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十六位近代知名茶商人的风云往事

2022-04-05 16:17:41热度:50°C

近代茶庄、茶号以零售业为主,遍布全国各城镇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影响极大。一般茶庄经营者皆与茶山厮熟,道途通晓。在近代中国茶叶营销史中,晋商、徽商尤为显著。

1.王相卿

王相卿(1696—?)山西太谷县人、清朝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的创始人。“大盛魁”商号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跨国贸易商号,崛起于清代的内蒙古草原,绵延近三百年,几乎与清朝的历史同步。其鼎盛之时,拥有包括汉、蒙、回、满各民族员工近万人,国内外分号82家,骆驼2万多峰,资产超过白银1亿两,经商足迹遍及全国各省及俄罗斯和中亚诸国。在本土商业史上,一直流传着“南有胡雪岩,北有大盛魁”之说。

大盛魁的创办人并不是什么富户大商,而是三个小贩。原来康熙年间,清政府在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叛乱中,由于军队深入漠北,其地不毛,间或无水,至瀚海等砂碛地方,运粮尤苦,遂准商人随军贸易。在随军贸易的商人中,有三个肩挑小贩,即山西太谷县的王相卿和祁县的史大学、张杰。他们三人虽然资本少,业务不大,但买卖公道,服务周到,生意十分兴隆。清兵击溃噶尔丹军后,主力部队移驻大青山,部队供应由山西右玉杀虎口往过运送,他三人便在杀虎口开了个商号,称“吉盛堂”,康熙末年改名为“大盛魁”。

大盛魁商号,被誉为“草原第一商号”,这个由汉人在草原上建立起的巨大事业,堪称是蒙汉乃至中俄贸易的一座里程碑,也为民族交流、融合刻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2.范永斗

范永斗(?-1750)山西介休人,早在明朝初年,范氏就在张家口和蒙古地区做生意,历经七代,传至范永斗成为张家口地区对满蒙贸易的汉族大富商,时人称其“贾于边城,以信义著”。当时,居于东北的女真族建立后金,由于和明王朝的敌对关系,他们所需要的军事、生活物质,只能通过张家口的贸易市场获得,也就是以张家口为基地运转过去,范永斗就开始做这方面的生意。当时,在张家口经商的山西商人主要以经营茶叶为主。清乾隆末年,在张家口大境门外对俄国茶叶贸易商号有50余家。山西介休县张原村人茶商范永斗开设“大川玉”茶店,在福建购有茶山5000亩,茶场7座,成为晋商之首。当时,山西人在张家口经营茶叶的商号有四大茶庄:长裕川、长盛川、大玉川、大昌川。这“两大”“两长”是山西祁县人的商号,所以称“祁县帮”。尤其是“大玉川”是清廷御贴备案的商家,持有“双龙红贴”,这红贴就是通行蒙古草地的通行证。俄蒙商人看到红贴后,就放心大胆地同他们进行贸易,“空口无凭,红贴为证。”当年清政府还赐给“大玉川”一块双龙石碑,上刻着这家茶庄在旅蒙、旅俄中的贸易活动,赞扬了山西商人们的功绩。范永斗也是进入《清史稿》的惟一商人。

3.穆兴永

穆兴永(1752—1816)生于浙江钱塘。民族工商业家、浙江著名商人、天津百年老字号正兴德茶庄的创始人。起初他做的是小本米面生意,主要从事粮食运输和米面加工,后来逐渐开设起了米铺、钱铺、染坊、茶叶店、洋货店等,成为了天津“八大家”之一。穆家经营范围极广,种类繁多。凡天津各大家经营过的行业,穆家都从事过。其中尤以正兴德茶庄做得最为成功,其名声享誉华北、西北、东北等地,成为天津著名的老字号。清嘉庆年间,天津仅有几家徽帮茶店。穆兴永看到茶叶市场的良好前景,收兑了一倒闭的茶叶铺,起名叫正兴号茶庄,1857年更名为正兴德茶庄。创办之初,门市并不大,在天津就地买卖湖南、湖北素茶和安徽六安大叶茶。经营有了起色后,又派人到茶叶产地河南周口寨设香茶薰制厂,采买六安茶、大香片运津销售,销路很好,颇受欢迎。进而又在福州、杭州、黄山、六安、大方等产茶区建厂多处,采购、加工茶叶,批量销售。摸索出一套经营策略,建立了完善的经营制度,培养优秀的管理人才,为穆家世代经营打下雄厚的基础。天津解放后该店实行公私合营,这一品牌沿用至今,仍为人们所信赖、称道。

