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科技创新!宜宾延长茶产业消费链条
据宜宾发布:
一杯清茶,历经岁月沉淀,起落之间口齿生香,留住了时光的宁静,亦或是一座城,承继三千载茶史,奔赴新征程的基业。
茶产业是宜宾市的传统优势特色产业。近年来,宜宾市突出宜宾早茶“早”“优”双绝品质特征,坚持以助农增收为核心,以品质提升为重点,以品牌培育为突破,推动茶产业向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科技的赋能。宜宾市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负责人认为,所有的产业升级都需要科技赋能,而茶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产业,则更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产业振兴。
科技赋能 茶产业生产提质增效
科技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作为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中国早茶之乡、川红工夫故里和川茶主要产区,宜宾市近年来依托中国茶叶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打造“宜宾良种繁育中心”,在实现茶树良种化、良种本土化和自繁自足上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其中,翠屏区引进“早优双特”茶树新品种30余个,筛选适宜川南区域种植、适制“川红工夫”红茶、“宜宾早茶”绿茶的优良品种4个,为打造“品质川茶、品牌川茶”提供了优良的种质资源支撑;珙县引进“中茶108”等优质品种,优选良种在全县推广种植,同时在永兴茶厂等基地搭建“可视化智慧物联网”,推进茶叶数字化种产、无害化杀虫;江安县的茶园则安装上了智慧农业系统,逐步实现了管理智能化……
在各产茶县持续的科技创新下,将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宜宾本土优质品牌,打造茶产业科技高地,有力推动宜宾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和5G时代的来临,宜宾市对茶产业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据了解,在2021年度宜宾市级科技计划项目“茶叶机采机制配套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中,将围绕改造提升低产低效茶园和解决茶叶无法及时采摘或弃采两个难题,瞄准生产优质茶和出口茶两个产品,提升宜宾早茶、川红工夫两个主要产品原料之外的鲜叶下树率,开展机械采摘、机械加工、分级精制等技术集成的推广力度,加快推进宜宾茶产业全面升级,提升产业附加值,助力茶产业现代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新征程夯实基础。
农业现代化 以机械化生产为支撑
茶农山上采茶忙,现代机械来帮忙。近年来,宜宾加快推进茶产业现代化发展,始终坚持“科技兴茶、科技强茶”新理念,通过政策引导生产主体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新技术新装备,利用现代科技对陈旧落后的生产加工设备进行更新换代,配套优化提升企业加工车间的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多措并举促进茶产业机械化发展。
2021年5月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宜宾市茶产业研究院院长刘仲华在专题研究宜宾茶产业工作会议上提出:“机械化生产名优好茶是未来茶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把握好宜宾茶园基础好、规模大等优势,开展机械采摘、机械加工、分级精制等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探索出一条适宜在全国推广的宜宾规模化机采机制方案,建立一套可复制的现代精制技术基础体系。”
茶叶机械化采摘是未来的大趋势,同时也是茶产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宜宾大力推行“111”机采示范工程,即依托一家茶叶加工龙头企业,建设实施一批机采茶园核心示范区,带动建设实施一个区域机采茶园基地。
其中,以宜宾市义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示范的茶叶生产机械化,大幅度提升了茶叶在种植、管护、采摘、生产全过程的工作效率,为宜宾市茶产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较高的参考价值,资料显示,2020年宜宾市茶园机械化采摘面积已达到了45.1万亩,为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价值突破 培育茶叶衍生产业集群
优异的品质,让宜宾茶产业有了更多能够发挥创新的空间。近年来,冷泡茶、茶面条、茶月饼等创新茶产品相继问世,面对新发展机遇,宜宾不断提高产品加工附加值,在突出抓好绿茶、红茶等传统产品生产的基础上,创新开发各种工艺茶和私人订制茶,研制出优黑优红、冷泡茶等新型饮品和茶月饼、茶粉条等茶食品,丰富了产品族群,延伸了产业链条,实现了茶产业的价值突破。
其中,川茶集团在茶叶价值的深度挖掘上,创新品牌细分市场,成功研发出一批针对不同季节、不同人群、不同需求的功能性饮品,以其特色惊艳四方,川茶集团负责人表示,这正是川茶集团创新的成果,是川茶集团对四川茶产品的进一步细分,是川茶规范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必要步骤。
作为四川的大区域品牌,“天府龙芽”开发有多种茶类产品。从清热解毒的金菊绿茶、美容养颜的洛神红茶、生津提神的玛咖黑茶、减肥瘦身的山楂黑茶……各式各样的茶衍生产品逐渐颠覆了茶客与公众对茶的认知,同时也正在成为年轻人所青睐的产品。
宜宾茶产业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这既是一个消费领域的突破,也是宜宾茶产业规模和效益的升级,更是通过科技的赋能,让更多的人从不同角度感受到茶的魅力。”
据了解,为进一步推动茶叶精深加工,宜宾市还将引导企业积极创新研发花果茶、调味茶、纯茶饮料以及以超微茶粉为原料的茶糕点等茶饮食品,以茶多酚、茶氨酸等为原料的茶生物制药(保健)品和以茶为原料的茶毛巾、茶枕等茶功能性衍生品,培育茶叶衍生产业集群。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