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茶叶越便宜越浓,越贵越淡?
谢邀。
我懂你的所谓浓淡的意思。那只不过是你喝茶对于你味蕾的刺激。便宜茶,苦涩味重了,刺激性重了,就浓了。贵的茶,苦涩味低了,刺激性低了,就淡了。
那么首先呢,这个得从茶叶的成分说起。最主要影响味觉的以下几个成分茶多酚 涩咖啡碱 苦茶氨酸甜,鲜爽其他芳香物质等
那么,影响茶叶价格的,就春茶和夏茶,嫩芽和叶
茶多酚含量 春<夏 芽<叶咖啡碱含量 春<夏 芽>叶茶氨酸含量 春>夏 芽>叶
看出来了吗。越贵的茶,茶氨酸含量越高。也就是甜度、鲜爽度越高,苦涩度越低。顺滑度高了,就让你觉得淡了。
便宜茶则相反。比如夏茶咖啡碱和茶多酚含量高,苦涩度高,对味蕾的刺激性大,就让你觉得浓了。
但是其实好茶的,香高,顺滑,韵味,持久度,耐泡度。都要好很多,初学者慢慢能体会的。喝多了了解了你就会明白,你所谓的“淡和浓”,不是真正意义上茶叶的淡和浓。越好的茶叶,滋味越的浓厚韵足。
喜欢喝茶,爱学习有想法是好事,祝茶寿。
再给你科普一个题外话
有没有发现,其实嫩芽茶咖啡碱含量挺高,但是为什么越嫩的茶叶,喝起来反而觉得甜呢。因为它超高的茶氨酸的甜味盖过了咖啡碱的苦味。
好比早春绿茶其实咖啡碱含量很高,所以很多人喝绿茶胃会不舒服。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
本文试图深入浅出,给专业的人提供思路,也让茶小白能理解明白。


(嗯…哼!严肃点 )
其实这是作为一个茶行业从业人员经常会碰到的问题,就是面对一些新手经常说:“这个茶这么淡,为什么值这个钱?”
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回答?
首先提一个概念,叫做茶汤的“饱满度”。所谓茶汤的饱满度是指茶汤进入嘴里,一种浓稠淡薄的感受。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氨基酸、可溶性的糖以及果胶物质等的含量。
以凤凰单丛茶为例,一般越高端的茶,饱满度越高。这跟它的生长环境向阳、海拔高、气候适中、昼夜温差大、树龄老、制作工艺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谓“茶条紧结”可以速成地看成是这些因素的直观表达。其内含物质丰富但浸出速度缓慢,这也是为什么高端茶前几泡没什么味道,但却耐冲泡的原因。
相反,低山茶茶条比较轻盈蓬松(相对而言),前几泡内含物质快速释放,大量的茶碱、多酚物质浸出,导致苦涩味明显,而茶碱、多酚类物质遇热易挥发,(关于茶碱热稳定性结论引用自《Low Temperature Heat Capacity and Thermal Analysis of Caffeine, Theophylline and Aminophylline》,出版源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8):
2096-2102。)所以茶叶要相对焙得重一点。(文章后面会提及)
理解了饱满度,再来说浓跟淡。浓跟淡一般跟冲泡时间,投茶量多少等有关系,跟饱满度却无绝对关联。经常也会喝到比较淡但是却很饱满的茶。
关于饱满度今天跟一个姐姐讨论时她做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家里的老火靓汤口感很好,饱满鲜爽。而街边的涮锅水汤就算味精鸡精加再多也只是味道浓而已。
我认为题主想表达的意思是:相同投茶量相同的冲泡方法,为什么感觉便宜的茶浓一点,贵的茶反而淡一点?上面讲到的是茶叶本身的原因,这是其一。


在这里我们甚至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为什么要把便宜的茶做得浓,把贵的茶做得淡?
所有的制作工艺都是一个目的:为了使茶叶更好喝。
为什么要把便宜的茶做得浓:便宜的茶一般意味着海拔较低、树龄较新、生长环境较为一般。其品种香气不明显,纯度不够,苦涩感较为明显,为了消除这一类负面的感知,茶师傅要把火烤得熟一点,让它的苦涩味降低(茶碱类物质的遇热挥发性)、让它的杂味少一点,所以你喝起来浓一点。
高端的茶,要最大限度保留它本身最吸引人的饱满度、鲜爽度、品种香气特点,如果一味追求重火,会把它本身的引以为傲的优点都掩盖过去,因此烤火火稍微轻一点,你喝起来也感觉淡一点。
所以常说好的师傅能“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就是这个道理。