4.渠映潢

渠映潢(1758—1832)山西祁县人,在继承父业的基础上,于乾隆、嘉庆年间增设“长顺川”、“长源川”两大茶庄,从事国际茶叶贸易。从湖南、湖北采办茶叶,运往张家口、杀虎口,再转运至蒙古、俄罗斯等地。道光、咸丰年间,其子渠长发、渠长瀛又增开贩盐业务。传至其孙渠源潮、渠源浈时,渠家共开有五家票号(百川通、三晋源、存义公、汇源涌、长盛川),四家茶庄(长顺川、长源川、长盛川、诚记茶号),三家匹头、绸缎、夏布庄(长裕川、晋裕诚、集庆和),一家药店(永春园),一家古籍字画、文具店(书业诚),一家点心食品店(是盛楼)。渠氏商业达到鼎盛。据清人徐珂《清稗类钞》估计,渠家资产在三四百万两白银。渠家发家后,历经数代,在祁县古城东半城大兴土木,营造宅院,人称“渠半城”。

5.伍秉鉴

伍秉鉴(1769~1843年),祖籍福建,其先祖于康熙初年定居广东,开始经商。到伍秉鉴的父亲伍国莹时,伍家开始参与对外贸易。1783年,伍国莹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成立怡和行。1801年,32岁的伍秉鉴接手了怡和行的业务,伍家的事业也开始快速崛起,伍秉鉴成为了广州行商的领头人——总商。在经营方面,伍秉鉴同欧美各国的重要客户都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并依靠超前的经营理念在对外贸易中迅速崛起。伍秉鉴不但在国内拥有地产、房产、茶园、店铺等,而且他在美国进行铁路投资、证券交易并涉足保险业务等领域,同时还是英国东印度公司最大的债权人。正因为如此,伍秉鉴在当时西方商界享有极高的知名度,成了洋人眼中的世界首富,曾被一些西方学者称之为“天下第一大富翁”。1843年,伍秉鉴在中国的动乱中病逝于广州,享年74岁。

6.乔致庸

乔致庸(1818--1907)祁县乔家第三代人,他出身商贾世家,幼年父母双亡,由兄长乔致广抚育长大。本欲走入仕途,刚考中秀才,兄长故去,只得弃文从商。咸丰初年,北方捻军和南方太平军起义,南北茶路断绝,乔家当时在祁县的大德兴丝茶庄主营生意就是丝茶。乔家虽然主营丝茶,但在当时山西商人中也并非最大。从咸丰初年到光绪末年,乔致庸的人生经历了整个清朝晚期。接手家族生意后,他却在社会动荡、兵荒马乱的清朝晚期把乔家的生意推到了顶峰,尤其是乔家的票号生意。

7.汪立政

汪立政(1827~1895),绩溪八都余川人(今上庄邻村)。1840年赴上海茶叶店为徒,勤劳忠厚,深得业主信任;1850年自办汪裕泰茶叶店于沪南,督工精制四方名茶,薄利多销,声誉鹊起而在业内独占鳌头,此后在上海、奉贤、苏州、杭州等地设分号9处。汪裕泰经营有方,业务发达,驰誉中外,盈利丰厚,执沪上业内之牛耳,为旅外绩溪人中的富商巨贾之一。汪立政祖孙三代,历120年,先后在上海、台湾和国外等地开设了茶庄、茶行、茶栈。 汪立政子汪惕予因致力于悬壶济世,只能勉力维系汪裕泰店业;其孙振寰1919年由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后,继承汪裕泰店业,刻苦钻研,善于革新,几经努力,于1927年在上海西藏路开设汪裕泰总号、辟有5个门市部,接着又在浙江路和福履路分设2个门市部,以批发兼零售,销售新制的绿茶红茶、花茶和茶砖而驰骋沪上。抗日战争初期,他又悄悄地将资产转移美国和日本,在国外开设分销部,挽救了经济上的损夫,且及时地将汪裕泰茶叶打入国际市场,1949年离开大陆后,仍在海外维系店业。

8.唐廷枢

唐廷枢(1832-1892)生于广东香山县唐家村(今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1851年起,先后在香港英国殖民政府和上海海关担任译员10年。1863年进入上海怡和洋行充当买办,经理库款,经营丝茶出口贸易,开展航运,扩大洋行在上海以外的通商口岸的势力。在担任怡和买办的10年中(1863~1872年),他除了为怡和经理库款、收购丝茶、开展航运以及在上海以外的通商口岸扩大洋行业务之外,还为他的老板投资当铺,经营地产,运销大米、食盐,甚至涉足内地的矿产开采。他和怡和前任买办林钦合伙开设茶栈。为适应洋行收购茶叶的需要,他先后投资上海3家钱庄,以周转他的商业资金。随着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唐廷枢开始参加外国在华企业的附股活动。1892年10月7日卒于天津。

