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人世间》周志刚的两罐茶叶,被郝家无意送回,究竟打了谁的脸

2022-04-11 04:18:32热度:132°C

 

文丨听雪说影

看了十几集,周家总算是大团圆了一回,一屋子的人满满当当,看着就喜庆,因为快过年了,所以,周家大院里处处都洋溢着愉悦的氛围。

因为,这样难得开心的日子太少了,三兄妹不是这个没时间,就是那个有事,今年,好不容易的全家欢聚终于凑齐了。

周父周母很开心,而大家的脸上也露着开心的笑容,可就在这个欢天喜地的日子里,却因为两罐茶叶,把所有的人的好心情都给破坏了。

原来,这两罐茶叶是周父送给亲家郝省长的过年礼物,礼物虽小,可这是周父千挑万选才入眼的礼物。

要知道在当时的北方,喝茶的人不多,而能喝到好茶的人就更少了,为了这两罐好茶,周志刚可是下足了功夫,他是想了又想、比较了再比较后,才定下的礼物。

为什么他要如此的郑重其事呢?亲家之间有这个必要吗?对于周志刚,周秉义的父亲来说这个是完全有必要的,因为,亲家有着一个特殊的身份,那是他一辈子都不可能企及的身份一省之长。

要知道周家在没有进城之前,他们可是世世代代的农民,解放后他们赶上了好时代,一家五口全部进了城,成了吃商品粮的城里人。

可作为城里人,他们却是最底层的城里人,没权没势住在城里最脏、最乱、最差的光字区,家里家外的亲戚朋友,与钱权从来就没有沾过边。

而与他们交往的,都是同他们一家差不多身份的底层人,周志刚的这一辈子,从没有与高过县一级的领导打过交道,更别说一省之长了。

所以,在心里他是有些卑微的,可好在自己的儿子周秉义有出息,他们一家也没有靠过亲家什么,故尔,他心里还是有一定底气的。

不过,在他的心里还是有一个心结,那就是儿子与省长女儿郝冬梅已经成婚多年了,可他们两个亲家,却从来都没有正式碰过面,不是他不去,就是亲家不来,这一来二去的,他们就成了只是儿女嘴里的亲家了。

这次过年,周志刚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他选择了他认为是最好的礼物,不寒酸、还有特别的意义。

所以,他一回来就把郝冬梅叫到了家里,他把那两件他认为的宝贝,郑重地交到了郝冬梅的手里,说“这是他的一点心意,让亲家公笑纳”。

郝冬梅是个实诚的孩子,她爱周秉义,她也很想融入进周家的大家庭,所以,看到礼物后她很高兴。

其实,对于自己父母从来不登周家的大门,她心里是愧疚与不安的,可在他们那个家里,她虽然是家里唯一的一个女儿,可却没有什么发言权,因为,她的父母对她的要求极严。

从小,郝冬梅的父母就严格地要求着她,对她一不娇惯二不放任,所以,也让她养成了很好的独立精神。

郝家父母作为革命的老一代,他们有原则、有主见、更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是绝对不会为了女儿的几句撒娇话,就改变自己立场的。

对此,郝冬梅也没有办法,她心里有歉意,只有对周秉义加倍的好,而周秉义也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他知道郝冬梅的处境,更理解她父母的心情,两个不同阶层的人,本来就有着隔阂,非要往一起凑,确实双方都很尴尬。

所以,这么多年来,郝家不提见他的父母,他也绝不在他们跟前提起,他知道自己在郝家的地位,他尽量平衡着两家的关系,说真的,他过得太有些小心谨慎与谨小慎微了,可没有办法,谁叫他爱上了郝冬梅呢。

交待完了这两家的背景,我们再回到这两罐茶叶上,看一看本来好好的事情,为什么就变成了一场家庭风云的导火索呢?

