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骏眉、银骏眉、小种红茶,这是一款被小萼叶耽误的“金骏眉”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五一的时候,去桐木看采茶。
那时候金骏眉的“花期”已过,采的已经是大赤甘品级了。
大赤甘是一种相当于白茶中寿眉一般的存在,叶片比较粗旷,有点宽人大裙的感觉。
茶农正在发酵它,放在一个竹编的筐子里,上面盖上干净的白棉纱布。
茶农揭起这层布,给我们看正在发酵中的大赤甘——经过一晚上的发酵,原本深绿色的叶片现在呈现出铁锈红般的颜色来,仿佛羞红了双颊的村姑。
看上去挺美。
参观过青楼之后,坐下来喝茶。在一条小河边,左侧是一片菜茶——爷爷的爷爷辈种下来的茶树,现在已经不知道是什么品种了,只能统称“菜茶”。
用桐木的井水,泡了金骏眉,泡了野茶,泡了老丛。
心满意足准备离开的时候,茶农说,还有一款银骏眉,也给我们试一试。
原本是不打算试了,因为时间来不及,天就要黑下来了,暗了山路难开,我们还要回三姑去呢。
桐木是自然保护区,有广袤的原始森林。
还有猴群出没。
山壁上还有飞石,时不时掉一块下来。
这种路,天黑了李麻花不敢开,而我们团队里,没有男生——万一猴王抢了李麻花去当压寨夫人怎么办?
当时一听说还要喝茶,心里的第一反应是拒绝。
毕竟有了金骏眉珠玉在前,这银骏眉嘛,不喝也罢。且市场上的银骏眉,几乎大多数与金骏眉相差甚远,口碑不是特别好。
于我,不是很有吸引力。
《2》
然而,茶农太热情,立马就从桌子下掏出了银骏眉的罐子。
三下五除二倒出茶来,摆在小筐里给我们看。
原本只是随意地瞄一眼,就呆住了。
李麻花在一边惊讶,这跟前面喝过的金骏眉,长相几乎一致啊。
茶农得意地笑,解释说,这原本也是打算做成金骏眉的,但是那天带山的人 是她女儿,年轻人不太懂行,采的时候工人手粗了一点,采得有点不整齐,偶尔还带片小萼叶下来。
做好之后,定级的时候,发现这不能定金骏眉,毕竟还稍带一点点小叶子在上面。
只能定作银骏眉了。
试喝了一下,果真,汤水清鲜度跟金骏眉差不太大,不过花香馥郁了更多——毕竟有带一点小萼叶,香气更足。
叶片的花香会更盛,果香也更娇艳,是三春之桃那种鲜嫩欲滴。
拿起前面喝的金骏眉干茶,再对比现在喝的银骏眉干茶,发现,差别还真的不是太大。
至少没有喝过真正金骏眉的人,是分不出来的。
就算喝过金骏眉,不细加分辨,也是分不太出来两者差异的。
看我面露难色,茶农点点头,说,你猜得没错,外面很多金骏眉,就是用这种银骏眉冒充的。
从银到金,只消换一个字,价格就能翻上好几倍。
村姑陈和李麻花面面相觑。
为人性的弱点,一声叹息。
银骏眉【品鉴笔记】
香气:
一揭盖,就是浓郁的桐木关山场气息扑面而来。
那种高山的原木味道,各种植物荷尔蒙混合在一起的气味,清新又纯朴。
耳边仿佛响起松涛声,泛起竹啸声。
老木头的纤维感、桐木关百年老菜茶的威力,可见一斑。
花香在第二层涌起,层层叠叠而来,是一朵一朵的花开,是大卷大卷的花瓣,丰腴华美地盛放在眼前。
那一阵又一阵的花香,是一波又一波不停涌来的海浪,在猛然一阵高扬花香形成的大潮里,闻香的人,瞬间被淹没,披头盖脸,除了花香,再闻不到别的气味。
第三层是果香。
这一回,不是鲜龙眼的鲜甜香气了,它变了,变成了晒干的龙眼的甜香——带着点阳光的味道与烘干的气味,还有几丝植物蛋白被烘烤过后的焦香。
是食物成熟的气息,契合了远古流传下来的人类对食物的冲动与眷恋。
这晒干的龙眼果香,略有几丝焦糖香的气味,但更多的,是甜馥,一种又甜又馥郁的干果的气息。
让人闻了就想咬一口的那种——香露滴芳鲜,并蒂连枝照绮筵。惊走梧桐双睡鹊,腰底黄金作弹圆。
滋味:
桂圆汤,花蜜香,是这款银骏眉红茶给人的第一印象。
中规中矩的桐木味道。
但自第二冲起,它的滋味就变了。
木质香起底,成为了诸般花香与果香底部那层厚实的内衬,无论你的舌头多么灵活,细细地分拔开了花香与果香,但这层沉实的木质香,便一直在那里,像一层香雾,细滑稠浓,又绵柔似锦。
有了这层木质香打底,加上稠滑的茶汤,这些花香果香,便被牢牢锁在了茶汤里。
就像一块巧克力蛋糕,当中夹了朱古力,夹了忌廉,吃起来是一种丰腴华美的混合口感,十分美妙。
尤其,这款银骏眉当中打底的,是木质香,是稠滑茶汤。
这就更加令它焕发出别的红茶所不具备的光华来。
桐木的老树,桐木的高山韵,在这茶汤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此中有真意,相逢已忘言。
【后记】
又是一个25度的冬天。
村姑陈在阳台上,冒着晒黑手臂的风险,给大家写下了上面这段文字。
原本,今年已经上架了金骏眉,便不再打算上架与它一脉相承的银骏眉。
奈何,金骏眉几乎断货,茶友催逼甚急。
遂忆起五月初时邂逅的那一款银骏眉,彼时它还只是半成品,便已经如此令人难以忘怀。
于金骏眉喝光了的茶友而言,是一种候补。
于从没喝过金骏眉红茶的茶友而言,是一种借鉴。
于一直在喝假金骏眉的茶友而言,是一种唤醒。
好处原来这么多。
决定上架之。
希望大家喜欢。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