9.吴荣寿

吴荣寿(1837—1934)安徽歙县岔口乡人,吴荣寿童年时代随同父亲来到屯溪,学习茶叶经营,以精通制茶工艺和善于鉴别毛茶著称。1901年父亲病故后,他大胆拓展业务,在屯溪阳湖开办吴怡和茶号,专门制作外销高档茶。数年后,又创立吴怡春、吴永源、华胜等茶号,进一步扩大外销精品茶的产量,每年制销高档屯绿数千担,占屯绿外销半数以上,成为徽州现代第一大茶商。吴荣寿决心对茶业经营进行革新,企望创出新品名牌茶叶,他以重金聘婺源制茶名家汪汉梁为总管,在选料与配方上融婺、歙两家为一体,制成了色、香、味焕然一新的"抽芯珍眉"和"特贡"等茶,在上海一举夺得绿茶评比魁首。1927年前后,茶叶价格狂跌,加上朱富润火烧屯溪商业街,几度大损失使吴怡和等茶号一蹶不振。

10.徐润

徐润(1838—1911)香山县北岭村(今珠海市北岭乡)人。父亲徐宝亭曾任清朝官吏,叔伯皆为洋行买办。1852,14岁时随叔父徐荣村经澳门抵达上海,在英商开办的宝顺洋行当学徒起直至工作16年。勤奋刻苦,悟性颇高,得洋行主管器重,成为领管各分行的总买办。其预见到长江航运业的发展前景,决定购置江轮、船坞,将进出口贸易和航运作为洋行的主要业务,并将出口贸易拓展到日本,使洋行的进出口总值每年达数千万两白银,很快成为巨富。1868年,离开宝顺洋行,结束买办生涯,在上海开设宝源祥茶栈,随后又在湖南、湖北等产茶区开设多家茶栈,向多个国家提供出口货源,并随时根据行情调整茶价以取得最高利润,成为“近代中国茶王”。

11.谢正安

谢正安(1838-未知),安徽徽州歙县人,黄山毛峰创始人,其创办的“谢裕大”茶行居徽州五大茶行之首。谢裕大茶行”是由谢正安创办,在光绪元年(1875)挂牌成立。谢正安有着20多年的商务实践和制种茶经验,再加上对于茶叶的严格筛选和对于制茶工艺的刻苦研究,他烘焙出的黄山毛峰茶备受行家赞许在上海一炮打响,竞购者无数,成为沪上达官贵人饮用和馈赠的珍品,英俄等国茶商也纷纷争先订货,谢裕大茶行因此博得了“名震欧洲四五载”的美誉。蓬勃发展的谢裕大茶行,在清朝末年达到了顶峰。头脑冷静、极善经营的谢正安在上海滩复杂诡变的形势下运筹帷幄,不断开拓业务。除了茶叶生意之外,他还投资并派长孙永文到浙江金华创办皂烛公司制造肥皂,又投资做纸张和糕点,谢家盛极一时。 由于在商界的巨大影响力,谢正安也得到了清廷的重视,他被清廷诰封奉政大夫和朝议大夫,分别是五品和四品的官职,成为名副其实的红顶商人。洋务派领袖张之洞为谢裕大茶行题撰对联:“诚招天下客,誉满谢公楼”,足见当时谢裕大茶行的繁盛。晚晴制茶专家谢正安因创制“黄山毛峰”、创建“谢裕大茶行”而被记入《中国茶经》、《徽州志》,载入史册。

12.唐翘卿

唐翘卿(1841—1925)出生于农民家庭,少时到上海一茶庄当学徒,经十余年辛勤工作,由学徒、跑街升至坐茶庄,因常到各省产茶区洽谈茶务,使他不仅熟悉茶叶商务,并精通制茶工艺。1867年,唐翘卿在九江自设“谦顺安”茶栈,接着,在汉口与上海设立分号。翌年,上海茶业公司成立时,他与唐廷枢,徐润均为该行董事。除茶业外,唐翘卿还投资于仁济和保险公司,池州煤矿及上海地产业与香港金融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商为垄断国际茶叶市场,将其控制的南亚“西冷红茶”倾销中国,企图扼杀中国传统的制茶工业。1919年,由唐翘卿出面,将分散经营的茶栈合并,成立了规模宏大的“华茶有限公司”,由其子唐季珊出任总经理。华茶公司向国外引进新式制茶机器,改进包装与焙制方法,积极培育推广良种,增加新的规格与茶叶品种,中国的制茶业不仅在国内击退英商的进攻,并远销海外,几乎垄断美洲市场。1925年唐翘卿病逝于上海。

