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百科关于“茶”文化,这些常识不可不知

2022-04-01 13:41:52热度:108°C

 

茶与可可、咖啡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在这三大饮料中,只有茶的故乡在中国。种茶、制茶和饮茶都起源于中国。但茶叶在中国成为一种普遍的饮料,并进而走向世界却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岁月。

中国对茶的饮用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神农氏时代。

相传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先祖神农氏创立了医学。为了帮助人们战胜疾病,他通过遍尝百草来识别和了解药性,寻找治病的药草。有的草会含有毒性。

据说有一日他尝了72种毒草,中毒72次。但是他都通过饮用一种神奇的药草而化险为夷。这种神草名叫“荼”。“荼”就是后来的茶。

茶在古代还被称为“茗”,“皋芦木”。从这个传说看,中国人开始认识茶树及其药用功能已经有5000余年的历史了。

从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我国先民发现茶也有二、三千年的历史了。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了“采荼薪樗”的诗句了。意思是说农夫们采摘茶叶,砍柴为薪。

世界上饮茶,种茶起源于中国,那么中国的茶树栽培和饮用又起源于那里呢?

研究表明,它起源于巴蜀地区,即今天的四川一带。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认为:“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东晋《华阳国志·巴志》上记载:“就丹、漆、荼、蜜……皆纳贡之。”意思是说古代四川向中原地区交纳,丹药,油漆、茶叶、蜂蜜等当地特产。

从地名学来看,蜀国在古代又称为葭萌郡。葭萌是古蜀人对茶叶的一种称谓。因此葭萌郡的意思是茶郡之意,即生产茶的地方论文服务。历史记载,西汉时巴蜀一带便已经饮茶成风。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茶具出售。

茶具的市场化正是茶饮普及化的表现,也是茶饮民间化、群众化的结果。

三国两晋时期,饮茶之风在中国的范围日渐扩大。特别是当时的文人更是把以茶待客作为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

正是由于文人们的参与,中国的茶饮很快发展演变成茶艺,并进而形成独特的中国茶文化。

到了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盛行,和尚坐禅破睡,饮茶发挥了独特的功效。

因此各地的寺院开始大量种茶和饮茶。

饮茶之风也就随之盛行开来,当时的人们称“茶佛一味”。

唐朝时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顶峰,社会经济的空前繁荣也推动了茶饮之风在世界范围的流行和传播。

世界历史上第一部,并且也是最重要的一部有关茶饮的学术专著,陆羽的《茶经》就在这一时期问世。为了纪念陆羽在推动中国茶文化方面的独特贡献,人们把“茶神”的桂冠送给了他,并将他供奉在官府的茶叶库和民间的茶肆之中。

自唐以后,茶饮之风不但在中国大行其道,并成了人们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而且随着各国商人,使者纷纷前来唐朝进行商贸和文化交流,而将茶饮之风也带到了世界各地。

中国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确切讲来应该称为“丝茶之路”,因为茶叶也是当时商贸交流的重要商品。

中国的近邻日本茶道之风更是盛行。

据说唐朝时日本高僧最澄来中国求佛,回国时将中国的茶籽带回日本,进行种植并获得成功,从此日本人也开始有了饮茶的习惯,并将中国的茶艺技术发扬光大,形成了在今天仍然风靡全日本的具有大和民族特点的日本茶道文化。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中国人饮茶已不但是为了解渴、保健和提神,而是将茶饮当作一项高雅而又精致的艺术生活来看待。

茶除了它的实用功效外,同时也富有欣赏情趣,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能鉴别茶的优劣,更带有神思遐想和通过茶因所产生的情趣。

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或浓或淡的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或与朋友对饮,不但能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还可以在细啜慢饮之中,得到美的享受,使精神境界提升到一种高雅艺术境界之中。

正因为茶饮的这种功效它特别受到历代文人墨客们的青睐和追捧。

也正是他们的参与,使茶饮已变成了国人的一种文化行为。

品茶待客成了我们生活中一项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16573138 31382556 25565158 51580116 01161872 18720117 01174636 46362715 27150312 03125366 53664809 48091903'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318984) and MATCH(title) AGAINST('16573138 31382556 25565158 51580116 01161872 18720117 01174636 46362715 27150312 03125366 53664809 48091903'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