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什么是隔夜茶?隔夜茶有没有危害?为什么?

2022-04-07 01:33:02热度:62°C

 不要小看「隔夜茶」,他大概是你唯一可以接触到的,能够打破时间壁垒的神器。-------------------著名科学家 鲍佘特 · 赖恩

传闻中「隔夜茶」有着致命的危险,因为它有着神奇的毒性,可以杀人于无形,而它最大的危险,在于对时间的无情嘲弄:

如果你傍晚 7 点泡了一杯茶,到了第二天早上 7 点,有人会告诉你这个放了 12 个小时的茶,隔夜了,有毒,不能喝;

然而如果你早上 7 点泡了一杯茶,到了当天傍晚 7 点,会有人告诉你这个放了 12 个小时的茶,没事,可以喝。

如果你晚上 9 点泡了一杯茶,到了第二天凌晨 3 点,会有人告诉你这个放了 6 小时的茶隔夜了,有毒,不能喝;

然而如果你早上 9 点泡了一杯茶,到了当天下午 3 点,会有人告诉你这个放了 6 小时的茶,没事,可以喝。

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你在凌晨零点零分零秒泡了一杯茶,这个茶,到底是能喝,还是不能喝呢?

而在地球的那一边,这些来自东方的神叶,依然保持着自己神秘的秉性。当一个美国人在中午惬意地泡好一杯茶时,其实他不知道这杯茶已经在中国的时间里,隔夜了......

这就是「隔夜茶」魅力所在,也是它的可怕所在,好似有一个神奇的封印蕴藏其中,恪守着古老中国的时间基准,扼杀一切远离华夏文明的蛮夷。

大概因为这样,西方的一些有识之士才会大力推广咖啡;

大概是因为这样,不列颠岛上的那群西洋人才会选择「下午茶」的传统,因为英国的下午,只是中国的上半夜,没过零点......

这样的「隔夜茶」,穿越时间的壁垒,无视日月更替,黄赤交角,却依然有着不可知的神力。

爱因斯坦喝了会沉默,霍金喝了会流泪,大刘喝了来了灵感,写下了《三体》最后的结局........

好了,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结束,下面来说正题。

所谓「隔夜茶」,一般指放置时间比较久的茶,不一定是隔夜,只要长时间放置,管他「隔夜」,「隔日」还是「隔日夜」,都算。

而所谓对「隔夜茶」危害的担心,更多的在于担心长时间放置的茶里,会产生亚硝酸盐。

其实,亚硝酸盐本身并不会致癌。但含亚硝酸盐的食物被吃进人体后,在胃酸作用下,会与胃内的生物胺结合,形成亚硝胺。亚硝胺才是值得大家担心的强致癌物,与肝癌、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生密切相关。

读到这里,丁香医生再把那句重复了一千遍的话,再重复一千零一遍:「离开剂量说毒性的,都是耍流氓。不要怕有毒,主要看吃多少。」

亚硝酸盐会有一个安全剂量,在安全剂量之下的亚硝酸盐可以被认为是安全的。比如国家规定,生活饮用水的亚硝酸盐标准是 1ug/ml。也就是说,只要亚硝酸钠不超过这个量,就是是安全的。那隔夜茶的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是多少呢?

曾有两个不同的机构做过两个实验,一个是将茶水静置 24 小时后,亚硝酸盐含量增加到原始浓度的 2.17 倍,但也只有 0.130ug/ml。另一个实验是把茶水静置 60 小时后,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为原来的 2.061 倍,但也仅为 0.251 ug/ml。(看数据是怪怪的,其实是因为两个机构在实验时间、用茶、用水都不同情况下造成的差异)

相比饮用水中亚硝酸盐的安全含量(1ug/ml),茶水即使放置一段时间,我们也不必担心它们会「致癌」。

比起所谓的致癌物质,长时间敞开放置的茶水倒是可能会掉进去一些灰尘等脏东西;有时放置一夜后,你会发现茶水变得浑浊,温暖潮湿的天气下,甚至一夜就能长出白毛(霉菌);而且反复冲泡,茶的口感也没那么好了。现在大家都比较注重生活品质,大可不必省这一口茶水嘛。

总之就是,从生活品质角度来说,敞开放置的隔夜茶,还是别喝啦;但万一不小心喝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一口茶水,别太纠结,少抽烟,多运动,对身体的益处可是多了去了呢。

你说似不似?

