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恩施玉露与日本玉露有什么不同

2022-04-04 02:49:38热度:68°C

 

去过日本的朋友或许会知道,在日本除了樱花,富士山,等各种景色之外,必不可少的便是日本茶道。在几次去到日本的时候,填写行程单上的职业时,我写上了一个从事茶的工作者,立马引来通关工作人员的注目示意。茶被僧人自中国唐宋带入日本,历经了一个时期的蜕变。在日本自茶道大师千休利后,自成日本茶道,找到不同的茶之路,也已经渐渐融入到了这个国家的精神里面。

茶道文化的蜕变过程中,茶的加工依然保留了唐宋年间流传下来的蒸青工艺。这种工艺随茶传入日本后,一直沿用至今天,在中国能够完整保留下来的便是这“恩施玉露”了。与“恩施玉露”同名所用的便是这日本“玉露”,像是两个远方亲戚一样,隔着彼岸,今天我就来说说这两种茶叶有什么不同。

茶的蜕变

“自成体系的日本茶道与传统守旧的制茶方法”

日本茶种植,记载于日本平安时代。前往唐朝的留学僧最澄将带回的茶种在京都的比叡山,并记载于《日本后记》中。

到了镰仓时代,在宋朝学习临济禅的荣西禅师将抹茶的饮茶法推广到日本,作为养生良方进献给当时的大将军源实朝,方中主要强调了茶的药用价值。随后又将茶种赠予华严宗的明慧上人在高山寺种植,于是茶便在日本各地得到了普及,饮茶也在上流社会中散播开来,这便是饮茶文化的开端。后来茶又从寺院传播到了武家,成为贵族武士娱乐的项目之一,并作为日常饮料被广泛接受。这和日本大面积普及茶叶还有一定差距。

到了室町时代中期,贵族大兴土木建造,贵族之间聚会,往往需要学习中国唐宋盛世年间的华贵装饰,彰显奢靡之风。因此便于单独用于茶事的“会所”举行茶会,日渐兴盛。

日本茶室

而改变这一现象的起点便是这1467年应仁之乱之后,被荒废的京都里“幽寂茶”萌芽勃发,饱受绚烂奢华“书院茶”薰陶的知识分子们,在参禅的影响下,也淡淡浮现出了残缺美、枯淡美、简素清洁之美的风气,“茶禅一味”的概念逐步确立。村田珠光引入当时庶民简朴纯质的“地下茶汤”样式,师从于大德寺一休宗纯的村田珠光,更是将参禅体会从精神和艺术面上升华和发展起来。

村田珠光之后,武野绍鸥遵循村田珠光,把优雅精致的唐物茶器换成简素质朴的日常杂器,扩展“幽寂茶”精神的同时,也在茶汤、茶道具、仪式和制作工艺上分别规制,将“形而下者谓之器”上升为“形而上者谓之道”的阶段。

电影《千利休》剧照

再后来,便是武野绍鸥的弟子千利休,在织丰时代逐步完善了日本茶道,是日本茶道的“鼻祖”和集大成者,其“和、敬、清、寂”的茶道思想对日本茶道发展的影响极其深远。看过《千利休》电影都知道,千利休最终是被丰成秀吉赐死。在我看来,千利休的死亡并不是日本茶道的结束。丰成秀吉作为权利统治者,千利休的茶道正在成为一种可怕的风暴,足以影响到权利者的权威,摧毁着士族阶级的价值。了解日本茶道都知道,在千利休那个时代,不论贵族,武士皆需通过一个小门,低头爬入狭小而简陋的茶室,数人同坐相拥,习平民饮茶方式而同饮。

在千利休死后,日本茶道逐渐成为了日本的传统文化,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日本茶道普及至全国,日本人对茶叶的种植栽培便是也发展起来。相对工艺来说,比之文化更是因为文化影响人的需求。日本茶的制茶工艺并没有因为日本茶道文化变迁,影响多大,无非是因为科学技术发展,从传统的手工制,到科学管理,机械自动化制茶。

中国恩施

“恩施地区山路难,少数民族聚集,守住千年吃茶”

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据陆羽《茶经》所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上溯至神农尝百草而成为饮品,兴于鲁周公。后唐宋年间茶事活动记载颇多,也就是这个时期将茶饮逐步发展成一种文化,在中国这种“文化”就好比日本所说的“道”一样,是一种除了基本的生活之外的人生追求。

恩施茶自唐时即有“施南方茶”的记载。明代黄一正《事物绀珠》载:“茶类今茶名……崇阳茶、蒲圻茶、圻茶、荆州茶、施州茶、南木茶(出江陵)。”这里“施州茶”便就是今天所说的“恩施茶”,在古时候恩施被称之为“施州”,“施南”,“夷水”等诸多地名。

恩施为什么保留下来了自唐代的蒸青加工工艺,在我看来这之一来便是要说说恩施地区目前可追溯的饮茶习惯“油茶汤”吃法。在我国能够保留的吃茶方法的民族不多,大部分都是将茶饮之,而非食之。

