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这儿沏壶茶,听他慢慢讲故事身边好人故事
编者按
2008年5月以来,中央文明办通过中国文明网组织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发动广大网友和城乡基层干部群众举荐身边好人好事,每月推评一期“中国好人榜”。中国文明网《身边好人故事》专栏,晚间为你讲述“中国好人榜”入选人物故事。让我们一起学习好人、宣传好人、关爱好人、争当好人;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古色古香的小镇简单朴素的茶馆
热气腾腾的香茗
回味无穷的故事
……
在安徽濉溪县临涣镇的城隍庙茶楼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
听他讲革命故事要掉眼泪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对着来自各地的听众,王士宏激情澎湃地讲着。
濉溪县临涣镇是淮海战役的重要战场,一名支前民工在给前线运物资的途中鞋子破了,他赤脚推着独轮车,将物资顺利送到了前线,自己的脚却被冻掉了四个趾头……讲者动情,听者动心。台上的王士宏热泪盈眶,台下的观众也随着他深情的讲述,或红了眼眶,或低头沉思。台上台下泪光莹莹处,都是对那段岁月的崇高敬意。“矛盾纠纷,找老王说理去”
在派出所和法院工作过的王士宏不仅“爱说”“爱讲”,更是个热心肠。谁家有解不开的疙瘩,都喜欢找他评评理。
“我的前半生是在茶馆里喝茶,后半生是在茶馆里调解。”王士宏说自己其实一直都“泡”在茶馆里。面对纠纷,当事人大多带着负面情绪,而王士宏则靠一杯热茶,给当事人把道理磨明了、把气性磨平了、把心结消除了,纠纷也就解决了。“人与人之间其实就是一杯茶的距离,我要努力帮助当事人一笑泯恩仇。”
2012年,王士宏创新了“一杯茶调解法”,把双方当事人同时约到茶馆,和双方当事人边品茶边聊天,根据法理、人情,秉公评议,直到双方心服口服,握手言和。他将这个方法总结为:以茶暖人心,以茶说人生,以茶述纠纷,以茶找支点,以茶拆面子。
不写状子、不交费用、不限案由,只要临涣镇的群众有需要,都可以去茶馆找王士宏帮忙。有人跟他开玩笑:“你每天比谁都忙,你挣的钱在哪里?”他总会笑着说:“我看到更多的是笑脸,不是金钱。”
几年前,王士宏成立了一个“一杯茶”调解团队,专门为大家调解各类矛盾纠纷,经他和团队调解并达成协议后,当事人总会心服口服。
长时间不分昼夜的工作,让王士宏患了病,遇到雨雪天气或气温骤降他就会不舒服,严重时走几十米就要停下来缓一缓,有好几次他刚演讲完就疼得趴在桌边一动不动。
尽管如此,王士宏从来没有因为身体不适错过任何一场宣讲、调解,他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喜欢、因为热爱,所以不会拒绝。
“大伙儿个个都成了‘铁嘴’”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2016年,王士宏成立了濉溪县“乡村小喇叭”理论政策宣讲志愿服务队。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需要凝聚大伙儿的智慧,理论宣讲才能常讲常新,才能把党的好声音送到百姓心坎上。”王士宏说。经过几年发展,志愿服务队现有 “乡土名人”“民俗专家”“草根艺人”等各类志愿者36名。他们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微党课”“微课堂”等形式,把理论宣讲与艺术化宣讲相结合进行传播,深受当地群众喜爱。2021年5月
王士宏入选“中国好人榜”
来源:中国文明网凡事不凡公号
轮值:姚杰 三审:邓植尹
二审:王小宁 责编:郭雯 黄舒雅 校对:贺子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