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投票丨2020年度贵州省优秀茶叶科技推广工作者推选活动

2022-04-04 10:03:49热度:102°C

 

原标题:投票丨2020年度贵州省优秀茶叶科技推广工作者推选活动

2020年度贵州省优秀茶叶科技推广工作者推选活动自11月启动以来,得到了我省从事茶叶学术研究、茶叶科技推广等工作的一线工作者的关注与支持。秉着自主申报的原则,截止11月25日,组委会共收到推荐材料37份,按照推选文件要求经初审后,共有16名进入网络投票环节。

此次评选,经初评、网络投票、综合评审、公示等环节,确定入围人选,将在12月28日第九届贵州茶业经济年会开幕式上举行颁奖仪式。

本次活动将通过“贵州茶香”开展线上投票,网络投票占总分的30%。总票数第一名获得30分,其后每一名递减0.5分。

请阅读参评人员资料后,到 文章底部进行投票。

投票期间,每个ID限投一次,可多选。

贵州茶业经济年会组委会

2020年12月3日

参评人员

(排名不分先后)

1.宋光智

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1、2016年至2020年“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省级技术推广项目主要参与人、核心课程主讲,累计培训13期共670人。

2、2017年至2019年,作为第二负责人参与“都匀毛尖茶张西林大师工作室”项目,经验收评审为“优秀”等级;2018年至2020年,作为第二负责人参与“都匀毛尖茶精品在线课程”项目,经验收合格。

3、2018年撰写《论茶叶感官审评的量化方法与质量判定》被评为贵州省茶业科技优秀论文“三等奖”。

4、近三年发表的论文:

(1)《浅论加工技术对绿茶品质的影响》——《市场周刊》2017年06月第四期。

(2)《论茶叶感官审评的量化方法与质量判定》——《市场周刊》2018年05月第三期。

(3)《试论茶树不同生物学年龄期的生育特点与管理》——《市场周刊》2018年05月第四期。

5、作为第一主编著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

2.欧平勇

黔南州农业科学研究院(都匀毛尖茶研究院)副院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1、主持(参与)完成 “都匀毛尖茶地方品种同条件培育选优” “都匀毛尖茶机械加工做形关键技术研究”“都匀红条茶生产技术研究”“都匀毛尖茶智能恒温电炒锅研究与应用”“都匀红茶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黔南乌龙茶生产技术研究”“都匀毛尖茶生产加工技术培训”等省、黔南州农业科技攻关项目研究与验收。

2、发表论文《都匀毛尖茶机械加工技术要点》《都匀毛尖——黔南茶山的天籁吟唱》《都匀毛尖茶前世今生》在《蚕桑茶叶通讯》;撰写的《都匀毛尖茶发展演变》论文在2020年贵州茶业科技年会上作交流。2019年牵头组织编写《细说毛尖》《中国茶全书—黔南分卷》,参与编写《黔南州茶产业提质增效发展规划》(2019~2023 年)等。

3、2018 年,牵头修订《都匀毛尖茶》贵州省地方标准。

4、到州直各相关部门和全州各县市开展茶叶技术培训,推广都匀毛尖茶机械加工技术,到 2019 年底,全州毛尖茶机械 加工覆盖率超 90%。

5、设计制造出都匀毛尖茶传统手工加工的专用设备——“一种都匀毛尖茶恒温电炒锅”;设计制造出都匀毛尖茶专用提香机——“一种茶叶促干提香机”,均已申请了专利保护。

3.张天明

凤冈县农业农村局茶业发展中心项目股长

1、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揉捻桶”。目前,已被凤冈县富祯茶叶公司等10多家企业采用,揉捻成条率提高10%以上。

2、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绿茶杀青装置”。目前,已被凤冈县永田露茶叶公司等10多家企业采用,能杀匀、杀透及干茶绿色鲜活,碎茶末减少8%以上。

