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普洱骗局的下半场古树茶和名山茶

2022-04-05 09:56:33热度:68°C

以港台商人为主导,以“越陈越好”为主题的普洱炒作上半场在2007年黯然收场。

有人笑,有人哭,笑的人潇洒离去,哭的人总结经验教训,起来再战。

哭的那批人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想一夜暴富的跟屁虫,这类人说是跟普洱打了很长时间的交道,可能连生普和熟普的区别都不知道,纯粹把普洱当做一种理财产品,所谓的茶叶只是一条冰冷的价格波动曲线;

一类是真正做生意的茶商,这类人在泡沫破灭之后,终于开始坐下来冷静思考茶叶存在的意义:茶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想要一款茶走得更长更远,必须回归茶叶的本质:口感。

当然了,也绝对不能放弃宣传越陈越好这样的绝佳噱头。

只是只有这样一个噱头绝对不够。跟其他茶产区相比,云南茶产区最大的优势就是树龄长,单株多。

那就以这个特征再造一个噱头吧!所以在2007年之后,普洱界又开始兴起了一个新概念——古树茶。

古树茶和非古树茶的口感到底相差多大,可能真的会有一些区别,但是仅仅一点儿区别肯定不够支撑价格的千差万别,所以这批可能一开始也想把普洱茶做长远的人,又开始犯老毛病了:装神弄鬼,故弄玄虚。

恨不得把古树茶说成此茶只应天上有,说成琼汁玉露包治百病。

再请几个名流现身说法,实地参观,喝古树茶便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哪个有头有脸的“大人物”不去云南包几棵古树,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古树茶同样也成了疏通人脉和办成事的利器。

一时间,圈子里探讨交流的全都是普洱古树茶。

随着古树概念的成功推出,前一年还惨不忍睹的普洱界立马又开始红火起来,那些好了伤疤忘了疼的炒茶客和全然不知上一年发生了什么的新手小白也纷纷入场,生怕来晚了又要被打屁股。

很快问题就来了,云南的古树就那么多,狼多肉少根本不够分。

怎么办?用高山茶和台地茶冒充呗!至于口感什么的,主要取决于跟别人聊的时候用什么高深莫测的词语,如果词语缥缈一点儿,一堆翔也能给你聊出古树茶的味道。

更绝的是,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做法——拼配茶,还美其名曰有层次感。

古树茶第一次达到了多方共赢:对于芳村金融中心又割了茬韭菜;对于产地普洱茶本身的逼格和价格又进一步提高;喝茶的茶客收获了满足感和虚荣心,虽然钱包吃了点儿小亏但无伤大雅;因为价格还未崩盘,中小茶客虽然获利不多,但跟一年前比起来已经谢天谢地……

这一次的大获成功进一步激励着人们推出另一个类似概念——名山茶。

2010年以后,以老班章和冰岛为代表的传统名山,以易武和昔归为代表的新派名山纷纷涌现各大线上线下茶店。

什么冰糖甜,薄荷糖一大堆闻所未闻的专有名词纷纷涌现,既神秘又高级。

至于口感是否真的有那么神奇,人云亦云;至于有多少真货,不得而知。

反正普洱茶在古树和名山的加持下重现往日辉煌,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更重要的是,淡化越陈越香和收藏价值,极力强调名山和古树,看似炒茶客们已经改头换面无限弱化普洱的金融价值,回归了普洱作为茶叶的本质。

实质上,这是比“越陈越香”更高级也更隐蔽的幌子,一切还是为了割韭菜,获取暴利。

2016年4月,当古树和名山的概念已经炒得足够成熟,顶级炒家终于露出了闪亮的獠牙。这次直接炒更加暴利的线上直销。

商家们利用名山和古树的稀缺性,在网上限量发售各种系列茶饼,因为宣传做得到位和名山古树已经深入人心,有限的茶叶几秒钟便销售一空。

这只是表演的开始,随后是淘宝咸鱼等各大网站的二道贩子放出远高于当时厂家直销的价格出售茶饼,甚至各种高价求购的信息见诸各大网站和论坛。

说到这里,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显而易见。

因为信息的传播比十年前更快,更多的中小炒家进场,很多人甚至不惜借砍头贷断头贷。

2018年后,普洱茶果不其然地又一次暴雷,因为炒名山和古树,这次暴雷不同于十年前全国上下一片哀鸿,而是零零散散小面积地出现,而正是这样的特征使得很多人还心存幻想。

而历史告诉我们,这只不过是温水煮青蛙,只要不跳出来,早晚都是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