因为手机相册找不到焙茶的图片找到这一张,感觉营销味瞬间饱满了好多。
Fine,whatever~(摊手)
讲完了你如果得出一个结论:“所以,焙得淡一点的单丛茶都是好茶!”
那我就:


以上。
————-更新线
这篇文章寥寥几十个赞,多少抄袭,无授权转载,截取,阅读量好几个上万的,有时候看到朋友给我转发文章发现是我写的,真的挺无语……
你见的少而已,我有贵的,很厚的。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知乎: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看到一个红茶测评视频。
不得不说,单看标题就很有吸引力。
60块一斤的红茶和600块一斤的红茶,有何区别?
偶买噶,60块一斤?
现在还能找出这么便宜的红茶?太不可思议了!
视频背景是某地的一处茶叶批发中心。
点进视频没多久,直接进入正题。
先看干茶。
便宜的那款,品相一看就很差,条形有大有小,根本不均匀。
而且有明显的老叶和茶梗。


另一款红茶的匀称度,以及干茶颜色明显要均匀很多。
冲泡后,先看汤色。
斤价60元的红茶,汤色更红,更深,更暗,不够清透。
斤价600元的红茶,汤色要橙黄清亮许多。
再是入口感受。
对那款便宜红茶,对方用了一个颠覆性的形容词描述——味浓香重。
即,茶香和味道都更浓烈一些。
而那款市场价大几百一斤的红茶,喝入口则是柔和绵柔味。
这句点评让评论区彻底炸开锅。
一众茶客纷纷感慨,不会吧,这怎么可能!
也有不少人深以为然,越是好茶,味道越淡。
当然也有人质疑,浓和淡,真的能区分出红茶好坏?
这一连串的问题,细说起来,值得玩味。


《2》
浓和淡,能区分红茶品质吗?
翻遍红茶审评术语,你会发现,红茶品质和浓淡没有关联。
因为,茶味的浓淡可以通过冲泡方式调节。
就跟炒菜放盐巴那样,淡了,就加盐。
这次泡茶发觉茶味偏淡,下一次再泡同款茶时,就需要增加投茶量。
除此外,浸泡时间也能调整茶味浓淡。
适合的茶水比例下,盖碗泡红茶,快出水即可。


举个例子,泡正山小种,适用1:20茶水比例。
注入沸水后,快速倒出茶汤。
短短数秒的浸泡时间,便能泡出一杯浓淡适中的茶汤!
等泡到后面,茶味逐渐被泡淡后,再适当延长浸泡时间。
闷久一些,茶味物质释放更多。
喝起来茶汤自然更浓、更有味!
可见,红茶的浓与淡,能通过冲泡方式调节。
单凭味浓、味淡,不能绝对判断一款茶的品质。


《3》
口味越浓重的红茶,品质越差?
抛开冲泡因素不谈。
很多茶客在喝红茶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状况。
那就是,便宜的红茶喝起来反而口味越浓,这是怎么回事?
向相熟的茶农了解情况后。
那位在武夷山做了多年红茶的熟人,说出了他的猜测。
“还能是为什么,发酵过度呗!因为发酵程度高,所以在烘干时,这种货色的茶,烘茶的温度都不会低。”
“最终做出来的茶,泡起来就是看起来很红,但汤色偏深偏暗,喝起来滋味也是‘死’的,不懂的人会觉得,这种茶味道更浓,但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原来如此!


这样的刺激、味浓、重口,对红茶而言万万使不得。
那位熟人说的话,话糙理不糙。
价位低廉,喝入口又茶味浓重的红茶,茶味极少会保留鲜活感。
茶水入口,只会感觉刺激性很重。
或是苦涩,或是浓苦,或是带有几分“麻嘴巴”的感觉。
上述种种体验,让人并不好受。
反观高品质的好茶,不论红茶、绿茶、白茶、岩茶、普洱茶。
好茶喝到嘴巴里,感觉都是非常顺畅、轻盈的,极少有刺激感!


就像尖锐的噪音 VS 柔和舒缓的慢音乐。
前者会让人产生耳朵内发生爆炸的错觉,异常聒噪刺激。
而后者则是轻柔、舒缓、令人身心愉悦的。
准确来说,劣质红茶的共性并非是味道浓,而是负面刺激(包括苦、涩、酸、麻等)太重。
而优质好茶,也远非轻飘飘的“淡”字可以概括,而是柔和美妙、韵味突出。
喝到这样的茶,会让你感觉嘴巴非常放松。
轻柔舒缓,韵味隽永,念念难忘。
此等柔和、悠扬、舒爽的体验,是好茶的真正魅力体现!