3、主持制订《遵义绿茶加工技术规程》,2017年在凤冈县内推广,2018年起在遵义市大面积推广。

4、获得2011~2013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

4.田连启

晴隆县茶业公司总经理

贵州大学在职研究生论文《晴隆县茶叶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在国家核心期刊《河北农业科学》杂志发表论文《4种遮阳拱棚在茶树无性系良种育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研发制作“贵隆小兰花"茶叶产品,荣获“黔茶杯”评比银奖;研发制作“晴红"、"化石红“产品;培训茶农上万人次,共制作幻灯片课件30余个;成功指导晴隆县茶业公司2019年完成1.2亿株无性系茶树良种苗木繁育;同时,个人自主设计和配置了年产300吨的全自动化红茶白茶生产线和年产3000吨的茶叶精制加工生产线;2017年获“贵州省制茶能手”荣誉称号;2020年全国茶叶加工工(精制)职业技能竞赛贵州省赛区三等奖,并代表贵州省参加全国决赛;2020年全国茶叶加工工(精制)职业技能竞赛决赛荣获优秀奖。

5.黄小兵

凤冈县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主任

1.2019年7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一种新型红茶加工工艺”发明专利,该新型红茶加工工艺步骤简单, 操作简便,适合推广使用。

2.2015年至2018年,主持并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通过创建工作,有效提升了凤冈县农产品(以茶叶为主导产业)质量安全水平,提高了凤冈锌硒茶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3.2015年到2017年,主持并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组织编写了地方农业综合标准64个,涵盖茶叶等产品,为凤冈农业标准化提供了技术指导。

6.唐旭

惠水县斗底畜牧场茶产业办公室主任、场长

1、1999年起参与发现惠水县岗度镇摆祥古茶树群268棵,并报县级茶办纳入保护对象;

2、 自1992年起至今29年一直从事茶叶栽培、加工、销售工作,在辖区内带动茶叶栽培2000余亩,主持完成400余平方米茶叶加工厂建设及茶叶加工机械的安装;

3、2014年5月在《农家科技》发表文章《茶叶技术推广与发展》, 2018年9月在《农家科技》发表第一作者文章《退耕还林中的茶叶栽培技术重要科技成果奖研究》;2019年10月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发明专利5项∶《一种茶叶加工励和荣誉用烘焙机》《一种茶叶加工用多功能理条机》、《一种茶叶加工用揉捻机》、《一种茶叶加工用烘焙机提香机》、《一种茶叶加工用皮带输送机》。

7.徐代刚

铜仁市生态茶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铜仁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茶产业发展科科长

1、2018年,主持制修订完成《梵净山茶叶全程清洁化生产技术规程》、《梵净山茶园机械化管理技术规程》等市级地方标准30项。

2、作为第一副主编编写高等职业教育教材《茶树栽培与良种繁育技术》专著,并于2020年8月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2019年—2020年主持实施省科技厅项目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实施完成省科技厅项目2项。

3、主持申报制定《梵净抹茶标准化茶园建设》、《梵净抹茶茶园管理技术规程》、《梵净抹茶审评技术规范》等地方标准4项于2020年10月30日发布实施。

4、2019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个人”。

5、2019年,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的《统一战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模式、机制、途径研究》课题报告荣获贵州省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优秀奖。

6、2020年主持完成《梵净山茶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推广》项目荣获贵州省农业丰收奖二等奖。

8.杨家干

遵义市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茶叶工作科副科长

1、参与的《都匀毛尖茶成分与功能研究》项目2017年获黔南州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发表论文3篇,其中1篇为国际知名期刊(SCI),撰写专题报告9份。