13.孟洛川

孟洛川(1851—1939)亚圣第六十九代孙,山东省章丘市刁镇旧军人,祖辈为地主兼商人。18岁开始经商时,即到北京负责庆祥、瑞生祥等企业的经营,从此一生掌管孟家企业。 他在涉足企业的最初20余年间,生意有较大发展。1893年和1896年,先后在北京大栅栏和烟台开设“瑞蚨祥”,经营绸缎、洋货、皮货、百货。1903年,北京瑞蚨祥新营业楼落成,又在北京增设瑞蚨祥鸿记绸缎店、西鸿记茶店、东鸿记茶店、鸿记新衣庄。、经营的瑞蚨祥、泉祥等“祥”字号商号,遍布京、沪、津、济、青、烟等大中城市。为当时中国知名的民族商业资本家,京津及济南等城市报纸皆以“金融巨头”称之。孟洛川善于结交权贵,其中最著名者为袁世凯。晚年孟洛川无力驾驭诸代理人,各店号走向萧条。1939年9月7日病逝于天津。

14.张文卿

张文卿(1867-1931)安徽歙县人,张一元茶庄的创办人。1884年,17岁的张文卿离开老家安徽歙县定潭村来到北京,在崇文门外瓷器口的荣泰行茶叶店当学徒。张文卿来到荣泰行先做学徒,前台后柜都干过。在荣泰行十几年,了解和熟悉了京城茶行商道,这些经历为他日后成功地开创自己的事业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1896年,张文卿离开了荣泰行,开始独自创业,他在花市大街路南开张了自己的第一号买卖——张记茶摊。1900年开设“张玉元”茶庄。1908年张文卿在前门外观音寺街路南购房开设了一间门脸的店铺,取名为“张一元”茶庄。1912年张文卿又在大栅栏开设“张一元文记茶庄”。茶庄开业后,由于店址优越、经营得法,以质量上乘而声名远扬。1925年张文卿亲自到福建开办茶场,依北方人的口味就地窨制、拼配,形成具有特色的小叶花茶。以汤清、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无穷被京城百姓认可,并广为传颂。张文卿自己办茶厂不仅可以熏制特味的茶叶,而且要比在北京从茶叶批发商手中买货价钱要便宜得多。1931年张文卿逝世“张一元”茶庄开始由外姓人经营。建国以后,张一元茶庄经历了合并、公私合营,如今仍以“张一元”立足大栅栏。

15.吴锡卿

吴锡卿(1876-1930),安徽歙县昌溪村人,生于1876年春,祖上为安徽茶商世家,兄弟6人,吴锡卿排行老四,1887年举家前往北京,初夏创办吴裕泰茶栈,由吴锡卿出任总管,几十年后才改号吴裕泰茶庄。吴裕泰创建时从安徽、浙江、福建等茶叶产地直接进货,在福州、苏州等地窨制莱莉花茶,回京域后再拼配成不同档次的莱莉花茶。当时以拼配花茶为经营特色,安徽的名茶不少,祁门红茶,安徽屯绿,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享誉中外,但那时北京的老百姓喝不起这些名茶,大多喝花茶,吴裕泰拼配的茶基本上是大众化的,所以生意一直很兴隆,在北京茶行中独树一帜。吴裕泰很快便在全北京享有盛誉,上至达官贵显,下至贩夫走卒,三教九流品茗会友,皆少不了吴裕泰的茶叶。吴锡卿曾任北京市京师茶行会会长长达十年之久,被认为是百年老店吴裕泰茶庄的创始人,于1930年逝世。

16.何一凤

何一凤(1887—1971)山西祁县人,清祁县晋商名门何家十三世鼎盛时期资本家、何家老字号永聚祥茶庄的创始人,也是集祥云集烟店、晋昌源铁铺、天禄园饭馆、复清当当铺、义生店油坊、聚珍店转运站等七大商号的总主管人。永聚祥茶庄开设于清道光年间,地址设在祁县城内东大街路北,由何一凤斥资4.5万两白银独资经营,在汉口、天津、西安、张家口、呼和浩特等地都设有分号,是个规模巨大的茶叶产运销一体化的商业集团。茶庄十分注重质量,讲究信誉,其还在祁县城内专设门市部,批零销售。何一凤开辟的万里茶路将富庶的江南与广袤的漠北乃至欧亚大陆连接了起来,促进了南北民族大融合,推动了中外贸易的交流。

==============================

关注行业最新动向,分享茶与生活文化

观茶语录:美好生活从一杯茶开始

约茶联系: 暗号:观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