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看看清朝时期,扬州盐商到底有多炫富

2022-03-31 17:57:48热度:69°C

为什么乾隆皇帝会对盐商有这种印象呢?

在古代,扬州盐商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呢?简单地从字面上来看,似乎就是在扬州卖盐的商人,其实没这么简单。他不是小商人,他是大商人,是商界超级大佬。经营两淮盐业的人,就是古代的盐业公司老板。

从古到今,盐一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在古代漫长的封建社会,盐业的税收一直是当时政府的重要财政来源,尤其到了清朝,整个盐业的税收居然高达全国全年财政收入的1/2,也就是说,整个国家财政总收入的一半,是靠卖盐来的。

而两淮地区的盐业税又占到全部盐业总税收的一半。当时就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两淮盐,天下咸。两淮就是淮河以南和淮河以北,两大片区的中心就在扬州。所以扬州也就成了两淮盐商的聚集地,因此又被称为扬州盐商。

那么,这个扬州盐商究竟有多富呢?

扬州现存的最大私家园林,叫个园,它的主人就是盐商,其人姓黄,至今还流传着关于他的传说。

据说这个黄老板每天早上都要吃燕窝、参汤,外加两个鸡蛋。这个听起来好像挺家常的,谈不上有多奢侈啊!咱们平常过早不也加两个茶叶蛋吗?有一天,他闲来无事翻开了家里的开支账本,无意中看到每天早上吃的鸡蛋,竟然标价是一两银子一个。在清代,那时一两银子估计可以买千而八百个鸡蛋,盐商当然不傻啦!尤其是做到那么大的份上,这黄老板非常精明,凭什么一个鸡蛋就给我要一两银子,你以为我有钱,我的钱是大风吹来的吗?于是就把家里的厨师叫来,非常不满地质问。结果听了厨师的一番说话后,黄老板当时哑口无言了。

厨师说:“您每天早上吃的鸡蛋还真的值一两银子!您吃的这些鸡蛋和市面上的鸡蛋是完全不一样的,普通的鸡都是吃什么草根啊、谷康啊、树皮啊、小虫啊等等,天然散养;但是您吃的鸡蛋,那是我用人参大枣、名贵中药磨细了之后喂养的老母鸡生的鸡蛋。如果您不信,您可以到后院去看看,我养了100多只老母鸡,这生的鸡蛋就专门供应您每天早餐。”

黄老板一听:嗯!还有这事儿?就跟着这个厨师到后院一看,果然有100多只老母鸡在那,喂养的饲料还真的是一堆中草药:什么人参啊,大枣啊等等。黄老板这才相信,原来这鸡蛋贵是有道理的啊!

像黄老板这样每天早上吃两鸡蛋还算是勤俭节约的了,比起以下要说的一些人和事,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后面还有更炫富的呢!

古代扬州有一特殊的职业叫“养瘦马”。“养瘦马”什么意思?可能有人以为不就是养的马比较瘦么?听说过德云社的于谦喜欢养马,养那种小矮马,郭德纲还送了他一匹名贵血统的小矮马,据说好几百万呢!这样理解可就大错特错了!两者是风马牛不相及。这里说的“瘦马”指的不是马,是人、而且是女人,“瘦马”在当时扬州特指年轻女子。

除了玩女人、养二奶,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想怎么炫就怎么炫之外,这些富甲天下的扬州盐商们寻欢作乐到了挖空心思的地步。

据史书记载,每当樱桃成熟的时候, 有扬州盐商为了显示自己有钱,就从外地买了好多好多樱桃,多得论吨来算。在那个时候樱桃算得上是一种很贵的水果。然后买樱桃干嘛呢?不吃,把樱桃都给捣烂,捣烂之后倒在河里,河水一下子就变成红色了,全被樱桃染红了。这个盐商就像完成了一件伟大的壮举一样,洋洋自得,吹嘘无比,以致轰动全城。这时旁边有一个盐商就看不过眼了:就花这点钱就这样,至于吗?看我给你来个更绝的。于是这个盐商就找人把黄金打成金箔,就是把金条敲成很薄很薄的箔丝片,然后命人把这些金箔带到镇江金山寺上,将成千上万的金箔迎风飘撒,全都撒到长江之中。一时间,整个江面上闪闪烁烁、金光闪闪,金黄一片。所有人为之震惊啊!估计当时跳下去抢、去捞的人不在少数。

清朝时,扬州有四多:官多、商多、文人多,还有一个闲人多。官员、商人多不必赘述,文人多比如很有名的“扬州八怪”,也好理解。那为什么闲人多呢?这是因为盐商有钱,普通人家如果能够有一两个人在盐商那儿当差,收入就足以养活全家老小,谋生这么容易,所以闲人也就多起来了。

由此可见,当时扬州可以说是一座建在“盐”上面的城市,那么多的盐商,就是城市最为坚实的地基。

前面咱们说过有人往河里面倒樱桃、倒黄金铂什么的,书中也有类似记载。当时,扬州市面上有一种小玩意儿不倒翁,是当地特产,不倒翁制作精巧,价值不菲。有一个盐商,不知道吃饱了撑的还是怎么的,竟花了3000两白银,把这个市面上所有不倒翁都买来了,买来以后就全部倒入河中。大家一看这河面上,哇!成千上万的不倒翁在上面摇摇晃晃,一时间导致河道堵塞,全城皆惊。

盐商们这种低俗无聊的行为,显示了他们思想上浅薄和精神上空虚,也间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朽和管理制度的弊病。也不能说扬州盐商的行为全都是穷奢极欲,他们对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一些作用。比如正是在盐商的资助下,“扬州八怪”这才名满全国;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徽班”,也因为他们的资助才得以顺利进行,成为日后京剧的前身。一时之间,各地文人墨客、绝代名伶齐聚扬州,使得当时扬州文化大盛,成为当时翘楚。

相关文章