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瓷器鉴定那些事--茶叶末釉瓷器(上)

2022-04-10 13:59:33热度:121°C

欢迎戳右上方加关注!每天上午准时与您分享优质文章~本文共计1342字,阅读仅需3分钟~

在瓷器的发展历史中,以铁元素作为釉色的发色剂,应起源于两晋时期的浙江地区,器物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黑釉鸡头壶。随着制瓷业的发展,到唐、宋、元、辽、金各个时期,全国众多省份均相继开始进行烧造,在福建、江西、山东、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都有这类器物发现。其中著名的品种有:油滴盏、兔毫盏、黑釉贴花碗、花釉腰鼓、黑定、酱定等。北方各省还大量烧制黑褐釉色的大缸及大罐,作为储藏器使用。

吉州窑剪纸贴画花

以铁原素作为瓷器釉色出现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遍及全国的瓷器产地,多是以含铁量高的瓷土矿(烧成瓷为香灰色)作为瓷胎原料,将含铁量高的矿料经加工提纯研磨后制成釉料,做为装饰物涂抹在坯胎上;另一个原因是,自商代以来,南方的江、浙地区就用龙窑烧造瓷器,到战国时期北方使用馒头窑烧制瓷器,以上两种窑型非常适合烧制以铁原素为釉料的瓷器。烧窑时达到的最高温度与铁的还原温度基本相符,因此以铁原素为釉料的瓷器得到广泛的发展。

吉州窑玳瑁斑

如今我们所说的茶叶末釉、紫金釉品种,也是铁原素成色的瓷器品种,业内一般认为是清代乾隆时期景德镇窑首创。其实茶叶末釉早在辽金时期就已经开始烧制,而紫金釉品种则更早。茶叶末釉这个名称,主要来自北方且主要是在北京地区。在北方一般老百姓所喝的茶叶品种,是以各种散碎茉莉花茶拼配而成,沏泡出来的效果是茶叶零散的飘落在茶汤内。到了清代,古玩行见到有瓷器釉色与其相类似,则直接称这类品种为“茶叶末釉”。而“紫金釉”瓷器也是到了明清时期才有的名称,之前对此类品种一般称为酱釉或者芝麻酱釉,就如同我们食用的酱色一样。

清 茶叶末荸荠扁瓶

明、清两朝的景德镇窑在以铁元素为致色瓷器的品种中,主要是紫金釉,茶叶末釉两种,少见黑釉。紫金釉的还原温度虽高于茶叶末釉,但是整体的还原温度还是偏低,因此基于这一特点,器物也多是盘、碗类胎体相对较薄的小件器物为主,施釉薄且光泽度差,器物底部多施透明釉,但不清爽。官窑器以青花写款,青花发色黑蓝。这一现象的形成是烧制瓷器过程中产生的,青花款发色时窑火温度低于钴料正常的发色温度时,钴料中的铁分子没有完全被挥发掉而形成黑蓝色,为了保紫金釉就要舍弃青花。

茶叶末釉水呈

三百担镇窑,是景德镇烧制瓷器的主要窑型,它的特点是火膛在窑头处,将火膛、窑室、烟囱相连形成一个整体。烧窑的火是从窑门处设计的投柴口,投入松木在火膛内部进行燃烧。窑温的抬升,主要是靠窑尾部的烟囱将火焰往窑室内部拉动,燃烧匣钵焙烧坯胎。这样一来,烧制过程中在窑室内部必然会产生前部和上部温度高,而后部下部温度低的温差。当地制瓷人在掌握温区的不同后,利用不同温度区的特点调配不同的釉料的瓷器,使釉料与温区相对应,这样可以降低烧瓷的成本,还能提高产量及品种。

茶叶末釉状罐盖子

其中,窑室的底部温度最低,不适合需要烧制较高温度的瓷器品种,如青花、紫金釉等,在没有配制出茶叶末釉之前,一般情况下是放空或烧窑砖,以及不施釉的反瓷品种。到了乾隆时期,配釉师们为了生产出稳定的发色品种,则在紫金釉的基础上进行调配,研究出了我们如今熟悉的茶叶末釉。茶叶末釉还是以铁原素为原料,只是调整含铁量使它的熔点低于紫金釉这样窑室底部(重一)的三百多个位置便可充分利用,茶叶末釉便大规模的烧成了。

原文作者:何国森 口述 殷鹏 整理

原文来源:《收藏家》2018年12月刊《瓷器鉴定那些事—茶叶末釉瓷器》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

想了解更多收藏信息,欢迎下载【收藏家APP】,关注【收藏家】官方&微博&头条号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20413887 38872888 28882208 22083639 36394809 48094234 18725022 50223609 36095152'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330619) and MATCH(title) AGAINST('20413887 38872888 28882208 22083639 36394809 48094234 18725022 50223609 36095152'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