2、申请的《一种快速红碎茶加工方法》2020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第二)。

4、参与《红茶通氧发酵及做形技术产业化集成应用推广》项目(排名第四)。

5、作为第一起草人主持编制《遵义老白茶》团体标准,参与编制《遵义毛峰茶》团体标准(排名第五)。

6、发表英文文章1篇,第一作者发表文章6篇(其中核心期刊1篇),通讯作者发表文章6篇,合发SCI和核心期刊各1篇。

7、参编《金秀野生大茶树》《广东茶叶技术》《都匀毛尖茶》《茶叶质量安全控制与溯源》四本茶叶专著。

9.兰方强

贵州贵茶(集团)有限公司经理

1、在抹茶专属茶园种植方面,带领技术团队对贵茶集团在全省建成抹茶专属茶园进行技术指导推广。

2、在碾茶(抹茶原料)加工方面,对贵茶辐射的贵州省37家碾茶加工企业48条生产线开展加工碾茶加工技术指导和推广。

3、带领团队对全省的抹茶茶园基地进行绿色防控技推广,建立了基于欧盟标准抹茶茶园的绿色防控体系。

4、对全省抹茶专属茶园雨林认证进行规划和指导,通过雨林认证抹茶专属茶园2万亩;

5、通过技术指导辐射贵茶集团全省14万亩欧盟标准专属茶园,涉及13个县,辐射茶农近3万人,举行专业技术培训40多次,覆盖5000多人次,直接培养抹茶在种植、生产的技术工人近400人。

10.周才碧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茶学系教师

2016 年 7 月至今主要从事茶叶生化、深加工、功能性、安全性,以及茶树种质资源及茶树次生代谢等方面研究。

现主持贵州省教育厅和农业农村厅等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主持黔南州科技局、黔南师院的重点科研、重大专项、科技计划等市厅级项目 5 项;

指导企业申报立项贵州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1项,指导国家级、省级重点贵州省教育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项;

参与国家地区基金1项,贵州省教育厅、科技厅4项。

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Molecules、PLoS ONE、Food Science & Nutrition、食品工业、中国调味品等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其中 SCI5 篇,核心7篇,CA7篇;

出版学术专著或教材4部,其中主编2部、副主编1部,参编1 部(蓝皮书);

以第一发明人申报发明专利30件,实用新型专利5件(已授权),外观设计3件(已授权),软件著作权3件(已授权)。已有6项技术成果在沙包堡办事处文德村进行转化,建立原生茶树种质资源圃5亩、茶园提质增效示范基地30亩;此外,专利成果——都匀白茶、都匀青茶以及茶树鉴定系统、茶叶审评系统等已在贵州省灵峰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转化。

11.叶文盛

贵州琦福苑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6 年以贵州传统红茶“湄红”的加工工艺为基础,创新出适制湄潭红茶的生产工艺的“遵义红”。

2012 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工艺的提升和现代设备的融合,生产效率较原有基础上提升效率35%以上,提升品质15%以上,降低单位成本15%以上。截止目前,已申请相关发明专利23 件,其中授权 2 件,在审21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并授权14 件。

“遵义红”红茶加工关键技术于2019 年 4 月获得中共遵义市委、遵义市人民政府颁发的遵义市首届创新先进集体“优秀重大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奖励(第二获奖人)。

2019 年 4 月获得中共遵义市委、遵义市人民政府颁发的遵义市首届科技创新先进个人“优秀技术创新能手”称号。

主持实施的“茶叶加工智能化生产设备应用与推广”项目,2020 年 3 月获得贵州省科学技术厅科技项目成果转化资金支持。

参与实施的课题“贵州省茶种质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2020年3 月获得贵州省科学技术厅平台建设资金支持。

12.高洪成

贵州省凤冈县洪成金银花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6年获茶叶生产技术实用新型专利一项、2019 年获太子参种植方法发明专利一项。将太子参结合茶产业共育发展,茶叶与太子参套种,解决太子参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短养长,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极大的节约土地和各项成本,实现增产增收,茶叶与太子参同地块种植,两种作物均能达产。有助于太子参及其它药材的科学化、合理化、规模化创新种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积极性,促进中药材及茶产业发展。

13.金德国

贵州南方嘉木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7年开始从事茶叶籽油的开发利用,利用茶叶生产中废弃的茶叶籽开发茶叶籽油,2009 年茶叶籽油《低温低水份压榨纯物理精炼技术》被省科技厅鉴定为国内领先;参与茶叶籽油地方标准(DB52-2009)的起草;参与国家级特级茶叶籽油的团体标准起草。

