巴东郡贡茶、“建始炜丰茶”子品牌系列产品,以其香醇鲜爽、工艺独特、含硒保健、生态安全而斗艳神州,香飘四海。2018年恩施硒茶中的恩施玉露和利川红首次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与印度总理莫迪在武汉东湖会晤时的外交茶叙用品。
至2017年底,全州茶园面积150万亩,茶叶产量10万吨,茶业产值达30亿元,综合产值达110亿元,茶叶出口金额超过1600万美元。茶叶基地总规模位居湖北省第一位,在全国地市州级产茶区中居第四位,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富硒茶基地。茶叶产业得到持续快速发展,成为州域经济的重要支撑。
文献记载:
2010年,湖北省地方标准DB427T351-2010《地理标志产品恩施玉露》DB42T《恩施玉露生产技术规程》和湖北省地方标准DB42T611-2010《恩施玉露加工技术规程》发布。
2011年,全州茶园总面积近100万亩,采摘面积66万亩,成为湖北省四大茶产区之一。
2012年,恩施刘家虎撰写的《饮茶起源及茶树栽培起源地研究》一书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2012年,恩施玉露专用品种玉露1号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鄂茶14号,审定编号为鄂审茶。被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纳人全国第五轮茶树品种区试。
201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蒙古国合作,拍摄科教专题片《茶叶之路》,恩施玉露为湖北省分集中的重要内容。
2012年,鹤峰县、恩施市芭蕉侗族乡、利川市毛坝乡被中国茶叶学会评选为第三届“中国名茶之乡”。
2013年,茶叶作为全州六大产业链之一来重点建设,编制了《恩施州茶叶发展规划》。
2013年,全州引进全国优良品种30余个,通过筛选重点推广了福鼎大白、鄂茶1号、龙井43号、浙农117等品种。同时,本州先后成功选育了鄂茶10号和鄂茶14号两个省级地方良种。目前,全州无性系良种茶园81.6万亩,
2013年,中央电视台对恩施玉露传统制作技艺进行拍摄,编入《茶・一片树叶的故事》。
2013年州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全州茶叶产业化建设的意见》。
2013年8月30日,省科协批复同意成立湖北金果茶叶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
2013年10月,中共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联合制订《恩施州茶叶产业双百工程建设规划》(2011-2015年)
2014年,茶树新品种鄂茶14号(玉露1号)选育成果获“恩施州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4年,恩施州被农业部划入《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长江上中游特色绿茶和出口绿茶优势区。
2014年,出台了《恩施州茶叶生产全域绿色化实施方案》,
2014年11月11日,恩施玉露传统制作技艺列入国务院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传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5年,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省委书记李鸿忠陪同下观看恩施玉露传统制作技艺并品尝恩施玉露。
2016年,7月7日上午,中国茶学会常务理事会在恩施召开,
2016年,州人民政府与中国茶叶研究所签订战略协作框架协议,聘请了陈宗懋院士等6位国家级专家为恩施州茶产业发展顾问。
2016年,恩施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成立
201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茶学专家陈宗懋一行到咸丰调研茶产业。
2017年,“恩施硒茶”被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世界富硒养生茶”牌匾,获得“2017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
2017年,2017国际茶业大会在恩施召开
2018年,恩施州获得国家有机农产品基地认证
2018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与印度总理莫迪在武汉东湖会晤茶叙时,共同品饮了恩施硒茶中的恩施玉露和利川红。
2018年,恩施州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恩施硒茶—利川红、恩施玉露专场推介会。
2018年,,利川红和恩施玉露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茶叶工作组第23届会议用茶。
2018年,恩施州委、州政府召开恩施硒茶产业发展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