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市场坑多水深!喝茶高手必备买茶防坑指南
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中国茶叶,庞大的产业链,养活数千万人。顶级风味之外,还有独一无二的精神属性。
然而,中国茶叶,也有无法避免的无奈:没有价格和品质的标准,让想喝杯好茶的人,交了无数学费。
喝茶,学费总是要交的
遇到一些茶客。卖茶的说什么他都觉得是忽悠,不轻易相信茶商。用茶客的话说:学费交怕了。
大家都是普通人,辛辛苦苦工作挣钱,好不容易省点钱出来,想买点好茶享受一下生活,谁料卖茶的人一阵忽悠,把一堆垃圾茶当高价卖给你。换了谁,心里都不爽。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学费交多了,还没找到信任的人,看见卖茶的人想起被坑的往事,难免心有余悸。这种心理,完全能够理解。
然而,遗憾的是:茶叶没有价格和品质标准的现状,几乎无法改变。也就是说:茶叶防坑,只是相对的。
茶,少听人说,多喝
茶是健康的饮料,多喝也无害。喝得多了,对茶有了感觉,就能逐渐分出好坏,甚至形成自己的品鉴体系。
喝茶,建议先喝大厂的茶,根据大厂茶的品质和风味,对茶的品质有一定的认知后,再进入名山古树。
避免遇到茶叶老仙自修三板斧,把茶客带沟里去了。毕竟,对茶叶的认知,一旦形成,后期很难改变。
如果对大厂茶没兴趣,直接冲入名山古树,交点学费,也能形成自己的品鉴体系,但学费要交多少,就看遇到谁了。
买茶,自己多试
买茶,一定要自己试。千万不要只听卖茶的说。
遇到过一些卖茶老司机,三泡就掉水的茶,也能引出人生如茶的话题。
试茶,在茶叶店里喝别人泡的未必试得出来。经常会出现:茶叶店里的茶好喝,买回家自己泡,感觉品质变差了。其实,茶还是那个茶。
一片茶叶摆在面前,也只是半成品。茶汤的口感,跟水质、泡茶人的技法、甚至心情都有关系。
所以,试茶要么到店里,自己泡、自己喝,再决定买不买。自己有一定的泡茶技能后,找茶商买一些样茶,或先买一饼,用自己熟悉的茶具自己泡、自己试。这样选择的茶,才是最放心的。
千万不要只听宣传,就果断囤几箱,发现品质不符合自己的口味之后,悔之晚矣。
茶叶市场,价格逻辑
买茶,必须了解当下茶叶市场的价格,不然,600块的茶,按照2500块卖给你,还有茶客觉得自己的赚了。因为,这茶品质已经很好了。
茶叶市场,有一部分茶叶很贵,像冰岛老寨古树,6万块一公斤。老班章、昔归,一万多一公斤。这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了消费分级,是合理现象,本质上是社会阶层分化。
但是,高价茶只是少数。市场上,好喝不贵的茶也很多。
每年春茶前后,都会有山头茶价格发布,虽不一定十分准确,但可以作为参考(尤其是官媒发布的价格)。
版纳茶开发最早,以前有古六大茶山,后有班章等名山新秀。版纳好茶多,性价比高的茶,也很多,就像光芒山的茶,极具性价比。
临沧勐库茶,已经被资本炒作过一遍,谈不上性价比了。但是,像邦东的曼岗,永德的忙肺、梅子箐等地,茶叶独具特色。云县的茶,性价比也很高。
这些地方,哪怕古树茶,赚合理的利润,也可以做到1000以内一公斤(水井头、锅底塘除外),混采也就是三五百一公斤。
总之,茶叶市场,1000块以内一公斤,也能买到品质很好、色香味韵俱佳的好茶。5000-6000一公斤,可以买到冰岛坝歪这样的名山古树单株了。这些茶,品质已经非常不错。
价格如果再往上涨,有钱的可以追,但大多数人,喝不出6000一公斤的茶,跟6万一公斤的茶,品质有多大差别,至少没有10倍的差别。
看清了这一点,一堆毛料,色香味全无,动不动就一两千一公斤。遇到这类茶,心里要有杆秤。
茶无贵贱,适口为珍
对于把茶作为一生事业、尤其科研的人,如果相信茶无贵贱,适口为珍,觉得什么茶都一样。那么,个人无法成长不说,茶叶的品质和工艺,乃至茶叶市场,很难自我革新了。做主动怀疑,不断研究。
但对于茶客来说,茶只是一杯饮料。喝茶,只图一个简单舒服快乐。追一个茶无贵贱、适口为珍又有何妨。
纵然喝便宜的口粮,能在一杯茶里,品出些许闲适,三分快乐,两分人生。
何尝不是一种,简单随性舒服又惬意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