2017-2019 年主持开展《茶饼植物油的精炼技术研究》研究,从茶饼中进一步提炼出茶叶籽油,充分利用了茶叶籽资源,降低茶叶籽油的成本。该项目 2019 年 9 月通过贵州省科技厅验收。

发表论文:《茶叶籽油开发利用研究》(2008 年《贵州粮食经济》)、《茶叶籽油异味去除工艺研究》(2018 年第二期《粮食与商品工业》)、《茶叶籽油脱色研究》(2017 年第四期《贵茶》)、《延长做强产业》4 篇。

获得发明专利:《茶叶籽油压榨工艺》《一种高纯皂素的生产方法》《一种压榨设备的共用压榨茶叶籽油的方法》。

茶叶籽油产品获 2018 年第七届中国粮油博览会金奖;2019 年贵州好粮油称号。

重要荣誉:茶叶籽油的《低温低水份压榨纯物理精炼技术》2009 年获贵州省新产品新技术二等奖,个人获得开发有功人员;2008 年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先进科技带头人;2017 年获第七届中国粮油榜,中国十佳粮油创业风云人物;2016 年获遵义市“15851”人才工程第二层面专家;2019 年获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木本油料分会一线工匠人才称号。

14.匡模

贵州省湄潭县茶产业发展中心生产技术股股长

2007年主持编写《湄潭县茶园生产实用手册》;

2010年底至 2011 年初组织修订完善《湄潭县茶园生产实用技术手册》;

2013年5月,任贵州现代农业产业(茶叶)技术体系建设湄潭县综合试验站站长以来,先后开展了“新建茶园覆膜栽培训技术示范”、“茶园不同类型肥料生产效果对比示范”、“茶树品种园建设”、“茶树新品种母本园建设”、 “茶园机械化管理技术示范”、“茶树褐芽病防控技术探索试验示范”等,并收集资料完成相关试验示范报告。

2013年、2017年,两次荣获贵州省农委颁发“贵州省农业丰收奖”个人二等奖;

2017年1月,荣获贵州省人民政府颁发的“贵州省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奖” 个人二等奖。

15.杨建中

瓮安县花竹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发明新型茶叶杀青机,2019年6月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茶叶杀青机发明专利,节能50%,效率提高35%,每年为公司节约成本30%,每年销量增加了45%,为公司提高经济效益40%;2018年1月获得黔南州茶产业发展办公室十佳致富带头人称号;2016年3月获得瓮安县委、县人民政府科教兴县乡土人才称号。创办的企业瓮安县花竹茶业有限公司2018年8月获得省级龙头企业;2018年1月获得黔南州茶产业发展办公室十佳茶叶示范基地;2019年2月获得县内辖区脱贫攻坚先进企业。

16.任克贤

凤冈县茶叶协会秘书长

1994年主持《凤冈富锌富硒茶研究项目》并完成了《凤冈富锌富硒绿茶企业标准》,经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专家评审、县质监局备案发布使用;

1999年主持实施《凤冈茶树良种扦插育苗项目》被评为凤冈县农业科技成果二等奖;

2000阵主持实施《凤冈机制名优茶试制项目》被评为凤冈县农业科技项目课题管理三等奖;

2003年-2004年参与《凤冈有机茶认证》和《凤冈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申报》获得成功;

主持编制了《凤冈锌硒绿茶标准体系》《凤冈锌硒乌龙茶》等省级地方标准;

编写了《龙泉话茶》《凤冈县有机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等读本。

荣获凤冈县"十一五"茶产业建设先进工作者;

2014年开始专注凤冈锌硒红茶和窖藏白茶的研究,并获得了发明专利《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一种窖藏白茶的加工方法》,参与了《遵义老白茶》标准的制定。

投票通道

(每个ID限投一次,可多选)

编审/蒋照俊

编辑/熊双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