亲家的见面

郝冬梅与周秉义提着周父亲手给郝父精心准备的礼物,他们回到了郝家的小楼,郝母一个人在家,郝父因为事务繁忙他还没有回家。

周秉义把父亲的心意郑重地提到了郝母的面前,没想到,郝母连正眼看它一下都没有,她只是淡淡地说“知道了,把它放在那边的小屋子里去吧。”

听到这样冷漠的话语,好修养的周秉义也有些不高兴了,毕竟这是自己父亲亲手挑选又郑重其事送来的礼物,而郝母不说一句感谢的话,对礼物她是一眼不看,更没有提出妥善地保管,这确实是有些过份了。

周秉义有些气恼了,他认为礼尚往来是人之常情,更何况这份礼物,还是自己尊敬的父亲亲手准备的,他的不开心郝冬梅是知道的,可她也没有办法。

最后,她只能陪着笑脸与周秉义一起去了那间已经堆满了礼物的杂货间,在哪里,周秉义看到了一屋子价值不菲的礼物。

他看着自己手中的有些土气的茶叶,在心里,他被权力给轻轻地震动了一下,他把两罐茶叶小心地摆放在最显眼的地方,就退了出来,回到他与郝冬梅的卧室,他还是有些心事重重。

郝冬梅看出了他的心事,她转身来到客厅,她要与母亲进行了一番长谈,而此时的郝母其实心情也是复杂的。

对于她这个宝贝女儿找的人家,她实在是看不上,可她却还不能表现得很明显,因为,她知道当初自己家的处境,也知道周秉义为了郝冬梅,而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可不是一路人就不是一路人,硬是叫她放下自己的原则,她心里是不舒服的,不过,为了让她的女儿心里好过一些,她还是给了女儿一个台阶。

她说服了自己的丈夫趁着过年前,他们一起去周家拜访一下,听母亲这么一说,郝冬梅高兴坏了,这么多年来,这是她最开心的一天。

因为,在周家她虽然是老大的媳妇,又是省长的千金,可在心里她始终觉得,自己的公公婆婆偏爱着小儿媳妇,而她不管怎么做,好像都得不到公婆的喜欢。

这也难怪她多想,因为,周秉昆的媳妇郑娟,不仅出身寒微,而且还有着“寡妇”的不好名声,而她郝冬梅要出身有出身,要地位有地位,可在周家,她却争不过什么都没有的郑娟。

为啥呢?因为,郑娟她不仅勤劳善良,而且她真是全心全意地扑在周家,她把周家的父母,完全当成是自己的亲生父母看待,她一没有架子,二更没有怨言,她把三兄妹老的、小的担子一肩都挑了,试想一下,这样的一个儿媳,有哪个公婆会不喜欢呢?