《4》
一杯好红茶,喝起来是什么样的?
红茶的种类很丰富,单按产茶省份分,有闽红、滇红、川红等。
而福建作为产茶大省,红茶的细致分类也有不少。
现如今,论高知名度,非武夷山桐木一带的正山小种和金骏眉莫属。
除此外,在当年,在红茶异常流行的时候。
闽红三大工夫红茶(坦洋工夫、白琳工夫、政和工夫)在茶圈内的名气同样不小。
不论怎么看,优质红茶的共性相同。
与低端劣质茶的浓烈、刺激、粗糙口感不同,好茶喝起来是非常柔和美妙的。


不管你选择了什么样的茶。
是芽头为主,还是芽叶相连,亦或者叶片为主。
原料工艺到位的红茶,喝起来不能太过浓重,相反是带有清甜柔润的甜感。
入口的瞬间,立刻就能感受到清甜、鲜甜的风味。
甜而不腻,非常淡雅。
除了茶味要细腻柔和外,茶香的品质要求也是如此。
越是好茶,香气越不能发冲。
以茶香优雅,花香悠扬,果香细腻,茶香层次清晰为贵。
温润轻柔,细腻多变,回味持久,是一杯好红茶的核心要义!


《5》
买茶时,有哪些方法可以快速区分红茶品质?
虽说,提高喝茶段位,不能操之过急。
平时多喝、多学、多感受。
稳打稳打,才是学茶的关键。
但对不懂茶的普通茶客来说,为避免买茶时上当受骗,花了高价却不能买到好茶,白白交出学费。
可以参考下面这招屡试不爽的小窍门——用沸水泡茶。


在滚烫沸水的高温冲刷下,若是泡出来的红茶,味道不苦涩、酸涩。
同时,茶香闻着也没有丝毫异样,一如既往地保持清爽干净。
可以初步判断,这泡红茶的品质应该可以过得去,不会太糟糕。
因为,若是茶叶本身藏有品质缺陷。
在沸水冲泡下,一早就会露出狐狸尾巴!
当然,除了沸水冲泡外,还可以再进一步。
可以尝试在泡过2-3冲茶汤后,故意闷泡。
(按正常冲泡流程,为减少浪费,一般要等到茶味被泡淡再坐杯。)


等闷个一两分钟后,再倒出茶汤。
这时候,可以尝试这泡茶在闷久之后,自己还是否愿意接受?
若觉得,浓苦发涩,茶味不爽口。
说明这泡红茶质量不够过硬,在闷久之后,缺点逐渐暴露。
另一边,如果觉得这泡红茶除了味道除了被闷浓以外,没有任何异样。
喝入口,依旧是清清爽爽的。
饮茶后,喉间依旧是回甘生津的。
从排除法看,能经得起如此极端冲泡考验的红茶,拥有一定可信度。


《6》
好茶味淡,绝对是茶圈一大经典谣传!
真正的好茶,统统是实力派选手,又怎会寡淡无味?
就像,从武夷山走出来的两朵红茶金花——正山小种和金骏眉。
金骏眉的香气高雅,拥有花、果、蜜香完美综合,融为一体的美妙茶香。
喝起来,入口甘润,茶味鲜醇,回味持久。
论鲜爽度,远胜普通红茶!
正山小种的茶香代表,以花蜜香和桂圆香为典型。
茶汤入口,花香落水,喝起来又香、又柔、又稠、又滑,十分美妙。
用味道淡来概括好茶的风采,实在错得太离谱!


不少茶客在喝茶时,误解了茶味的真谛。
优质好茶的茶味,喝起来一点不淡。
相反是茶味柔和,滋味美妙。
喝起来,就像口腔里得到一场三月间的春风细雨滋润般,异常轻柔美妙。
而劣质茶的缺点,也绝非“味浓”可以概括。
准确说,劣质茶的通病是刺激性强。
苦味重,涩味重,茶汤入喉时常会有锁喉、涩麻、越喝越渴的糟糕体验。
为了喝准好茶,明辨真假。
参透“浓非厚,淡非薄”的茶圈箴言,更能少走冤枉路!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谢邀~
先说结论:茶叶肯定不是越便宜越浓、越贵越淡!
之所以造成这种错觉,是因为便宜的茶叶,往往有着更强烈的苦涩感,相较于好茶的鲜爽滋味,苦涩带来的冲击更强。很多人所谓的浓,其实就是指的苦涩感强。
看到题主的这个提问,我不禁想起多年以前,我第一次喝茶,喝的是村子里某户人家招待客人的绿茶,喝了一口,忍不住对我奶奶说“这茶好浓啊,嘴巴里又苦又涩”。
当时的我,还以为茶的品质就是“苦”,所以越是苦涩的茶品质越好。还写初中作文,大意是:人生如茶、先苦后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