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文化之旅,这三个地方千万别错过!
端午节去哪儿玩?不妨来一次端午文化之旅,体验地地道道的端午节习俗。而作为屈原当时所在的楚国,也就是现在的湖北湖南等地,便是深含其中精髓,这里有着端午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最盛大的节日气氛。2009年,秭归、黄石、汨罗等地成功入选世界非遗名录,成为中国唯一获此殊荣的节庆。荆楚大地山清水秀,三峡雄伟,衡山险峻,黄鹤楼、岳阳楼等众多的名胜名胜闻名于世。这个端午,让我们共同追寻世界文化遗产,共赴一年一度的佳节盛会!汨罗——屈原殒命之地
湖南,自古就有纪念屈原的盛事。屈原跳的河,正是湖南汨罗江,汨罗人爱屈原,追忆屈原,每年端午都要举行盛大的祭典。除了办酒席,吃粽子,插艾挂子,喝雄黄酒,赛龙舟,雕龙头,偷神木,唱圣歌,龙舟下水,龙头红,朝庙,祭龙,祭屈等,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激烈的鼓声从龙舟上传了出来,水面上划出一道道白痕,总是勾动汨罗人的心弦。汨罗的民间也留下了“宁荒一年田,不败五月船”的许多歌谣。据说划船是为了打捞屈原,但在汨罗,许多人都坚信屈原没有沉到江底,而是被送回了家乡。听说屈原入汨罗江后三天,就有人看见一条金神鱼驮着屈原在浪涛中翻滚前进。水怪打算抢夺屈原的遗骸,奸妃郑袖得知后,又招来一位妖怪,变作巨蟒撕咬鱼儿。神鱼吐出金色的宝珠,吓退了湖妖,继续驮着屈原向家乡游去。这让它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穿过一股股激流,小心地把他的尸体放在岩石上,含泪离开了。从那时起,这里就被称为屈原沱。《神鱼驮屈原》的故事在汨罗江畔流传着,人们聚集在江边,划着龙舟,把粽子扔进江里,既是游乐,又是让他们吃粽子后驮屈原。每次端午佳节,江边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声势浩大;岸上欢呼,歌谣雷鸣。古代端午节是由汨罗人创造了一个东方的“端午节”。汨罗屈子祠以唐元和十五年(820年)建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江南古建筑风格,是目前为止保存得最完好的屈子祠。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尊庄严的屈原铜像,“垂头丧气,徐徐顶风”。2000年前,屈原就是这样的忧国忧民,为的就是多方奔走。山川之间的荆楚,不知有多少地方留下了他的足迹。沿汨罗江北下,便是烟波浩渺的八百里洞庭。《望山山水翠,银盘里一青螺》唐诗中有洞庭湖中君山岛的诗句,比喻银盘上有青螺。钟灵毓秀的君山岛,是湖南必去的旅游胜地。岛内有著名的湘妃祠,屈原的《九歌》中,曾描绘过洞庭湖畔的湘君思念湘夫人,驰神遥望之情。在诗歌中,沅水、湘水、澧水、白芷、白艾、薜荔、杜蘅等自然景物,都有其独特之处。这块热土,已留下屈原深深的烙印,永不分离。宜昌——屈原故里
秭归乐平是屈原的故乡,可是到了这里却发现,秭归连个“端午节”都没有?原来,秭归人对屈原的崇拜达到了极致,“端午比岁数”,五月初五“头午”悬挂菖蒲、艾叶,饮雄黄酒;五月十五“大端午”龙舟竞渡;五月二十五“端午”船送瘟神,亲朋好友团聚,整个五月都沉浸在端午的氛围中,飘散着粽子与艾叶的清香。再加上,即使秭归这个名字,也是因为屈原。「水经注」有「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曰姊归」,又演变成「秭归」。此后,端午便成了秭归女子们回娘家的最佳时节,在五月初四的午后或傍晚,出嫁的姑娘们就会带着夫婿、儿女喜气洋洋地回家。每个人都兴高采烈,坐在一起包粽子,做着发面粑粑和油饼,让端午节有一份甜蜜的人间烟火。与此同时,秭归还蕴藏着诗意。这儿的山好水好,文运昌盛,不仅是大诗人屈原,连农民都会吟诗赋诗,你信不信?秭归民间有“骚坛诗社”,得名于屈原的著名诗篇《离骚》,社员主要是农民。诗社发源于明清时期,历史悠久。每到端午,农民诗人们就会聚集在屈原庙里,用屈原故里的歌谣,吟诵他们自己的诗作,用古体诗凭吊屈原。这么诗情画意的农家,这样浓浓的文学氛围,想必在全国也是罕见。也许是湖北灵秀的山水,孕育出了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屈原。由屈原故里到长江,是一个梦幻而美丽的三峡。最美丽的西陵峡境内,有一处三峡人家景区,保留着最纯朴的峡江风情。三峡传统的吊脚楼点缀在风景之中,久违了的古帆船、乌篷船静静停泊在三峡人家的门前,小溪里少女挥舞着槌棒在洗衣服,河面上悠然自得的渔家鱼虾……千百年来流传的各种习俗风情,体现了峡江人民的质朴好客。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为长江三峡。大峡深谷,曾经是三国古战场,有无数的英雄用过。白帝城、黄陵、南津关孙夫人庙等众多名胜古迹与旖旎的风景交相辉映,闻名遐迩。\"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的诗句犹然在耳,在都市生活的喧嚣纷扰中,你可以抽个时间,乘着轻盈的龙舟船顺流而下,望着悠扬的白云,两岸青山如黛,吟诵着一首诗,昂首吟唱着一曲渔歌…黄石——西塞神舟
也许所有的地方都有端午龙舟,但只有黄石西塞才称得上“神舟”。据称当年申报世界非遗时,端午赛龙舟的习俗并没有打动评委,在专家眼里,这样的纪念活动早已司空见惯。直至《西塞神舟》亮相,独具一格、独树一帜的中国传统文化,顿时让评委眼前一亮。“西塞神舟”并非一般的龙船,清代文人记述:“舟之长丈又二,载人物画数十,凡神冠戴纯银,衣裳纯棉,余如彩缎,光彩夺目。……舟首实雕栏画楫,夸妍斗巧!从4月上旬开始工作。”西塞神舟巡游,更是一次盛大的庆祝活动。各家各户在门边悬挂菖蒲艾叶,门旁置香案、香烛,摆上酒、茶、米、果等贡品,每家每户都要摆上鞭子,撒茶米、拜祭,直至游历各处。在长明灯的照耀下,神舟点燃了48盏灯,最后在众人的簇拥下,从江心顺流而下,人们祈求神舟带走疾病,带走瘟疫,带走灾难,祈年吉祥,幸福安康。光辉灿烂的神舟,不仅承载着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更承载着湖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端午节是民族文化的盛事,是国家认同的重要象征,是历史深处不可磨灭的记忆。亲身经历过端午的起源,在秀美的山水中,感受浓浓的传统文化,这是一次原始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