烧火做油茶汤

这一看起来你会发现,几乎和唐宋那些风雅之士的吃茶方式也没有什么不同。很多人会难以想象这种吃茶方式,味道会好吗?其实当你品尝到那一刻就会发现油茶汤的美味。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回想起来唐宋年间的吃茶方式,也许会觉得并不怪异,甚至也不至于像很多人说的吃不了茶了。

油茶汤可以单独喝,也可以配上各式辅料喝。据说最讲究的油茶汤辅料有好几十种。不过,一般人家常吃的也就几种:炒米、花生米、葵花籽等。传统的喝法是不用勺或筷子,端着碗转着圈喝,讲究把汤和辅料同时喝完,或是拿一根筷子插在碗里慢慢划圈,同时喝汤。

女儿城的老人

油茶汤原料就是将茶叶作为主要的原料,对茶叶的制作也是很考究的,一般选用头春芽做的油茶汤更为清香,自古以来少数民族在资源上匮乏不足,又因迁移之多,所以制茶工具利用起来更简单,并不是每家都有铁器,因此大部分都保留了原始的工艺之多。油茶汤的做法,在我看来也是能够还原唐宋年间吃茶之风。便是将初采到的茶叶回家蒸制后,晒干即可,不需要什么精制,即可作为简单的油茶汤原料。

油茶汤

蒸制的茶没有那么苦涩,制作出来的油茶汤更容易有滋味,而且保留的营养价值高,现代科学证实,茶叶的非水溶性物质营养,确实没办法溶于水,人也就无法通过茶汤来摄取茶叶的物质,这个时候吃茶也是有了科学依据。再说日本的抹茶也是将整个茶叶磨成细粉后,用温水冲泡饮用,为了保留纯粹的茶和一份平常的心。

蒸制茶

随着制茶、饮茶风尚的变迁,从唐宋时的将茶饼研碎煎煮,至元代时用鲜叶放在锅里蒸制成整片叶子的“散条”(亦称“蒸青散条”),至明代时则将“蒸青”进一步发展为“炒青”,饮茶方法也由煮饮变为泡饮。渐渐的流传至今也就有了今天的喝茶文化。

恩施玉露与日本玉露的对比

“我用我对日本玉露与恩施玉露的印象作比较”

如果单论茶叶的口感,就如同大山和大海,形象说明了恩施玉露与日本玉露的不同之处,为什么这么说。首先大山的变化层次,与大海的纯粹,是两种不同的意境。就好似两款茶的不同。恩施玉露首先表现的变化层次会非常丰富,如同山川四季变化无穷,你在大山里可以看到春芳,夏炎,秋实,冬寂。日本玉露在表现上,如同大海一样深蓝,潮汐潮落,海风十足,纯粹自然。

“茶园管理上的对比”

恩施玉露:山坡面树荫下的茶园

日本玉露:遮阴棚遮阴

日本茶不仅仅只有玉露茶,也有很多种类,但是区分玉露茶制作,便是有个明显的区别在于遮阴,在制作玉露前20天将茶叶用遮阳布遮盖,距离地面在2米以内,中间能通过人,便于管理和采摘,这和恩施的玉露的制作有所不同。后来我发现恩施地区大多在山里,更多是在山坡上,树木成荫,光照因树木或山体遮挡,和日本茶园遮阳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什么做玉露需要遮阴,这边是为了做玉露的原材料叶绿素含量高,降低茶多酚,降低制茶过后的苦涩感,增加茶叶鲜爽感。

“茶叶采摘的对比”

恩施玉露的采摘

日本玉露的采摘

恩施玉露:人工采摘,标准一芽一叶,造成,干茶匀整度高,冲泡后的茶叶底均匀匀整。普通玉露与高端玉露的区别,原料也是一种区别。日本玉露:大部分机械采摘,造成干茶琐碎,冲泡后完整度不高,需要过滤。高端玉露手工采摘,手工制作,以一芽二叶居多,做成的玉露茶外形精美,条索紧直,光润。玉露茶是无法用独芽完成的,因为无法制作成松针形,口感也赶不上一芽一叶。所以在采摘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区别,无非就是在茶叶利用上,日本资源上匮乏,茶叶利用率更高,先收采摘,再机械采摘,两不误。

“干茶叶对比”

恩施玉露

日本玉露

恩施玉露:条索纤细紧直,绿润光滑,大多玉露外形完整,干茶青香。日本玉露:条索细直,绿幽光亮,大多玉露细碎,干茶似海苔清香,高端玉露针形保留完整,但相对价格就高多了。所以在外形上几乎相似,都如松针。

“品鉴对比”

恩施玉露

日本玉露

恩施玉露:叶底完整度高,汤色嫩绿,冲泡温度70-80℃,香味似花,清透回甘。日本玉露:叶底完整度不高,汤色绿幽,滋味鲜爽,冲泡温度要求在40℃左右,香味似海苔。因此两款玉露的冲泡温度和香型滋味,就有了明显的区别。在中国,不同地方的茶叶制成同一款茶都会有所差别,这便是茶叶的趣味所在,世界之大,茶叶总是千变万化,但一个人的“茶心”才是差别最大的地方。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