内容参考丁香医生科普文章:

隔夜的茶水,喝了会致癌吗? - 丁香医生 - 作者:丁超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真的泡了三壶茶,虔诚地把它们放置过夜,并送去实验室测了大家关心的各项指标。

这篇回答,就用实测数据告诉你:隔夜茶到底能不能喝。

先回答题主的第一个问题:什么是隔夜茶?

不得不说,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妙了啊~

前一天晚上泡的,到第二天晚上一定是隔夜茶。

那放到第二天早上,算不算是隔夜茶?

刚泡完没多久就过了零点,又算不算是隔夜茶?

就像每个读者心中有不同的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对隔夜茶的定义也不一样。

我们无法对「隔夜」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只好先把间隔时间最长的第一种情况(前一晚到后一晚)算作是隔夜茶。

如果这种情况的茶都没啥问题,那大家就可以放心喝隔夜茶了。

再来回答第二个问题:隔夜茶能不能喝?

网上关于隔夜茶不能喝的理由有很多:

有人说它细菌多,喝了会拉肚子的;有人说它会滋长大量亚硝酸盐,长期喝会致癌;还有人说隔夜以后,茶中最重要的营养成分之一(茶多酚)会被氧化分解。这样一来,喝隔夜茶还不如喝白开水。

这些说法到底是不是真的?

我们决定把隔夜茶的菌落总数、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茶多酚含量通通测一遍。

考虑到喝茶口味的不同,我们选了三种比较典型的茶叶:绿茶龙井茶)、红茶(祁门红茶)和乌龙茶(安溪铁观音)。

为了尽可能贴近一些讲究茶客的情况,我们的技术员小姐姐专门去查了不同茶叶的冲泡条件。

这次三种茶叶的冲泡条件如下:

我们将泡好的茶叶滤除,取出一部分空白样,当天直接送去实验室。

然后把剩下的茶水分别给三个同事喝(直接喝),然后在办公桌上敞口放过夜,第二天(24小时后)取隔夜样。

然后也把它送去实验室。

样品费292.26+检测费5328=5620.26元

隔夜茶到底卫不卫生?能不能喝?我们往下看看实测结果。

一、隔夜茶卫生吗?

为了验证隔夜茶的卫生状况到底如何,我们测了3个隔夜茶样本的菌落总数。

测试结果如下:

所有隔夜茶的菌落总数都小于10CFU/mL。

这是个啥概念呢?《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生活饮用水菌落总数的限量要求是小于100CFU/mL,隔夜茶中的菌落总数要远低于这个限量标准。

这样看来,无论是隔夜绿茶、红茶还是乌龙茶,卫生情况都不错。

担心的小伙伴可以放心了。

二、隔夜茶的茶多酚会减少吗?

茶多酚是茶叶里很重要的营养成分,它可以抗氧化、抑菌、降血糖血脂。大家说的各种喝茶的好处,最大的功臣就是茶里的茶多酚。

在3种茶中,绿茶中的茶多酚含量较多。如果茶水放久了会让茶多酚分解,那绿茶的表现应该最明显。

我们检测了隔夜绿茶的茶多酚含量变化:

从结果看来,隔夜绿茶的茶多酚含量和刚泡好的相差不多,并没有大量分解。

茶多酚是一种广谱抗菌剂,它不仅可以抑菌,还可以杀菌。

大胆猜测一下:可能正是因为茶多酚的存在,才让茶水在隔夜后也没有滋生太多细菌。

即使是茶多酚含量较高的绿茶,在隔夜后的茶多酚含量也没有太大变化。

担心营养成分会损失的小伙伴,也可以放心了。

三、隔夜茶会致癌吗?