况且,郑娟还是周母康复的大功臣,这一点周家人都知道,所以,郝冬梅也就不说什么了,可在她心里,还是有一股想让周家完全认可她的心理。

这一次,母亲终于开了口,她真是很高兴,她把这个消息告诉周秉义时,周秉义也很高兴,这也算扫去了他之前的一些不开心吧。

茶叶回流

大年二十九,周家人本来准备一起去照个全家福的,可周秉义夫妻一说省长要来周家,周父马上就改变了主意。

作为一家之主,周父虽然在地位上比不上亲家,可在气势上他不能输了,而且,还要在环境上打个翻身仗。

于是,一声令下所有的人都动了起来,照相不照了,全部的人都去打扫卫生,省长亲家来了,面子与里子都不能太寒酸。

此时的一家人都心情愉悦地充满了干劲,亲家愿意登门,这是对他们一家的认可,也是他们周家天大的面子,所以,这个情他们周家要领,不仅要领,还要大张旗鼓地去领。

大家一起齐动手,效率还是很快的,可他们全部都准备齐当了,可省长的大驾就是不光临,没有办法,周父只好叫周秉义去路边等着。

可左等不来右等也不见人,一家老小都等得心焦脑慌的,这时,一辆小汽车终于出现在了周秉义的前面。

周秉义连忙迎上去,可下车的却是省长的秘书,而不见省长二口子的踪影,秘书见到周秉义后,他说省长犯了哮喘人还在医院,所以,今天他是没有办法来了。

而郝母现在也在医院照顾他,所以,他们两个人都没有办法来了,不过,郝母却把过年的礼物叫他给送来了。

周秉义没有办法,他只好把秘书领进了自己家里,秘书出手很阔绰,成箱成件的礼物被搬到了周家,而周家的桌子则被堆得满满当当。

可在赦家礼物最显现的地方,却摆着周父给郝家送去的那两罐茶叶,还有一箱周秉义自己送去的南方礼品。

周父看到他的那两罐茶叶,脸都青了,可他却没有马上表现出来,他只是赶快叫秉义两口子去看自己的亲家。

可周秉义与郝冬梅还是看到了那两罐茶叶,周秉义的脸像被人打了一样,他红着脸没有说话,而郝冬梅却急了,她急忙向公公解释着,说自己母亲在医院,而是秘书不知道这是周家的礼物。

可再多的解释有用吗?这只是一种自己给自己找得难堪,周秉义看出了此处的深意,所以,他拉回了自己的妻子,他们向家人告别回到了郝家。

孰是孰非回到郝家,一场由茶叶引发的母女大战即将开始,双方各具一词谁都不肯相让,结果,郝冬梅言语过于激烈,她被母亲打了一耳光。

那么这件事情到底怪谁呢?怪郝家父母吗?好像也怪不到他们头上,他们心里已经做出了自己最大的让步。

怪周父吗?那就更怪不着了,要怪就只能怪双方的门庭与地位太悬殊了,古人说“婚嫁都要门当户对”,真是有道理。

因为,一个人的出身背景太重要了,周家不能说不好,他们朴实善良,可却没有宏观上的大局观念。

他们太重于私人的感情,认为人与人之间情感关系最重要,朋友有难了,能伸手去帮一下就帮一下,而别人求助于自己的事情,无论有多难,自己都要尽力去办。

而这些观点好不好呢?如果大家都是普通的老百姓,那当然这样的关系是友善与圆满的,可如果超出了自己阶级的范畴,那就可能会产生出很多不好的影响了。

就像之前,周秉义为了蔡晓光的事情求了郝母,而在周秉昆与周秉义看来,蔡晓光与他们家有着情意,而且他的这件事情也不大,对于郝家来说也就是举手之劳。

可他们并没有深入地去了解一下郝家,更没有站在郝家的角度上去看待这件事情,结果,虽然郝家办了这件事,可在郝冬梅父母的心里,就是这个周家太不懂事了。

他们怕周家是个无底洞,他们更怕周家会有数不清的欲望与诉求,今天,他们为了一个和周家八杆子都打不着的人,就能轻易地开口,那以后呢?他们一旦开了这个口子,今后的事情就将再也不可控制了。

而他们身居高位,太知道权力对于一个普通人意味着什么了,他们自己刚受完运动的迫害,不仅心有余悸,更怕权力的欲望让周家疯狂。

所以,这个蔡晓光的事情,让他们对周秉义以及他们一家人,都产生了很不好的印象,这就是两个层次之间,两个阶级不同的人,看问题、考虑问题不同的所在之处。

当然这也与两家了解太少了有关,不过,随着周秉义一点一点地走上了仕途,他也明白了当年郝省长的所作所为了。

因为,权力真得不能滥用,一旦撕开了欲望的口子,那后果真是不敢想像,所以,后面他对于弟妹的要求极严,他从来不为他们谋一点的私利,就是举手之劳与一句话的事情他也不干。

也正是有着他的严格要求,才让周家从没有在以权谋私上出过大的差错,在原著里写的很好,“权力不是个人的,它是人民的,而个人其实是无权的,谁都不能拿它来谋私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