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铁观音的故里你知道多少?

2022-04-04 19:11:34热度:42°C

当大家提起铁观音,我们总是不知觉的在前面加上安溪二字,因为在大家印象中,铁观音就是茶自安溪的,确实安溪铁观音是最正宗的原产地,也最为出名。其实在福建漳州的华安县、南靖县也都有在种植,当然品质和安溪的还是无法相比。究其原因是安溪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也有较长的历史积淀,早已然是为人所知的中国茶都,是我国茶叶贸易、茶文化研究、茶科研传播的巨大平台,也值得大家多了解下铁观音的故乡。

安溪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厦、漳、泉闽南金三角西北部,县域范围东经117°36′-118°17′,北纬24°50′-25°26′,全县总面积3057.28平方千米。安溪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市,古称清溪,后周显德二年(955),小溪场监詹敦仁向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申请建县获准,以境内溪水清澈之意,命名清溪县。宋宣和三年(1121),改清溪为安溪。

独特的自然环境

安溪境内群山环绕,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茶叶产区的土壤、海拔、降水、温度、湿度等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赋予了铁观音茶叶的独特的生长环境。

安溪有句民谚:“四季有花常见雨,严冬无雪有雷声”,正是安溪县独特地理环境的真实写照。

安溪县山地土质多为酸性红壤和砖红壤,非常适宜铁观音茶树生长。

茶树的生长特别是香气的形成,天气昼夜温差极为重要,安溪茶山海拔在600米以上,平均海拔800米,是从厦门0海拔过来的第一高山,所以昼夜温差在20度左右,长期云雾萦绕。太阳晒时茶叶会产生光合作用而生成芬芳香气,晚上温度骤然降温,将白天的芬芳香气储藏于茶叶之中。

充足的降雨量,可以保证茶树的茁壮生长。森林覆盖率高,相对湿度78%以上,为铁观音茶树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久远的历史积淀

铁观音茶树被称为“红心歪尾桃”,典型的茶圣陆羽《茶经》所书之紫者上,绿者次。这种品种,本身就独具吸天地精华之优势。

安溪的种茶始于唐末,当时翰林学士韩偓在南安归隐期间,经常与廖俨相互造访,互赠诗文。韩偓留有诗句:“石崖觅芝叟,乡俗采茶歌。”足见当时安溪民间植茶已逐渐发展。

宋代是我国茶业生产和茶文化得到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安溪茶业也有较大发展,产茶区域不断扩大,生产技术不断成熟,茶叶产业已具雏形;清水、圣泉等名岩已产名茶,其味尤香,其功益大,声誉远扬。

明清时期,是安溪古代茶业在广泛传播的基础上,植茶、饮茶和制作技艺走向鼎盛的一个重要发展的时期。

明代,安溪饮茶、植茶已广泛传播至全县各地。明嘉靖《安溪县志》载:“茶,龙涓、崇信出者多”,“安溪茶产常乐、崇善等里,货卖甚多”。明陈懋仁著的《泉南杂志》载:“茶:晋江出者曰清源,南安出者曰英山,安溪出者曰清水、曰留山”。明时,龙涓里今为安溪的龙涓乡,崇信里属今西坪镇、芦田镇、祥华乡、福田乡等地,常乐里属今剑斗镇、白濑乡等地,崇善里属今魁斗镇、金谷镇、蓬莱镇等地,留山今属西坪镇。不难看到,至明中叶,安溪茶业生产已遍布安溪西部山区的大部分地区和安溪东部的不少地方,并得到迅猛发展。此时,凤山、清水之茶且逐渐有了名气,安溪茶叶在市场上已较为广泛的交易。

清初名茶铁观音的发现、培植和广泛传播,使安溪成为中国茶业的一颗耀眼明珠。铁观音于清雍正年间被发现,其由来在安溪茶乡大地上自古流传着两种传说:一个是“魏荫观音托梦说”,一个是“王士让发现说”。(详见上期文章)

茶文化旅游胜地

安溪清水岩位于世界名茶铁观音的故乡--福建安溪城关西北16公里处的蓬莱山主峰,景区总面积11.1平方公里,主峰海拔767米,是一处以清水岩寺为主体,以清水祖师文化为特色,融宗教朝圣、生态旅游、民俗展示、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区。区内现存文物古迹、景观景点中,宋代29处、元代1处、明代8处、清代5处、近代拓展恢复30多处,加上天造地设的自然景观,构成了令人神往的"蓬莱仙境"。无论是独一无二的"帝"字形寺庙建筑清水祖殿、举世罕见的宋代《岩图》碑,"枝枝朝北"千年古樟、岁岁不老罗汉松等历史文物景观,还是近期修建的弘法道场、海会院、文化长廊等景观景点,都营造了浓厚的佛教文化和祖师文化氛围。

安溪文庙,俗称孔庙,位于福建省安溪县城南隅(今大同路东侧),始建于宋咸平四年(1001年),为清初重建之遗物。2006年6月,安溪文庙被国务院核定、文化部确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溪文庙的整座庙宇装饰题材以龙凤为主体,衬以人物、鸟兽、花卉,飞金走彩,荟萃木、石、砖雕刻及剪瓷、堆贴之大成,工艺极其精湛,尤以戟门内外、大成殿前的四对石龙柱及月坛正中陛石的云龙戏珠石雕最负盛名。戟门外和大成殿前的中对辉绿岩龙柱,外盘翔龙,龙的造型灵活生动,似腾欲飞,栩栩如生,线条古朴流畅;戟门内及大成殿前外对白色花岗岩龙柱,雕工粗犷,龙的造型笨拙而不失风度,张牙舞爪,形神兼备。陛石的辉绿岩云龙戏珠石雕,龙首在上,龙边伴有浮云,下有海水波涛,姿态生动,构图得体。月坛三面基石上的双狮抛珠、鲤鱼戏珠、八骏马、云龙吐雾、麒麟、仙鹤、翠竹、莲花、牡丹等18幅浮雕,精缕细琢,情态优美,充满生机。文庙殿堂的木雕艺术同样令人赞不绝口,无论是棂星门、戟门内外或大成殿的荷花、花篮、吊筒,还是梁柱交接处的雀替,皆雕工精细、比例得体。尤其是大成殿内金柱内与挑尖梁交接处的镂空木雕,云龙神态生动,狮子、麒麟长有薄翼,颇具神话色彩,更是国内建筑中所罕见。安溪文庙是我国现存比较完整的文庙,为江南现存建筑物中最完整的古建筑艺术群,它对研究孔子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我国古代建筑艺术,都是难得的实物资料。其建筑法式,曾经传播日本,是大和民族吸收中华文化的重要例证。

福建泉州安溪茶叶大观园位于位于凤城北侧凤冠山,茶叶大观园占地面积11亩,分为茶树品种观赏园、茶作坊、凤苑三大部分,它融科学性、趣味性为一体,是一本茶文化百科全书。"茶叶作坊屋",游客可以亲眼目睹世界名茶铁观音制作的整个工艺流程,亦可以亲自动手制作一泡芳香的铁观音。"民俗馆"里,陈列着安溪人民各个历史时期的生产生活用品,从中可以了解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在"国际茶艺表演厅",游客既可以边品茗、边欣赏独具一格的安溪茶艺,也可以欣赏唐朝、清朝、日本、韩国、台湾、杭州、苏州、广东、昆明等古今中外、各具特色、不同风格的茶艺表演和茶歌茶舞。茶叶大观园是安溪茶文化的缩影,集中华茶文化之大成,只要一进入茶叶大观园,所有与茶有关的东西应有尽有,使您大开眼界,大饱眼福,大饱口福,留连忘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