致癌主要和茶水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有关。

这两种物质我们已经提到很多遍了,它们是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评定的2A类致癌物,也就是「很可能致癌」。

如果隔夜茶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真的会增加,那可是万万喝不得的。

我们测了3款茶在隔夜前后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变化,结果如下:

从实测结果来看,三款茶在隔夜之后,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均没有太大的变化。

就算是喝十杯亚硝酸盐含量最高的隔夜绿茶,摄入的量也不及一盘隔夜炒青菜(常温环境)。

隔夜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有多少?戳这里查看:

隔夜的剩饭菜到底可不可以吃?2.4 万赞同 · 975 评论回答

与其担心隔夜茶会致癌啊,不如少吃熏肉、腊肉,少吃常温放过夜的蔬菜。

隔夜茶到底可不可以喝?

根据我们的评测结果,完全可以放心喝。

其实有些时候,只要我们稍微用心想一想,有些谣言便会不攻自破了。如果隔夜茶真的不能喝,那隔了不知道多少个日日夜夜的茶饮料卖给谁去?

不过我们也要提醒大家,这次测的是隔24小时内的情况,如果你是个勇士,能把茶水放更久,那最好还是别喝了。

毕竟放太久的茶水,不仅容易飞进一些灰尘、虫子,味道也不见得有多好喝。

品茶,图的不就是刚刚泡好的那股滋味嘛~

你们身边有爱喝隔夜茶的朋友吗?赶快把这篇回答转发给他们,以后可以放心喝茶啦!

对了,听说现在很流行冷泡茶。

你们觉得这种用冷水泡的隔夜茶,能不能喝呢?欢迎来评论区聊一聊。

参考资料:

[1] 王娟, 裴英鸿, 程丽佳, 等. 茶多酚抑菌作用研究进展及作为天然防霉剂的开发前景[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0, 31(11): 130-138.

[2]郑清梅, 陈昆平, 钟艳梅,等. 4类茶叶及其茶渣主要成分的测定与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 2015(06):14-20.

亚硝酸盐:千沸水、隔夜茶、隔夜菜、腌菜真的有毒吗?

很多朋友问,蒸锅水、千沸水等久沸的水,果然含有那么多亚硝酸盐吗?还有很多人问,说隔夜菜、隔夜银耳、隔夜茶对健康有害,也是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吗?

先来说说蒸锅水、千沸水、隔夜水和久置的开水。

我的答案是:不一定含有那么多亚硝酸盐。为什么呢?

水里的亚硝酸盐是哪儿来的?通常是来自于硝酸盐。如果水中含有高水平的硝酸盐,那么在煮沸加热条件下,可能部分转变成亚硝酸盐。也就是说,只有水中硝酸盐浓度原来就比较高的时候,才会发生久沸令亚硝酸盐增加这种情况。

但如果水质本来就合格,硝酸盐含量很少,那么煮沸后产生的亚硝酸盐就会很少。亚硝酸盐含氮,氮元素不会凭空产生——化学元素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因为加热而增加或减少,这个基本原理可不能忘记啊!

问题是,我们所喝的水里,到底有没有那么多硝酸盐呢?在农村地区,这是个大问题。饮用水源被含氮化肥、畜禽养殖场的粪便,或者含氮工业污水污染在农村和小城镇是很容易发生的事情。不仅地面水源,连地下水有时都难以幸免。城市的垃圾填埋也可能造成这类地下水污染,因为水源被硝酸盐污染,然后被微生物转变为亚硝酸盐,造成人畜中毒的事件在乡村和小城镇地区时有发生。自来水厂处理很难有效去除硝酸盐,因而 保证水源质量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说到这里,很想再说一句:保护环境就是保障我们自己的食品安全啊,这其中当然包括饮用水安全,有多少人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呢?

再来说说隔夜菜和隔夜茶之类。它们的麻烦,在于如果原料本身含有较高的硝酸盐,就会被细菌中的硝酸还原酶还原成为亚硝酸盐,过量时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

隔夜普洱到底能不能喝?有人说,“隔夜茶,毒如蛇”,但也有俗话讲,“喝了隔夜茶,饿死郎中伢”。真相到底是什么?

一,隔夜普洱茶的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吗?

说隔夜茶不能喝的朋友通常认为,隔夜茶里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喝了致癌。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来看看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Q)的试验[1]:

用茶叶为当年产普洱熟茶,购自云南昆明,泡茶用水为蒸馏水。每次称取茶样4份,每份5g,将茶样置于250mL的三角锥形瓶中,量取200mL沸水冲泡,自然冷却至室温之后,对茶汤进行初次检测。然后分别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存放60小时(存放过程中不分离茶渣),分别编号为A、B、C、D。

茶样A:环境温度为5℃,开放条件;

茶样B:环境温度为5℃,封盖条件;

茶样C:环境温度为25℃,开放条件;

茶样D:环境温度为25℃,封盖条件;

另取环境温度为25℃时开放条件下存放的凉开水作为对照。

存放过程中茶汤每隔12小时进行1次检测,共检测6次。实验结果如下:

可以

看到,刚冲泡的普洱茶和白开水,都含有少量亚硝酸盐。在存放的60小时内,四个茶样的亚硝酸盐含量都大幅增加。环境温度高的比环境温度低的增加幅度大,而同温度下,不封盖的比封盖的增加幅度大。不过,即使是亚硝酸盐含量最大的C样,其含量也才0.251 μg/mL,远低于国家标准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的生活饮用水亚硝酸盐限值1 mg/L(等于1 μg/mL)。由此可见,隔夜茶的亚硝酸盐含量是在安全饮用范围内的。

二,普洱放置太久会不会产生大量微生物,喝了不卫生?

早在人类的神农时期,茶就被用于杀菌消炎。现代科学发现,茶叶里含有一种物质,叫做茶多酚,具有极好的抗菌性。茶多酚对几乎所有的病原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还能对某些有益菌的增殖有促进作用。另外,茶多酚抗菌不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抑菌所需的茶多酚浓度较低,100mg/kg即能抑菌。除此之外,茶叶中的茶色素也有着相似的抑菌作用。[2]

正是因为茶叶的这种强大的抗菌作用,我们不用担心隔夜普洱的卫生问题。

三,隔夜普洱还有营养吗?

让我们再来看看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Q)的试验结果[1]:

普洱茶茶汤中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在存放12小时的时候达到最高,这是因为随着普洱茶在茶汤中的浸泡,内含成分逐渐溶出;存放12小时后逐渐下降,一方面是由于茶多酚与氨基酸在空气中自然降解,这就是为什么开放条件下茶多酚与氨基酸含量的降低速度大于封盖保存下的降低速度;另一方面可能源自茶中微生物的降解或转化。

普洱茶茶汤存放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则略有不同:在总体下降的趋势下,有小幅度的增加。这可能是由于茶汤中的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将部分大分子的纤维素等降解转化为小分子的可溶性糖有关。

总体来说,普洱茶茶汤存放12小时,茶汤中的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仍保持较高水平,仍然具有相当的营养价值。

四,隔夜普洱口感怎样?

央视《是真的吗》节目组特地对此做过实验。记者把实验第一天上午9点、当晚9点、第二天上午9点冲泡的的茶水,邀请国家高级品茶师来对它们的口感进行评定。该品茶师从口感、风味来进行比较,鉴定不论是放置12小时还是24小时的隔夜茶都没有变质,“虽然它经过泡的时间比较长,但是它还具有该茶本来应该有的口感,普洱讲究陈味和醇味,隔夜茶可能还会更好一点。”[3]

结论

隔夜普洱没有“毒如蛇”那么可怕,也没有“饿死郎中伢”那么神奇。大家完全可以用平常心对待。放置久了,觉得凉了不好喝,直接倒了就是。若是觉得好茶倒掉可惜,则完全可以放心品饮。

参考文献:

[1]赵振军,高静,邹万志,黎星辉.普洱茶茶汤存放过程中主要成分变化及饮用安全性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14(01)

[2]宛晓春.茶叶生物化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328-329

[3] [是真的吗]隔夜茶不能喝?

更多普洱知识,欢迎关注:普洱茶友会。

(二维码自动识别)

拒绝喝隔夜茶的原因,当然是因为不好喝啊!!

——该喝茶啦——

一、据说隔夜茶有这些问题二、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

一、据说隔夜茶有这些问题

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在世界范围内都受到人们的喜爱,含有茶多酚、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成分,有抗氧化、抗衰老、降血脂、预防动脉硬化等作用。

我国作为茶文化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

目前已成为世界茶叶产量及消费量第一的国家。

一天不喝,浑身难受啊!!

在多年的饮茶生活中,人们总结出了许多喝茶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其中广为流传的一条,

就是“隔夜茶不能喝”!

根据字面意思,隔夜茶可以理解为放置了一夜的茶,而更加科学的定义,隔夜茶是茶叶浸泡超过12h以上的茶。

那么“隔夜茶不能喝”这个说法是对是错呢?

小荒告诉大家:

隔夜茶是可以喝的,没有危害的!

传统的观点认为隔夜茶不能喝,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问题:

【据说不能喝的原因】

1、亚硝酸盐过多

传闻隔夜茶中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

如果在人体中积累过多就会引起急性缺氧中毒,

以及亚硝酸盐有可能诱发癌变,

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滋生细菌

据说隔夜茶因为放置时间过久,

其中的大多数维生素会被破坏,

而茶中的糖类、蛋白质却会成为霉菌、细菌等的养料,

导致大量霉菌、细菌繁殖,

这样喝下去会窜稀的!

3、重金属超标

传说隔夜茶会产生茶锈,

而茶锈中含有铅、汞等重金属,

饮用隔夜茶会导致体内重金属含量增加,

而重金属在人体中累积达到一定程度,

会造成慢性中毒,给人体带来危害。

大家看了上面的问题,

可能会觉得:“哇哦,好有道理!”

实际上这些论据都没有科学依据!

二、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

小荒接下来为大家辟谣~

1、关于亚硝酸盐

目前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要小于1 mg·L-1。

有实验研究中隔夜茶的亚硝酸盐含量,

3种茶水的亚硝酸盐含量在茶水放置12 h后略微增加。

但3种隔夜茶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远小于1 mg·L-1。

【也就是说】

虽然隔夜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比鲜茶高,

但也并没有超过国家规定,

是在安全范围内的!![1]

2、关于滋生细菌

泡茶的水温一般在90~100摄氏度,这个温度足以杀死几乎所有的细菌。

但在茶水暴露于空气中时,

空气中的细菌还是有可能进入到茶水中。

但是茶水中的茶多酚具有抑菌作用!

茶多酚与菌种作用时间越长,抑菌活性越强,虽然隔夜茶的茶多酚含量有所下降,但仍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

【也就是说】

隔夜茶中含有大量细菌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2]

细菌打咩~

3、关于重金属

受种植、加工、贮运、销售等过程中不可控因素的影响,

茶叶极易受到重金属的污染。

根据国家标准,茶水中砷、铅、镉、铬、汞、铜最大限量,分别为2、5.0、0.3、1、5、30 mg·kg-1。

曾有研究测量了普洱市辖区内100批市售茶叶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

仅有一个样品的铜元素含量超出标准2 mg·kg-1。[3]

而另一项研究表明,

虽然隔夜茶中的重金属(如铅),

在放置约8小时后浓度达到最高点,约为检测含量的3倍,

但以检出含量的最大值计算仍处于国家安全标准内。[4]

【也就是说】

虽然隔夜茶中可能会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

但其几乎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小荒总结】

隔夜茶对人体没有危害,可以安心喝~

但是茶水在放置过久之后,

味道会变得更加苦涩,影响口感,

它就不好喝了!!

为了体验到茶水的最佳口味,

小荒还是建议在冲泡时间一小时内喝完哦~

都看到这里了,点个赞再走呗!!

参考

^[1]李燕云,王子鉴,潘星羽.隔夜茶中亚硝酸盐含量检测与分析[J].现代食品,2020(13):222-224.^[2]付慧,杨萍,汪秋宽.茶多酚的制备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J].食品科技,2012,37(06):273-276.^[3]张丽芳,李海珍,刀兵,张守滇,周晓玲.普洱茶中重金属元素砷铅镉铬汞铜的含量测定及风险评价[J].现代食品,2020(12):179-182.^[4]钟凯. 隔夜茶能不能喝[N]. 家庭医生报,2020-01-27(00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